化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26 07:08:42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化学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化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化学教学设计

化学教学设计1

  一、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

  有机化合物: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

  二、水

  1.含量:最多

  (1)不同生物含量不同:水母97%、毛豆60%

  (2)不同结构含量不同:骨22%、肌肉76%、脑86%

  (3)不同生长阶段含量不同:婴儿72%、成人60%、老人50%

  2.存在形式:

  (1)结合水(4.5%):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结合

  (2)自由水(94.5%):以游离形式存在,可自由流动

  3.生理作用:水是生命之源

  (1)细胞核生物体的组成成分

  (2)良好的溶剂,利于体内化学反应的进行

  (3)利于细胞内物质运输

  三、无机盐

  1.含量:很少

  2.存在形式:离子态

  3.生理作用

  (1)细胞内某些复杂的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2)维持生命活动

  (3)维持细胞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四、糖类

  1.组成元素:C、H、O

  2.分类(根据水解情况分类)

  (1)单糖:

  3.生理作用

  (1)核糖、脱氧核糖是核酸的重要组成分

  (2)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3)糖类与生物体的结构有关

  五、脂类

  1.组成元素:C、H、O、(N、P)

  2.分类及生理作用

  (1)脂肪:储能物质、维持体温恒定、减少摩擦、缓冲外界压力等

  (2)类脂:磷脂(构成膜的主要成分)

  六、蛋白质--生物大分子

  1.相对分子量大

  2.分子结构复杂

  (4)空间结构:蛋白质--一条或多条多肽链形成空间结构

  3.种类多样性:蛋白质的多样性

  原因:(1)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序列不同--多肽链多样

  4.功能重要:一切生命活动的`体现者

  (1)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结构蛋白);

  (2)有些蛋白质有催化作用(酶);

  (3)有些蛋白质有运输作用(载体蛋白);

  (4)有些蛋白质有调节作用(激素蛋白);

  (5)有些蛋白质有免疫作用(抗体)。

  七、核酸--生物大分子

  DNA和RNA

  1.分子量大名称RNA DNA

  分子量104 106

  分布细胞质细胞核

  2.结构复杂

  (1)元素组成:C、H、O、N、P

  (2)结构单位:核苷酸

  (3)化学结构:多核苷酸链

  (4)空间结构:DNA的双螺旋结构

  3.种类多样:每种生物均不同

  4.功能重要: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1)控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2)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八、原生质

  1.原生质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核酸;

  2.原生质能表现出生命活动(如自我更新);

  3.原生质分化成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核等结构。

  探究生物组织中的主要化合物

  探究目的:探究生物组织中的主要化合物的种类

  探究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生物组织中的有些化合物还可以通过其它方法鉴定它的存在。假设生物组织中含有水、无机盐等化合物,通过特定的方法可以鉴定其的存在。

  问题: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生物组织中的主要化合物的种类,先写出实验设计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和步骤、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等),如果条件允许,亲自做一下自己设计的实验。

  方案设计示例:

  材料用具:小麦种子及小麦面粉(或其它植物果实、种子等)、酒精灯、解剖针、火柴、试管架及试管若干支、显微镜、载玻片、斐林试剂、苏丹Ⅲ溶液、双缩脲试剂、碘酒

  方法步骤:

  (1)取小麦种子,置于干燥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上烘烤,看试管壁上有无水珠出现,证明水的存在。

  (2)取烘烤过的小麦种子放在酒精灯上燃烧,说明有有机物的存在,燃烧后剩下的灰分,证明有无机盐的存在。

  (3)取小麦种子的胚,做横切,用苏丹Ⅲ溶液染色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染成的红色的透明物质,证明有脂肪的存在。

  (4)小麦面粉制成淀粉溶液,用碘酒、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分别进行检验,证明是否有淀粉、还原性糖、蛋白质的存在。

  分析讨论:

  (1)为了能更有效地证明各种化合物的存在,应采取什么措施处理要检测的实验材料?

  (2)不同植物器官中各种化合物的含量是否相同?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参考资料:几种化合物与特定试剂的颜色反应。

  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与斐林试剂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作用,可以生成砖红色沉淀;

  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溶液染成红色。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可以出现紫色反应。

  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兰色反应。

化学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了解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了解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知道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认识到只有均衡膳食才能更好的维持人体的元素平衡。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与同学讨论、查阅资料,了解钙、铁、锌、碘等营养元素的食物来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题学习,更加注意平常的饮食营养搭配,改掉偏食、挑食、不吃蔬菜等不良

  习惯。

  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地看待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及适宜摄入量。

  难点:将所学知识上升为意识,再将意识转化为行为。

  三、设计思路:

  从补钙的生活经验,从电视中经常看到有关补钙、补锌和补铁等广告,以此为基础对于本课题内容应该不难理解。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学习时不够重视。

  四、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黄金搭档”广告视频

  【讲解与过渡】广告语中的钙、铁、锌、硒是元素。(引入课题)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一人体中的`化学元素

  【指导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55,并出示下列问题:

  1、人体中常量元素有哪些,哪几种含量较高主要以什么形式存在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什么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什么

  3、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区别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仔细阅读课本,认识教材上图表的内容,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 【教师点评并讲解】人体中含量超过%的为常量元素,含量在%以下的为微量元素,它们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而且有些元素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一人体中的化学元素1常量元素2微量元素【讲解】氧、钙是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常见的主要有铁、锌、碘、硒等。 【过渡】猜字谜

  【学生活动】讨论,思考,回答

  【教师讲解】

  常量元素钙钠钾

  微量元素铁锌硒氟碘

  有害元素铅镉汞(介绍水俣病痛痛病)

  课堂练习

  一、人体中的化学元素

  常量元素(含量大于%):O,C,H,N,Ca,P,K,S,Na,Cl,Mg微量元素(含量小于%):Fe,Zn,F,I,Se(硒)

  二、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常量元素:钙钠钾

  微量元素:铁锌硒氟碘有害元素:铅镉汞

  五教学反思:

  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本节课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也是非常密切的,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感悟化学知识的重要性。本节课的教学大量用到学生分组讨论,紧紧围绕课程标准确立三维目标,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对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能够做出解释。

化学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知道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涵义;

  了解离子的概念及其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常识性介绍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能力目标

  通过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想象和描述以及原子和离子的比较,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初步学会科学抽象的学习方法;

  通过对核外电子排布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性。

  教学建议

  本节课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是在学习了第二章分子和原子的基础上进行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与原子构成。形成了原子结构理论的知识体系,本节之所以放在第三章讲述,目的为了分散知识难点,使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得以充分的发挥。通过对前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前18号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进一步了解元素性质与其原子结构的关系,为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形成以及化合价的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本节课的内容抽象,学生难理解,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还会进一步讲述原子结构理论,所以本节课知识只要求学生达到了了解的水平即可。

  教法建议

  本节课文谈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体积很小,仅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万亿之一,电子在核外的空间里作高速的运动。而电子是怎样在核外空间运动的呢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概念,是教学难点。因为教师既不能套用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在体会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又不能不以宏观物体的运动状态为例来描述原子中核和电子的行为。否则会影响学生对核外电子分层运动的表象的形成。我们可以借助与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来描述,让学生明确电子在核外作高速运动,是没有固定轨道的。

  在多电子原子里电子是分层运动的,核外电子根据能量的差异和通常运动的区域离核的远近不同,分属于不同的电子层。

  介绍原子结构示意图,例如圆圈内填入+8,表示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弧线就表示电子在核外一定距离的空间(设想是球形),弧线上的数字表示电子数。同时还要简要介绍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理解,减少死记硬背。即: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能量低的电子先排在离核近的电子层中,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当电子将离核最近的电子层排满后,才依次进入离核稍远的电子层。

  通过对前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投影展示)进行对比观察,找出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核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的特点。介绍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都是8个(氮原子的最外层为2个电子),为相对稳定的结构,不易失电子,也不易得电子。所以稀有气体元素如氦,氖,氩等它们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将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他们原子结构联系到了一起。通过分析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的特点并与具有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的稀有气体元素相比较得出,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少于或等于4个,易得电子。所以,金属元素原子与非金属元素原子化学性质较活泼,易形成化合物。这样为介绍离子化合物及共价化合物做好的理论准备工作。在讲述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时,可借助课件的.动画演示氯化钠和氯化氢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离子化合物及共价化合物的微观形成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同时,也为下一节化合价的学习,起到了桥梁作用。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他的原子结构密切相关。难点:对核外电子分层运动想象,表象的形成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构成原子的微粒有哪几种

  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

  原子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新课引入]:我们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的体积仅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相对来说,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的运动。那么电子是怎样运动的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又是怎样排布在核外空间的呢

  [视频演示]:原子的构成

  板书: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1、核外电子排布

  [讲述]对于氢原子来说,核外只有一个电子。电子的运动状态没有固定的轨道。它在核外一定距离的空间内作高速运动。是一个球形。对于多个电子的原子里。它的电子是怎样运动的呢

  [视频2]: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结合视频2讲述: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并不相同。能量低的。通称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通常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我们将电子离核远近的不同的运动区域叫做电子层。离核最近的叫第一层,依次向外类推,分别叫做二,三,四,五,六,七层,即在多个电子的原子里,核外电子是在能量不同的电子层上运动的。

  [板书]

  (1)在多个电子的原子里,因为电子的能量不同,电子在不同的电子层上运动。

  (2)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电子层上运动;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较远的电子层运动。

  (3)离核最近的电子层叫第一层,离核最远的电子层叫第一层。

  怎样表示核外电子的排布呢

  2、原子结构示意图

  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氯原子的结构并讲述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涵义

  氯原子结构示意图:

  用圆圈表示原子核,在圆圈内用正数+17表示质子数,用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第一电子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电子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

  展示:前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学生练习]

  1)下列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2)在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下面标出该原子的元素符号

  3)画出钠原子,氯原子,氖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展示前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投影展示)

  [观察分析]引导学生对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的示意图进行观察对比,分析讨论,找出各类元素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及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元素的分类及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的关系。

  (1)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氦为2个)是一种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3)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易获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思考: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什么呢

  小结: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即结构决定性质。

  画出Na、C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分析讨论]元素的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得到电子后,是否显电中性应当叫什么如何表示

  4、离子:

  (1)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叫做阳离子。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叫做阴离子。

  (2)离子符号的写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写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及所带电荷的正负。而所带正负电荷的数目,有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例如: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失2个电子后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镁离子的符号为Mg2+。氧原子最外电子层电子数为6,得2个电子后,带2个单位得负电荷,所以氧离子符号为O2。

  [课件演示]Na+及Cl—得形成过程。

  [思考讨论]铝离子,镁离子,硫离子,氯离子的符号如何写离子与原子有何区别和联系镁离子和镁原子是否属于同种元素为什么

  (3)离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阳离子、子、阴离子原

  [设问]不同元素的原子是怎样形成化合物的呢

  5、离子化合物

  (1)定义: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

  [课件演示]氯化钠和氯化镁的形成过程。

  (2)构成离子化合物的微粒是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6、共价化合物

  (1)定义:以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合物,叫共价化合物。

  [课件演示]HCl和H2O的形成过程。

  (2)构成共价化合物的微粒是分子。

  [小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1、核外电子的排布:

  (1)在多个电子的原子里,因为电子的能量不同,电子在不同的电子层上运动。

  (2)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电子层上运动;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较远的电子层运动。

  (3)离核最近的电子层叫第一层,离核最远的电子层叫第一层。

  2、原子结构示意图

  氯原子结构示意图:

  用圆圈表示原子核,在圆圈内用正数+17表示质子数,用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3、元素的分类及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的关系。

  (1)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氦为2个)是一种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3)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易获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4、离子:

  (1)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叫做阳离子。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叫做阴离子。

  (2)离子符号的写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写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及所带电荷的正负。而所带正负电荷的数目,有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离子化合物

  (1)定义: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

  (2)构成离子化合物的微粒是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6、共价化合物

  (1)定义:以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合物,叫共价化合物。

  (2)构成共价化合物的微粒是分子。

  小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探究活动

  原子的秘密与科学家

  形式:课外分组查阅资料,课上汇报讨论

  目的: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感受科学家们不畏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同时,也对原子结构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

化学教学设计4

  一、设计思路(第一节课)

  1、教材分析

  苯、芳香烃安排在苏教版必修2《化学》,先直接给出苯的分子式和结构式,通过分析、假设,进一步用实验验证苯的分子结构;再给出苯的物理性质和苯的结构特征:苯分子中的六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键角均为120°,六个c和六个h共十二个原子共平面。在这基础上指出苯的化学性质特点是:比烯烃稳定,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其中列举了苯与溴、硝酸的反应;用文字介绍了苯与氢气能反应。最后通过“科学史话”栏目介绍了苯的研究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从整体上看,教材内容体现了课程要求和认识物质的规律。于是我将“苯分子的结构”这一教学内容设计成为探究性活动,从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思想,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学情分析

  在苯之前,学生已学习了饱和烃与不饱和烃典型代表物质的性质,烷烃的代表物质甲烷,不饱烃以乙烯和乙炔为代表。认识了烷烃的特征反应是取代反应。乙烯和乙炔碳碳双健、碳碳叁键的特征反应是加成反应,而且能根据有机结构理论写出简单的同分异构体。这为探究苯的结构并根据苯的结构推测苯的性质打下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说出苯的主要物理性质;了解苯的结构特点及证明方法;理解苯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认识物质物理性质的一般方法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辨证关系;培养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苯结构的认识及苯的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

  教学难点:苯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苯的性质与饱和烃、不饱和烃性质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五、教学程序的设计与安排

  1、导入新课:播放编制好的录音: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对苯的发现:19世纪,欧洲许多国家都使用煤气照明。煤气通常是压缩在桶里贮运的,人们发现这种桶里总有一种油状液体,但长时间无人问津。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对这种液体产生浓厚的兴趣,他花了整整五年时间提取这种液体,从中得到了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

  设计意图:以史为鉴,渗透化学史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动机,又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情感。

  2、实验探究苯的物理性质

  [实验]

  (1)在一试管中倒入1ml苯,观察苯的颜色与状态,认识苯在常温下的颜色和状态;

  (2)再向试管中加入3ml水,振荡后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振荡,发现溶液浑浊,静置分层,说明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3)往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ml酒精,振荡,溶液不分层,说明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增强学生对苯的感性认识,学会从现象中分析得出结论,加深对苯的物理性质的认识。

  [思考]有三只失去标签的试剂瓶,装有苯、水、酒精,不用其它任何试剂,你能鉴别它们吗?

  3、苯分子结构的探究

  (1)苯分子式的确定

  设计情景:法拉第发现苯以后,法国化学家日拉尔立即对苯的组成进行测定,他发现苯仅有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2。 3 %,苯蒸气的密度为同温同压下乙炔的3倍,你能确定苯的分子式吗?

  设计意图:运用以前甲烷分子式确定的方法来解决此问题,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迁移能力,另外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对一种未知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常用方法。

  (2)由分子式对结构的推测,尝试书写苯可能的结构

  思考题:

  1、c6h6与饱和的烷烃相比,差多少个h?

  2、如只含有c = c,应该有多少个双键?如果只含有c ≡c,应该有多少个三键?

  3、根据“碳四价学说”和“碳链学说”以及我们学的烷烃、烯烃和炔烃中其结构式书写的经验,请你写出苯分子可能的链状结构简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对1、2两小题思考,是为后面第3小题的分析埋下伏笔,以降低学生解决问题的难度。

  [组织学生讨论]分组讨论后由小组代表写出可能的结构简式:

  ①。 ch ≡c —ch2 —ch2 —c ≡ch

  ②。 ch3 —c ≡c —c ≡c —ch3

  ③。 ch2 = ch—ch = ch—c ≡ch

  ④。 ch ≡c —ch(ch3)—c ≡ch

  ⑤。 ch2 = c = c = ch—ch = ch2

  ⑥。??

  经过讨论:a~e式都符合要求,但e式含累积双键,明确告诉学生不稳定,a~d式较合理。

  [故意设疑]到底是哪一种,难道四种都有可能,通过什么样的措施才能进行验证?这时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学生自然地想到含c = c和c ≡c的物质可用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验证。

  (3)苯分子链状结构的否定

  [学生实验] 1、试管中加入2ml苯,滴几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后静置。不褪色。

  2、试管中加入2ml苯,加入1ml溴水,振荡后静置。溴水分两层,

  上层橙红色,下层无色,发生了萃取现象。

  [学生小结]苯不能使酸性的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说明苯分子中不含c = c和c ≡c,上述结构都不合理。

  设计意图:事实胜于雄辩,通过实验使学生对苯的链状结构进行否定,并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4)讲解凯库勒式的由来

  凯库勒式的发现史:凯库勒一直在想着怎样在教材中写苯的结构这一难题,然而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停笔,偎炉休息。他面对炉中飘忽不定的火苗陷入了沉思,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朦胧之中,凯库勒仿佛觉得有一些碳原子在自己的面前跳起舞来,它们排成蛇的形状,一会儿在火焰中翻滚,一会儿卷曲起来,突然,原子“蛇”的头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形成一个环状,不停地旋转起来。凯库勒猛然惊醒,根据梦中受到的启示,他迅速画起苯的封闭式结构式来。经过若干次的修正,最后他决定用六角环状结构来描述苯的分子结构。德国化学家凯库勒由于揭开这个谜而名垂青史。

  设计意图:通过化学史的介绍,让学生学会倾听,对重大化学成就进行情绪体验,对伟大的化学家杰出成就表示崇敬,激发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

  (5)引导学生对苯分子结构的.正确认识

  ①、引导学生对凯库勒式的正确认识;

  老师板书凯库勒式,提问学生从结构与性质的联系角度来分析凯库勒式,学生自然会产生认知冲突:从凯库勒式中看出含有不饱和键,应能使溴水和酸性的kmno4溶液褪色,这与前面实验事实相矛盾。老师趁机解释对凯库勒式认识。

  ②、展示苯的球棍模型和比拟模型以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

  ③、科学认识苯的结构;

  [投影]现代科学对苯分子的结构研究:

  1。苯分子为平面六边形结构,分子中的六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均在同一平面

  2。各个键角都是120°

  3。苯分子中碳碳键的键长为1。40 ×10 — 10m,介于单键(1。54 ×10 — 10m)和双键(1。33 ×10 — 10m)之间

  〔引导学生推理得出结论〕根据结构决定性质,从现代科学对苯分子的结构研究可以得出:

  苯分子里6个c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独特)的键。应该既具有饱和烃的性质,又具有不饱烃的性质。

  六、设计反思

  “苯”一节内容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方式,通过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让学生亲自参与探究、发现和实验,逐步形成一种在学习中善于质疑、乐于探索、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讨论成了课堂生活的常态,小组学习成了学生开展课堂探究性学习的主要途径。同时在这样的教学中老师真正扮演了一个情景创设者、组织者、指导者、有效调控者的角色,老师为学生创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创设了一连串环环相扣创造性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机会,通过一节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提升,学生质疑探究的欲望得到激发,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意义建构。因此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责任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加重了,在新课改中教师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化学教学设计5

  一、分析教材(备教材)

  备好课的前提是理解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这就是我们教师要备课,要常备课,常备常新的原因。正确理解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抓住重点

  (1)初中化学知识点

  根据中学化学《课标》,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角度大致划分为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用语、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在《中考说明》中归类非常详细。

  (2)知识点的作用

  把握教材内容的核心所在,就是要确定教学的重点。所谓教学重点是指教材中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中心内容。核心内容具有后延续性,对后续的学习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但不一定是考点,有可能渗透在考点之中。

  例如:原子的结构决定离子的形成,离子的形成决定化合价。

  氧气的化学性质决定分析物质化学性质的方法,决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时药品的取用原则。

  2. 领悟教材的教学价值

  挖掘教材内容的教学价值,就是要分析和挖掘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学生后续学习的影响,对学生认知结构、技能、思维培养等的作用。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提炼教学内容中的某些方法要素,并在教学设计中予以渗透,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方法的运用,如对化学现象进行分类、提出有关的假设、设计实验和控制实验条件进行探究等。” 因此,在化学教学设计中,对教材内容的教学价值分析和挖掘是新课程教学设计的特点所在,也是教学活动设计的重要依据。

  [案例] “第五章 燃料”的教学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种元素多种物质

  本单元中涉及含碳元素的一系列物质,如碳的多种单质、氧化物及碳酸、碳酸钙等,一方面是物质组成与分类、物质多样性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碳的多种单质,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等内容,反映了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相同两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化合物的化学观念,加深了对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物质的多样性的认识。

  2.初步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学科思想

  通过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性质比较,初步建立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特点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是结构特点的反映;物质的性质影响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出物质的一定性质等化学学科思想。

  3.建立实验室制取气体思路

  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是初中化学学习的基本实验技能。二氧化碳制取的探究,是在氧气制取的基础上的拓展和加深。

  4.学会“对比”科学方法

  本单元教材内容的编排思路,蕴含着“对比”这一科学方法的学习。如碳跟氧气的反应,实验条件不同,反应产物也不同。通过对照、比较,可以找出不同物质性质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寻找共性可以建立物质之间的必然联系;而发现特性是为了不同物质之间的区别,从而理解物质的鉴别方法以及不同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原理。

  5.认识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以及工农业生产的联系

  碳元素与人类关系密切,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一氧化碳有损健康,二氧化碳对环境有影响等。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有关的'问题做出价值判断。

  6.建立物质转化观

  在此之前 ,学生通过学习氧气O2知识,从化学角度认识某一具体物质的一般思路已有了初步了解。本单元的重点是引领学生从单一物质的学习向含有同一元素的多种物质的学习迈进,帮助学生初步把握物质间的联系,找寻物质间的转化规律初步建立物质的转化观。

  例如: 在粗盐中除去可溶性杂质的方法中作为选择合适的药品的依据。(铁铜混合物除去铁的方法)(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混合物中除去一氧化碳的方法)

  因此,学生学习本章 ,不仅仅是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过程与方法的领悟和学科观念的初步形成。

  二、分析学生(备学生)

  1、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新旧知识与技能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影响到对新内容的学习和理解。为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要通过多种方式了借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什么认识、已有认识对新知识的学习有什么作用、新旧知识的逻辑关系如、;哪些新知识的学习可以联系学生的知识经验、哪些新知识学生自己能够学会等,以便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

  2、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困难

  难点是指学生理解和接受比较困难的知识内容或问题不容易解决的某些关节点。难点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分化点,部分学生因此产生畏难情绪;另一方面它又是学生智力的开发点,是训练学生思维的优质材料。

  要根据具体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知识基础来确定教学难点。一般来说,难点的产生原因是:(1)由于知识本身抽象、复杂难易理解,(2)一些化学反应原理属于微观世界,不能直接感知,难以形成真实的表象;(3)一些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用语等多而复杂,容易混淆不便记忆。

  三、确定教学目标(对于学生是学习目标)

  教学活动中,“教为主导,学为主体”。那么,教学目标对老师就是一个“导演”的方向,对于学生是学习过程中要达成的目标。因此,教学目标的陈述应该是非常明确、可操作、可观察和可测量,这样才有利于教师在教学时对目标的把握与测量。

  确定和表述教学目标需要注意的问题

  (1)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体现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既要注意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和整体性,又要保证教学目标的侧重点。由于每节课确定的教学目标代表着学习结果的不同类型,在注重教学目标全面性和整体性的同时,还应注意保持教学目标间的平衡和侧重。有的内容宜通过“亲历过程”获得方法的启示,就可以突出“过程与方法”目标;有的课程内容蕴含丰富的思想道德因素,就可以着重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这样才能增强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的学习结果,不应表述教师的教学行为或教师打算做什么。教学目标的表述应力求明确、具体,可以观察和测量,尽可能反映学习结果的类型和层次水平,应尽量避免用含糊的和不切实际的语言表述目标。

  例如:《原子的构成》

  1、以汤姆森发现电子和卢瑟福α散射实验事实为基础,推论原子内部的结构奥秘。

  2、根据原子核外电子的能量及运动情况分析,推论出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3、根据镁原子与氧原子的结合情况分析,推论出不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结合的原因。

  4、通过学习和反思活动,进一步认识到实验验证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价值,通过对原子结构奥秘探究,认识到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智慧,体会到科学真理的来之不易,感受到科学家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

  四、 设计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的确定明确了 “为什么”教和学的问题,教学活动设计着重解决“学什么”和“如何学“的问题。教学活动设计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和条件。

  从一定意义上说,要搞好学科教学要完成两个转化:一是将各种教学资源(主要是课标和教材内容)整合、转化为合理的学科知识逻辑,即教师要教什么、学生要学什么。二是将学科知识逻辑转化为学生的认识逻辑,即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为此着重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教学内容主线的构建

  教学内容主线的构建主要解决“教什么”、“先教什么”、“后教什么”等问题,这是落实教学目标的基本保证。

  教学内容主线构建的三种策略

  策略1:按照学科知识逻辑构建教学内容主线

  化学教科书中的不少内容是按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内容体系的,如身边的化学物质“氧气”的学习,是按照“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实验室制法”这一线索组织起来的,它遵循的是化学知识内在的逻辑结构。在化学教学内容的组织方面,也常常以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为主要线索来组织教学内容,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初中阶段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化学概念等教学内容的组织。

  但,作为老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要活用教材。

  例如:《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需要用到能与氧气反应的物质,也是就发挥氧气的化学性质,那么我在平日教学中,先带领学生认识氧气的性质,当学生认识了氧气的化学性质,在选择与氧气反应的物质的过程中就有了能力,明确了原因。

  例如:在第三章学完《实验室制取氧气》后,学生初步建立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思维方式,为了巩固也为了应用展示。我接着引领学生学习第五章的《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可谓一气呵成,一节课高效率地完成本节的内容,既是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巩固,也是对二氧化碳的制取的认识。通过学习,学生们不仅发现它们的共同之处,针对异同,此过程中涉及到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自然就掌握了。

  策略2:以学生体验探究活动构建教学内容主线

  学生感受和体验探究活动的基本过程为主要线索,也是组织化学教学内容的一种形式。

  例如在学习“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时,可按照“提出问题(酸和碱之间会发生反应吗),做出假设”—收集证据(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和盐酸能否反应)—得出结论(酸和碱之间发生了什么反应)—拓展应用(酸和碱反应在实际中有什么应用)的这一线索组织教学内容,这有利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新的现象事实, 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也体验了探究过程。

  策略3 以社会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

  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或社会生产实际的问题等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化学物质和现象入手学习化学知识,并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使学生切身体会化学学习的重要价值。

  例如:二氧化碳的性质,以生活中的可乐雪碧为导入。

  燃烧和灭火,以学生的经验为导入。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完成新知识的探究。

  2. 教学情境的创设

  教学情境创设是实施化学教学的有效策略。化学知识往往比较抽象,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如实验、生活现象、图片、史实、谜语、故事等进行教学。

  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

  策略1:结合学生已有认识创设化学教学情境

  例如:学习空气之前,让学生谈谈对空气的认识,可以请学生设计简单实验或生活现象说明空气的存在。

  策略2:联系实际问题创设化学概念教学情境

  例如:通过介绍或视频资料说明火在生活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与生火、旺火、灭火有关的生活做法。

  策略3:利用实验创设化学概念教学情境

  需要指出的是,化学教学要尽可能借助实验提供生动直观的材料,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本质。在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化学实验可用于某一教学过程的不同教学阶段,以充分发挥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不同作用。如:利用实验创设情景,制造认知冲突,引发新的思考;利用实验呈现宏观现象,增进学生对微观本质的理解;利用实验揭示事物本质,澄清学生的模糊或错误认识等。

  如:《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在学生实验中,不仅实验现象明显,而且设计方案的全面性,都得到充分的验证。

  如:《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这个实验,对于实验结论的分析,误差的分析让学生有了一个理性的分析依据。

  3.教学问题的设计

  合理有效的问题可以增强教学的启发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教学问题的设计实施化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

  教学活动设计需要进一步注意的问题

  a 调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b创设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

  c 重视让学生经历思维过程

  d 注重引导学生将知识结构化

  e 注重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

  古人云:学贵有疑。老师设计问题的目的不仅仅是问了让学生解答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质疑的思维特点。

  【总结】

  教学设计,看重三个关键问题:

  一是为什么教(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表述);

  二是教什么(体现教学重点)

  三是怎么教(体现教学活动)。

  这些问题是进行教学的关键问题,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认识发展,学生认识方式的转变。在教学活动的设计方面,要注重联系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以问题和活动驱动学生积极思维和参与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形成从化学的视角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化学教学设计6

  (一)设计思路

  新课程倡导化学教学要面对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出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同时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新课标还提出“提高科学素养、在课堂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即通过提倡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科学探究能力,加强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

  本节课的设计是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来进行的。以好奇心为驱动,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同时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学生知道温度、催化剂、浓度和固体表面积等因素能影响能反应速率。关于如何影响的问题,可以根据生活经验提出假设,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假设。“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这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家、课程理论专家泰勒的一句话,指出了学生学习的本质。因此,具体实验方案的设计交给学生来完成,学生在交流讨论后制定可行的实验方案,再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实现对知识的构建与提升,最终得到结论。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不仅体会知识获得的乐趣,还学习控制变量和对照实验的科学研究方法。

  本节课的设计从生活经验出发,最后再回归生活,用所学的知识来能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学以致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化学的有用性,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本节课旨在通过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充分享受课堂,在合作交流中获得知识、方法以及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和创新学习的精神,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逐渐获得终身受益的自学能力。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掌握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教材地位: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对前两节内容的拓展和延伸。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化学反应特征的认识更深入、更全面,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完整而又合理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是后面学习化学反应限度概念的基础。

  学生情况:

  1、知道了反应速率是描述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类似物理中的速度。

  2、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实验探究、小组讨论。

  教学手段:学生实验对比法,学习小组合作、交流。

  课前准备:幻灯片课件分组实验药品及仪器

  (三)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在化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培养实验观察能力及分析探究能力;

  (2)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原因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质疑精神。

  (2)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培养合作精神和与人沟通交流分享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难点:设计实验来探究影响化学反教学设计—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应速率的`因素。

  (五)教学过程

  【导课】通过“大象牙膏”的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如何调控一个反应的速率,导入本节课题。

  展示食物变质、铁桥生锈、煤和石油的形成图片,让学生体会不同的反应进行的快慢不同,且差异很大。

  思考与交流:下列过程中,哪些我们希望它速率越快越好,哪些希望它速率尽可能慢一些?

  1、食物腐坏2、钢铁腐蚀3、煤和石油的形成

  其实,生活中我们总是期望有利于我们的反应速率越快越好,不利于我们的反应则尽可能慢一些。那么怎样才能调控化学反应速率?我们必须先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引导学生思考: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物质本身的性质

  举例:

  1、在通常情况下,Na与水的反应比Mg与水的反应剧烈(反应速率快)?为什么?

  2、石油的形成要几百万年,炸药的爆炸呢?

  以上说明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联系生活实际:生活中我们是如何控制反应条件的?

  举例:食物储存在冰箱使煤燃烧更旺

  使馒头快速发酵好烧火做饭要先将柴劈小

  从生活经验初步得出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内因:反应物自身的性质——决定因素

  外因:外界条件(温度,催化剂,浓度,固体的表面积)

  具体外因如何影响反应速率,是本节课重点探究的内容。

  【点拨】一般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提出假设:假设的合理性

  温度: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

  实验验证:设计的实验要求科学可行简约

  【思考】如何设计

  怎样判断反应速率的快慢?

  设计对照试验

  简单介绍实验探究的一般方法——控制变量法

  【学生活动】

  设计实验:学生根据提供的试剂和仪器设计实验

  确立实验方案:各组汇报实验方案,确定可行的实验方案

  实验探究:根据实验方案,完成实验

  分享交流:实验完成后,学生交流分享各自实验的过程与结论。

  教师解决生成性的问题,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点评与总结。

  得出结论:根据实验对假设进行修正

  温度: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

  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

  学生阅读课本49页科学视野:神奇的催化剂

  补充介绍催化剂有正负之分,且具有高度选择性,一般一种催化剂只能催化某一种类型的反应。

  【思考与交流】完成课本49页思考与交流

  【学以致用】

  洗衣粉为什么要加酶?

  为什么不同温度下食物的保质期不同?

  分析一下实例

  实例

  影响因素

  如何影响

  夏天酸奶易变质

  硫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快

  粉状的碳酸钙与盐酸反应比块状的碳酸钙反应快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共热可快速产生氧气

  【课堂小结】

  让学生结合课堂体验,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小结本节主要内容。

  【板书设计】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设计—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内因:物质本身的性质(决定性因素)

  教学设计—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影响温度: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因素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

  外因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

  固体表面积:增大固体表面积,反应速率加快

化学教学设计7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常见的酸和碱及后面单元中盐的教学是初中化学的重点。依据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把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放在首要的位置”的精神内涵和化学学科的特点。在进行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如何让所有学生都能动脑动手,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思维空间。这部分的学习对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一定的技能和能力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关系到今后学生对化学的学习。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

  选自九年级化学教材(人教版)下册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本节课主要介绍盐酸、硫酸等常见的酸的相关化学性质。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本册课程的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学内容——酸的化学性质,是在学习了氧气、碳及其化合物、金属等简单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学习。课程以同类物质中典型物质盐酸、硫酸为例,用实验进行探究,最后从特殊到一般,得出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与日常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学生今后参加社会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对于盐酸、硫酸这两种实验室常见的酸在前面课程中已经接触,并不陌生,但对于他们的化学性质了解的不是很全面。氧气,碳及化合物,金属等简单物质的性质及溶液的知识对本节课的学习有帮助,所以教学起点应定位于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设计有利于他们自主学习和创造的化学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他们去观察、去透过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并探索出规律来。

  三、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1、教学方法:

  (1)实验探究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能给学生带来直观深刻的认识,本节课我在教法上主要采取教师引导探究实验与学生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教师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引导学生通过生活或实验中的现象来发现问题,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对问题提出并回顾结合之前学习内容,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并解决。

  (2)多媒体辅助法:

  用投影仪显示有关实验结论,通过动画演示,视频播放等加强学生视觉感受。

  2、学法指导: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的观察、猜想、设计、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主动获得知识。

  四、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

  初步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酸的化学性质,并能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几种常见的酸化学性质的探究比较,培养学生回忆、类推,归纳和小结的能力,初步学会从特殊到一般思维认识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合作学习及相互交流中,敢于发表自己的猜想,学会尊重他人的见解;

  (2)体会化学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培养敢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酸的化学性质;

  难点:根据实验归纳酸的化学性质。

  六、教学流程

  七、教学过程

  环节三、练习,强化酸的化学性质;

  环节四、课堂小结。

  八、板书设计

  酸的化学性质

  1、酸能使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

  2、酸能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放出氢气;

  3、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教师的引导点拨为辅,让学生在与同伴、与教师的交流中获取对化学的最深感受,体验到成功之乐,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

化学教学设计8

  一、教学目标

  认识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知道生活中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学会用酸碱指示剂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学会运用观察、对比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进行规范的表达重点学会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初步对溶液进行分类难点学会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初步对溶液进行分类教学准备一自主预学,学生完成自主预学的内容,学生自主交流,预学成果,教师适当点评。

  二、合作探学

  完成教材的活动与探究,填空: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有,我们把这些物质表现的性质称为。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物质有,我们把这些物质表现的性质称为。

  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的物质有,这些物质表现的性质为。

  将酚酞滴入上述物质中,记录现象。

  思考:酚酞呈现的颜色和溶液的酸碱性有什么关系?

  酸碱指示剂的种类及其显色情况

  可以检验溶液酸碱性的物质及有关现象:

  讨论下列问题:

  (1)能不能用无色酚酞试液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后有碳酸生成?

  (2)某溶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后不变色,该溶液一定显酸性吗?

  (3)如何用石蕊试纸检测CO2和HCl气体溶于水后的酸碱性?

  (4)阅读教材“酸碱指示剂的发现”,你有什么体会?

  (5)阅读教材“自制酸碱指示剂”,回答下列问题:

  将花瓣研碎的目的是什么?其中使用酒精起什么作用?过滤的目的是什么?

  第(2)步骤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植物汁液符合什么条件才能作为酸碱指示剂?

  (6)阅读教材“花的颜色”,回答下列问题:

  不同的花为什么颜色不同?

  同一朵花在开放的不同时期为什么呈现不同的颜色?

  三、点拨导学

  酸性

  中性

  碱性

  紫色石蕊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

  红色石蕊试纸

  蓝色石蕊试纸

  四、检测练学十分钟,当堂反馈

  五、课后训练

化学教学设计9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盐类水解的规律,知道盐类水解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小组研究探索式,辅以多媒体动画演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提前做导学案,小组探究,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求实、探索、创新、合作

  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规律和实质教学难点:盐类水解的规律和实质

二、教材的分析

  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盐类的水解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原理的基础上讨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行为,包括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两个平衡体系;学生也知道溶液酸碱性的本质原因,在此基础上再来探究盐类在水溶液中的酸碱性规律,这样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2)盐类水解是后续电化学学习的必备基础。从知识结构上讲,盐类水解平衡是继弱酸、弱碱及水的电离平衡体系之后的又一个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

  三、教学方法

  1.教法

  (1)感知情境,导入主题,研究探索,指导学法。

  (2)教师导学,学生合作讨论,探讨实验设计及评价,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发现。(3)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对比、归纳及类推、练习训练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4)多媒体辅助教学。

  2.学法

  (1)学生分组讨论,增强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学会合作。

  (2)提出问题—探索分析—解决问题—迁移发展的方法展开探索,对比归纳及类推总结,练习训练,获得对比、归纳和类推的学习思维能力。

  (3)积极思考,善于应用对比、归纳总结及类推思维方法,提升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4)讨论交流,提高人际交流能力。

  四、教学过程(附课件)

  1、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纯碱和小苏打入手

  [幻灯展示]图片

  设计意图: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使学生的学习从低起点、易接受的环境开始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过渡到

  A级问题的六个问题,让学生分组回答

  A级问题一:水的电离方程式是,若在水中加入酸或碱,水的电离平衡移动方向是向移动,理由是。

  A级问题二:溶液呈酸碱性的根本原因是,溶液呈中性是因为,呈酸性

  是,呈碱性是。

  A级问题三:写出下列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盐酸与NaOH溶液:,②盐酸与氨水:,A级问题四:写出下列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醋酸与NaOH溶液:,④醋酸与氨水:。

  A级问题五:上述反应物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级问题六:若按酸、碱强弱不同,上述反应生成的四种盐可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分别为

  NaCl,NH4Cl,CH3COONa CH3COONH4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盐类水解的实质,引导学生思考,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3、A级问题完成之后进入B级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将不同的题分给不同的

  小组。让六个小组的学生同时上黑板演示。 B级问题一:

  盐CH3COONa溶液酸碱性盐类型Na2CO3 NH4Cl Al2(SO4)3 NaCl KNO3设计意图:学生上黑板画图,指出优点和不足,教师能够知道学生差在哪。

  B级问题二:CH3COONa溶液为什么呈碱性?

  电离方程式

  设计意图: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知道知识的内在联系,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

  科学态度。

  B级问题三:NH4Cl溶液为什么呈酸性?

  c(H+)和c(OH–)相对大小盐溶液的酸碱性盐溶液中的粒子有无弱电解质生成相关方程式电离方程式c(H+)和c(OH–)相对大小盐溶液的酸碱性盐溶液中的粒子有无弱电解质生成相关方程式B级问题四:NaCl溶液为什么呈中性?

  B级问题五:1.盐类水解的定义:水溶液中盐电离出的跟水电离出的生成的反应。

  2.盐类水解的实质:盐电离出的与水电离出的结合成,水的电离。

  3、盐类水解的条件:①盐必须溶于中。

  ②盐中必须含有离子或离子

  B级问题六:盐类水解规律

  ⑴有就水解;无不水解;⑵越越水解;都双水解;⑶谁显谁性;同显中性。

  例:酸性:乙酸碳酸次氯酸

  水解程度:乙酸钠碳酸钠次氯酸钠溶液碱性: CH3COONa Na2CO3 NaClO

  设计意图:通过思考分析,总结类推,让学生强化基础知识,关注知识的内在联系,加深学生对不同水解类型的理解和记忆。 4、课堂练习课后作业

  见课件

  设计意图:提供反馈教学的信息,培养强化学生的对比归纳类推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教学反思

  反思一:课堂还可以更高效

  提前给学生发了导学案,然后收上来批阅,也就是在讲课之前,对学生已非常了解,能够有针对性的上课。在学生分组答题的过程中,一个小组答一道,存在忽略其他同学的情况,同时也存在一个小组同学只关注自己的问题,而不去探讨其他问题。此外,视学生的掌握情况,可以适当的链接高考题,这是我在本节课做的不足的地方,也是今后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地方。反思二:加强课后练习,能够让学生掌握的更好

  课后练习,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该让学生多说,然后让学生总结,隔段时间复习。

化学教学设计10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既用酸碱指示剂区分酸和碱,酸的一些物理性质之后安排的一节认识酸的主要化学性质的一节常规课。目的是通过对酸的有关化学性质知识的梳理,学习归纳方法,感悟对比、推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体会化学和人类的密切关系增强学习化学的信心。新课程改革要求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必须改变理念,将被动的探究方式改为学生主动的探究方式,让学生从心里愿意合作探究,达到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的境界。

  鉴于我对教材的理解,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并认识酸的一些化学性质

  2,能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体会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提高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实验过程中的规则意识。

  目标重点:酸的相似的化学性质

  目标难点:酸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

  实验准备:

  仪器:烧杯、胶头滴管、点滴板、镊子、玻璃片、短玻璃管等。

  药品:食醋、稀盐酸、稀硝酸、稀硫酸、食盐水、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生锈的铁钉、铜铁镁锌、变黑的铜丝/蒸馏水等。

  有了教学目标做纲领,就不难确立教学方法,下面我将从说教学方法上谈谈我是怎样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的。

  二:说教学方法

  好的教学方法是一节课成功的必然因素,为了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的理性之路,本节课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慧眼识酸

  猜它是谁

  除锈专家

  盘点收获。

  通过三个探究活动,将学生的思维活动由认识知识到认识方法,由书本知识拓展到课外知识,三个活动层次逐步深化,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的张扬,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在最佳兴奋的状态。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采用自主的主动的参与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因为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会取长补短,有利于学生形成技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但由于学生担负这一责任的意愿和能力有所不同,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帮助。

  有了教学方法,还要有好的学习方法,根据掌握的学生情况,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化学,是新课程改革的又一特色。下面我将从学法指导方面谈谈自己是在教学设计怎样体现出来的。

  三:说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是教师在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由于本课实验的探究的内容很多,学生的思维又特别活跃,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继续得到发展。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明确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培养了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同时使学生的自我探究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进一步得到发展。所以我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的探究式学习方式,反思探究过程中的错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于是我采用了以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创设情境,互动游戏、分组探究、反思领悟的模式进行教学,老师在此其中进行适当的启发与点拨。

  四:说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是一节课的灵魂所在,要想使各个环节紧张有序,课堂气氛活跃而又不肤浅,寓教于乐。我在本节课的四个环节中,设计的内容是一层层递进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永远保持在最佳状态。

  1:慧眼识酸

  (1)如何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看看同学们谁能做到那?

  学生设计的方案会有很多种,实验方案有的正确,有的欠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展示,然后评价实验方案。

  (2)用稀醋酸、稀硝酸来做正面证明,用硫酸钠溶液来做反面证明。

  设计意图:

  在课的开始,用这种挑战式的引入,能够充分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下面自主探究做好铺垫。通过两个探究活动清晰了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却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的事实同时也复习了上节课对酸碱指示剂的有关内容。使探究中的知识归纳,现象的总结,理性的认识都更加深刻。

  2、猜它是谁

  在这一环节中,以游戏方式来判断铜铁锌镁的活动性顺序。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分别扮演铜铁镁锌,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情、声音等表现比赛过程和潜水时的变化。运动员是铜。铁。锌。镁,潜水时的变化是化学方程式。各组学生用桌上的药品来做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后讨论结论,并商量表演方法。

  以上内容是我从说教材,说教学方法,说学法指导,说教学流程等几个方面所谈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了。通过这些方面的深入分析,广大一线教师可以借鉴学习并且能够举一反三,通过好的和教学方法早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化学教学设计1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离子键的概念;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能够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发展,综合概括能力得到提高,学会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宏观到微观的研究过程,逐渐养成科学的探究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的概念。

  【难点】

  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通过学习元素的知识,思考氯化钠是由哪几种元素组成的?

  【学生回答】钠元素和氯元素。

  【提出问题】钠原子和氯原子是如何形成氯化钠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播放视频】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

  【提出问题】观察实验现象,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

  【学生观察并回答】金属钠在氯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很浓的白烟。

  【提出问题】思考产生的白烟是什么,如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一过程?

  【学生回答】产生的白烟是氯化钠固体,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Na+Cl2=2NaCl。

  【提出问题】如何从原子的角度分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学生回答+教师解释】氯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有7个,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有1个,要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钠原子会失去一个电子,氯原子会得到1个电子。由此可知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变成Na+,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变成Cl-,Na+和Cl-共同构成氯化钠晶体。(教师结合原子结构示意图板书或者动画的方式进行讲解。)

  【教师讲述】利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讲解原子的电子式如何书写。)

  2.离子键

  【提出问题】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氯化钠晶体的构成粒子是什么?

  【学生回答】氯离子和钠离子。

  【提出问题】既然氯化钠晶体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说明阴、阳离子的电荷并没有中和,这说明阴、阳离子之间存在哪些作用力?

  【学生回答】阴阳离子结合在一起,彼此的电荷不会中和,说明阴阳离子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说明阴阳离子之间除了吸引力之外还存在排斥力。

  【教师引导】这种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称为离子键。

  3.离子化合物

  【教师提问】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称为离子化合物。观察以下的化合物中哪些属于离子化合物?

  MgO、Na2S、NaCl、Na2SO4、NaNO3、NH4Cl、(NH4)2SO4

  【学生回答】MgO、Na2S、NaCl、Na2SO4、NaNO3

  【教师补充】NH4Cl、(NH4)2SO4也属于离子化学物。

  【教师总结】离子化合物存在于:(1)活泼金属(指第一和第二主族的金属元素)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指第六和第七主族的元素)间形成的化合物。(2)金属元素与酸根离子之间形成的化合物(酸根离子如硫酸根离子SO42-、硝酸根离子NO3-、碳酸根离子CO32-等等)。(3)铵根离子(NH4+)和酸根离子之间,或铵根离子与非金属元素之间,例如NH4Cl、NH4NO3。(4)NaH、KH等活泼金属氢化物。

  环节三:巩固提升

  【提出问题】如何用电子式表示Na2S的形成过程。

  解析:用电子式表示如下,教师要强调带有相同电荷的离子分开来写。

  环节四:小结作业

  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有哪些,可以回答学到了哪些知识,也可以回答学习的感受。

  布置作业:元素的原理除了可以通过离子键形成物质之外,还可以通过什么形成物质?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四、板书设计

化学教学设计12

  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电化学是高中化学知识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以及高二学业水平测试中占有重要地位。"原电池"作为电化学知识的第一课,其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原电池的组成和化学原理;第二部分是化学电源;第三部分是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在现代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电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原电池原理另一个重要意义就是从本质上弄清金属腐蚀,特别是电化学腐蚀的原因,找到金属防护的方法;即研究金属的腐蚀与防腐,以解决延长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可见原电池原理的学习意义重大。本节课融合了氧化还原反应、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等知识,并彼此结合、渗透;在学习过程中还涉及到物理中电学的相关知识,体现了学科内、学科间的综合。

  二、 学生状况分析与对策

  学生已经学习了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及氧化还原反应等有关知识;在能力上,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喜欢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的实质,由实验现象推测反应原理,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

  三. 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

  教学目标是学习活动的指南和学习评价的依据,根据教学大纲以及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立本节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技能:学生通过学习活动,理解原电池的基本化学原理,初步掌握电极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原电池构成条件;

  2能力方法: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训练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从而获得科学研究能力和技巧;增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通过探究学习,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错误使用电池的讲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重难点分析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原电池的条件,既是本节课的知识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在课本实验的基础上,我设置了“关于电极作用、电解质溶液的作用、电流方向、能量转化”等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探究,对问题逐一分析、探索;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原电池一般都是还原性较强的物质作为负极,负极向外电路提供电子;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作为正极,正极从外电路得到电子;在电池内部,两极之间填充电解质溶液。放电时,负极上的电子通过导线流向用电器,从正极流回电池,形成电流。初步构建原电池工作原理的知识体系。

  在教学中如何突破难点?

  在教学时,除了Zn-Cu原电池演示实验外,还设计学生自主探究实验。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学习的同时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动画的科学模拟演示,将微观、抽象、不可见的电子的运动直观化;将复杂的化学过程,变得清晰、形象、直观。

  五、教法与学法

  1.教法

  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疑问情境,逐步引导学生去分析、去主动探究原电池的原理及组成条件,重视学生亲身体验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为学生创设好学习、研究的环境:⑴把时间留给学生;⑵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⑶把认知过程留给学生;⑷把交流与评价的权力留给学生。

  2.学法——实验探索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有人曾恰当地用这么几句话概括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我听见因而我忘记,我看见因而我记得,我亲手做因而我理解。”学生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探索发现,因此,在课堂内增大学生的活动量和参与意识,每两人一套实验装置,通过认真实验,仔细观察,自己分析铜锌原电池的特点,归纳出原电池的组成条件,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主体地位。 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评价,最后进行归纳与总结。

  六、教学设计

  1. 课题引入

  ⑴从新科技材料引入

  ⑵从身边最熟悉的事例引入

  ⑶从实验引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尽快进入课程学习状态.

  2.实验研究

  确定主题:(供给学生实验学习)

  探究1:将锌片插入稀硫酸中;

  探究2:将铜片插入稀硫酸中;

  探究3:将锌片、铜片同时平行插入稀硫酸中;设疑:为什么上述实验都是锌片上有气泡,铜片上无气泡?

  探究4:锌片、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设疑:①锌片的质量有无变化?②铜片上产生了氢气,是否说明铜能失去电子?③写出锌片和铜片上变化的离子方程式。④H+得到的电子从哪来?⑤锌失去的电子如何传递到铜?

  探究5:如何证明装置中产生电流?

  设计与实施: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⑴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方案,为学生准备实验用具,可摆放一些仪器和药品,促使学生自由联想,从而设计出富有创造性、切实可行的方案来。

  ⑵确定方案、动手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问题、释疑、处理偶发事件。

  交流与评价:

  ⑴各组派代表上讲台交流设计方案和展示实验成果。

  ⑵同学自评和互评价。

  教师组织交流并适当的提问,使学生的总结更加完善,从而使研究学习顺利完成。

  3.引申与提高

  ⑴电子板书将原电池装置原理分析和构成条件展示给学生

  ⑵电子动画模拟原电池和干电池电流形成的微观电子的运动

  4.结尾部分是本节课的升华部分。我是这样设计的:在巩固原电池原理及其形成条件的基础上,介绍日常生活中常见电池和电池与环保间的关系,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5、作业设计

  指导学生登录网站,查阅相关资料,各类电池介绍(水果原电池、自制电池等),科学家或科普文章,环境与电池等介绍;并亲手制作一个水果电池。

化学教学设计13

  实验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知道空气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实验内容:

  实验名称:空气的成分的测定

  实验器材:水槽、玻璃片、蜡烛、玻璃杯、红色的水、火柴。主要实验材料:大玻璃杯、蜡烛、火柴

  教学重点、难点:空气的成分测定

  实验对达成教学目标所起的作用:能够让学生更清晰的看清实验现象,实验操作简单易行。

  实验类型:演示实验

  主要教学策略:产生式教学策略

  实验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演示实验:点燃蜡烛,用杯子罩上,观察有什么现象?(过一会儿,蜡烛慢慢熄灭。)

  2、讨论:为什么罩上杯子后,蜡烛会慢慢熄灭?你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3、讲述:到底杯子里有没有空气呢?蜡烛究竟为什么会灭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通过实验分析空气的成分

  实验1:燃烧要消耗一部份空气

  (1)讲述:为了弄清蜡烛罩上玻璃杯后为什么会熄灭,我们来做个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粘有蜡烛的玻璃片放在水槽中,往水槽中倒入红色的水,水不要太多,能淹没蜡烛下部即可,倒水时不要弄湿烛心。②不点燃蜡烛,用杯子把蜡烛扣上,观察水能进入杯子吗? (2)分组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水一般不能进入杯子,即使进去也很少。) (4)讨论:为什么水不能进入杯子?(因为杯内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

  (5)讲述:接着实验。把杯子拿起来(注意不要弄湿烛心),点燃蜡烛,再用杯子把蜡烛扣上,观察有什么现象? (6)分组实验。

  (7)汇报实验结果。(蜡烛慢慢熄灭,水涌进杯子。) (8)讨论:

  ①水涌进杯子的现象说明什么?(说明杯内的空气少了,“腾”出了一部分空间。

  ②为什么杯内空气会减少了?是空气跑了吗?你认为这与什么有关系?为什么?((通过与前一次“不点燃蜡烛,水进不了杯子”的实验相比较,可以知道空气的减少与蜡烛的燃烧有关系。)③杯内还有没有空气,是不是都烧光了,为什么?(杯内还有空气,如果没有空气,水会涌进更多,占领杯内的全部空间。) ④通过以上分析,你认为燃烧与空气有什么关系?

  (9)教师小结: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燃烧要消耗(或说用去)一部分空气。

  (10)实验2:燃烧剩下的气体不能支持燃烧

  (1)讲述:杯内燃烧剩下的气体有什么性质呢?火在这些气体中能不能燃烧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再接着做实验。实验步骤是:

  ①一只手托住玻璃片,另一只手按住杯子,倒过来放在桌子上。 ②点燃火柴,把杯口的玻璃片掀开一个小缝儿,将燃烧的火柴伸进杯子里观察有什么现象? (2)分组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火柴的火焰顿时熄灭.) (4)讨论:

  ①以上现象说明燃烧剩下的气体有什么性质?(说明这些气体不能支持燃烧。)

  ②进而可以知道被烧去的气体有什么性质?(能支持燃烧。) ③根据以上研究,你认为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吗?其中至少含有几种气体?他们各有什么性质?

  (5)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知道,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一种气体是支持燃烧的,只有这种气体在支持燃烧才能进行;另一种气体不能支持燃烧。

  2、指导学生认识空气的成分

  (1)讲解: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能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不能支持燃烧叫氮气,此外,还有二氧化碳、水蒸气、氢气等在空气中,这些气体的多少是不同的。 (2)观察:看课本中的空气成分比例图。

  (3)讲解:组成空气的`各种成分是混合在一起的而不是彼此分割的。

  教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关于空气的成分(板书课题)的知识。提问:

  (1)空气是由哪些气体组成的? (2)支持燃烧的是什气体?

  说明

  实验操作简单易行,学生小组实验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本实验与书上的演示实验不同,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化学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了解空气的重要成分。

  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3.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培养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4.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通过“磷的燃测定空气的含量,有意识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记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教学重难点

  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教学工具

  集气瓶、燃烧匙、吸管、水槽、塑料袋、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师: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空气对于人类是如此重要,我们做一个深呼吸,那么我们便吸人了空气,空气对于我们又是如此亲近和熟悉,但是有谁摸着了它?看到了它吗?没有。那么本节我们就是要通过实验证明空气的在,还要探究空气的组成成分。

  [提问]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察觉,但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列举实例来说明空气确实存在吗?(组织学生讨论,然后教师提问。)

  生1:把一个空的集气瓶放人盛满水的水槽中,用力向下压,集气瓶内的水无法上升到顶端,说明集瓶内确实存在空气。

  生2:吹气球,发现气球鼓起了,说明有空气了。

  生3:用打气筒给车胎打气。

  生4:夏天电风国转动,一阵风扑面而来,说明空气在流动。(同学们争先恐后回答,教师作总结。)

  [提问]以上事实说明了空气确实存在,那么空气中含有哪些气体成分呢?如何证明这些气体的存在?(组织学生讨论,然后教师总结。)

  生1:第一单元中“探究蜡烛的燃烧”实验说明了空气中含有氧气。

  生2:第一单元中通过对吸人气体的探究实验说明了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生3:食盐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变潮湿了;早晨的露珠;冷藏的饮料放置空气中外壁出“汗”等现象,说朗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总结]大家回答得很好。从生活经验和以往的探究活动中,我们知道了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提问]那么,空气中还含有其他气体吗?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又是多少?

  二、探究活动

  师:下面呢,我竹j将分组实验,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所含氧气的体积分数。(提示:可以自己自主设计实验,参考课本实验2-1。)

  师:我观察各小组设计实验,大部分用-蜡烛燃烧”进行实验探究,但是你们得出的实验结果与科学家的结论是否一致?不一致。为什么?想一想,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什么?(分析:蜡十氧气≠二氧化碳十水,二氧化碳是气体,占据了一定的体积,所以结果会偏小,小于1/5。同时引导学生改用在空气中能够燃烧,但又不生成其他物质的可燃物)

  师:下面老师给大家介绍一种可燃物——红磷,它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一一五氧化二磷。科学家就是利用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教师边介绍边演示新教材[实验2一】],学生观察、描述现象,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三、归纳总结

  师:从[实验2--1]中得出以下结论:

  1.红磷十空气皇鉴五氧化二磷;

  2.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

  3.氮气是不易溶于水的无色无味的气体(从集气瓶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一现象判断);

  4.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从燃着的红磷熄灭了这一现象判断);

  5.实验表明,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杂质0.03%。教师简介空气的其他成分,同时讲清三个概念:物理性质、纯净物和混合物。‘

  四、课堂练习’

  师:下面我们做几道练习。

  [投影]

  1.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结合实验讨论:

  (1)燃烧着的红磷熄灭了,这种现象说明氮气能不能支持燃烧?

  (2)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还继续上升吗?这种现象能不能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2.在标准状况下,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它的熔点,为一209.9℃,沸点为95.8℃。从红磷在氮气中不能继续燃烧的`事实,说明氮气不支持燃烧。许多实验事实都表明,氮气的性质不如氧活泼。

  (教师组织评讲习题,提出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l源,使学生意识到必须防止空气不受污染,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l

  五、知识扩展

  师:同学们,当你漫步在湖畔边、森林中,阵阵凉风吹过,芳香扑鼻,沁人心脾,多么新鲜的空气呵!但是你们知道.这新鲜的空气需要人类的爱护、保护与珍惜。才能保持新鲜!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请同学们想一想,在你的身边发生过哪些空气污染现象?(组织小组讨论,然后提问。)

  生1:摩托车、汽车的增多,导致的尾气排放增多,污染空气。

  生2:前几天报道某乡镇鞋厂发生火灾,橡胶烧排放到空气中的烟雾。

  生3:臭氧层被破坏也会污染空气。.

  师:同学们根据各自的生活经验,从各方面回答了空气被污染的种种现象,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图2-8中“大气污染”,总结一下大气污染会造成哪些危害?那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组织小组讨论,然后教师总结o)

  [总结]

  1.被污染的空气会:(1)严重损害人体健康;(2)影响农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

  2.我们应该做到:

  (1)加大空气质量监测,改善周围环境状况;

  (2)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以保护大气。

  六、作业布置

  1.习题1~6

  2.阅读教材第31页“空气质量日报、预报”。

化学教学设计15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元素。(课标24页)

  (2)记住并能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课标24页)

  (3)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课标24页)

  (4)能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课标24页)

  (5)形成“化学变化中元素不变”的观念。(课标24页)

  2、学情分析

  第三单元学习了前两节的内容,对分子和原子,原子的结构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化学元素也不是很陌生,同时前面也接触了几种物质和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通过学习元素,才能进一步深入学习化学知识,才能对众多繁杂的物质进行分类,最终实现对分类的物质进行系统研究。

  学生的认知程度还不是很高,对于元素等抽象的概念需要慢慢体会,而不能单纯停留在对符号的记忆。

  3、教材分析

  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三部分内容。在学习本课题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分子和原子以及原子的结构,本课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对元素下了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而且容易与原子的概念混淆,教学时应注意两者的区别。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要求学生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对于一些常见元素的符号,必须会写、会读、会用。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本59页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标签,让学生了解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熟知常见元素符号的书写。

  3、通过观察课本附录中的元素周期表,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难点:元素的概念。

  【课时安排】

  1课时。

  【评价任务】

  元素概念的教学应注意从熟悉的例子切入,通过与原子的对比,归纳出元素的定义,并组织好讨论,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元素符号的`教学忌一步到位、急于求成,应分散难点,逐步记忆,减轻学生对枯燥乏味的元素符号的记忆负担。

  本课题的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通过教师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阅读课文、查阅有关资料的同时进行思考,分组进行讨论,对比,得出结论,从而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评价时着重从以下3方面进行:

  1、分析常见物质的组成,指出其中相同的元素。列举出几种常见的碳原子,分析这几种碳原子的结构。分析得出具有共同质子数的原子即为元素。(针对目标1)

  2、展示一些食品标签中的成分,让学生找出其中表示成分的符号,引导学生认知元素符号的书写和用途。(针对目标2)

  3、仔细观察课本附录中的元素周期表,想一想元素名称在造字上有什么规律吧?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可以对元素进行简单的分类。(针对目标3)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导入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导入语:今天已经发现了3000多万种物质,大家知道它们都由什么组成的吗?现在已知这些物质由100多种元素组成,那什么是元素呢?学完本课,我想你可以正确回答这个问题了。

  引入课题,我们共同来探讨一下什么是元素。

  (二)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课本59页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标签,让学生了解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熟知常见元素符号的书写。

  3、通过观察课本附录中的元素周期表,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化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化学教学设计02-11

化学的教学设计04-11

【推荐】化学教学设计03-19

化学教学设计【荐】03-19

【热】化学教学设计03-19

化学教学设计【推荐】03-19

【热门】化学教学设计03-19

【荐】化学教学设计04-10

化学教学设计模板04-16

化学教学设计【精】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