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30 15:30:10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崇山峻岭、嘉峪关、盘旋、城砖、屯兵、堡垒、打仗、智慧、气魄雄伟”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魄雄伟的特点,并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2.结合理解课文,学习作者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特点,知道他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激情导入

  1.今天,让我们走进“世界遗产”的第一扇窗口——长城。板书课题:长城

  师:长城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性防御工程,是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象征,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

  2.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去登——长城(指板书,生读),一起去了解——长城,一起去感受去赞美——长城!

  二、检查预习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细细地体会,长城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同学们,在交流大屏幕上的问题之前,老师想先检查检查大家的预习情况,看看词语是否认识了。(指名单个学生读,齐读。)

  屏幕出示词语:嘉峪关智慧凝结血汗

  瞭望口屯兵垛子堡垒

  崇山峻岭蜿蜒盘旋高大坚固气魄雄伟

  3、初步感知谈感受

  师:现在,哪位同学说一说,长城,它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生:美、长、高大坚固、壮观、雄伟、气势磅礴等等。

  (学生回答即板书:长、雄伟高大坚固)

  总评:同样的长城,我们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她感受她!

  4、提纲挈领抓中心句书写“魄”字

  (1)找高度概括长城的句子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理解“奇迹”提出质疑

  作者为什么说长城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

  板书:伟大的奇迹。

  三、品读文本,深入感悟

  过渡:课文的哪些段落哪些句子,能让你感受到长城是个伟大的奇迹呢?同学们一边自由朗读一边画线批注。

  (一)品“长”,感悟气势。

  指名学生读句子,简要说感受。

  1.感受气势,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

  (1)图片理解崇山峻岭。

  (2)动作理解蜿蜒盘旋。

  (3)指导朗读,读出长城的气势。

  2.感受“长”

  (1)抓关键词“一万三千多里”,理解长城的长。

  (2)出示长城地图,了解长城跨越省份,直观感受长城之长。

  (3)指导朗读,读出长城之长。

  3.回归“奇迹”。

  师:这样长而又有气势的长城,让我们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这样的感叹——齐读“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二)品结构,感受巧妙。

  1.再读文本,找长城“奇迹”之处。

  出示句子“这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城的。”2、合作学习,了解结构。

  (1)小组长带领完成学习单

  《长城》学习单

  A、按课文内容填空:

  __________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__________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__________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

  B、画出长城垛子示意图,并将下列名词填入图中:(是给垛子图片还是让学生画垛子示意图?)瞭望口

  射口垛子

  (2)交流学习单,上台填表,提出观察方法,感受构造精巧。

  (3)了解从整体到局部的介绍事物写作方法

  2、观察图片,知其设计巧妙

  师:我们再来观察这个垛子,想象一下,在战争中,这样的设计有什么作用呢?

  你来评评这样的设计如何?

  师:长城用它独特而巧妙的设计,高大而坚固的身躯,一次次地抵御了外族的侵略,保卫了祖国的领土。

  3、回归“奇迹”

  师:这又让我们再次由衷地赞叹——齐读“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四、理清写作顺序

  1、远看长城,像一条巨龙蜿蜒盘旋。我们不禁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近看长城,高大坚固,构思巧妙。我们由衷地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师:同样在描写长城,作者的观察点却发生了变化,你发现了吗?

  (板书:远——近)

  师点拨总结:对呀,学到这我们已经抓住了作者写长城这篇文章的第一把金钥匙,作者正是通过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以及写作方法把这样气势雄伟、高大坚固的长城展现在我们眼前的。

  3、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小练笔。

  孩子们,想不想用这把写作金钥匙开启一扇写作之门?

  好,老师这有一棵树,一副远景图,一副近景图,你能按照长城这篇文章的介绍方法介绍一下这棵树吗?动笔写一写。

  五、总结升华

  1、孩子们,今天,作者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让我们游览了——长城,见识了——长城,赞叹了——长城。

  2、长城不仅震撼着我们,也震撼着全世界。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

  出示:(配乐,不读)

  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以色列前总理拉宾)

  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同学们,面对这巍然屹立的万里长城,此时此刻,你心中肯定有千言万语。就让这千言万语汇成一两句话表达出来。

  3、是呀,一句句话语,汇成了一首对长城的赞歌!

  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理解和感受了长城的雄伟气势以及高大坚固。下节课作者还会从另一个角度带领我们去理解——长城。

  【板书设计】

  长城

  伟大的奇迹

  远────→近﹛整体部分

  (长、雄伟) (高大、坚固)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读读演演,知道“云房子是什么样的”。

  4、通过学习,激发学生认识大自然的兴趣,能够对观察事物产生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正确书写“房、造、样、客、耍”。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云房子的美丽,小鸟的快乐。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今天老师送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份小礼物,(出示:房子图片)瞧,这是什么呀?(房子)那我们把它写下来,好吗?

  师边板书,边讲解:老师写字,我看好!“房”是个生字,扁扁户字头,下面一个方,方字一横要稍长,这个房字才漂亮,最后一笔是一撇。指读。

  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房子?(木房子、土房子、砖房子,茅草房,木瓦房、楼房、高楼大厦)

  (出示各种材料建造的房子)

  2、那你看到过用云做成的房子吗?补齐板书:“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云房子》这篇美丽的童话故事。谁来把课题完整地读一读?指读,齐读。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谁造云房子?云房子是什么模样?造云房子干什么?)

  二、新授课:

  1、小朋友提的这些问题课文中都有答案,只要仔细读书,就能解答。打开书本,听清楚老师的要求:自己读一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做到字字入目,声声入耳。如果遇到难读的词句,就多读几遍,想办法把它读准读通。开始吧!生自由读课文。

  2、老师发现有的小朋友刚才读得特别认真,想要读好课文,首先得把词语都认识了。看好大屏幕,离开了课文,你还认识这些词语宝宝吗?

  幻灯片出示词语:

  横着作客玩耍干净剩下

  一场雨一阵风来不及收回去

  大冬瓜大楼房大礼堂小麻雀

  呼啦啦笑眯眯水汪汪

  傻傻地美美地

  3、从刚才的朗读中,老师听出来了,小朋友们读得特别认真,现在把它们放入课文中再来读一读,边读边完成一项任务:标上段落序号。

  (做好读书准备,纠正姿势,学生自读)

  问: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4、老师请几位小朋友来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是否读准了、是否读通顺了,同时思考课前的三个问题。

  指名分段读课文,及时纠正反馈。

  5、课文读好了,相信黑板上的三个问题你也找到答案了。

  (1)第一个问题:云房子是谁造的呢?

  生:小鸟。

  师:是一只小鸟吗?

  生:一群小鸟。

  师:一群小鸟,造了云房子,“造”是本课生字(教学生字“造”)。

  (2)第二个问题:云房子是什么样子的?(指名回答,板书)

  师:你们都找到了吗?课文中的哪一段介绍了云房子?

  (出示相关段落)

  师:这一段介绍了云房子的.样子,样是生字,怎么记住它?(教学生字“样”)

  师:喜欢这些云房子吗?读出它们的可爱和你的喜欢吧!

  (齐读)

  (3)听了之后,老师仿佛看到了那一幢幢可爱的云房子了,小鸟们会在这些云房子里做什么呢?

  (指名回答:出示相关段落)

  师:他们飞来飞去,在:(出示词卡:作客、玩耍)

  (教学生字:“客”“耍”)

  (齐读三四段)

  三、小结

  小鸟们可真厉害啊,造出了各式各样的云房子,下节课我们就跟着小鸟们去参观云房子,到云房子里作客、玩耍吧!

  四、板书设计

  (小鸟图)造22云房子作客

  玩耍

  像大冬瓜

  像花儿

  样大楼房

  大礼堂

  一点点小的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设计是《云房子》第一教时,重点放在朗读和识字写字上,旨在通过充分的读、写让孩子感受童话故事的美妙和有趣,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一堂课上下来有三个方面的不足:

  1、时间紧迫,任务没有按进度完成。

  通过各位老师给出的提点和建议,我找出了时间紧的原因,主要在于各个环节的设计上详略不得当。在导入环节、读词语环节及板书上所花费的时间太多,导致生字教学时间紧张,仓促的观察字形、范写、书空后就已经下课了,课堂上没有留出书写的时间。作为低年级的一堂课显得不那么完整。

  2、朗读环节较单调,学生兴趣没有完全调动。

  朗读时,遵循了最基本的一人读、众人听、给出评价的过程,但学生的参与度不够,而且朗读时只注重了字、词的读音,忽视了文本所承载的感情。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方法过于单调,没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朗读效率低;二是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创设充分的情境,学生没有积累足够地情感,所以朗读时就不能充分体会文本,自然就不能读出感情。

  3、识字写字不够扎实。

  这一点不足是受时间紧迫造成的,课堂上留出的识字、写字时间较短。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吸取本次教研课的教训,在自己薄弱或者是忽视的环节多下功夫,认真研读教材把握精髓,发扬优点,改正不足,争取有更大的进步。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1.通过抓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大猫的性格古怪,体会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感受对生活的热爱。

  2.激起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

  难点:初步尝试比较阅读的方法,体会不同作家写猫的异同。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老舍。

  教学过程:

  一、借助谜语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

  2.复习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

  1.出示学习目标。

  自主尝试:

  1、大声朗读读课文第1---3自然段,说说这三个自然段是围绕那一句话写的。

  2、大花猫的有哪些古怪性格?找一找,用横线把它画出来。

  3、从你发现的猫的性格特点中,你还可以发现老舍先生笔下的猫的性格是???????????????????的。

  4、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自学。

  3、全班交流。

  三、重点研读,理解“古怪”。

  (一)创设情境,理解“古怪”。

  1.初步感知:读第一自然段,发现猫的哪些性格?找一找,用横线把它画出来。

  2.理解“贪玩”:通过朗读展现猫的贪玩。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品读老舍先生对贪玩的猫的宽容与喜爱。创设情境,通过朗读品味老舍先生的语言,升华情感。

  3.理解“尽职”:理解词语“屏息凝视”。亲身体验“屏息凝视”,体会猫等老鼠的决心,感受猫的尽职。指导朗读,感受猫的`尽职。

  5、过渡: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猫,才把猫的性格特点写得具体。作者不但描写具体,写法也独到,请比较两组句子。

  a句能换成b句吗?为什么?

  a、说它老实吧。

  b、它很老实。

  a、说它贪玩吧。

  b、它很贪玩。

  6、学生讨论。

  8小结:透过对立、矛盾的性格,体会猫的性格的古怪。

  (二)进一步理解猫的性格“古怪”。

  1.自主发现:自读第2、3自然段,找出其他矛盾的性格,体会古怪。

  2.汇报交流:

  (1)理解“蹭”、演动作、谈想法。

  (2)理解“印”“画”上几朵“小梅花”等重点词句,说这时大花猫又在想什么?体会其中流露出的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指导有感情朗读。

  (3)a句b句哪句更好?为什么?

  a、???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b、???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黑点。

  3、理解“丰富多腔”“长短不一”等词语。

  4、指导进行表情朗读。

  5、一读而过第三自然段,以“我们家的大花猫的确(实在)勇猛”为中心说一段话。

  四、领悟写作方法。

  五、课堂小结。六、布置作业。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这是1篇精读课文,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在作者的描写和叙述中,没有正面歌颂这些无私奉献的建设者,而是将戈壁上高大挺秀的白杨与扎根边疆的建设者的形象逐步交融在一起,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因此讲授这篇文章,要让学生体会课文是怎样借物喻人,赞美边疆建设者的。并且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新疆,浑黄一体”等词语。

  2、理解文章内容,体会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爸爸的话,体会爸爸说话的用意。

  教学重、难点:

  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的品质。

  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词读音。

  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快速朗读课文,通过查字典,掌握生字、生词的读音,并理解部分词的意思。1、认读生词(课件出示)。

  戈壁新疆清晰抚摸陷入浑黄一体(抢读)2、校对字形,理解词语。

  疆:注意字形,给“疆”组词,从而理解“疆”的本意(学生笔画)。

  三、

  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自学指导二。

  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白杨生长环境的句子,体会它的特点,并说说它们生长在怎样的环境中?有什么特点呢?1、摘录课文中描写白杨特点的词语:

  (高直高大挺秀很快生根发芽粗壮的枝干坚强不软。

  弱不动摇)2、室外实物观察探究。

  通过观察,结合课文说一说白杨生长子在怎样的环境中?再次感受白杨的特点。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外形特点和品格特点)。

  (1)自由读1---3自然段,讨论;“高大挺秀”中的“秀”带给你怎么样的感受?

  (2)交流中点播:戈壁是“茫茫”、“浑黄一体”的,绿色的白杨给戈壁带来了生机,给过往的旅客带来愉悦。

  四、凸现形象,升华感情。

  自学指导三。

  读课文第12自然段,从“哪儿??哪儿”,“不管??不管”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句子)1、指名读爸爸的话。

  2、创设情境引读,读出白杨屹然挺立的'形象。3、与白杨对话,抒发情感。4、齐声有感情朗读爸爸的话。

  五、总结。

  拓展感情。

  车窗外白杨挺拔的身影给寂寞的旅客带来了一份惊喜,爸爸的介绍让孩子们明白了白杨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强不屈的品格。此时,在孩子的眼里,白杨只是戈壁滩上的树吗?(卫士)。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爸爸所说的话。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一写自己观察到的白杨树。

  外形:高直粗壮高大挺秀。

  白杨特点。

  品格:坚强不软弱不动摇。

  教学反思:

  《白杨》这篇文章写的是父亲带着子女前往边疆的路上看到了白杨,父亲称赞白杨的坚强,作者则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借白杨来赞扬父亲这样的边疆建设者、保卫者的奉献精神。我的安排是两课时,本节课是第一课时。

  目标是: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新疆,浑黄一体”等词语。

  2、理解文章内容,体会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爸爸的话,体会爸爸说话的用意。

  整个教学过程是这样的:首先通过播放歌曲导入新课,让学生通过听来了解白杨以及它所生长的环境。然后从文中选择6个词语从中择出“戈壁、新疆、浑黄一体”等词语,让学生识读并理解部分词意,接着再次让学生朗读课文,结合室外实物观察了解白杨的特点和生长环境,并让学生总结。最后让学生带感情朗读课文,升华感情,达到思维的拓展,了解边疆的生活。

  总之,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对白杨树比较了解,所以整个课堂气氛活跃,真正体现了学生学为主的教学理念,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

  教学重点:

  1、继续学习默读的技巧,养成圈点、勾画和做摘录的习惯。

  2、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和命运,揣摩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

  3、了解作者及家人三次养猫经历中的情感波澜,厘清文章的结构。

  4、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之死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5、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之死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法:对话法情境法。

  学法:默读法圈点勾画法。

  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

  二、默读课文,做好圈点、勾画,整体感知。(教师出示生字词)。

  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2、作者一共养了几只猫?

  3、这几只猫的外形和性格各有什么特点?

  4、我和家人对这几只猫的态度怎样?

  5、这几只猫的结局怎样?

  明确:课文写了三次养猫的故事,据此,文章的结构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一2段写第一只猫的故事。

  第二部分:3一14段写活泼可爱的第二只猫亡失的故事。

  第三部分:15一34段写第三只猫的亡失让我难过自责。

  三、文章叙述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其中前两只活泼有趣,找出相关的句子分析,朗读并感悟。

  四、精读赏析:15一一34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案发现场: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笼板上都是血。

  2、犯罪嫌疑人:那只丑猫。

  3、犯罪嫌疑人作案的可能性:

  (1)案发前的表现:对黄鸟似乎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子上,对鸟笼凝望着。

  (2)案发后的表现: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4、对犯罪嫌疑人的惩罚方式: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还以为惩戒得不够。

  5、我的怀疑是正确的吗?

  事实:鸟被另外一只黑猫吃了,而不是这只丑猫!

  6、案件定性:冤案!

  7、案件反思:

  教师小结:根本原因就是“我”对那只丑猫有偏见!

  明确:对三只猫,我和家人的感情是有区别的。正因为我的偏见,导致了第三只猫的死亡,所以,较前两只猫,我对于第三只猫的亡失更加难过。

  五、拓展延伸:感悟。

  六:主题:应善待生命、关爱弱小勿主观臆断、妄下断语。

  一、导入课文。

  二、合作探究。

  1、找出描写的语句、抒情的语句、耐人寻味的语句,品析其表达效果。

  明确: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被描写对象的特点,并自然而然地将人物情感蕴抒情:将内在的情感外显化,更利于情感的抒发,感染人,打动人。

  耐人寻味:“至此好久不养猫”“永不养猫”,不能忽视的句子,蕴含着作者不愿言表又更为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2、写法探究:本文在写作技巧方面有那些特点?

  情节曲折、结构严谨:得猫一一养猫一一亡失一一再得猫一一再养猫一一再亡失一一复得猫一一复养猫一一复亡失一一永不养猫。三起三落,层层推进。

  首尾呼应、设置伏笔:文章开头交代“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抛出线索,总领全文,结尾以“我记永不养猫"收篇,开拓新意,照应开头。伏笔的表现:写第一只猫忽然消瘦预示其病死;写第二只猫在街上乱跑,预示其被人捉走;写第三只猫凝望鸟笼,预示其被冤打致死。可谓连珠缀玉、浑然天成。

  3、鲜明的对比:之前我们非常喜爱前两只猫,使之和第三只猫形成鲜明的对比,衬托后者的命运更加悲惨,以引起人们的深切同情,更加突出“我”过失之大,悔恨之深,有力地突出文章中心。

  4、第一人称:文中的“我”是猫的主人,喜欢前两只猫。既是目击者,又是悲剧的制造者,便于直接抒情,解释作品的主题思想,引起读者的共鸣,获得强烈的艺术表达效果。

  清新朴素的文笔和“写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是郑振铎散文创作的一个显著特色。此文可说是这方面的代表作。文章叙述作者一家养猫的经过,真切表现了作者当时复杂的内心情感,文笔细腻委婉,清新动人。

  行文紧扣“猫”这一题目,细针密线,娓娓述着发生在一家人与三只猫之间的故事。其中以“猫”为叙事明线,勾连全篇,而暗线是作者的主观感情,三次养猫,三次亡失,作者感情跌宕起伏,一次比一次深挚。第一次抱养了一只花白的新生猫,它非常活泼,“常如带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的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作者“在太阳光暖暖的照射下,坐在藤椅上看着三妹逗得小猫扑过来扑过去的`情景”“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作者的叙述描写自然而形象,毫无雕饰之感,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欢愉、喜悦之情。可有一天,小猫不知为何死去了。作者的心里也感到一缕缕的酸辛。作者的主观感情为之一宕,从“欢愉”而变为“酸辛”。

  第二次作者家又抱养了一只小猫,比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而且还能捕鼠,这就成为全家饭后娱乐的心肝宝贝”,可某日又被人捉走了。小猫的再一次亡失给全家又一次带来不快,作者的主观感情又为之一宕,由“欢愉”变为“怅然”“愤然”。

  由于两次养猫两次亡失,给作者及其一家带来了许多烦恼和不快,所以很久不养猫。但不久,一只可怜的小猫又一次闯进了全家的生活由于小猫不象先前那两只活泼、有趣,所以全家都不大喜欢它。小猫长大后,一件意外的事又发生了,一只野猫偷吃了家里的芙蓉鸟,作者却误认为是家猫偷吃了,于是不问青红皂白,用木棒追打了这只可怜的猫,以致后来猫死在邻居的屋脊上。作者对这只猫的亡失比前两只的亡失更为难过得多。因为是作者自己判断的过失,冤枉了一只不会说话、不能辩诉的小生灵。因此,作者的良心受到了刺激,对自己的暴怒、进行了自我谴责。此时作者的主观感情又为之一宕,由宕来的“暂时平静”而变为“悔恨”。这就是说,在短短的文章中,作者的主观感情总共变化了六次:由“欢愉”——“酸辛”——“欢愉”——“怅然”、“愤然”——“暂时平静”——“悔恨”,互相映衬,一次比一次强烈、深挚。这些感情变化实际上是作者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借猫的故事表达出来。可爱者死去、有能者被劫、不幸者被冤,这正是那不公正的社会的写照。

  作者笔下的三只小猫,各具特色,生动、形象、逼真,这一切都表明作者对生活观察是很精细的,感受是很真切的,从而在艺术表现上给人一种健康、真挚、朴实的艺术美感。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本课生字词。

  2.带领学生抓重点词句感悟猫性格的古怪,感受作者用具体事例表现动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和亲切的语言特色。背诵积累学习片段。

  3.体会“人爱猫,猫亲人”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感受作者用具体事例表现动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和亲切的语言特色。

  2.难点: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交流。

  3.板书课题:猫猫这个字是一个形声字,形旁是反犬旁,音旁是苗古人为什么用苗表示读音呢?(猫叫声是喵喵的)。

  你来学学猫的叫声。

  好可爱的小猫呀。这个同学推测挺有道理的。

  同学们,宋代陆佃说:鼠善害苗,而猫捕鼠,去苗之害,故猫字从苗。看了这段资料,再看猫这个字你想说什么?(猫可以为民除害)。

  正向我们所说,同学们你看这种说法里寄托着古人对猫的喜爱之情呢。你看,咱们中国的汉字多有趣啊。

  看,老舍爷爷被称为什么?(语言大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看来我们的同学生字词语预习得非常不错。接下来检查一下朗读课文,打开课本翻到70页,先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请4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划出两个能概括课文内容的句子。

  2.反馈交流请你说说你的理由。

  1-3自然段都是写猫的古怪,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是一句总起句。第四自然段的这一句是过渡句。

  3.老舍先生在这篇课文里写了两个重点内容(板书:古怪淘气)连起来说一说。

  小结: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我们就知道了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把重点句连起来,进行适当的修改,就能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三、剖析“古怪”

  1.这里写猫的性格,老舍先生用一个词概括说(古怪)出示: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古怪”词语手册上怎么说?(性格特别,令人难于捉摸。)2.猫的性格古怪在哪里呢?请同学们自读1~3自然段,想一想、说一说。出示: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老舍爷爷写猫的这些性格特点主要选取了哪些典型的事?板书:老实(睡觉)贪玩(出走)尽职(抓老鼠)。

  (一)品读句子1: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1)“乖”,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想想你心目中的乖孩子?(安安静静的,不惹是生非,文气······)。

  这说不定是一位绅士呢,请一位绅士读一读!多么文静的小猫,像位淑女,请你读!

  (2)品读句子2: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你又感受到了什么?(贪玩)。

  猫贪玩出走后,会有谁用什么方法呼唤猫回来?老舍有没有写谁怎么呼唤猫回来?而是用了一个什么词?“任凭??也??”

  (二)教师读着出示句子3: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读读这个句子,你又感受到了什么?(很有耐心,很有决心)。

  (1)品味“屏息凝视”。

  谁来说说“屏息凝视”是什么样的?(抑制呼吸,聚精会神地看,不发出一点声音)。

  “屏息”是否就是不呼吸了呢?连几乎听不到的呼吸声都要控制,那读的时候应该怎样表现?(生练读)同学们,让我们找准目标,屏息凝视,体验l0秒钟。你感觉怎么样?请你来读一读。

  (2)体会“一连?‘非??不可”:同学们,“一连就是几个钟头”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按三个钟头来算吧,三个钟头是多少分钟?(180分钟)又是多少秒?(10800秒)是10秒钟的多少倍?(1080倍)而我们刚才才体验了l0秒钟啊!(生激情诵读)在尽职这一点上,我们大家都该向猫学习。

  (三)指着板书:老实贪玩尽职这几个词放在一起,给你什么感觉?(矛盾、奇怪)。

  作者是怎么把这几个词连接起来的?

  二、三自然段。

  读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用上。

  说它······吧,它的确······,可是······说它······吧,的确是呀······,可是······借助这个句式试着背一背第一自然段。真不错,那你能用上其中的一个句式说说第二或第三自然段的内容,有些地方可展开合理的想象。

  第二自然段的古怪体现在猫既(温柔可亲)又(一声不出)第三自然段呢?既胆小又勇猛学生练说交流:

  体会“蹭”,(蹭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不同?蹭出什么?体现什么?)体会“梅花”比较句子:

  四、阶段小结,布置作业。

  交流:观察仔细喜爱猫咪扎实的语言功底。

  愿我们用一颗喜悦的心观察生活,让美丽的语言从我们笔尖流淌,记录下我们成长中每一朵心动的花,每一件值得记忆的事。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满月的小猫。下课!

  2.布置作业。

  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搜集有关写猫的文章诵读并摘抄。

  板书:老实贪玩尽职。

  猫性格古怪温柔可亲一声不出人爱猫猫爱人。

  胆小勇敢。

  (语言亲切、用词凝练、形式多样)。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神话,初步知道神话的特点。

  3.体会夸父为民造福,勇于牺牲的精神。

  4.认识8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什么是神话,体会夸父的精神品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课外阅读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初读质疑

  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猜谜语,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请你们猜一猜。一个大圆球,挂在天空中,四季都出现,冬天很少见. 谜底太阳)

  出示太阳图片,你知道太阳有什么作用吗?太阳对于我们的生活这么重要,但你们知道吗,传说原来太阳只是偶尔路过我们的上空,人们只能生活在黑暗寒冷的世界里,有这样一个人,他不畏艰难,为了人类的光明与温暖,用舍生忘死的精神换取太阳的永恒,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夸父的脚步一同去追赶太阳。(板书)

  2、出示课题,读课题。

  3、课题质疑。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阅读理解,深入赏析

  1、带着你的疑惑,自由读文,把字词读准把句子读通;在读不通的句子处做上记号,并多读几次。

  2、大家的疑惑初步的解决了,课文为我们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呢?

  (出示文前提示)

  3、带着文前提示的问题同桌之间再读课文,并注意本节课需要认识的生字。

  4、初步认读生字,(出示文中词语)学生试读。

  5、下面请同学们把这些词语送进课文,也把你们优美的朗读声送给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谁愿意来读呢?(指明读)其他同学边听边认真思考,这篇课文为我们讲了怎样的一个故事?

  6、学生汇报。(夸父追赶太阳为民造福从而英勇献身的故事)

  7、既然追赶太阳要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那夸父为什么还要追日呢?请大家迅速的扫读课文,找到相应的自然段并用括号括起来。(板书:光明)

  8、(出示课文第二段,要读出夸父的兴奋和决心)指明读,齐读。

  9、带着这样的决心和信念,夸父上路了,他是怎样追赶太阳的?在这一路上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3、4、5自然段。

  10、追日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让人难以想象的事呢?你能从相应的'词语或句子中找到答案吗?下面老师要找愿意读这几个自然段的同学来读一读,帮助大家寻找答案。(指名读)

  11、学生汇报。

  12、冒着这样的炎热和饥渴,夸父还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追求光明,在这里,你能看到夸父的哪些好品质呢?你认为夸父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板书:勇于牺牲、为民造福、顽强拼搏、奋勇向前)

  13、虽然夸父最终倒下了,但是他的手杖掉到地上,他的精神变成了一棵棵桃树,他也获得了后代们更多的崇敬和感激。

  14、(介绍夸父)其实,夸父本是一个巨人族的名称,他们是大神后土的子孙,生活在北方一座叫做“成都载天”的大山上,个个身材高大,威猛强悍,为创造美好生活而奋斗着!可是这个地方,冬季漫长,夏季虽暖却很短,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又匆匆从西方落下,山上的积雪根本没有融化,夸父族的人民只能生活在寒冷的冬天和黑夜当中。夸父族的人想,要是能把太阳追回来,让它永久高悬在成都载天的上空,不断地给大地光和热,那该多好啊!于是他们从本族中推选出一名英雄,去追赶太阳,并把“夸父”的名称送给了他。

  14、听了这一段话,如果你是夸父的后代,吃着鲜美的桃子,看着茂密的桃林,你想对夸父说些什么吗?

  15、让我们带着对夸父的尊重和感恩,再次齐读课文,一同重温夸父给我们带来的感动。

  三、巩固识字、强化记忆

  1、领略了夸父的勇敢过后让我们再和文中的字词朋友打一个招呼。(出示课文以外词语)

  四、课内引课外、扩展阅读

  1、在我国的神话故事中还有许许多多像夸父一样为着理想执着追求的人,比如开天辟地的盘古,造人补天的女娲,神功射日的后裔等等,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你们课前搜集的神话故事,同桌相互读一读。

  2、汇报阅读心得。

  五、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勇于牺牲为民造福的夸父。有人说,夸父倒下来,他的筋骨变成了山脉,他的血液变成了江河,他的肌肤毛发变成了花草树木,他呼出的气变成了天上的雨……夸父用他自己的身躯给后世子孙留下了赖以生存的一切。

  神话故事是古代的人们因为无法征服自然,便把许多美好的愿望加在了神话人物的身上。我们读神话故事既要感受神话的大胆想象和神奇魅力,还要学会通过自己的品读,读出自己对于神话人物的独特感悟。相信你们既会从中受到心灵的洗涤,更能从中汲取前进的动力。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认识“影、前”等 5 个生字,会写“在、后”2 个字。

  2.抓住重点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体会影子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谜语,引出“影子”。

  像我不是我,常常跟着我,

  一会儿在前,一会儿在后,

  和它说说话,就是不开口。

  【设计意图】猜谜语是小学生喜欢的活动。这个谜语不仅引出了课题,而且呈现了本课要学的生字,可以给学生一个初步的认识。

  2. 指导“影子”的读法。

  (1)对比读“影”和“音”,体会后鼻音和前鼻音的发音区别。

  (2)复习轻声的读法,读好“子”。

  3. 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影”的意思。

  二、初读感知,初识“影子”

  1.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好停顿。

  (1)出示“跟着我、陪着我、好朋友”等需要读轻声的词语,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3)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教师随时纠正。

  2.读重点句,体会影子的特点。

  (1)出示重点句,学生朗读。

  就像一条小黑狗。它是我的好朋友。

  (2)说说为什么说影子像一条小黑狗,为什么它是“我”的好朋友。

  (3)画出表现影子与“我”形影不离的'句子,读一读。

  (4)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影子与人形影不离的特点,加深对儿歌的理解。

  【设计意图】影子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生活经验的引入,可以加深学生对儿歌的理解。

  三、认读“前、后、左、右”4 个生字

  1.出示句子:

  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在左,影子在后。

  2.指名读4个生字。

  重点指导“左”的发音,与“正”对比着读,体会平、翘舌音的不同。

  3.辨析“左”和“右”的字形。

  利用口诀:左下有个工, 右下有个口。

  4.结合课后第二题,帮助学生理解、运用 4 个方位词,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鼓励学生用多种句式表达。

  【设计意图】在生活情境中理解字义,运用汉字,可以让学生对字义有一个直观的感受,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意义。

  四、巩固识记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

  2.教师读生字,学生出示相应的生字卡片。

  3.通过课中操来巩固生字学习。

  像我不是我,常常跟着我。(站立拍手)

  影子在前,影子在后,(跟着方向,有节奏地小跑)

  影子在左,影子在右。(跟着方向,有节奏地小跑)

  它像小黑狗,是我好朋友。(站立拍手)

  【设计意图】通过做动作来感受字义,不仅达到了巩固的目的,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动一动,调节课堂氛围,符合低年级学生学习的特点。

  五、学写“在、后”

  1.引导学生说说写字要注意什么。

  围绕执笔姿势、写字姿势、字的笔顺、关键笔画等方面进行交流。

  2.教师范写。强调撇的变化与写法。

  3.学生试写,教师巡视指导。

  4.反馈评价。展示写得好的字,出示问题范例并纠正。

  5.学生再次练写。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感受夕阳西斜、慢慢往下沉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2两节,试背诵第2小节。

  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夕阳西下时的美丽景色。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夕阳吗?

  2、老师这儿就有一段关于夕阳的录像,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

  3、课件演示

  刚才同学们看了录像,感觉夕阳怎样?

  学生谈感受。(让学生充分地说)

  老师揭题:夕阳真美(课件、板书,“真美”用彩色粉笔写)

  请同学们一起来跟我写。

  指名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我们语文书上第22课就给我们描绘了录像中那迷人的景色,请同学们打开书,借助拼音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要求:看清拼音,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词语

  同学们读得真认真。昨天我们已经布置了预习,加上刚才的认真朗读,相信大家一定能把这些词语读好。

  出示词语:傍晚光芒深蓝连绵起伏满面红光

  余晖壮丽慢慢下沉涨红灿烂

  先指名读,错的纠正。每个词语可以请几个同学读,形式多样。(随机指名、开火车、老师范读)

  老师领读个别读不准的词。

  去拼音请一位小朋友领读,其他小朋友跟读。

  3、老师范读。

  同学们的词语读得真不错,相信你们课文一定读得更精彩。老师也想来读一读,欢迎吗?

  4、检查自然段

  相信小朋友们能读得比老师更好。请同学们再来自由读课文,这回呀要把你最喜欢的小节多读几遍。

  生读课文。

  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下面我们来看看到底读得怎么样。

  三、分析理解

  1、学习第一节

  谁喜欢第一节?

  指名读,点评。

  再指名读,齐读。

  2、学习第二节。

  第一小节读的真棒。课文第二节写得很美,老师很喜欢这一节,谁也喜欢这一节?

  指名读(2-3名)

  (1)学习第一句

  课件出示第一句。

  这一幅图画就是给我们描绘了夕阳西斜时的景色。小朋友们,这幅图画美吗?

  哪一位小朋友来看着这幅美丽的图读一读这句话。

  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这句话。其他同学仔细看图,听一听他读得怎样?

  指名读。

  (用手指着图)此时,太阳已经怎样?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西斜

  请小朋友仔细看看此时的阳光怎么样?联系中午的阳光比较。

  老师引读:太阳已经西斜,收起了……

  齐读。

  小结:刚才这位小朋友读得很漂亮,那谁愿意来读第二句,相信你们都能读好。

  (2)学习第二句

  指名读(2-3名)

  哪一个同学读得好?

  采访读得最好的小朋友。(引出“深蓝”)(我想你一定也喜欢深蓝色吧。)

  (出示图片)看,此时的天空就是一片深蓝。

  板书:深蓝

  齐读。

  (3)学习第三句

  刚才我们一起领略了天空的深蓝。

  同学们看看,这幅图描绘的又是怎样的景色?(出示图片)

  看着图,请你自由读读这一句话。

  连绵起伏的山是什么样的,看着图,请小朋友用小手比划比划?

  师指着图中的山引导学生做手势。

  (手势)对,一个接一个,一起一落,这才是“连绵起伏”。

  引读:连绵起伏的西山,披着夕阳的余辉,显得……?(十分壮丽)

  板书:壮丽

  谁能把这句话连起来读给大家听听?

  指名读,点评。

  谁能把这句话读得更加壮丽些?

  竞赛读。

  天空一片深蓝,西山连绵起伏,多美啊!谁能把这节连起来读读。

  指名读。

  (4)让我们跟着太阳一起来看看这深蓝的天空,这连绵起伏的西山吧!

  齐读这一段。

  如此美丽的景色,你想把它留在你的心里吗?

  让我们再来看着这优美的景色,加上你的动作,试着把它们记在心里。请你试着背一背。

  学生试背。

  全体起立,请两位小朋友到前面来做动作,学生齐背。(配乐)

  小朋友们背得真好,老师都被陶醉了,好想再听一遍。

  四、课文总结。

  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了《夕阳真美》,通过朗读,我们领略到了太阳西斜时的壮观,感受到了夕阳的美。大自然中这样美丽的景色还有很多很多,只要你有一颗爱美的心,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就一定能发现更多美好的东西。

  五、指导书写。

  老师这儿还有几个生字想跟你们做朋友。

  1、卡片出示:壮

  指名读。

  齐读。

  这个生字是什么结构,“壮”字中出现了一个新的部首,这是将字旁,右边是“士”。

  师在田字格中范写。请学生跟写。

  说笔顺书空。

  给词语找朋友。

  2、卡片出示:傍

  同上

  3、卡片出示:伏

  同上

  4、课文后面描红

  5、完成《习字册》上的练习。

  板书:

  夕阳真美

  西斜

  深蓝

  壮丽

  《夕阳真美》第二课时做为太仓市小学语文青年班的随堂展示课,在设计教案、上课、评课的一系列活动中,我受益匪浅。

  首先说说我的教学设计。这是一篇非常美的课文,也是积累文字的好材料。全文共5个自然段,语言生动形象、读起来十分流畅。第一自然段较简单,学生知道(时间、人物、事件)就行。第二到四段是本文重点,是精彩部分。第二段我设计通过画画来理解“西斜、收起了刺眼的光芒、余晖、深蓝、连绵起伏、壮丽”等词语。第三段让学生自主学习,问:下沉的太阳变得更美了,你从哪儿看出来?进行交流。第四段让学生读,他人点评好在哪儿?抓词语“更红、轻轻地、灿烂、遥远”等词语来反复诵读,从而理解,并让他们再次来画画。第五段抓句子“夕阳真美呀!”,反复诵读,理解爷爷话中的含义。最后让他们再赞一赞夕阳,回到课题,深化课题。

  在教学需要的情况下,我自制了幻灯片辅助教学。用直观、漂亮的图片和录象,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句子、课文内容。并用来指导背诵。

  本课的一大特色,也是较成功的地方就是,利用简笔画来理解词语,从而理解课文内容,这样能让学生对较陌生的夕阳西下能更直观易懂。这个设计我是在陆凤娟老师上过的《夕阳真美》中得到的一点提示与灵感。帮我较容易的处理好了这些难懂的词句。

  随文学字是我的一点小尝试,效果一般吧。还是觉得放在后面会更好些。

  上下来感觉不足的地方是:

  1、对第二段中的“披”字有所疏忽,应在山头用粉笔画上淡淡的颜色。

  2、要在课堂上留下3分钟左右让学生练习写字,这也是低年级的教学目标、重点。

  3、我自己觉得主线抓得还不是非常清晰。因为用了简笔画、课件等辅助教学,课堂上的思路会容易乱,不过效果和目的达到了,还算成功。

  九月有幸与叶青老师进行“师徒结队”,而后多次听了叶老师上的课,收获颇多,特别是《夕阳真美》这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夕阳真美》这篇课文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夕阳下山时的'瑰丽景色,抒发了人们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文章写得十分的美,渗透着强烈的美育因素。在上这堂课时,叶青老师就巧妙地把语文课作为美育的阵地,努力地挖掘和提示了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把握和体现作者的思想情感,通过叶老师的语言感染,有表情的朗读等方法,把课文中所蕴涵的情感点化了出来,呼唤了出来,凝聚、升华为一种崇高的情感,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了课文所蕴涵的情感之美,显得特别真切,特别自然。

  1、凭借语言,引入美的情境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来说是导体,是火种。教师准确、简练、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最富有感染力。在这堂课上,叶老师就发挥了语言的优势。想来在备课时,叶老师就努力地挖掘了教材的情感因素,加强自身的情感体验,进而设计好了精妙的导语、描述语、过渡语和总结语。在教学时,叶老师更是将自己的情感体验凭借语言传导给学生,没有罗嗦的话。比如在课文导入上就是开门见山,开头就问“小朋友看到过夕阳下山吗?”,显得利落干脆,并把多观察的教育思想蕴涵其中,有一种含蓄的美;又如,在初读课文时,叶老师先让学生听录音读,创设一种氛围,给学生第一印象就是“这篇课文真美啊,夕阳真美啊”,接下来叶老师放手让学生读,并通过巧妙的过渡语一步步提高要求,条理清晰,从易到难,不仅让学生逐步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让学生进入课文充满丰富情感的环境中。

  2、引导品味关键词句,培养学生语感。语感是读者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语文教学中,注意从小培养儿童的语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还能使语文课的思想教育收到实效。在这堂课中,叶老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细细品味。如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连绵起伏的西山,披着夕阳的余辉,显得十分壮丽”,句子看来平淡,但用词传神,含义也深。叶老师先让学生自己解决理解句子的表层含义,像“连绵起伏、余辉、壮丽”这些词的字面含义,然后联系生活经验和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品词析句,体会文中所描述的夕阳下山时周围景色的美,那种动态、色度变化的美,在指导朗读时自然而然地唤起了学生对美的向往。在此同时,水到渠成地让学生悟出这样学习的学生才能学好知识,长大后才会有所作为,从而激发了他们专心听讲、好学上进的美好感情。

  听了叶老师这堂课,我深深感到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体察情感的重要手段,要经常给学生进行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读出音乐般的节奏,优美的旋律,通过朗读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使他们真切地感受课文中所蕴涵的感情。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应该学叶老师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的需要,采用或个别朗读,或集体朗读,或分角色朗读,或读句,或读段,或读全文等多种朗读形式,并且注重读前指导与读后品评,努力让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品评中接受情感的体验和熏陶。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0

  《晚上的“太阳”》一课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中的一篇人物故事。课文介绍了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靠自己的智慧,帮助医生挽救了母亲生命的故事。故事情节曲折动人,引人入胜,充满智慧和深情。读着故事,一个聪明可爱、爱动脑、爱动手的小爱迪生形象跃然纸上。这个故事教育孩子们要从小养成积极动脑、动手的好习惯。

  针对课标对低年级段学生的目标要求和本文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学习目标:

  1、认会本课的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爱迪生从小遇到问题积极动脑动手,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其中第1和第2点是本课学习的重点,第3点是本课学习的难点。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设计这一课时的教学时作了以下思考:

  一、扣住题眼,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低年级孩子来说,能否在新课导入环节激发起学习兴趣,将关系到他们能否及时投入到学习情境中来。因此,我通过低年级孩子感兴趣方法——猜谜语,来导课,他们在猜出谜底是平时非常熟悉的“太阳”后,让他们谈论自己对太阳的了解,这样既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把他们头脑中对太阳已有的印象调动了出来。在出示课题后,孩子们自然对“晚上的‘太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能自行质疑:晚上怎么会有太阳?晚上的太阳是什么样子的?太阳上为什么会加引号等。有了这些疑问,就有了阅读课文的兴趣和冲动。

  二、遵循规律,分层次识字。

  二年级下学期的孩子已经掌握了识字方法,因此,本课的识字我采用放手让他们进行自主识字的方法,然后进行分层次检查,引导巩固。

  对于识字情况的检查遵循了由易到难的识字规律。即:带音节生词——不带音节的生词——不带音节的生字。同时采用了多种方式进行检查:自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同桌互读等,这样既提高了孩子们的兴趣,又扩大了检查认读的面,照顾到了每一位学生。

  三、加强方法指导,引导感情朗读。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也是学生享受阅读,感悟生命,学会学习以及形成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本文融故事性和教育性于一体,对不同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描写得十分生动,容易激发学生的读书愿望。在本课教学中我抓住文章故事性强的特点,力图以读为本,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在朗读中体会故事情境和人物心情,进而深刻感悟爱迪生的聪明、机智、可爱,从而受到感染和影响。

  首先,抓重点词句引导孩子们进行朗读。孩子们通过自读总结出小爱迪生的两个特点——聪明(爱动脑)和孝顺(关心别人)。围绕爱迪生的这两个特点,我引导孩子们抓住表现爱迪生这两个特点的语句进行阅读,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本环节的教学力求体现新课标“以读为本”的理念,无论是词语的理解、人物心情的体验,还是文章主旨的领悟,都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达成,同时引导学生掌握读书方法,培养阅读能力,丰富情感体验,同时获得思想启迪。

  在引导孩子们朗读时计划教给孩子们的朗读方法有:

  (1)通过体会不同人物的神态、表情进行朗读的方法,如:体会妈妈的痛苦,爸爸的无可奈何、医生的犹豫,爱迪生的焦急,然后进行感情朗读等。

  (2)通过理解词语,找到感情朗读的途径,如:通过学生做出“一本正经”的样子指导朗读爱迪生在妈妈醒来后说的话等。

  接着,通过对文章的整体阅读来感悟中心。孩子们在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来理解课文后,再读课文,然后说出自己想对爱迪生说的话。孩子们边读边把通过朗读重点词句获得的点滴感悟整合起来,对文中人物有了一个较为感性的认识,这样就突出文章的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著名的意大利儿童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能力。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对他智力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低年级是培养孩子们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力求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首先,导课伊始,我让孩子们说说对太阳的认识;接着,让孩子们谈对爱迪生的了解;在学习表现爱迪生聪明的部分时,让孩子们用上“首先……然后……”把爱迪生想出的办法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最后,让孩子们说出自己相对爱迪生说些什么等,这些都是在学习课文的同时,也在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以上是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努力达到的目标,但是由于本人教学水平有限,加上课堂教学中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能不能达到以上目标,有待于在课堂教学中检验。同时,敬请各位领导、老师们提出宝贵意见!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背景材料】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家庭生活,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到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教学目标】

  1、认识“全、奇”等14个字;会写“爸、全”等6个字。

  2、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3、初步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教学重点】

  1、写好6个字。

  2、认识14个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1、你喜欢看电视吗?喜欢看什么节目?

  (指名回答)

  你知道爸爸妈妈喜欢看什么节目吗?

  (指名回答)

  老师发现你爱看的节目和你爸爸妈妈爱看的节目不一样,如果你们看的电视节目有冲突,你们会怎么做呢?

  2、有一家人也爱看电视,不过他们看电视有些奇妙,想知道吗?赶紧读课文吧!

  看电视是我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对看电视有许多亲身经历。教师通过“你喜欢看电视吗?你喜欢看什么节目?”这两个问题很快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很乐意回答,而且有许多话可以说。“你知道你爸爸妈妈喜欢看什么节目吗?如果你们看的节目有冲突,你们会怎么做?”这两个问题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到本文的学习中。这个引入设计可谓滴水不漏。

  3、刚才大家都读得很认真,老师想听听你们读得标准不标准,一起来把课文读一读。

  4、教师评点,总结:

  只有过了生字这一关,才能把课文读流畅。

  二、 认记生字

  1、学生自由轻声读:

  勾画出课文的生字。

  2、出示带音节的生字卡片,指导认读:

  齐读。

  男女生对读。

  小组读。

  一排排读。

  3、小组合作分析生字,交流认记的方法:

  反馈:(课件)

  全:人+王 奇:大+可 员:口+贝

  妙:女+少 精:米+青 音:立+日

  (生字卡片、归类识字)

  宝盖头:赛、完

  提手旁:掉、换

  有特点的字的教学:

  赛:上面一个宝盖头,下面一个贝,中间的部分教师在黑板上板书,使学生更清楚它的笔顺和笔画。

  掉:左边一个提手旁,右边是“朝”字左半个掉了一点,所以它读“掉”。

  换:左边一个提手旁,右边上面一个刀,下面不是“央”,一撇没有长出头。 因为上面有个刀,就像同桌两个人坐座位一样,我们要互相谦让,不能长出去。

  5、游戏活动,巩固生字:

  摘果子游戏。

  教学生字一般提倡随文识字,但是本文中的生字跟课文的句子或内容没有很大的联系,而是生字与生字之间有很多的'相同点,于是我觉得还是集中归类识字比较好。比如可以用分一分方法来识记的生字就有全、奇、妙、精、员、音等,教师就设计了相应的练习,让学生自主地发现这6个生字的特点,教学效果良好。同时在生字教学中,教师的语言生动活泼,抓住生字的一些特点进行编故事或做游戏的形式使学生乐学愿学,记忆深刻。总之,低段的生字教学不一定要采用固定的、单一的形式,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符合儿童的学习心理进行教学才更有效。

  三、 初读课文

  1、把这些生字放到课文中,我们在来读读课文,你的感觉肯定会不一样。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师指导有感情朗读。

  4、每个人心里都装着一个秘密,到底是什么秘密呢?刚才老师为什么教你们用那样的语气读课文呢?这些问题下堂课再解决。

  四、写字指导

  1、讨论:

  要把一个字写好,我们要注意什么?

  (指名回答)

  2、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并指导。

  3、学生练写,展示,评价,再练写。

  4、教师个别指导。

  书写指导一直以来是语文教师比较头痛的问题,很多教师都感觉书写指导时该如何把字写好,不能用很好的语言表达出来。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该怎么写,而是先出示这个字的不同写法,让学生观察比较,得出怎样写更好,再让学生形象地观察教师的范写,接着学生练写,最后展示学生作品评议并再度练写。通过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写好这个字应注意的地方。也有的老师会认为这样的教学太费时间,但是汉字很多地方是相同和相通的,教师举个例子,学生就能举一反三。

  五、延伸

  你关心你的家人吗?请你做个调查,并写下来。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会写“现、第”两个字。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9个生字,会写2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狮子大王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特别聪明,所以从现在开始它要带我们到森林里去玩,好不好?

  师:想去森林里玩那可是有条件的哦!那就是看你能不能闯关成功。敢不敢挑战?

  师:好,看狮子大王带我们坐上小火车向森林王国出发了。

  2.揭示课题。齐读课题。21.从现在开始

  3.学习第一个生字:现

  ①读;你是怎样记住这个生字的?

  ②范写。

  师:第一关闯关成功

  【设计意图: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听到这熟悉的旋律,相信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兴趣能瞬间激发。在田字格里直接范写易错的生字现,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书空,能帮助孩子们轻松突破书写难点。】

  二、随文识字

  师:接下来闯第二关。

  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出示要求:

  ①标出自然段序号。

  ②读课文。(不加字、不减字。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教智慧小树叶并多读几次。)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

  1.这篇文章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指名回答。

  师:第二关成功。恭喜同学们进入第三关。

  ㈡出示生字词:宣布、轮流、万兽之王、当时、星期

  1.师:这些生字宝宝你会读吗?(指名读、跟读、齐读、去拼音开火车读)

  2.把这些生字放到文中你会读吗?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3.指名读狮子的话。一小组一小组读。

  理解:轮流。

  4.生字我们不但要会读,还要会写。

  ①出示:之、布、当、期、轮。看这些生字你是怎样记的?(同桌说一说)

  ②分析字形。

  ③师范写。学生描红、仿写。

  ㈢师:前面的关卡对同学们来说都没有什么难度。下面老师想加大难度,你还敢于挑战吗?

  1.出示:第四关:第一个上任的是哪位大王?从哪个自然段看出来的?

  2.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回答问题。

  3.齐读第二自然段。

  4.这个自然段的生字你会读吗?出示:第一、星期、上任、熬夜(指名读、齐读)

  师:这些生字中有两个生字要我们会写的.。出示:第、令指名读。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两个生字的?

  师范写。生描红、仿写。师巡视。

  ㈣师:恭喜同学们进入第五关。刚才我们知道第一上任的是猫头鹰,第二上任是谁?

  1.袋鼠,第几自然段告诉我们的?

  2.下面请女同学读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看哪些师生字词,把字圈起来。

  3.女同学读得真好听,这一自然段有哪些生字要记的?

  生:“直”“路”。

  4.你们用什么方法把它记下来,上面是个十,下面是个具少了两点,师生一齐书空写,路是怎么记?

  师:下面请同学写写“直”和“路”,师巡视指导。

  生:自由写。

  ㈤狮子大王第一位选的是猫头鹰,第二选的是袋鼠,第三位是:一起说。

  师:请同学读第4个自然段。

  1.学习生字词。

  师:从现在开始猴子是“万兽之王”。

  生:齐读第五自然段。

  师:最后狮子怎么说?狮子说欢迎小朋友,说明我们的闯关成功了,掌声表扬自己。

  【设计意图:初读课题,引导质疑。像《从现在开始》这样比较长的童话,可以让孩子带着疑问观看情境,通过聆听、观看、聚焦注意力,了解故事角色狮子:猫头鹰,袋鼠,猴子。随之,理清文章脉络:他们轮流当万兽之王。相机板书生字。这样一来,降低阅读难度,也激发孩子阅读文本的欲望。】

三、小结。

  四、作业:

  1.抄生字。

  2.把这个故事读给爸爸妈妈听。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3

  这是1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文章既展现了一幅幅关于鲸的生动画面,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做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加以说明,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经验、判断、胎生、寿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4、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的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中介绍的与鲸相关的各种知识。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说明文基本的说明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鲸的文字、图片资料,教师准备相关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听说过或见过鲸吗?谁能简单说说你对鲸的了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讲的就是有关鲸的'知识。(板书:鲸)。

  二、学习生字,读顺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可查字典解决。

  2、课件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

  3、再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提出来大家说说。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提出。

  一些重点词语,让学生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汇报。

  每个自然段基本上讲了一个意思:第1自然段讲鲸特别大;

  第2自然段讲鲸是哺乳动物,不是鱼;第3自然段讲鲸的种类;第4自然段讲鲸怎样进食;第5自然段讲鲸用肺呼吸;第6自然段讲鲸如何睡觉;第7自然段讲鲸的生长特点。

  概括起来说,4至7自然段分别从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四、细读课文,体会鲸的特点。

  1、学生自读课文,体会鲸的特点,说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

  2、分组合作学习。

  (1)根据选学内容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2)对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进行深入研读。

  (3)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朗诵家、小画家、演说家、表演家中的一个角色来汇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当朗诵家的读出鲸的特点,当小画家的画出鲸的特点,当演说家的讲解出鲸的特点,当表演家的演示出鲸的特点。

  3、各组推荐代表在全班汇报,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五、教师小结,布置作业自主读课文,抄写生字新词。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复习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熟读汉语拼音字母表。

  2、巩固拼读能力,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重难点:

  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巩固拼读能力。

  教学准备:

  汉语拼音声母表、韵母表、整体认读音节表。

  情境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去“拼音王国”游玩,你们想去吗?让我们乘上小火车出发吧!

  二、复习声母

  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拼音王国的大门口。看,门口有好多朋友在欢迎我们呢?

  1、出示声母表,问:这都是什么朋友呀?

  2、声母要读得轻一些,短一些。同学们自己练习读一读声母,看谁读得准确。

  自由练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3、有些声母朋友长得特别像,小朋友能不能把它们认清楚?

  卡片出示:

  b—d

  p—q

  f—t

  q—

  ɡ

  m—n

  z—zh

  c—ch

  s—sh

  4、同位同学一起读,读得好就把卡片奖给他们。

  5、同学们读得还真清楚,那你能不能按顺序把声母背下来呢?

  同位互背、齐背

  三、复习韵母

  告别了声母朋友,让我们继续向前看望拼音王国里的其它朋友。

  1、出示韵母表,来读一读、认一认它们都是些什么朋友?

  2、韵母要读得响一些,长一些。比一比谁读得最认真。学生练读

  3、下面我们来比一比哪一组能按老师说的读准韵母。

  第一组读单韵母;第二组读复韵母;第三组读前鼻韵母;第四组读后鼻韵母;第五组读韵母表中的所有韵母。

  4、有些韵母朋友长得也特别像,小朋友能不能把它们也认清楚呢?

  卡片出示:

  ɑi—ɑo

  ɑo—ou

  ui—iu

  en—enɡ

  ei—ie

  un—ün

  in—inɡ

  指名读、齐读

  5、韵母都认准确了,你能把它们按顺序背下来吗?

  自由背、指名背

  四、复习整体认读音节

  拼音王国里还有一群特殊的朋友,它们叫整体认读音节。

  1、出示整体认读音节表

  ⑴同位的互相练读,比一比,看谁读得准确。

  ⑵指名同位赛读。

  ⑶按顺序能读准确了,打乱顺序能读准确吗?

  出示小黑板,同位赛读、指名读

  ⑷按顺序指名背、齐背整体认读音节。

  2、下面咱们来比一比谁的眼快。

  找出下列音节中的`整体认读音节。

  yi

  yuan

  ci

  yinɡ

  yu

  er

  yue

  a

  qi

  wu

  shi

  yanɡ

  zha

  ye

  yun

  zhi

  指名到前面找,老师用“—”划出。

  五、综合练习

  1、出示草丛情境图,上面有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草丛中来了好多小伙伴,你们能帮它们排成三队吗?比比谁的眼尖、手快。摘卡片举到头顶,领读两遍,并把它放到指定的位置。

  2、读儿歌。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小黑板出示)同位的互相拼拼读读,看是哪首歌?

  tài

  yánɡ

  dānɡ

  kōnɡ

  zhào

  ,

  huā

  er

  duì

  wǒ

  xiào

  ,

  xiǎo

  niǎo

  shuō

  zǎo

  zǎo

  zǎo

  ,

  nǐ

  wèi

  shén

  me

  bèi

  shànɡ

  xiǎo

  shū

  bāo

  3、齐唱这首歌。

  4、把这首歌的内容画下来,比一比谁画的美。

  展示自己的画。

  板书:

  fù

  xí

  声母

  韵母

  整体认读音节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5

  这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的内容。本识字课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主要写小动物在夏天活动的情形,体现了夏天的美好快乐。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夏天这一优美的情境中。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充分与文本进行对话,发挥小组学习的合作力量,鼓励主动学习,勇于创造。

  1、认识“蝴、蝶”等11个带有虫字旁的字,会写“蚂、蚁”这两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3、认识并了解夏天一些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使学生产生好奇,愿意观察了解大自然。

  4、能仿照课文编编儿歌。

  多媒体课件、彩色教材、小动物的'资料。

  1、多媒体播放青蛙和知了的叫声。

  2、交流。

  1、自由读儿歌。

  2、认读带有虫字旁的词语。

  3、再读儿歌:

  看看小动物们在忙什么。

  4、检查初读情况。

  1、伙伴自由交流最喜欢的小动物,读读相关句子。

  2、集体交流:

  集体交流有关小动物的知识,相机指导朗读儿歌。

  3、齐读儿歌。

  1、多媒体播放蜗牛、蜜蜂的录像。

  2、小组合作仿编儿歌。

  1、出示词语:

  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

  说说发现了什么?

  2、学写两个虫字旁的字:

  蚂、蚁。

  观察小动物是怎么生活的,或者搜集一些喜欢的小动物的资料。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草原》课时教学设计03-13

课时教学设计优秀10-09

荷花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05-01

《炮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04-16

《将心比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0-09

咏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07-06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03-02

《登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04-19

《欢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2-23

《师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