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小数乘法》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数乘法》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教材p14练习三第6~10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练运用小数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过程与方法:
经历小数乘法运算定律的运用过程,熟练掌握小数乘法运算的简便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感受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
熟练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计算策略进行简便运算,提高学生计算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
质疑引导,讲解。迁移推理,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回顾问题
1、回顾问题,加深认识。
上节课我们共同探究了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那么在计算中你有什么感受?(指4—5名学生回答:包括学困生、中、优生)
学生说在小数的混合运算中运用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变得简便,也就是说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出示练习
⑴1.25×7。7×8=□×□×7.7
⑵6.1×5.4+3.9×54=(□+□)×5.4
⑶2.5×(10+4)=□×□+□×□
⑷13×10.1=13×(□+□)=□×□+□×□
让学生在独立填空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让学生说一说填空的依据,加深对乘法运算律的认识和巩固。(交流时找中下等学生回答)
2、运用定律,快速判断。
每组题中你只需在a或b中选一题来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你会选哪题呢?请你做在练习纸上。
a、(8×5.27)×1.25 a、4.5 × 99 a、2.3×0.6+2.3×0.4
b、(8×5.27)×1.24 b、4.5×100—4.5×1 b、2.3×0.6+0.4
为什么选?运用什么定律?(汇报时指名中等学生回答)
二、分层练习
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出示练习。
0。25×368×40 1。7×101 7。8×9+7。8
5。5×9。8 12。5×2。5×0。8×4 19。7×5。3+4。7×19。7
学生独立练习的同时,指名板演,做后共同订正。
2.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⑴出示教材第14页练习三第6题。
组织学生看图,理解题意。
分析:每箱有24瓶,每1。3元,则每箱要(24×1。3)元,图中一共有5箱,一共需要(24×1。3×5)元,该算式用交换律计算比较方便。
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⑵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三第7题。
完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练习,并指出板演学生是否正确。
⑶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三第8、11题。先理解题意,获取题目所给的已知信息,再由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解题方法。
三。拓展新知。
(1)说一说:7。69×101 2。5×(3。8×0。04)0。125×72
观察这三道算式,哪个数最引起你的注意?你马上想到了几?它的好朋友8在哪里?你能找到吗?
小结:我们要找出能凑整的数时,要根据它不同的“藏”法,采用不同方法把它“找”出来。
⑵试一试:1。5×0。8+1。5×0。2 1。5×0。8+15×0。02
第一小题:能直接说出得数吗?运用了什么定律。
第二小题:能直接说出得数吗?还能直接用运算定律吗?为什么?。
利用积不变,因数变化规律进行变形15×0。02=1。5×0。2,
1。5×0。8+15×0。02=1。5×0。8+1。5×0。2出现了相同因数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小结:在不同的情况下,要灵活地选用不同的技巧把数进行凑整,使计算简便。
⑶根据实际情况求近似数
每千克白菜0。45元,妈妈买了3。7kg,一共要付多少钱?
学生思考:
分析解答: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列出算式0。42×3。7≈1。67(元)
教师提示:因为人民币的最小面值是“1”在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中,“分”所对应的是百分数。所以在计算有关钱的问题时,即使没有要求取近似数,如果最后结果的小数位数多于两位,也要根据实际情况保留两位小数。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
作业:教材第14页练习三第9、10题。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2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自学课本第6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带号的5、6号同学不做。
学习目标:
1、我理解了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2、 我能通过验算检查计算的准确性。
学习重点、难点:掌握验算的方法,检查计算的准确性。
一、自主学习
任务:倍数是小数的问题的解法
1、王大爷家养了20只鸭,养鸡的只数是鸭的2倍,其中( )是一倍量,求鸡的只数的式子:( )。如果养的鸭是鸡的2倍,其中一倍量是( )的只数。
2、阅读教材第6页,一倍量是( )的速度,你觉得野狗追( )上鸵鸟;
如果鸵鸟的速度等于野狗的速度,野狗追( )上鸵鸟。
3、求鸵鸟的速度用( )倍量乘( )数,列式计算( )。
4、倍数是小数的解题方法和倍数是整数倍的解题方法( ),
几倍量=( )×( )
任务:小数乘法的验算
1、整数乘法的'验算可以用( )或( )。
2、验算刚才的计算是否正确( )。
3、验算下列计算正确吗?3.2×2.5=0.8验算( )
2.6×1.08=2.708验算( )
4、我们可以用( )的方法来验算小数乘法的计算是否正确。
5、计算1.8×23 0.37×0.4 1.06×25
7×0.86 0.6×0.39 27×0.43
上面各式积大于第一个因数的式子有( )
积小于第一个因数的式子有( )
6、观察上面的分类,你有发现( )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讨论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组内进行互帮活动。(不能解答的写到自己组的黑板上)
2、交流、展示:
(1)讨论解决各组出示的不能解决的问题。
(2)倍数是小数的解题方法:
(3)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
3、分组探究:什么情况下两个数的积大于第一个因数,什么情况下两个数积小于第一个因数,用学过的知识解释原因。
4、一组展示探究结果,其余组补充完善。
三、过关检测
1、计算下列各题并验算。
2.7×1.8=;25×0.6=
2、在( )里填上“﹤”、“﹥”或“=”
123×0.8( )123 、 1×0.86( )1
3.18( )3.18×1.2 、 26.3( )26.3×2.1
3、河马的最长寿命是52岁,蓝鲸的最长寿命是河马的1.7倍,你能算出蓝鲸的最长寿命是多少吗?
4、张老师到商店给7名同学买奖品,一副羽毛球拍15.6元,如果每人一副,张老师买奖品共花多少钱?
5、计算:71.7×4.06-59.4×2.83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0页-第41页的“小数点搬家”。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发祥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能运用这一规律计算相关的小数惩罚。
教学重点:
发现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并应用这一规律计算有关的乘除法。
教学难点:
正确应用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一规律计算有关的乘除法。
教学设计
一、观察情境图,明确观察任务。
1、(出示情境图)从图中你发现哪种商品最贵,哪种最便宜?
2、(板书出三种价格:8.00元, 0.80元, 0.08元。)这三个小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大小怎样?
3、全班交流总结:它们都有数字8和0,只是小数点的位置不同。
看样子一个数大小与小数点的位置有关。到底有什么关系?
二、探索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与小数大小的关系。
1、先观察两个小数0.80、8.00 ,小数点是向哪个方向移动的,移动几位?
学生发现:小数点向右移一位。
教师:小数点向右移一位,小数大小怎样变化?你是怎样想的?
全班交流各种想法并讨论。
得出结论:小数点向右移一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如果向右移两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三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
如果一个数乘10、100、1000,我们只要把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移动几位就可以了。
2、尝试第41页的第2题。
3、小组合作,探索小数点向左移,小数的大小如何变化?
小组汇报交流,总结:小数点向左移一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0倍。如果向左移两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00倍。小数点向左移三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000倍……
三、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1、3题。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何收获?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0页例4、练一练,练习十六6~9题。乘法运算律的推广。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能运用有关的运算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2、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增强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在( )里填入合适的'数。
8×□=13×□ 9×4×5=9×(□×□)
(32+28)×6=□×6+□×6
你是根据什么填的?
我们学过那些整数乘法运算律呢?
2、引入。
我们一进学习了整数乘法运算律并能运用这些规律使我们的计算简便,那么整数乘法运算律在小数中能不能用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二、自主探索。
1、出示例4。
2、能不能填上等号,要看什么?
独立完成,进行验证。
汇报结果。
3、每组中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在小组中互相说说自己的发现,并汇报。
4、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板书课题:整数乘法运算律的推广。
5、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
(2)先在小组中说说你的方法,再计算。
(3)展示学生作业,集体评讲。
你运用了什么规律。
6、小结。
在小数乘法计算中,运用整数乘法运算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在计算中,要先观察算式的特点,再合理选择,灵活运用。
7、完成练一练第1题。
独立完成计算,再说说自己是怎样想,怎样算的?
注意学生不同方法的指导。
8、完成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集体评讲。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六第7、8题。
独立完成,展示学生作业。
说说自己运用了什么运算律?怎样想到运用这个运算律的?
2、完成练习十六第9题。
要求80根钢轨的千克数,首先要求出什么?
怎样列式?
独立完成计算,汇报解题方法。
哪一种方法计算简便? 合多少吨?怎样算呢?(除以1000)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计算中有什么要提醒其他同学注意的?
板书设计:
整数乘法运算律推广到小数
0.25×0.73×4 0.15×43
=0.25×4×0.73 =0.15×(40+3)
=1×0.73 =0.15×40+0.15×3
=0.73 =6+0.45
=6.45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5
一、复习
1、3.6×0.47.25×0.8板演
2、把240缩小10、100、1000、10000是()
同步口答追问指出:移动小数点位数不够添0补足。
3、评议追问算法随即揭题
二、新课
1、例30.36×0.24
试算集体评议比一比一样对吗?追问:为什么积的十分位上是0?
你能用交换因数位置的'方法验算吗?
结果怎样?说明什么?
2、例4小明体重35.5千克,爸爸体重是小明的1.8倍,爸爸体重多少千克?
集体读怎样列式?为什么用乘法?35.5×1.8表示什么意思?
估计积比35.5大还是小?为什么练习简评
3、香蕉买多少元?
每千克3.6元
师引出第一条规律,生说规律2、3。
一个大于0的数乘,积这个数
应用规律比较大小
3.2×0.8○3.2
0.56×1○0.56
0.63×1.1○0.63
0.9×2.7○2.7
三、练习
练一练1
练一练2
四、收获
五、作业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6
教材简析:
本课是学生在学习了整数乘法、小数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使学生能在解决与三峡工程建设的有关问题中,学习小数乘整数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三峡工程的浩大、壮观,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在编排上,重在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理解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算法。
教学目标:
1.在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能正确地计算及描述小数乘整数的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
教具准备:课件、自制答题板。
一:口算大练兵:
28×9= 252 5800×5=29000
280×9= 580×5=
2800×9= 58×5=
二、提出问题:
师:课下同学们已经收集了有关三峡工程的资料信息,老师这里也有一些资料,请看大屏幕。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了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
师:刚才,大家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能发电多少万千瓦时?谁来列式?
生1:58.6×6
解决问题:
1、独立思考
师: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
生2:有一个因数是小数!
师:对!我们以前学过整数乘法,可今天遇到了小数乘法。动脑想想,怎样计算58.6×6?
(生独立思考)
2、小组合作
师:有同学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下面进行小组合作!注意:第一,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第二,小组长记录下你们小组讨论出来的方法。第三,每组选出两名同学准备在班内交流。开始活动!
3、交流方法:
师:哪位同学向代表你们小组来交流?
第一种:连加
生1:我们小组是这样做的:58.6+58.6+58.6+58.6+58.6+58.6= 351.6 我们的做法怎么样?
生2:我觉得有些麻烦,如果乘300多,你是不是就把300多个58.6相加啊?
师:确实太麻烦了。你不但理解了他们的方法,而且还有了更深入的分析。不过,这个小组小数乘法不会做,就想到用小数加法来解决,也动脑思考了!
第二种:先×10,后÷10
师:还有哪个组想交流?(指生交流)咱们注意听,有疑问就问!
生1:×10就是把58.6变成586,按照586×6算出结果,还要再把得数÷10,这就能得到58.6×6的积。
师:对于这种方法,你能不能提出自己的疑问?
生2:你们为什么要先×10,最后又÷10?
师:你的问题很有价值,看来你是用心思考了。
生1:(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这就象我们小组加减分一样,早晨加了一分,可又被一位同学扣掉一分,互相抵消了,既没加也没减。
师:多形象的比喻!这样解释明白吗?还有问题吗?
生3:为什么要把58.6×10变成586?
生1:58.6×6不会做,变成586×6,这是整数乘法,我们熟悉、好算!
生3:噢!明白了!
师:真是个好主意!这个方法很巧妙。你们组不但会思考,而且能很好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第三种:58×6+06. ×6
师:你们小组有什么好方法?
生1:我们把58.6分成58和0.6两部份,分别和6相乘:58×6=348 0.6×6=3.6 3.6+348=351.6
师:大家明白了他们的方法吗?谁来说说他们是怎样想的?
(生2把这种方法又介绍了一遍)
师:你知道为什么0.6×6得3.6,他们怎么算的?
生2:6×6=36,0.6×6=3.6。
师:哦!也是把0.6看成整数来计算!
第四种:竖式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来看看你们小组的方法!
生1:我们列了一个竖式。遮住小数点,不看。直接算586×6=3516,最后把小数点加上去。
师:注意到没有,他刚才做了一个很形象的动作是什么?
生2:遮住小数点!
师:哎!把小数点遮住,他们先算什么?
生3:586×6
师:这个小组也是先把小数变成整数来做的。
师:(指一生)来!咱俩一起合作!把你们思考的过程记录下来。
他们都是,先把58.6扩大到原来的10倍成为586。
再用586和6相乘得到3516,3516是谁的得数?
怎样才能得到原来58.6×6的积呢?
生:把3516再缩小到原来的1/10
师:小数点点在哪?
生:点在6的前面。
师:这个小数点可不是随便点上去的。是把3516缩小到原来的.1/10,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就得到了351.6
(指生完整的介绍一遍竖式方法的思路。)
4、总结思想
师:多清晰的思路!同学们,你知道吗?刚才咱们在这整个的研究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运用了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方法——转化:把不熟悉的小数乘法转化成小数加法,或者转化成整数乘法来计算。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用到这种方法,把新问题转化成我们旧知识来解决。
师:这是我们思考的过程,实际计算时不用写出来。只需像这样列竖式计算。师板书
四:巩固练习
师:我这里还有一道题,你会算吗? 13.2×4
学生独立完成,找一名同学讲讲计算过程!后同桌互相检查看看对不对!
师:再看这个问题,“2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列出算式!观察这个算式与上面的有什么不同?
生:刚才我们做的是小数乘一位整数,这是小数乘两位整数。
师:试试看!写在题板上。如果有问题可以和同桌商量一下!
师:因为这次是乘两位整数,其实这都是计算过程,都要按照整数乘法计算,不用点小数点。到了最后的结果我们再缩小到原来的1/100。
师生共同归纳:计算一位小数乘整数时,先把一位小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转化成整数,按照整数乘法的方法来计算,然后把结果缩小到原来得1/10,就得到最后的得数。
五、实际应用:
P92页 6:我帮妈妈算一算
生独立计算,互相检查,看学生能够根据乘法意义正确列式计算。
师:这节课,还有几个有关小数乘法的问题,以后继续研究。今天咱们就上到这儿!下课!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教学重点:
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教学难点:
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商店一角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对“买4块橡皮需要多少钱?”展开讨论。
2、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1)学生列出算式,并说明意义。
(2)小组讨论算法。
(3)汇报。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理由并进行交流。
方法一:0.2+0.2+0.2+0.2=0.8(元)
方法二:0.2元=2角
2×4=8(角) 8角=0.8元
方法三:几何图示法。
4、引导全班同学讨论这些方法,从中选优,进一步体会小数乘法的意义。
三、试一试:
1、买3支铅笔需要多少元?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汇报并说明理由。
2、解决学生们提出的其他问题。
四、练一练:
第1题:学生先独立解答,交流是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第2题:通过涂一涂,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指导学生练习时,先帮助学生说说每个乘法算式及每个图表示的意思,再让学生独立涂一涂,并得出得数。
想一想:由0.01×10=0.1;0.01×100=1 推想出0.01×1000=10
五、全课小结。
板书设计
小数乘法
0.2×4=0.8(元)
答:买4块橡皮需要0.8元。
方法一:0.2+0.2+0.2+0.2=0.8(元)
方法二:0.2元=2角
2×4=8(角) 8角=0.8元
方法三:几何图示法。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8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版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
主题:小数乘法
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学习目标的设置】:
(一)确定学习目标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陈述
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义;
2.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而小数的书写方式、进位规则均与整数相同。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十分注意加强与整数乘法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将整数乘法的'经验迁移到小数乘法中,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重点说明将元转化为角的方法
3.学情分析
学生在四年级下册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小数,会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运算,并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三位数计算的方法,具备了学习本单元新知识的基础,而且教材十分重视学生的已有经验,通过利用常见的十进制计量单位元、角、分和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让学生了解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联系,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将整数乘法的法则经验迁移到小数乘法中,为下面学生学习小数乘法和小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打下坚实的基础,并让学生学会探求模式、发现规律,掌握算理,学会知识内容。
(二)学习目标:
1、创设购物情景,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小数乘整数的问题,初步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2、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评价方案
1、从学生购物情境中的回答和交流,以及做题的正确情况,判断是否达成目标1.
2、通过做题的正确情况,判断是否达成目标2.
活动预案
一、复习铺垫:
填空:
2.5元=()角3.75元=()元()角()分
0.72元=()元()角355角=()元
103角=()元
二、学习新知:
1、谈话引入:节假日时,有不少的小朋友们结伴到珍珠湾去放风筝,……
2、出示主题图:
(1)从图中你得到哪些信息?学生回答。
你能帮这个小女孩解答这个问题吗?如果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
学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
集体交流:
方法一:3.5+3.5+3.5=10.5元
方法二:3.5×2=7元7+3.5=10.5元
方法三:3.5元=35角35×3=105角=10.5元……
说得不错,能把竖式列出吗?(重点说明将元转化为角的方法。)
(2)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提出问题并独立解答。
引导学生提出买风筝计算钱数的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再请几位同学说一说。
买9个鱼形风筝要多少钱?
学生讨论完成。学会使用将元转化为角的方法。
三、课堂小结: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乘整数,可以转化为以角或分为单位的整数乘法进行计算。
四、作业设计:
1.基本知识:
填一填:
1. 2.8+2.8+2.8+2.8+2.8=()×()
2. 2.19扩大()倍是219. 305缩小()倍是3.05.
2.综合知识:
(1)课本“做一做”.
3.拓展训练:
练习一第13题。
板书设计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P86页 例4 练习15第6~9题。
教材简析:
学生在四年级学习了整数加法以及整数乘法的一些运算律,体验到运用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变得简便,所以学生有运用运算律的意识和能力。但所有这些运算律都是在整数的范围之内通过不完全归纳得到的。这些运算律在小数范围内是否适用呢,还需要验证。在小数加减法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那么,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是否适用呢?这就是这节课首先要学生研究解决的问题。
教材是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三组式题的结果,发现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从而把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很自然地推及到小数的乘法之中。随后的试一试让学生自主应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经历了整数加法运算律推广到小数加法的过程,对整数乘法运算律推广到小数应该没有很大的疑义,关键是让他们经历一个验证的过程,感受数学结论的科学性和严密性。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举例验证的数学活动过程,初步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感受数学结论的科学性和严密性。
2、 在运用有关的.运算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
3、 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增强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的方法和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举例验证的数学活动过程,初步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能主动运用有关的运算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 谈话导入:最近我们一直在学习有关小数的计算问题。下面进行几轮计算比赛。
第一轮:看谁算得对。
10×1.3 0.32×100 24+0.24 3.2×0.6 15-0.15 1.9×0.02
0.4×0.5 1.25×8 2.5×4 0.24×4 200×0.16 0.6×0.1
第二轮:看谁算得巧。
25×73×4 32×103 76×8+2×76
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运用了哪些运算律。
教师小结:在整数乘法中,我们运用乘法的一些运算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2、 提出问题:整数乘法中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是否适用呢?
学生猜想。
(设计意图:小数乘法和加减法的口算,是进行小数简算的重要基础,所以基本技能的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以竞赛的形式进行练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看谁算得巧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调动起原有的整数乘法运算律的知识经验,并大胆猜想整数乘法中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是否适用。)
二、观察验证。
1、 教师提出验证要求: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成立呢,需要我们举例来验证。
出示几组算式,提出要求:先算一算,下面的○里能填上等号吗?
0.8×1.3○1.3×0.8
(0.9×0.4) ×0.5○0.9×(0.5×0.4)
(3.2+2.8) ×0.6○3.2 ×0.6+2.8×0.6
(1) 学生计算,汇报结果,发现每组的两个算式结果相等,可以用等号连接。
(2) 观察每组的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
学生发现:第一组两个算式中,两个小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结果相等,符合乘法交换律。
第二组的两个算式中都是三个小数相乘,左边先把前两个小数相乘,再乘第三个小数,右边先把后两个小数相乘,再和第一个小数相乘,结果相等,符合乘法结合律。
第三组左边是把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右边是把这两个数分别乘以这个数,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也相等,符合乘法分配律。
(3) 乘法的这些运算律是否在小数乘法中普遍适用呢,小组合作,再例举几组有这样关系的算式,通过计算来验证一下。
(4) 交流发现: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5)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乘法运算律的推广和运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经历观察、举例、再观察、发现的验证的过程,不但使学生经历形成数学知识的过程,,还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结论的科学性和严密性,培养学生严谨的认知态度。)
三、实际运用
1、谈话:乘法的这些运算律在小数乘法中有什么用呢?
2、试一试:下面各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0.25×0.73×4 0.32×403
(1)学生尝试计算
(2)交流计算方法,让学生说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0.25×0.73×4 0.32×403
= 0.25×4×0.73 ..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 0.32×(400+3)
= 1×0.73 = 0.32×400+0.32×3.乘法分配律
= 0.73 =128+0.96
= 128.96
(3)教师小结:看到算式,首先要观察数据特点,再根据数据和算式特点,合理运用乘法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3、练一练:用简便方法计算。
7.6×0.8+0.2×7.6 0.25×36 0.85×199
(1)学生尝试计算。
(2)交流计算方法。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运用运算律进行简算的。
3、 运用乘法交换律,还可以对小数乘法进行验算。
完成练一练第2题。
4、 独立完成第87页第9题,交流思考过程和计算过程,通过交流使学生体验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也可以运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已经有简便运算的经验,所以应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主要让学生尝试练习,再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中体会运算律的运用,掌握正确的简算方法。)
四、全课小结
五、布置作业
完成第87页7、8、两题。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10
第一课时:小数乘整数(1)
教学内容:P55页例1及“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第1—4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2、能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探究并学会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探究并学会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展台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谈话:在炎热的夏天,你喜欢吃西瓜吗?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的人们不仅能在夏天吃到西瓜,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西瓜。
2、出示例题的场景图,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
3、引导:根据图中的信息,要求“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这个问题,你会列式吗?“0.8×3”是求几个0.8相加的`和?这个乘法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探索计算方法
1、启发:你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算出“0.8×3”的得数吗?先想一想,再算一算。学生各自思考、计算,师巡视,了解学生用什么方法。
2、交流:谁先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算出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回答后继续提问:谁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3、指出:“0.8×3”也可以用乘法竖式计算.
讨论:看着竖式,说说用竖式计算“0.8×3”的过程?
比较:0.8是几位小数?2.4呢?
4、提出要求:冬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先列加法
竖式计算,再列乘法竖式计算。
5、交流:列出的加法计算式是求几个2.35相加的和?
列出的乘法算式呢?谁来说说用乘法竖式计算的过程?
2.35是几位小数?2.35×3的积是几位小数?
6、猜想:如果用一个三位小数乘3,积会是几位小数?如果用一个四位小数乘3呢?
三、教学“试一试”归纳计算方法。
1、出示4.76×12,2.8×53,103×0.25,
2、讨论:通过刚才的计算和比较,你认为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可以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3、小结:计算小数乘整数时,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再看因数里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并点上小数点。
四、指导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集体交流、订正)
提问:四道题中,有哪些题目的计算结果需要化简的?
2、指导完成练一练第2题。先在书上填一填,指名交流。
3、要求学生在课本上完成练习十第1题。
4、完成练习十第2题(板演,其他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
5、完成练习十第3题。
提问:这道题中雷声在空气中传播了几秒钟?每秒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想一想,要求打闪的地方离小华有多远,就是求什么?
6、完成练习十第4题。
学生列式计算后,组织交流。
六、全课小结:你认为计算小数乘整数时要注意什么?
第二课时: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内容:P56—57例2、3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第5—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能应用规律正确口算一个数乘10、100、1000……的积。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应用规律正确口算一个数乘10、100、1000……的积
教学难点: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展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口算。5×1050×105×10050×100
2、比较每组两个小数的大小。4.53○45.30.7○0.07
3、导入新课:比较一下,刚才每组的两个小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为什么每组里的数字相同,数字排列顺序也相同,而组成的数的大小却不同呢?
揭示课题: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出示例2:5.04乘10、100、1000各是多少?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2)指名说说计算结果,并板书。
(3)引导观察比较:50.4和50.4比,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
504和5.04比,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
猜想:把一个小数乘10,就是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几位?把一个小数乘100、1000呢?
(4)验证: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任意找一个小数,分别把它乘10、100、100,看看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于我们猜想得是否一样。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11
一、教材分析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和简便算法,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根据这一部分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⒈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猜测—验证—应用等环节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
⒉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正确、合理、灵活的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有关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体验成功的喜悦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索、发现、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教学难点则是: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孩子们大部分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因此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性,让他们通过亲自探索和体验来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同时,感受数学中的奥妙,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说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汇报验证”等教学方法。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在探究中交流,在合作中归纳解决问题。具体地说分为以下几种方法:1、情景创设法。2、活动探究法。3、集体讨论法。
四、教学流程: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达到已定的教学目标,我安排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即: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精心选题,多层训练,——质疑总结,反思评价。
每个环节的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我会向孩子们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的一些运算定律,谁能来说一说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有哪些?
学生们会回答: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接着我会让孩子们用数字、字母或者符号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出这三个定律。学生展示后,我进行小结:我们知道乘法运算定律在整数乘法中,可以使一些计算更简便了,那么在小数乘法中,这些运算定律是否也能运用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同时板书课题。
在这一环节中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三个定律,一方面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为学习新课作准备。以旧引新,激发孩子的探究欲望,让他们有目标的去思考。
第二环节: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本环节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活动。
(一)、小组合作,猜测验证
1、用幻灯片出示以下题目:
0.7×1.2○1.2×0.7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让孩子们猜一猜,每一组算式它们有怎样的关系?(当然由于是猜测,学生出现的答案很可能会不一样。)
2、学生自己探究,验证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计算得出结论,原来每组算式的结果都是相等的。
接着我引导学生们仔细观察每一组算式,它们有什么特点?
学生们通过观察会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组算式运用了乘法交换律,第二组算式运用了乘法结合律,第三组算式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3、举例验证
我向孩子们提问:通过上面的一组例子,能否就说明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孩子们可能有两种意见:能或是不能。
针对不同意见,我会引导他们:对,单纯的一组例子并没有说服力,我们需要多举几个例子进行验证。下面咱们就以小组为单位仿照第一组的例子,也写出三种这样的算式,并验证是否相等。
(给孩子们充分的时间动手写,验证后让他们进行汇报,尽量多让几组学生汇报,这样例子多了,结论更有说服力。)
学生汇报的同时,我会有目的的板书几组算式,让学生观察发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在大家交流结束后,我这样引导他们:刚刚小组同学相互交流后,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你们的发现吗?(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进行猜测,在头脑中初步感知每一组算式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验证,进一步理解每一组算式之间的关系,再次启发学生自己举例验证,让他们通过自己动手动脑,以及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从而得出结论。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作用只是引导点拨,决不把规律强加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猜测、发现、验证。
(二)灵活应用,解决问题
出示例题8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两题,看看它们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
0.25×4.78×40.65×202
(1)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尝试写在练习本上。
(2)指名让学生板演。
然后我会让孩子们思考:第①题中为什么先让0.25和4相乘?这里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呢?孩子们会自然而然的答出:运用了乘法交换律
接着问他们:你们认为第②小题中解题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会根据以往的知识答出:把201分成200+1,然后用乘法分配律完成。(因为乘法分配率在上学期的学习中就是一个难点,所以这里我也会强调一下,让孩子们体会到先把特殊的数进行分解,然后才能进行简算。)
然后继续提问:在小数乘法中,要使计算简便,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启发学生思考,认真审题,要观察数的特点等。)
在这一环节里,让孩子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这是数学学习的目的。学生通过自己动脑想,尝试用乘法的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激发了他们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同时使学生体会到运用乘法运算定律的简便性,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第三环节:精心选题,多层训练。
本环节我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设计有针对性、层次分明的练习题组(基本题、变式题、拓展题、开放题)。
练习题组设计如下:
[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加完善。同时强化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第四环节:质疑总结,反思评价。
用幻灯片出示以下两个问题: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位学生充分发言,交流学习所得。在评价方面:先让学生自评,接着让他们互评,最后我会表扬全班学生,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使他们更加热爱数学。
[在本环节通过交流学习所得,增强孩子们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培养了他们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
五、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设计如下这样的板书设计既条理清楚、简单明了、一目了然;同时又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帮助作用。
以上是我对《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这部分知识的分析与教学设计。由于时间短促,有很多不当之处,希望各位老师多加批评指正,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12
教学内容:较复杂的小数乘法(P.3页的例3~例4和做一做,练习一第10-13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
用0补足。
3、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教学重点: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一个数乘以小数的乘法。
教学难点:在点小数点时,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教学用具:小黑板或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算:P.5页10题。
0.9670.081.8700.2421.40.3
0.1261.6540.25600.5
老师抽卡片,学生写结果,集体订正。
2、不计算,说出下面的积有几位小数。
0.40.34.872.35.0620.370.580.96
3、思考并回答。
(1)做小数乘法时,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2)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你知道该怎么办吗?如:0.020.4。
4、揭示课题:前两节课课我们学习了比较简单的小数乘法,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较复杂的小数乘法。(板书课题:较复杂的小数乘法)。
二、示范:
1.教学例3、0.0560.15
(1)猜:这道题的积里有几位小数?
(2)引导学生写竖式。
①让学生说一说竖式该怎样写?试着写一写,指名板演。
②集体订正,师示范:0.056
0.15
(3)引导学生进行计算。
①生独立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指名板演。
②分组讨论:积的'小数位数应该有多少位?位数不够时怎么办?
③明确:积的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④让学生点出积的小数点,并指名板演。
⑤生独立用交换两个因数位置的方法检验上面的计算结果。
⑥师巡视,集体订正。(注意示范)
2、教学例4、一个奶牛场八月份产奶18.5吨。九月份产的奶是八月份的2.4倍。九月份产奶多少吨?
(1)生读题明白以下问题:①已知所求?
②怎样列式?
③所列算式的意义是什么?
使学生明确:现在倍数关系也可以是比1大的小数。
(2)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3、尝试比较例3和例4中积和被乘数的大小。
(1)引导学生观察:这两道例题的乘数分别与l比较,你发现什么?
(2)乘数比1大或者比1小时积的大小与被乘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因为例3的乘数是0.15比1小,求的是0.056的百分之十五,所以积比被乘数小;而例4的乘数是2.4比1大,求的是18.5的2.4倍,所以积比被乘数大。
(3)你能得出结论吗?(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4、做一做:0.320.252.61.08
先判断乘得的积要比被乘数大还是小,再计算,并注意验算。
三、运用
1、P.5页12题(投影出示)
先让学生独立判断。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讲明道理,明白每一小题错在什么地方。
2、点小数点。
38.045.0060.035
4.60.0070.16
2281235042210
1420835
164892560
3、快算。(P.5页13题)
四、体验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P.5页11题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13
一、教学内容分析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整数》,小数乘整数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乘法、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数乘法的起始课。在这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和积的变化规律等知识,这些都是学生理解很探究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的知识基础。作为起始课,必须沟通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联系,在掌握计算方法的同时更要理解算理。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是重点;算理的理解是难点;而关键是充分运用转化思想,引导学生根据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转化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依托现实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转化思想,沟通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理解小数乘正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能力目标: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让学生能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整数,提高计算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渗透转化思想,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数学兴趣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有关内容,寻找各种着眼点,加强对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练习过程中我将创设宽松和谐的练习环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因数扩大一定倍数,积也会扩大相同倍数,为了使积不变2,就要将积缩小相同倍数。
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多媒体展示)1、0.09米=()厘米3.5元=()角
150千克=()吨42米=()千米
2、0.45扩大10倍是()75缩小它的1/10是()
扩大100倍是()缩小到它的1/100倍是()
扩大1000倍是()缩小它的1/1000倍是()
3、0.725去掉小数点,比原来()倍
4、13×12=156
13×120=()
13×1200=()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一一口答
小数与整数的互相转化是学习本课的主要思维方法,而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则是转化的主要依据。通过口答练习,为学生探究新知作好知识和思维上的准备)
板书设计:
小数乘整数
3.5×3=10.5 0.72×5
3.5--- 35 0.72扩大到它的100倍72
×3 ×3 ×5 ×5
------- ------ ------- --------
10.5元----105角 3.60缩小到它的1/100360
七.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小数乘整数的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的能力。为了能让学生轻松的掌握新知,我努力的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复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及整数乘法中由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为学生学习“小数乘整数”做好了铺垫,尤其是掌握了积的变化规律,为学习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有很大的帮助。
二、创设了一个“购买风筝”的情境,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自然的引出了小数乘整数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探索新知。
三、在学习过程中,我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如解决实际问题时,我让学生小组合作思考交流解决的方法,在师生的交流学习中,让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计算方法,从而得到许多有创造性的解决办法。然后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方法。
总之,这节课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思考交流的学习中,给不同的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下载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14
教材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数乘整数既是小数乘、除法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进一步学习和探索小数乘小数、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基础。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小数乘整数”,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探索由小数点位置的右移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例1通过在夏天和冬天分别购买3千克西瓜的情景,引出小数乘整数的两个计算问题;先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0.8×3”的计算方法,介绍“0.8×3”的竖式计算,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感知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中小数的位数是相同的;接着,要求学生分别用加法和乘法计算“2.35×3”,通过计算,让学生进一步积累小数与整数相乘计算方法的感性认识。
“试一试”先要求学生用计算器计算三道小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的题目,并要求观察每道题中积与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联系,再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联系例题获得的感性认识,归纳出整数与小数相乘的计算方法;“练一练”主要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初步理解的计算方法。
练习十二的'第1-3题是配合例1安排的,主要帮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第1题安排了用竖式计算小数和整数相乘题目;第2-3题是用小数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⑴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乘法的意义,在熟悉的日常情境中探索并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计算,并应用计算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⑵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
⑶使学生在观察、探究、实践应用等活动中,体会小数乘法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小数乘法的实际应用价值,并形成继续学习小数乘、除法的积极意向。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小数乘整数的竖式计算。
教学具准备:()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呈现情境图,揭示课题。
⑴呈现例1情境图。
理解情境图,说说你了解到的数学信息:夏天的西瓜价钱0.8元;冬天的西瓜价钱是2.35元;冬天的西瓜价钱比夏天贵等等。
⑵出示问题,揭示课题。
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冬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
列式:0.8×3=()2.35×3=
思考:为什么都用乘法计算?预设:3个0.8是多少,所以用乘法;3个2.35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
观察: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乘数相同;一个因数是小数,另一个因数是整数等等。
揭示课题:小数和整数相乘。
二、合作探究计算方法,
⑴探索计算方法。
教师谈话:0.8×3=?为什么?
预设:0.8+0.8+0.8=2.4,用连加的方法计算;3×8=24,一个因数有一位小数,就是2.4,直接用乘法计算;0.8元就是8角,3个8角就是24角,即2.4元,改变单位换成整数乘法再计算;
⑵初步形成计算方法。
教师谈话:2.35×3=?你会选择哪种方法计算?
预设:直接用乘法计算居多。说说计算的过程:2.35×3先看做235×3来计算,因为因数有2位小数,所以积也有2位小数。
概括计算方法:先和整数乘法一样计算,再根据因数中的小数位数在积里点上小数点。
预设:列竖式不同形式的探讨;插入估算;
⑶形成计算方法。
呈现“试一试”:先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再用计算器计算,最后想想积和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联系?
4.76×12=()2.8×53=()103×0.25=
再次概括计算方法:先和整数乘法一样计算出积,再根据因数中的小数位数在积里数出相同的位数,点上小数点。
三、运用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⑴完成“练一练”。
竖式计算,让学生板演;
根据148×23=3404,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4.8×23=()148×2.3=
148×0.23=()1.48×23=
指名说说直接写得数的依据。横着比较:为什么两题的算式不同结果却是一样的?
⑵完成练习十二第1-3题。
作为课堂作业完成;
⑶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15
一、复习目标
1、通过整理复习,进一步巩固笔算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较熟练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正确率。
2、能熟练地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算。
3、解决有关小数乘法的问题。
4、培养认真计算、认真检查的习惯。
二、复习铺垫
1、口算。
0.4×5=1.2×4=4×1.5=1×0.5=
1.8×0.1=0.25×40=0.01×7=1.25×0.4=
三、自主整理
(一)、复习训练一。
1、用竖式计算。
1.36×2.5=10.3×5.9
2、笔算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
(1)、小数的'()对齐。(2)、按()乘法计算。(3)、看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就从积的末尾数出几位,()小数点。(4)、小数积末尾的0要()。
(二)、复习训练二
1、在○填>、<、=
1.2×7.3○7.30.95×0.8○0.95
5.43×0○5.434.9×1○4.9
2、我发现:
(1)、一个不为0数乘大于1的数,积()这个数。
(2)、一个不为0数乘小于1的数,积()这个数。
(3)、一个不为0数乘等于1,积()这个数。
(4)、一个数乘0,积等于()
(三)、复习训练三
1、填空。
12.5×3.2×2.5=12.5××=×=
0.78×102=0.78×(+)=0.78×+0.78×=+=
3.4×12.5+6.6×12.5=(+)×=×=
2、我会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四、巩固测评
1、在下面算式的积里点上小数点,使等式成立。
2.5×0.4=1000.44×98=4312
0.35×42=14701.05×2.7=2835
2、笔算。
0.34×2.5=1.5×1.7=
3、简算。
0.25×16.2×4(1.25-0.125)×83.6×1022.4×12.5
3.72×3.5+6.28×3.512.5×3.2×2.55.73×101—5.73
五、学习收获
通过探究学习,我的收获(体会)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03-17
小数乘法的教学设计09-19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05-23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经典)11-03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08-15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15篇03-17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15篇)06-04
小数乘法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11-18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汇编15篇)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