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经典】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发现,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进一步掌握观察、思考、归纳的数学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对称美,陶冶热爱数学的情感和形成乐于探索的态度,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并能补全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教学过程:
一、唤起与生成
1、复习旧知
出示课件:(二年级课本图片)
同学们还记得这些图形吗?它们都是什么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这就是我们二年级学过的轴对称图形,关于轴对称图形,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
生汇报,并找出图形的对称轴。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用数学的眼光,深入研究轴对称图形。
探究与解决
探究一: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出示例1图片
它是轴对称图形码?你能画出它的对称轴吗?
请同学们想像一下,如果沿着对称轴对折,对称轴两边的'图形会……(重合)
图形上的线段会……(重合),线段上的点呢?……(也会重合)。如果这里有一个点A,会与哪个点重合?(生上台指)像这样,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点,叫做对称点。点A和点A’互为对称点。
问题1:仔细观察点A、点A’和对称轴,你有什么发现?
生汇报
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这组对称点,在对称轴相对的两边,并且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那么,你还能找到点B的对称点吗?
你还能找出更多组的对称点吗?(拿出学习单,试一下)
谁还找到了不同的对称点?
小结:这无数组对称点中的每一组对称点,都在对称轴相对的两边,并且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连接你找到的每组对称点。
问题2:仔细观察,每组对称点之间的连线与对称轴有什么关系?
同学们,你们找到的每组对称点的连线,都与对称轴垂直吗?
垂直表示的是两条直线的关系,可以说它们是互相垂直。看来,每组对称点之间的连线,都与对称轴互相垂直。
小结: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每组对称点都在对称轴相对的两边。
每组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相等。
每组对称点之间的连线与对称轴互相垂直。
探究二: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出示例2
这是一个不完整的轴对称图形,你能补全吗?补全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轴对称图形?这是同学们的猜想?如何验证我们的猜想?
请拿出学习单,打开第二页。
1、请补全下面这个轴对称图形。
2、请同学们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完成这个轴对称图形的?
生汇报
同学们,都用了这两种方法完成的吗?
这两种方法都能很好的完成这幅图形,哪种方法才是最快的呢?
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的想法和数学家的想法一样。他们也是这样想的。
看来,要想画的又好又快,需要这几个步骤:
先找到这几个点
(课件出示1、找:端点)
找到端点之后,我们要……
生:找对称点(课件出示2、标:对称点)
然后呢?
生:连线(课件出示:3、连:顺次连接)
小结:同学们,在这节课上,我们通过动手动脑、自主探索,(课件出示)不仅发现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而且还找到了补全轴对称图形又好又快的方法……想不想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
三、训练与应用
1、你能补全这个图形码?
(拿出作业纸的第三页,看谁画的又好又快)生汇报。怎样完成的?
2、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
你是怎样想的?
像下面这样把一张纸连续对折3次,剪出的是什么图形?对折四次呢?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试一下。
四、小结与提升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哪些收获?
轴对称现象不止在我们数学上有,生活中也有很多的轴对称现象。
欣赏图片
美不美?(美)其实,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会发现看似枯燥的数学王国也充满了乐趣,充满了美……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2
设计说明
本课时主要复习“统计与概率”的相关知识。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对统计与概率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判断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能力,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
1.以参与求体验。
复习过程中,通过谈话、小组合作等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对知识的梳理,建立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在学会构建知识网络的同时,能够整体地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以练习促掌握。
复习过程中,先通过基础习题的练习,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再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习题难度,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练习中,查缺补漏,弄清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感受、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提高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增强概率意识。
3.以创新谋发展。
复习过程中,通过讨论、练习等手段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在有效的碰撞中迸射出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的思维、研究意识和数学交流能力得到提高。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1、构建知识网络
1.在这一部分,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学生独立思考、回顾整理,然后小组展示交流。
3.汇报交流,师引导归纳,构建知识网络。
(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展示知识网络图)
可能性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复习、回顾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利用课件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网络的构建,使学生对所复习的内容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
2、分类复习
1.结合教材,复习“不确定性”的知识。
关于“不确定性”,你能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吗?
(如小明会成为科学家)
2.结合课件,复习“可能性大小”的知识。
要想使获得最高分(或者一等奖)的可能性增大,如何修改下面两个游戏的`游戏规则?
(1)在飞镖游戏中,把得5分的靶心面积增大,得最高分的可能性就大了。
(2)在转盘游戏中,要想使获一等奖的可能性最大,应使一等奖的图案数量最多。
设计意图:有效利用生活中的情境,使学生在理解可能性有大有小的基础上,经历修改游戏规则的过程,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随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课堂练习
1.根据给出的条件把盒子中的三角形涂色。
2.根据转盘填空。
3.想一想,填一填。(下面每个盒子里都只有一个红球)
(1)任意摸一个球,从( )号盒子里摸,最有可能摸到红球。
(2)从( )号盒子里任意摸10次球,最有可能一次红球都摸不到。
4.根据要求填一填。
在布袋中放入6个彩球,如果要分别达到下面的要求,该怎样放?把方法写在横线上。
(1)每次任意摸一个球,摸30次,摸到蓝球的次数比红球多。
(2)每次任意摸一个球,摸30次,摸到蓝球的次数比红球少。
(3)每次任意摸一个球,摸30次,摸到蓝球和红球的次数差不多。
(4)任意摸一个球,不可能摸到红球。
(5)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蓝球或黄球。
设计意图:结合摸三角形、摸球和转盘游戏,使学生理解可能性的大小不仅与事物本身的数量有关,也与总数量有关,同时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等可能性。
3、课堂总结
通过对本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4、布置作业
教材105页1、2、3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3
设计说明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
1、倡导合作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合作学习正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本教学设计充分利用教材情境图,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使学生在猜测、讨论中,不但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问题,还了解并掌握了更多的解题策略。
2、突出对比的学习策略。
在教学中适时、恰当地运用比较法,能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学得扎实,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本教学设计通过引导学生对比计算方法及结果,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速度的含义,理解当路程与时间都不相同时比快慢就是比速度,理解速度单位与以往学过的单位不同,同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提示卡
教学过程
第1课时路程、时间与速度(一)
⊙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暴风雨中的“电闪雷鸣”吗?
(见过)
谁能说一说,当时你是先看见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
你能说一说为什么会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吗?
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与速度有关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简短的`谈话,激活学生的记忆。在实现本节课探究的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完美对接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探究与速度有关的问题做好了铺垫。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观察比较。(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
动物王国最近举行了运动会,小兔、猴子和松鼠在竞走比赛中进入了决赛,猜一猜,谁能赢?(学生观察比较成绩表中的数据,得出松鼠比猴子走得快,小兔也比猴子走得快)
2、探究比较方法。
(1)提出问题:小兔和松鼠谁更快?
(2)小组讨论:要想知道谁更快,要比较什么?你们有什么办法?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学生讨论后明确:可以比较小兔和松鼠每分各走多少米。学生试算,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
(结合学生汇报,用课件展示相关算式)
小兔每分走:240÷3=80(米)
松鼠每分走:280÷4=70(米)
得出:小兔走得快。
3、认识速度。
(1)速度的意义。
①题中的280米、240米叫什么?4分、3分叫什么?(路程,时间)
②想一想,“路程÷时间”表示什么呢?
(学生讨论后明确“速度=路程÷时间”)
(2)认识速度。
①介绍速度及单位。
说明:1分、1秒、1时叫单位时间,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叫作速度。“米/分”表示速度的单位,它与我们以前所学的单位的表示方式有所不同,“米/分”读作:米每分。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4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
去图书馆(描述简单的路线图),确定位置(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方向与位置是“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重要内容,本单元的学习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生活周围的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同时也是小学生在生活中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掌握了用两种方法表示物体的位置,一种是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另一种是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这些知识为学生进一步认识物体在空间的具体位置打下了基础,本单元的学习是第一学段学习内容的发展。
备内容
方向与位置
去图书馆(1课时)
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确定位置(2课时)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备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根据路线图描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具体路线。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知道数对与方格纸上的点的对应关系。
1.经历探索行走路线的过程,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2.经历数对的抽象过程,探索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体会数对与方格纸上的点的对应关系。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发展空间观念与推理能力。
1.在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过程中体会方向与位置的知识的价值。
2.在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的过程中积累有效的活动经验。
备重难点
重点
1.能根据路线图描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具体路线。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知道数对与方格纸上的点的对应关系。
难点
1.体会同一段路程往返的方向具有相对性。
2.根据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八册第70-72页。
设计思路 :
这节课教学倍数和因数的认识,学习找一个自然数的倍数和因数。教材通过用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不同长方形的操作,让学生写出不同的乘法算式,直观感知倍数和因数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再依据算式具体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利用已有的乘除法知识,自主探索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用动手操作和写不同的乘法算式,认识倍数和因数;依据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和已有的乘除法知识,自主探索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2、在探索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自主探索并总结找出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题
谈话: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形影不离来表示两个人的关系非常亲密,在我们的数学王国里也有不少数关系密切,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倍数和因数。
二、认识因数和倍数
1、 观看大屏幕,用12个正方形摆成一个长方形,你们会拼吗?
每排摆几个,摆几排?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分成四人小组,用正方形摆一摆,
哪个小组汇报一下。
还有不同的摆法吗? 12个正方形可以拼成3种不同的长方形,列出了3个乘法算式。
2、 同学们,不要以为这三个算式很简单很普通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可都藏在里面呢。(看课件)
(在数学中,因为4×3=12,所以4是12的因数,3也是12的因数,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暂停)
谁能照着老师的样子说一说。(请2-3个学生说一说)
谁能说说下面两个算式里,什么数是什么数的倍数,什么数是什么数的因数吗? (1×12=12、2×6=12)
我们在说1×12=12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12既是12的因数,又是12的倍数)
3、友情提醒:(看课件)
为了方便,我们研究因数倍数时一般指不是0的自然数。
二、探求因数和倍数
1、学生尝试找出18的所有因数。
(1) 那我们来看18这个数,它有哪些因数呢?(学生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想法
核对答案。
(2)教学“试一试”
15的因数有:
16的因数有:
(3)观察18、15和16的所有因数,你有什么发现吗?(小结: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2、学习找一个数的倍数。
刚才我们用一些好的方法找出了一个数的'因数,那你们有信心又快又准确的找出一个数的倍数吗?比一比谁找的快找的多,看谁先把它找完。
请找出3的倍数。(学生独立完成)
汇报结果。
你是怎么找的?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比较方便?找倍数时一般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去找。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我们一般写出5、6个,后面加省略号。
(2)猜一猜:一个数的倍数又会有哪些特点呢? 把你们的猜想在小组里先交流交流。(请2-3个学生说说)
光凭一题不能肯定我们的猜测就是正确的。我们再做几题验证一下。
试一试:找出2、5的倍数。
总结: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找出40以内6的倍数。
三、应用倍数和因数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掌握了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并发现了因数和倍数的特点。下面我们就用这些知识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谁是谁非。(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在括号里画“×”。)
(1)4×5=20,4是因数,20是倍数。
(2)18最大的因数和最小的倍数,都是它本身。
(3)1的因数只有一个。
(4)8所有的因数是2、4、8。
2、想想做做
根据下面的算式,说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
11×4=44 12×5=60 9×8=72
3、游戏(找朋友)
(1)找8的因数朋友;找24的因数朋友找;15的因数朋友
(2)5的倍数;9的倍数;1的倍数
3、猜年龄
刚才同学们学习的真不错,我们放松一下。老师知道我们四年级的同学今年大多数应该是13岁了,那老师今年多少岁你们想知道吗?
我今年的年龄恰好是13的倍数,你能猜到老师的年龄吗?
4、介绍完美数(课件出示)
四、全课总结
五、挑战自我
1、想一想自然数A最大的因数是几?最小的因数呢?最小的倍数是几?
2、100以内谁的因数最多?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92页例1~例4,联系而是一的第1~6题。
教学目的:
是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把莫位有0的小数化简,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加深对小数的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小数。
教学难点:
指导运用小数的性质进行正确的判断。
教学准备:
商品标价画面、米尺、例2正方形图片两张(可重叠且大小相同)、学生尺等。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导入
教师边讲边出示商品手套和毛巾的标价: 手套 单价2.50元 毛巾 单价3.00元
提问:有谁知道这里的2.50元和3.00元各表示多少钱吗?为什么2元5角可以写成2.50元,3元可以写成3.00元?(引出课题:小数的性质)
二、探索小数的性质。
1、教学例1。
事先在黑板上画出米尺图。请学生看手中的学生尺,在对照黑板上的z米尺,说说标出的这一段的长度是多少?(学生可能回答是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教师:同学们的回答都是对的。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都是指这一段的长度(板书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只是所选用的长度单位不同而已。如果要求将1分米、10厘米、100毫米这三个数都写成用米做单位的`数,分别该怎样写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分米=0.1米=1个1/10米
10厘米=0.10米=10个1/100米
100毫米=0.100米=100个1/1000米
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自己有什么发现?
汇报自己的发现:通过观察我发现1分米、10厘米、100毫米表示的是同一长度,也就是1分米=10厘米=100毫米。而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又分别可以写成0.1米、0.10米、0.100米,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2、教学例2。
30个1/100 0.30
仔细观察、想一想、说一说:0.30和0.3在正方形里所占的面积大小,你有什么发现?这说明了什么?
师生共同总结出:0.30是30个1/100,10个1/100是1/10,30个1/100也就是3个1/10 ;0.3也是3个1/10 ,所以0.30和0.3这两个小数的大小是相等的,即0.30=0.3。
3、引导学生概括出小数的性质。
引导学生从左往右观察例1、例2的板书,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⑴ 例1中三个小数的末尾有什么变化?小数的大小怎样?
⑵ 例2种两个小数的末尾又有什么变化?小数的大小怎样?
⑶ 从这两个例题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能用自己的话把你发现的规律告诉大家吗?
让学生充分说了以后,在指导学生看看教科书第101页方框中的结语,并指出这就是小数的性质。
4、巩固练习。
练习二十一的第1、2题。
三、学生分组学习例3、例4
师:在实际生活中,根据需要,我们有是要把某些小数化简,有时则要把某些小数改写成含有指定小数位数的小数。怎样才能满足这些需要?满足这些需要的根据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学教材第92页例3、例4,可以几人互相讨论,然后派代表把自学情况向大家汇报。
学生汇报后,教师强调:只有小数末尾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才能不变;整数改写成小数时,一定要先在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
练一练:集体判断,对的打√,做错的用×表示。
⑴ 在一个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这个数的大小不变。( )
⑵ 在小数点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
⑶ 在小数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
独立完成教科书第92页做一做的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回答:为什么2元5角可以写成2.50元,3元可以写成3.00元呢?鼓励学生按自己的理解应用小数的性质及生活常识进行说明。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一的第3~6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7
教材分析
学生在前几年的学习中对乘法交换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了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的知识,这节课是正式概括出任意两个例子让学生观察,从中发现对任意两个整数相乘有同样的性质,进而总结出“乘法交换律”这个术语。
1和0在乘法中都具有特殊性,要通过让学生进行口算观察,让学生明白、发现特殊的地方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在观察、比较、讨论、概括、应用中学习知识。
学情分析
乘法交换律的教学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通过计算从几组算式间的联系发现并总结规律,逐步概括出乘法的交换律,最后抽象出用字母表示的定律。它是由学生经过自己探索得到的,在学生心中就有实感,有了实感就有认识,有了认识就有理解学生理解了才能运用,理解得透彻就能熟练运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并能运用它进行验算。
2,借助观察、比较、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运用乘法交换律。
教学难点:乘法交换律的.熟练使用。
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入
1,猜谜:“兄弟四五个,各有各的家,有谁走错门,让人笑掉牙。”
让学生回答谜底(纽扣)
师:你为什么会想到纽扣?
生:(因为扣错纽扣了,衣服穿出去会让人笑话)
师:纽扣交换了位置会闹笑话,我们刚学了什么运算定律也和交换位置有关系?谁愿意把加法交换律说给同学们听?
(要求举例说明,并用字母表示)
2,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有哪些运算定律,谁愿意猜猜?
学生:可能有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师:你们怎么会想到有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
学生:(根据加法中的运算定律来猜的)
师:你们能根据加法中的运算定律,大胆来猜想乘法中有什么运算定律,
这份勇气是值得肯定的也是值得表扬的,那么你们认为什么是乘法交换律,什么是乘法结合律呢?
(让学生说一说,能说多少就多少)
二,验证猜想
验证乘法交换律
1,师:同学们说得好像有道理但是你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乘法是不是具有你们猜想的运算定律呢?怎样确认你们自己的猜想呢?
你们想不想自己来亲自验证一下呢?
好,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乘法交换律”,我们分组合作完成这个光荣而又有意义的任务。
(要求:独立思考,想出自己的验证方法,把它写下来)
每人都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自己的合作伙伴。
比一比,看谁的验证方法最好,让他作为组代表向全班汇报。
2,学生分组研究,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1)我们小组经过讨论认为乘法有交换律,比如:3×5=5×3,6×2=2×6等等,两个因数的位置变了,但它们的积不变.
(2)我们也找了两个数,将它们相乘发现两个因数的位置变了,但它们的结果是相等的
(3)我们小组也认为乘法有交换律,比如,我们班有四个小组每组有9人,求全班有多少人?可以列成算式:4×9=36,也可以用9×4=36来计算.这就是说4×9=9×4,因此乘法和加法一样有交换律.
(4)根据乘法口诀,一句乘法口诀可以算两道乘法算式,如四七二十八能算4×7=28,7×4=28.
(5)我们想到的是乘法验算时,交换因数的位置再乘一遍积是一样的,所以乘法有交换律.
(6)解决问题时,一个问题可以列两个算式,.
(7)看图列式时,一个图也可以列两个算式..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板出算式)
师:(总结方法)有没有不同意见?(如有不同意见的,请认为乘法没有交换律的同学发言)
师:看来乘法确实有交换律,我们的数学家也通过大量的研究证明乘法是有交换律的,你们一样很了不起.
师:经过刚才的研究和验证,你们现在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乘法交换律”吗?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你们能用字母来表示这个运算定律吗?板书:a×b=b×a
三,课堂练习
第35页做一做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90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知道平均数的求法。
2.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3.学习解决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课前谈话:
师:孩子们,我姓王,大家可以叫我----王老师,真有礼貌!你们愿意和老师交个朋友吗?(愿意)你叫什么名字?你现在有多高?(学生个别汇报)
师:看来,同学们的身高有高有矮,谁能说说我们班同学大概有多高?是这么高吗?还是这么高?
(学生疑惑时,老师故意找出班上较矮和较高的学生,欲以他们的身高作标准,由此展开争议)
师:那你们认为我们班同学的身高大概与哪位同学差不多?猜测一下这位×同学身高大约是多少?这是我们班每个同学的身高吗?(不是)那是什么呢?
师:孩子们,现在对平均身高有感觉了吗?带着这种感觉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感受平均身高,了解平均身高的意义,让生在脑海中对“平均数”有一个表象。】
一、情境导入,讲解例1
1.联系生活,情景激趣
为争创全国卫生城市,我校四年级同学自发组成环保小组,利用周末去收集饮料瓶。请看,这是其中一组收集的瓶子数量,老师把它绘制成了象形统计图。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2.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教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汇报,教师引导。
教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这个小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教学例1,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1)小组合作,尝试解决问题。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预设学生会想到“移多补少”和“数据的总和÷份数”的方法。学生可以在教师提供的练习纸上画一画、移一移,直观地看出平均数,也可以动笔计算求出平均数。
(2)汇报交流,理解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
教师:这个小组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
学生:13个。
教师:大家都同意这个答案吗?13是怎么来的?
①“移多补少”的方法。
结合学生口述,用课件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
教师:这种方法对吗?你能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吗?你们是怎样想到这个方法的?
教师:同学们想到了用多的补给少的这个方法,使每个人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可以叫“移多补少”法。(板书:移多补少)这里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这个“13”是他们真实收集到的矿泉水瓶吗?
引导学生初步体会13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到的瓶数,而是4个人的整体水平。
②先合并再平均分的计算方法。
教师: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
结合学生口述,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先合并再平均分”的过程。
教师:怎样列式计算呢?
学生:(14+12+11+15)÷4=13(个)
教师:谁看懂这个方法了?能再说一说这个算式的每一部分是什么意思吗?
教师:像这样先把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合起来,再除以4,也能算出这个小队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
教师:谁再来说一说这种方法。
(4)引入概念,揭示“平均数”这一课题。
教师:13就是这4个数的平均数。这也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平均数)
师:那么,13是这四个同学实际收集的瓶子数量吗?
师:看来,平均数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它是一个虚拟的数。
师:那平均数13和他们实际收集到的数量相比较,你又发现了什么?仔细观察这组数据:实际收集的数量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它们与平均数13相比,你又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平均数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师:如果小亮只收集了7个,平均数会发生变化吗?变多还是变少?
如果小亮收集了19个呢?
小结:这样看来,平均数很敏感,平均数与每一个数据都有关,其中任何一个数据的`变动都会引起平均数的变动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求平均数,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无论是直观形象的操作演示,还是运用平均分来计算,都为学生理解平均数这一概念提供了感性支撑,使学生初步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掌握了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
2.教学例2,体会平均数的作用
(1)承上启下,调动学生参与热情。
在今天上课之前,你们在生活用平均数的机会多吗?实话实说,不多。那我们今天来用一用好嘛。请看大屏幕:今天老师想邀请你们来当回裁判,那么裁判需要什么样的素质?(公平公正)
四(2)班的男女同学比赛踢毽子,男生队派出4人,女生派出4人,如果你是裁判,你认为哪个队赢了?哪个队的成绩好呢?仔细看数据。
引导学生体会,在人数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求总数的方法比较输赢。
教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学生:也可以比较两组队员踢毽个数的平均数。
教师:哪个队求平均数比较简单,你是用什么方法求的?
引导学生用平均数的意义来说明道理,求几个数据的平均数,就相当于把这些数据的总和平均分成这么多份,每份都同样多,平均数可以代表这组数据的总体水平。
(4)巧设矛盾,比较人数不同的两个队成绩。
教师:看来,女生队暂时领先。如果男生队再加一个人,谁会是最后的赢家呢?请各位裁判员独立思考后给出最终的裁定?并说出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学生会进行争论,有的认为看总数,第一组应该领先,有的认为在人数不同的时候,用总量来比不公平,只能用平均数来比较。
教师:为什么不公平?谁再来说一说?
引导学生通过对不公平的深入思考,体会平均数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好办法。
引导学生拿着学习单,说计算的方法。
师: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是谁帮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是的,求平均数。通过统计图更能清晰地说明你们的观点。看(停顿)通过移多补少,一眼就能发现哪队的整体水平高呀?(女生)所以,平均数能反应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探究-全班交流-互相质疑-争辩,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三、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1.练习一:三个铅笔筒,装了铅笔,分别6支、7支、5支,平均每个笔筒装了多少支?
师:看看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
提问:用了什么方法?
移多补少
呈现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说说怎么移多补少?
指出:移多补少。
2.练习二:小丽有这样的三条丝带,这三条丝带的平均长度是多少?
平均数是18cm
追问:用什么方法?
指出:测量后获得数据,用求和平分法。
在获得数据的基础上,移多不少。
3.练习三:冬冬来到一个池塘边,看到平均水深110cm,冬冬心想我身高是140cm,下水游泳不会有危险,对吗?
引导学生运用平均数的知识来解答:平均水深110厘米,并不是说池塘里每一处水深都是110厘米。可能有的地方比较浅,只有几十厘米,而有的地方比较深,超过他的身高。所以,冬冬下水游泳可能会有危险。
师:平均数反应的是整体水平,它会掩盖掉很多的信息,万一这条小河是这样的话,你觉得东东有危险吗?
师:所以呀,孩子们,天气越来越热,孩子们一定不能随便下水游泳,要有防溺水的安全意识,时刻注意安全。
4.练习四:中国男性平均寿命74岁,女性平均寿命77岁。
问题一:一位73岁的老伯伯看了这份资料后,不但不高兴,反而还有点难过。这又是为什么呢?
引导学生运用平均数的知识来解答:平均寿命74岁反映的只是中国男性寿命的整体水平,这些人中,一定会有人超过平均寿命的。
问题2:如果有一对60多岁的老夫妻,是不是意味着,老奶奶的寿命一定会比老爷爷长?
引导学生运用平均数的知识来解答:不一定!虽然女性的平均寿命比男性长,但并不是说每个女性的寿命都会比男性长。万一这老爷爷特别长寿,那么,他完全有可能比老奶奶活得更长些。
师:要想长寿,就要注意健康。健康让我们更有幸福感和安全感,要想有健康的身体,就要养成体育锻炼好习惯和良好的生活方式。
二、总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哪些知识?又学到了哪些方法?
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统计量平均数,什么是平均数呀?平均数就是将原来几个不相同的数变得同样多的数,这个同样多的数就是平均数。通过两种方法研究平均数,分别是求和平分、移多补少方法。我们在探究的过程理解平均数的特性:平均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一个数据的波动会影响到平均数,平均数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数学源于生活,我们还认识到平均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师:说得真好!走出课堂,愿大家能带上今天所学的内容,更好地认识生活中与平均数有关的各种问题。下课!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9
设计说明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的知识,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学会了运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这节课最大的变化就是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大,条形统计图的每格代表2个数据。
1、教学中,把“统计”这一数学知识还原到了学生的生活背景中,使学生在温馨愉悦的气氛中,进入学习状态,导入新课。
2、在探究新知时,激发学生统计的兴趣,使学生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格子不够的认知困境中,自觉地进行探索、交流,最终把认知指向“1格表示2个数据”这一新知的前沿。
3、学生在现实的数学情境中参与教学活动,进行数学探索、交流,开展数学操作,主动构建起“以一当二”的数学知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两种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卡片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看一看老师这里的三样早餐都是什么。
生:牛奶,豆浆,粥。
师:同学们喜欢这三样早餐吗?
生:喜欢。
师:那老师就将这三样早餐奖励给这节课表现好的三个组。现在我们看一看四(1)班的同学们最喜欢的早餐是什么?
设计意图:爱吃是小学生的天性,用学生喜欢的早餐引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始至终都主动参与学习,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96页统计表。
2、学生观察统计表,说一说得到的数据。
生1:最喜欢的早餐是牛奶的有6人。
生2:最喜欢的早餐是豆浆的有12人。
生3:最喜欢的早餐是粥的有24人。
3、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两种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卡片,选择一种把统计表中的数据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
4、学生在组内汇报各自绘制的条形统计图,教师巡视。
5、各组汇报并展示各自的条形统计图。(课件出示教材96页的两个条形统计图)
6、学生观察两个条形统计图并说出区别。
(全班交流)
预设生1:左边这个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数据。
生2:右边这个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数据。
7、思考:观察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认为用哪个表示这里的数据比较合适,为什么?
(学生思考,并在全班交流)
教师总结:有时由于数据偏大,在画条形统计图时为了方便可以用1格表示2个数据。
8、同学们根据条形统计图能得到哪些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答。
9、思考:如果最喜欢的早餐是牛奶的有5人,那么在右图中怎么表示?
学生组内讨论,各组汇报。
引导学生明确可以用半格表示1人。
设计意图
这节课主要是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学生在活动中对比两个统计图的区别,发现“以一当一”的局限性,总结出“以一当二”的统计图。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0
教材分析
1.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计算,能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等同级的两步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本节课的算式中没有括号只有乘法和加、减法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这两部分的内容是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的。
2.计算工具在当今社会和现实生活中已经普及了,人们已经不大需要使用纸笔进行大数目、多步数的计算。但是四则计算的`原理与方法、混合运算的顺序、步骤仍然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内容。同时在学习中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学情分析
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计算,能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等同级的两步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本节课的算式中没有括号只有乘法和加、减法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学生比较难掌握的是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通过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来突破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的运算顺序与书写格式,在学生交流中根据题意来理解和明确运算的顺序。
教学目标
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的运算顺序与书写格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的运算顺序与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1
一、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第67-69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单位的含义。
2、通过分数意义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分数就在我们身边,运用分数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单位“1”和概括分数的意义
四、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做数学中体验分数的价值,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了比较完整的建立起分数的概念,利用学生已有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已有的知识为基础,提供平台让学生举例说明分数的含义,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主动获取知识,找到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与把一个物体平均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并强调了单位“1”的概念,揭示了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五、教具准备:
课件、圆形纸片、正方形纸片、卡纸。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师:有4只猴子,它们摘了8个桃子,需要平均分着吃,你觉得怎么分?每只猴子分到多少个?
2、师:后来,它们又得到一个大西瓜,也需要平均分着吃,应该怎么分?每只猴子分到多少个?
3、引出1/4这个分数。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单位“1”。
(1)动手操作。
师:如果用图表示1/4,可能你们每人会有不同的表示方法,现在请你动手利用手中的小纸片通过折一折、画一画来表示1/4。学生先分小组合作,后汇报展示成果。
(2)师投影出示图片。(P61页下方的香蕉图和面包图)
师:投影片上的这些图,你能在每一幅图上表示出它的1/4吗?学生先小组内交流,再集体反馈。
A:把4根香蕉看作一个整体,一根香蕉是这个整体的1/4。
B:把8个面包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两个面包是这个整体的1/4。
(3)概括总结。
师:刚才同学们在表示1/4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甲:都是把物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
学生乙:我发现有的是把1个图形平均分,有的是把一把香蕉、8个面包平均分。
师:一个图形比较好理解,我们把它称为一个物体,那么4根香蕉8个面包是由许多单个物体组成的,我们称作一些物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4)举例。
师:对于这个整体,你还能想出其他的例子吗?
学生:这个整体还可以是一个苹果、一盒粉笔、一个班级的学生人数、全校学生数、全中国人口、全世界人口等。
2、概括分数意义。
(1)概括意义。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同学们对于单位“1”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整体“1 ”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刚才同学们举了很多分数的例子,那么到底什么是分数,你能尝试用文字描述一下吗?
先引导学生交流:把“谁”平均分?它表示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呢?
学生试说,教师相机板书。
板书:把单位“ 1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强调必须是平均分。
揭示课题:分数的意义。
(2)教学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板书:
3……分子
—……分数线
5……分母
学生: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3.学习分数单位。
(1)投影出示。
一堆糖,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堆糖的()/()。
平均分成3份,2份是这堆糖的()/()。
平均分成4份,3份是这堆糖的()/()。
平均分成6份,5份这堆糖的()/()。
(2)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学生用小塑料方块表示糖块,动手分一分,然后把结果填在课本上。
(3)集体订正。
请学生说出1/2,2/3,3/4,5/6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4)引导学生明确分数单位的意义。
师:1/2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单位“1 ”平均分成2份,表示这样的一份。)谁是单位“1 ”。(这堆糖是单位“1 ”。)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单位“1 ”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的2份。)谁是单位“1 ” ? (还是这堆糖是单位“l ”。)
师引导学生发现:1/2,2/3,3/4,5/6这些分数的分母分别是2 , 3 , 4 , 6 … …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单位“1 ”平均分成的份数。)分子又表示什么意思?(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
讲述:回想一下:自然数有哪些计数单位?346里包含哪些计数单位?分数也有计数单位,是什么你想知道吗?
师讲解边板书:把单位“1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就是分数的分数单位。如,2/3的分数单位是1/3。
老师指明说出黑板上其它分数的分数单位。
小组内交流说一说自已写出的另外三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5)发现分数单位的特点。
师:你们发现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有什么特点?(它们都是几分之一。)为什么?(因为分数单位是把单位“1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就是分数单位。)
说一说黑板上这些分数分别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第1、2、3题
2、自主练习第5、8题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设计
和同学们说说在生活中见过的分数,并说出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手拉手中的相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交流、合作等活动,使学生体会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任然适用,并能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情简析与常见问题: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乘法的知识,以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这位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目标课件页码
一、情境导入
1、课件播放希望小学的学习条件的图片。
看到以上情境,你有什么感想?
虽然希望小学学习条件艰苦,但是哪里的学生对杜顺,对学习都有强烈的渴望。通过对比,我们的学校有多媒体等教学设施,我们好幸福啊!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我们又要做些什么呢
2、同学们都很有爱心,老师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某班同学们也和咱们班同学一样有爱心,他们帮希望小学买了一些学习用品和课外读物。
出示教材第44页情境图。
你知道他们都给希望小学的孩子们买了那些学习用品和课外读物吗?
学生观察,看图畅谈感想。
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生看情境图后回答
引导学生反思自我,激励孩子们更加努力地学习。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1,2
二、自主探究
1、淘气要给希望小学的'3明同学分别买1本练笔本和1个铅笔盒,一共要话多少元?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先求什么?然后呢?
2、多种方法尝试解决。
肯定做得好的小组,你们同意以上做法吗?谁能说一说原因。
笑笑要给希望小学5名同学分别买1本练习本和1本数学家故事,一共要花多少元?
你们还记得我们之前学的运算定律和运算顺序吗?
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也同样适用于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同桌间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小组活动:有的用分步算式解决,有的用综合算式解决,
小组汇报结果。
学生说明理由。
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
回顾整数的运算顺序和定律
学生举例验证。
使学生主动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回顾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学生畅谈收获。
板书设计:
手拉手
方法一:2.8×3=8.4(元)方法二:(2.8+6.1)×3
6.1×3=18.3(元)
8.4+18.3=26.7(元)
小数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
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也同样适用。
作业设计:
3、基础作业:练一练的第1----4题
2、选做:练一练的第5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3
设计说明
“亿以内数的读法”这节课是在学生具备了认识亿以内数和读万以内数的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时要注意突出以下两个方面:
1.温故知新,做好铺垫,实现知识的良好迁移。
本节课的设计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复习数级、读数等知识,勾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为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做好铺垫,并在知识的迁移中使学生在思维能力、迁移类推能力等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
2.关注过程,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先教学整万数的读法,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后面加读一个“万”字;在此基础上进行非整万数读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并突出哪些0该读,哪些0不该读这一读数中的难点;最后总结出读数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数位顺序、表计数器
学生准备
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级上的`数位有()、()、()、();万级上的数位有()、()、()、()。
2.读出下面各数。
3612236112366123
师:上面每个数中的3各表示多少?6在每个数中各表示多少?1呢?2呢?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数的分级和万以内数的读法,突出个级数的读法,有利于把个级数的读法类推到万级,为本节课学习含有两级数的读法做好铺垫。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4
一、指导思想:
教材四年级数学下册,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编者一方面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既注意反映数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又注意保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仍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有少部分学生,由于知识脱节,单元知识能过关,但综合能力较差,对于概念理论知识理解过于肤浅,对知识运用也欠灵活,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比较浮躁,计算能力较差,还需进一步提高,应用题分析能力还可以,个别学生仍需继续辅导。从学生习惯方面看,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题马虎,丢三落四,抄错数,不用直尺等许多学习习惯有待改善;还有个别学生由于缺乏自信心。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其中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教材编写特点
1、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四、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五、教学重点、难点:
1、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在综合应用中,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1、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六、教学措施:
1、深入教材,认真备课,定好单元计划,提前一周备课。
2、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侧重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3、抓重点、难点、各个环节的突破。
4、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抓好素质教育,培养
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课堂40分钟的利用,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
5、对学生要高标准严要求,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利用教科书掌握例题、习题之间联系,举一反三,灵活学习,真正地把知识学会。
6、精心设计作业,有层次,讲究目的性、科学性。
7、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耐心辅导,因材施教。
七、教学进度安排:
四则运算----------------------8课时
位置与方向--------------------6课时
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14课时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8课时
三角形------------------------8课时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0课时
统计--------------------------4课时
数学广角----------------------4课时
总复习------------------------4课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5
教学内容:
p.20、21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结合升和毫升的学习安排的实践活动,分“敲敲听听”和“编编唱唱”两个部分。“敲敲听听”让学生通过两个层次的活动,依次:发现不同的容器中倒入同样多的水,可以敲出不同的音;相同的杯里倒入不同量的水,敲出的音也不同。在此基础上安排“编编唱唱”,让学生选择一组杯子,合理调整各个杯子里水的多少,使之发出不同的音,制成一个“杯琴”;然后引导学生用自制的“杯琴”敲敲唱唱,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目标:
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与科学、音乐学科的综合,通过制作、欣赏“杯琴”,使学生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准备:
水、各种容器,敲的小棒等
教学过程:
说明:昨天我已经让个别音乐好的学生到自然教室用试管制作了一个杯琴。
一、请学生介绍“杯琴”
1、请该生把制作的杯琴亮出来,并分别按顺序敲出“1~7”七个音,在此基础上,再用该杯琴敲出一个简单的乐曲,激发同学的兴趣。
2、介绍该杯琴的制作过程
(1)确定水的多少对音高的影响。可分别用装满水的和空的、装一部分水的做一比较,很明显地发现水越多,音越低
(2)把7个试管依次从多到少地装入适量的水
(3)敲一敲,并通过调整水的多少来调整音的高低,直到满意
3、老师补充
通过刚才的介绍,大家知道了音的.高低和同样容器中装的水的多少有关,其实还和不同的容器有关。
分别请学生把自己带来的容器敲一敲。
当然在敲的时候,用的力气要均匀,选择的材质要能发出比较清脆的声音。
二、学生分组实验
1、请每组同学把自己带的容器集中在一起,用刚才学到的知识,来制作杯琴。
没带齐的组也可以到老师处借烧杯等容器。
2、分组交流
每组可以用杯琴敲出“1~7”的音,或者可以直接敲出一些简单、熟悉的曲子。
全班评一评哪组制作的杯琴音质最好,音准最准。
三、介绍“你知道吗?”
在玻璃杯里装上不同量的水,杯子里剩下空气的量也就不同,这样就可以敲出不用的音。有些乐器正是根据这个原理来制作的。
说说书上这几样乐器的名字。
你知道这些乐器为什么会发出不同的音?请大家课后查资料,并互相交流。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1-08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1-05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1-13
(经典)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9-15
小学数学比教学设计05-10
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03-25
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08-19
【精选】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7-05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优秀09-20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设计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