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技术教学设计

时间:2024-11-08 07:33:05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发酵技术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发酵技术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发酵技术教学设计

发酵技术教学设计1

  知识目标:

  1、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

  2、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从实践中获取知识,收集资料。

  2、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合作、表达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日常生活中生物技术的应用无处不在,了解知识与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及与科学、社会的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

  1、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

  2、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认识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教学用具:现代媒体——通过多媒体观看视频,让学生更直观了解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件:酿酒等

  实验用品:糯米、广口瓶、显微镜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师:拿出一些面包、米酒、酸奶等,问同学们吃过这些食物吗?

  生:吃过。

  师:你们知道这些食品是经过怎样加工制作而成的吗?

  生:不知道。

  师: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呀?

  生:想。

  师:很久以前,人们发现果酒暴露在空气中会变酸,水果放久了有酒味等,这种现象称为发酵。我们刚刚看到的食物就是通过发酵技术制成的.。

  二、新课教学

  师:放一段录像,反映食物的发酵与食品生产的过程。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利用发酵技术进行大规模酿酒。同学们想不想弄清楚酒是如何酿制出来的?今天我们大家就都来尝试做一次酿酒师。

  师: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相应的实验,学习酒酿。

  制法:

  1、将糯米先用水淘干净,直到水清为止。再用水浸泡约8h,以糯米没有硬心为度,捞出沥干。

  2、将泡好沥干的糯米上屉蒸熟,再用凉开水冲一两遍,降温至30-35度,沥干抖散待用。

  3、将待用的糯米摊开,撒上酒药粉拌匀,盛入洗净的容器内抹平,并在中间做成一圆柱形窝形。盖严后用棉衩包课,放在约25度左右的环境中发酵。经40h左右即成酒酿。

  师、生共同总结酿酒的原理:发酵技术

  1、发酵的原因: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2、什么叫发酵技术?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来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酒是酵母菌发酵的产物,果酒是乳酸菌发酵的产物。

  师:现在我们尝试地来做一次酿酒师,并在酿制前给大家一些提示:

  (1)各种器具在使用前必须认真清洁,防止污染:

  (2)酒曲碾碎必须均匀地搅拌在糯米中;

  (3)温度应保持在25度。

  师:要求大家在制作的过程中要认真操作,时刻都要考虑到环境因素对你的产品影响,关键点:熟糯米、酒曲搅匀、温度适宜。器材:蒸熟的糯米、酒曲、显微镜等。

  生:按照座位的四人小组开始合作完成,

  1、学生4人一组,先讨论有关实验的各种问题。

  2、按照老师所讲的步骤进行操作。

  3、下节课取出酿制的酒酿液体少许,制作临时玻片标本,在显微镜下观察酿制酒酿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

  讨论:在酿制酒酿的过程中,为什么要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度?

  (二)发酵技术与食品生产

  多媒体演示:多种利用发酵原理生产的食品。例如:面包、饮料。

  (三)发酵技术与日常生活

  指导学生观察教科书相应部分发酵产品,并结合实际举例说明发酵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观看制作沼气发酵装置。简介发酵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1、化工产品:酒精、柠檬酸等。

  2、医药产品:抗生素、维生素等。

  3、食品和饮料:酱制品、酒类等。

  三、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内容

  1、发酵现象产生的原因;

  2、什么是发酵技术;

  3、发酵技术在生活实践的应用

发酵技术教学设计2

  一、课标要求

  1、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2、说明食品的腐败的原因。

  3、运用食品保鲜的一般方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运用发酵技术制作一种传统食品。

  (3)、体会生物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体验与生物学有关的知识。

  2、能力目标

  (1)、通过品尝酸奶,引出身边的发酵技术。

  (2)、通过自制酸奶(或制酱,或酿米酒)的实践活动,了解微生物发酵技术的一般原理。

  (3)、通过制用沼气发酵装置,了解科学技术的关系。

  (4)、通过调查发酵技术产品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活动,了解发酵技术产品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生物知识的应用价值。

  3、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正确认识、体验与生物发酵技术有关的职业。

  三、教学重点

  1、活动:品尝一杯自制的酸奶。

  2、工业化的发酵产品。

  四、教学难点

  1、活动:制作沼气发酵装置。

  2、工业化的发酵产品。

  3、活动:调查发酵技术产品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准备

  1、生物技术成果的图片或多媒体课件。

  2、生活中常见的发酵产品:调味品、米酒等。

  3、师生各自制一份酸奶。

  4、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自制一份米酒。

  5、收集工业化的发酵产品:味精、抗生素、加酶洗衣粉等。课前学生调查家中厨房里的调味品。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引入新课你们吃过面饱、酸奶吗?你们洗衣服时用过加酶洗衣粉吗?知道多莉绵的故事吗?通过多媒体或图片给学生展示。从而导入本章课题——《生物技术》。

  出示面包、酸奶、醋等准备好的发酵食品,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发酵产品?从而引出本节课题——《发酵技术》。可见,了酵技术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可不分,有极重要的意义。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图片或多媒体画面,让学生回答自己的感受,谈自己的生活体验。

  指导学生看教材114页,并勾画生物技术的概念。

  学生积极回答。甜面酱、豆腐乳......

  (一)活动:品尝一杯自制的酸

  你们还记得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特点吗?

  你们家中厨房中有哪些发酵产品?

  你可能品尝过多种各有特色的酸奶,但你品尝过自制的酸奶吗?其实课前几天老师已经布置每一个小组的同学按照书中的操作步骤自制一份酸奶,今天老师和你们一样制作了一份酸奶,让我们一起来品尝一下自己的劳动成果,好吗?

  (品尝学生自制的酸奶时,教师要提示学生品尝前一定要仔细观察酸奶的色泽和形态,确认质量合格后才能品尝)。

  通过展平台或每小组一名学生进行对自制酸奶进行展示,并对每小组的酸奶进行评比。

  提问:(1)你们刚才品尝的酸奶是什么味?

  (2)你们能否将刚才品尝的酸奶,制作的步骤讲给大家听呢?要求学生阅读教材115页活动:品尝一杯自制的酸奶。

  (3)为什么要将牛奶煮开?

  (4)煮开的牛奶为什么要冷却后,才可加入酸奶?

  (5)加入酸奶的作用是什么?

  (6)为什么酸奶和牛奶的口味、形态不同?

  (7)你能举出一种利用相同原理制用的食品或饲料吗?(教师要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给予肯定的指导)。

  教师小结:酸奶的制作需要乳酸菌的.参与,温度适宜,没有氧气条件,可以使牛奶中的营养物质产生乳酸所致。四川泡菜、青贮饲料等根据同样的发酵原理。

  回答:微生物种类多、代谢能力强、繁殖速度快,代谢方式多样。

  味精、酱油、豆豉、泡菜......

  学生品尝酸奶,激发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体验自己的劳动成果。并让每小组的学生代表进行汇报制作过程。

  学生回答:

  (1)酸奶呈酸味、微酸。

  (2)一是器具和原料的消毒,二是微生物接种,三是微生物的发酵。(学生一边回忆自制酸奶的操作,一边对照教材中的实验步骤。)

  (3)牛奶煮开可杀死牛奶中可能存在的其他的微生物,避免酸奶腐败。

  (4)煮开的牛奶冷却后才能加入酸奶的原因是高温能杀死乳酸菌或减弱乳酸菌的生活力。

  (5)加入酸奶的作用是接种。

  (6)不同的学生描述会不同。但是大多数同学指出酸奶的口味有点酸,酸奶是因为在乳酸发酵的过程中,利用牛奶的营养物质产生乳酸等物质,牛奶与乳酸的物质不同,口味就不同。酸奶是固态,像豆腐。

  (7)泡菜、酸菜、青贮饲料......

  (二)酿一醇香浓郁的米酒

  同学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闻一闻,是什么?(同时拧开盖知道怎么酿成的吗?

  课前几天已布置同学们回家在家长的指导下制用的米酒,质量如何?让全班同学看一看你的劳动成果,行吗?(要加强学生的教育,不能饮酒,对同学们的身体影响很大)。

  好的。我们来看看怎样才能酿出一醇香浓郁的米酒,请看教材116页活动:酿一瓶醇香浓郁的米酒。

  指导学生总结归纳出方法步骤,让学生明白制作米酒的一般方法。

  提问

  (1):同学们品尝了酿制的米酒和基本操用方法,酒药里有哪些微生物?在酿酒中起什么作用?

  (2)酒药为什么要与米混合均匀?学生回答时要给予肯定与鼓励。

  (3)联系前面的知识回答,米饭表面的绒毛是什么?

  (4)如果酿酒的时间拖长,味道会发生什么变化?

  (5)同学在酿酒的过程中注意了哪些问题?

  归纳小结:酿酒时酒药与米饭充分混匀,酒药的质量要合格,发酵的温度要适宜,创造无氧的环境。

  曲霉、毛霉酵母菌

  淀粉——————葡萄糖———酒精

  30℃无氧

  学生边看边,作吸气状。好香,有酒香味。学生相互交流着,我们能像制酸奶一样自己酿酒吗?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小组计论酿酒的方法步骤。

  让每一个小组指定一名学生进行对对方的米酒进行评价。

  回答:

  (1)酒药中有曲霉、毛霉、酵母菌等微生物。可用米饭作为原进行酒精发酵,产生酒精。

  (2)酒药与米饭混合均匀的目的是使酒药生物更充分地利用米酒作为原料,加快发酵的速度。

  (3)米饭表面的绒毛是霉菌的菌丝。

  (4)如果酿酒的时间拖长,有更多的糖被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所以米酒的甜度会减少,酒味变浓。

  (5)注意酒药的质量和米饭充分均匀混合,温度不能太高,适宜的温度,米饭要煮熟煮透等。

  三建议活动:选做一种调味的发酵酱

  指导学生看教材117页建议活动:选做一种调味的发酵酱,讨论发酵酱的一般过程有哪些?

  制作发酵酱和制豆豉时,需要微生物的参与吗?制曲过程中为什么要将原料蒸熟?

  在制内过程中却需要适量的食盐水,其目的是为什么?

  归纳小结:制作面酱的原料是面粉,需要米曲霉素进行发酵;制作黄豆酱的原料是面粉和黄豆,主要需要米曲发酵;制作豆豉的原料是黄豆,主要需要米曲霉、毛霉、黑根霉等进行发酵。回答:原料处理,制曲,发酵制酱、晒酱。

  都需要微生物的参与,发酵微生物的参与,发酵微生物来自空气。制曲过程中将原料煮熟更容易被微生物利用。

  主要是抑制腐败微生物的活动,使产品咸味更适口。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分析某农业村的结的结构示意图利用媒体:“某生态农业村的结构示意图”,请同学们分析该农业村是怎样处理人、畜粪便和农作物秸杆的?(教材第102页某生态农业村结构示意图)。

  提问:生态农业村的做法有什么优点?(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讨论和发言)。

  你们知道沼气是怎样产生的吗?

  那在什么样的条件和设备中才能产生沼气,我们一起来制作沼气发酵装置。学生回答;将生活垃圾、粪便、秸杆进行沼气发酵;农作物的秸杆没有焚烧,是经过发酵产生沼气,作能源利用了,这样不会污染环境,还提高了经济效益。

  回答:利用了农作物秸杆中的能量,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主生沼气,杀灭粪便中的病菌,减少燃烧秸杆对环境的污染,减少粪便传播疾病的机会,提高了阳光利用率和农作物中生物能量的转化率。

  回答:是微生物发酵产生的。

  准备实验装。

  二制作发酵装置

  三工业化的发酵产品

  课前准备好制作的沼气发酵简单装置的器具和发酵原料。

  教师指导学生认真地阅读教材120页“制作沼气发酵装置”的内容,教师要及时讲解,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小组活动:注意公工协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发酵一段时间,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因为课堂时间短,让学生课外观察)。

  提问1:在沼气的发酵过程中,池塘污泥的作用是什么/

  2、在沼气的发酵过程中,植物秸杆和猪粪的作用又是什么?

  3、在制作装置的过程中,为什么要用橡皮塞塞A和B的瓶口?

  4、你能预测实验装置中发生怎样的实验现象,才表明沼气发酵的过程开始了。

  5、发酵一段时间后,应从哪个部位采用哪种措施检验是否有沼气的产生呢?

  同学们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了沼气发酵装置,并对实验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发表的意见很好,那么沼气发酵的原理是什么呢?沼气发酵有何作用呢?你认为沼气发酵在生态农业中有何重要的意义?

  归纳小结:(1)沼气发酵的原理:杆及人畜粪便等在厌氧的条件下,温度保持在25℃需要甲烷细菌的参与,经过发酵产生了甲烷,可以燃烧、照明等,沼气渣可以作饲料、鱼料及畜禽饲料。

  (2)利用沼气发酵能够更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增加物质财富和经济效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从而有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酸奶、沼气、米酒等是传统的发酵技术,还有工业化的发酵产品。如在生活中运用的味精、加酶洗衣粉等是工业化的产品。

  指导学生看书,书中介绍了哪些工业化的发酵产品,生产方式及用途是什么?

  讲解:国科学家巴斯德揭示了微生物在发酵中的作用,使发酵技术有了理论基础后人们开始利用微生物工厂生产各种产品,从而构成了生物技术产业。这些工业化的产品早已用于我们的生活中。同学们想一想,它们用在哪些方面呢?

  认识发酵装置的器具及其作用(有学生看见发酵原料有恶心感,但教师的鼓励下,能顺利进行下面的实验。

  制作沼气的步骤:一是将猪粪70克,粉碎的植物秸杆20克,池塘污泥50克,清水350毫升,混匀放入在A瓶中。在B瓶中装入少量的清水,水面封住玻璃管口。二是照教科书中的装置图进行制作装置。三是用凡士林涂抹接口处。四是把整个装置放置在25℃上条件下,将止水夹挟紧进行发酵。

  1、沼气的发酵主要是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池塘污泥中含有沼气发酵所需要的厌氧微生物,尢其是产甲烷的细菌。

  2、植物秸杆为微生物提供含碳的有机物,猪粪为微生物提供氮、磷等养料。

  3、因为产生沼气的甲烷菌是厌氧微生物,要在无氧的条件下发酵产生沼气,所以要将瓶口塞紧。

  4、学生观察。

  5、将教材装置2处的止水夹打开,使气体自尖嘴玻璃管口徐徐流出,以燃烧排出的气体如果看到燃烧时发出蓝色的火焰,就说明有沼气产生。

  学生看书后回答:

  (1)有抗生素,能够治疗许多疾病;

  (2)氨基酸,广泛运用于医药、食品、饲料等;

  (3)甜味剂,广泛用于饲料、果冻等;

  (4)食用有机酸,广泛用于饲料、糖果等;

  (5)酶制剂,广泛运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以上这些工业化产品均是微生物发酵产品。

  回答:略

  四活动:调查发酵技术产品在生活中的作用要求学生课前进行调查,同学们做得怎样呢?请各小组一名学生进行汇报调查结果。

  微生物发酵技术产品应用于生活的有哪些呢?

  如果没有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不便?小组代表分别介绍调查的内容和结果。

  用于食品和食品加工业等。

  食品单一,味道不好,没有鲜味;影响疾病的治疗等。

  七、板书设计

【发酵技术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发酵技术的教学设计07-29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05-28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02-01

技术与设计教学计划02-07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计03-06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优秀11-21

数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03-29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06-14

(精选)数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