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2-10-05 21:19:39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7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是阐明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书面计划。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方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7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2.进一步感悟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在朗读、表演中感悟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小动物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开火车认读生词,并书写本课的5个生字。

  【设计意图:写字认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抓住字的关键笔是写好字的前提。】

  二、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7课,出示课题《酸的和甜的》,大家齐读。

  2、你们还记得课文里都有哪些小动物吗?根据孩子们的回答,老师在黑板上展出4个小动物的图片,依次排开。

  3、这4个可爱的动物之间发生了有趣的事情,你们想听听吗?赶紧打开课文,听老师朗读吧!

  【设计意图:利用提问的方式,鼓励学生说,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很好的巩固回忆课文内容,让学生更容易进入主题。写字认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抓住字的`关键笔是写好字的前提。】

  三、图文结合,感知内容

  1.听老师惟妙惟肖的朗读课文,感知故事的内容。

  2.提问:听完了朗读,谁说说这4个小动物谁认为葡萄是酸的,谁认为葡萄是甜的呢?(板书:狐狸、松鼠、兔子认为葡萄是酸的,猴

  子认为葡萄是甜的)

  【设计意图:范读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可以通过老师的指导,让学生更加准确的理解课文的内容,并且在听读的过程中,可以纠正自己的发音不准,识字不准等问题。】

  四、朗读感悟,深入体会

  1.先自由读,借助插图,逐段读文。

  2.再小组合作读,观察图画中小动物的神态,动作,想象他们的语言,猜测他们的心理。练习有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使学生了解每个动物的特点,并且针对特点,选择适当的语气来读,以达到有感情朗读的目的。】

  3.各小组选送代表比赛读,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看谁读得最好,师生共同评议。

  4.重点品读以下句子。课件出示:

  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1)自读。

  (2)小组读。

  (3)指名读。

  (4)比较说说两组句子有什么不一样。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读来加深学生对句子的理解、从而达到巩固识字的目的。】

  5.讨论交流。通过朗读,说说你喜欢图中哪个小动物?为什么? 谁来把描写小猴子的段落有感情地读一读。

  指名读,从中引导学生感受小猴子的聪明。

  6.读5、6自然段。读小猴子和小兔子、小松鼠的对话,你有什么想法?大家谈各自的想法。

  7.齐读文章最后一段。

  出示生字“硬”,让学生结合句意说说“硬” 的意思。扩词。

  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识字,并且出现扩词运用,以达到巩固识字的目的。 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小松鼠和小兔子不明白,你能帮助他们想想原因吗?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如果是你,你会不会也像小松鼠和小兔子那样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发挥想象,认清事物的本质以分辨是非,从而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五、表演课本剧

  指导复述故事。先自己看图复述,再上台进行表演。

  【设计意图:用表演的方式让学生走进文本,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表演的过程也是内化语言的过程,通过表演,扎实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实践活动

  把学到的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

  七、板书设计:

  17. 酸的和甜的

  狐狸 松鼠 兔子 猴子

  酸 酸 酸 甜

  吃不到听 听自己尝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继续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了解汉字的特点.

  2.初步感知形容词的特点和作用.丰富学生词语.

  3.引导学生仿照练习“那么……那么……”说、写句子。

  4.背诵古诗,积累语言。

  5.阅读短文,拓展阅读。

  6.继续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综合提高学生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课件、词语卡片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语海畅游:

  1.课件出示“脚往城墙里伸”的图,请学生观察:图上画的什么意思,谁能看懂?

  2.古时候的人用这种图形表示一个意思,是什么呢?

  3.课件出示象形文字“足”:这就是象形字“足”。引导观察每部分像什么。

  4.后来足又经过了哪些变化呢?

  5.课件分别出示小篆“足”和楷体“足”。

  6.你还知道哪些汉字的演变过程?

  7.出示字卡片:跑、跳、踩,指名认读。

  8.提问:你们发现这几个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意思上有什么相同的吗?你还知道哪些带有足字旁的字?

  二.读词语,说词语.

  1.课件出示两组词语: 尾巴长长的`牛角尖尖的泡泡圆圆的 雪白的浪花蔚蓝的大海金色的沙滩

  2.自由读两组词语,思考:每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两组之间对比有什么不同?

  3.启发思考:你还能仿照两组不同的词语说一说吗?

  4.学生板书自己知道的词语。

  5.全班学生齐读进行积累。

  三.读句子,写句子.

  1.课件出示例句。

  2.指名读,其他学生思考:这句话有几部分组成?(泡泡怎样了?什么样?)

  3.仿照句式说一说。

  4.填空练习,指名读自己写的句子,小组互查。

  四.积少成多:读读背背:

  1.看书自由读《宿新市徐公店》,读准字音。

  2.熟读、练习背诵。

  3.互相检查。

  四.阅读平台:

  1.回忆读书的方法:有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如何读准生字字音?有不理解的词语怎样做?

  2.按学过的阅读方法自学短文:(自由读《快乐的回忆》,圈出不认识的字,标出自然段,查阅自己不懂的词语的意思。)

  3.读中思考阅读思考题:贴鸡毛多有趣呀!请你按顺序说一说这个游戏怎样玩?

  4.小组讨论交流。

  5.师生总结归纳:

  第二课时语文大课堂: 玩得真开心

  一.谈话激趣:同学们,你们一定会玩很多游戏吧?都玩过什么呢?能说一说吗?(丢手绢、老鹰捉小鸡、切西瓜……)

  二.小组讨论:想玩什么?怎样玩?

  三.组合玩游戏,同时注意观察。

  1.学生讨论:我们要观察哪些内容? 游戏前有什么准备?各自什么心情? 游戏过程中人物做了哪些动作? 说了什么? 什么表情? 什么心理?…… 游戏结果怎样? 各自什么心情?

  2.思考:要想把游戏说好还得把哪些内容说清楚? 游戏名称是什么?游戏规则是什么?

  四.选择喜欢的进行小组游戏。

  五.小组交流你看到的情景,注意把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说具体。板书学生说话时带出的好词佳句,反复诵读,进行积累,强化合作学习的意识。

  六.小组汇报,学生评议,老师点拨。

  七.练习把游戏写下来或者画下来。

  八.指名读写好的内容,进行评议。

  九.布置作业:完成习作。

  板书设计玩得真开心人数游戏名称、游戏规则玩法胜负游戏前(准备、心情、表情、语言)游戏中(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游戏后(胜负双方什么样?动作、神态、语言)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1、采用多种方法有感情朗读课文。

  2、认字12个。

  3、 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激发对大自然、对祖的热爱。

  教具准备:

  带有生字的贺年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快过年了,每位小朋友一定很想给自己身边的亲人或朋友送上一份礼物,表达祝福,你知道平时都用哪些方式向我们的亲戚朋友表达自己的祝愿吗?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的题目就叫做《贺年片》。

  二、新授

  1、初读课文

  不同的贺年片表达着不同的祝福,今天我们会收到什么样的贺年片呢?这些贺年片藏在课本里,想看看吗?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一会儿我们比比,谁读得声音响亮、字音准确。

  谁有信心读得准确?(指4人读)学生评价。

  2、识字。

  课文读得准,生字能记住吗?看,生字朋友来了,试试你能不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如果他读得准,我们跟他读一遍,如果他有困难,我们举手帮帮他。(开火车)

  3、再读课文

  4、学文

  我们都收到谁送的贺年片?你们说老师来写。这就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贺年片,你最喜欢哪一张?在课文中找到所在的小节读一读,再自己说说为什么喜欢。

  绿色的贺年片:森林祝愿我们什么?指名读祝愿的话。谁来扮演森林爷爷?(戴头饰)你祝愿孩子们什么?你们收到森林爷爷的祝愿想说点什么?带着这种心情,再读一读这一段。

  白色的贺年片:为什么喜欢? 你想飞到哪里去看一看呢?祖国如此美丽,你觉得这段应该怎么样读?(指导学生带着对祖国的热,轻柔地读)

  蓝色的贺年片:为什么喜欢?你知道大海中有哪些宝藏?想去大海收获宝藏?带着这种自信,读一读最后三行。谁还有迎战困难,胜困难的.决心?男女分角色读。

  红色的贺年片:为什么喜欢?我们穿过时光隧道,二十多年过去了,你们都长大了,在做什么?心情怎么样?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最后三行。学生齐读。

  三、吟诵

  大自然是神奇而美丽的,森林祝愿我们快乐成长,蓝天呼唤我们自由飞翔,大海嘱咐我们收获宝藏,太阳希望我们奉献智慧。大自然是一首美丽的诗。咱们合作吟诵吧!配乐吟诵。

  四、拓展

  1.大自然送给了我们树叶、白云、贝壳、红霞这些充满诗情画意的贺年片,同学们想一想一想,我们还会收到哪些贺年片?

  __________的贺年片,

  是_____________送给我的。

  那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祝愿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喜欢什么?引导学生选择一项说。

  3.四个人一个组,选择其中的一项,可以选其他事物。

  4.班内交流。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课前谈话:

  听说咱们班有很多爱听故事的同学,谁喜欢听故事?你喜欢吗?你呢?看来我们都是知音呀。那太好了,今天我就投大家所好讲个故事。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或幻灯内容导入)

  故事是这样的:

  有一位年轻的母亲因生活所迫,肩负起了照顾婆婆和孩子的重任。她每天都起早贪黑地做事,打理家里的一切,虽然艰辛,但她无怨。她每天晚上回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的婆婆端洗脚水,帮婆婆洗脚,这俨然已成为一道温馨而又特殊的风景。

  有一天,这位母亲为婆婆洗完脚回房间时看到自己的儿子晃晃悠悠地端来一盆水,她感到很非常惊讶。这时,她的孩子用稚嫩的声音认真地说:“妈妈,洗脚。”看着如此贴心、懂事的孩子,母亲的心里暖烘烘的,感动地泪流满面。多懂事的孩子呀,原来她为婆婆洗脚的这一幕,已深烙孩子心中。听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些什么?(这真是个感人的故事──是呀,你懂得用心去聆听故事。这位妈妈真孝顺──你打心眼儿里钦佩她。妈妈和孩子都很孝顺──妈妈为婆婆洗脚的行为潜移默化地感染了孩子。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孩子受妈妈的感染,将心比心,学会了孝顺自己的妈妈。今天的课文,也讲述了两个感人的故事,请看我写课题──(板书:将心比心)然后请生读课题。

  2、你们手中拿的就是这篇文章。课堂中最美的是朗朗的读书声。(出示:现在请自由读课文三分钟,在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完后告诉老师和同学你知道了什么)

  3、把你认为最难的地方找出来读一读?(指名读句并正音)

  4、读的不错了,现在老师想听你们说说,读完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⑴ 例如:我知道了一位阿姨帮助“我”的奶奶推门的事。(对,这是你说的这件事是不是这个意思?)(板书:帮助推门)

  ⑵ 例如:母亲打针,护士扎了好几针才扎准,母亲没有责备护士。(你是要告诉大家这位母亲能──板书:理解过失)

  ⑶ 经历了这两件事的“我”,心里有什么感受?(文中有个词你能说出来吗)

  三、感悟课文,品味语言

  (温暖)你说的正是我想的。如果你亲身经历着这两件事,你的心里也会感到暖暖的对吗?事情的哪些地方温暖了你的心?(边默读边在这些地方做上记号。)

  让我们先来交流第一件事:哪些地方让你有了温暖的感觉?

  1、句子:“有一次她去商店……松手”

  ⑴ 说说为什么温暖了你的心?

  生说:这位阿姨很善良,温暖了我的心。

  师:哪些字词能让你感到阿姨的善良?

  推着沉重的大门:为什么?如果不一直拉着会有什么后果?

  ⑵ 她帮助的是她的亲人和朋友吗?如果你是老奶奶,你心里会怎么想?(学生畅谈到的“真诚帮助,善良”等等中,教师有意提升一下“陌生人”。(面对这样的一位素不相识的陌生人,阿姨也能耐心与真诚地帮助。)

  ⑶ 朗读:

  读出暖暖的感觉。(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开手。)

  2、句子:“阿姨对老奶奶的话。”

  学生自由谈体会。

  (是呀,阿姨的心中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自己的老母亲,这种纯洁的爱,令你沉浸在温暖之中是吗?)

  第二件事:哪些地方让你有了温暖的感觉?

  ⑴ “一天……涌到嘴边的话”

  ① 说说为什么让你感到温暖?

  ② 如果你遇到了这样被扎了两针的情况,你会怎么样?

  ③ 因疼痛而痛哭,埋怨或是责备,但母亲为什么还那么“平静”,难道不疼,你猜猜他当时怎么想?(顺学生的话随机:从哪里看出母亲的敏感、关爱理解别人的心?)

  ⑵ “只见……果然成功了”(出示:不要紧,再来一次。)

  ① “不要紧,再来一次”这简短的一句话,是简简单单就能说的出口的吗?为什么让你感到不简单?(已经打了两针了,而且还起了青包,当已经察觉到年轻护士是个新手。)

  ② 引读:

  当年轻护士为母亲扎了两针却没扎进血管时,母亲鼓励她──

  当母亲的手被扎的鼓起青包时,母亲仍然鼓励她──

  当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母亲分明已经察觉到年轻护士是个新手,有可能面临第三次的失败,她同样鼓励着──

  如果我就是母亲,我会这么说──“不要紧,再来一次。”如果你是母亲,你会怎么说──(引言:

  啊,这是宽慰的说,鼓励的,耐心的……)

  ③ 你认识到了吗?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⑶ “母亲拉着……这段最后”

  ① 为什么你的心感到暖暖的?(文章已经是第二次出现”平静”这个词了,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平静这个词,你体会到母亲对一个孩子的什么感情?)(爱孩子,想着自己的孩子,心里装的都是孩子、关心、无私。)

  ② 现在我的心情是温暖的是幸福的,一开始我的心情就这样吗?(不是。原来是抱怨的。)练笔:原来想责怪护士的我,因为母亲的话语,而感到温暖和幸福。将心比心,激动地想:……

  (例:母亲的'角度:母亲太爱我了,真是我的好母亲;我自省的角度:我为什么就不能像母亲一样体谅别人呢?我太小气了。道理的角度:人与人之间一定要宽容对待,学会理解。只要我们将心比心,才会获得快乐与幸福。)

  四、拓展空间,升华情感

  过渡:同学们,这一撇一捺的“人”字本就相互支撑。生活中,我们用理解、宽容与关爱对待一个个陌生人的事例比比皆是。一段默默地祝福,一句轻轻的问候,一次紧紧地依偎,一声深深的安慰。都是“将心比心”的表现,所以文中的阿姨和母亲这样想:

  1、阿姨对奶奶的话。(“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2、妈妈对护士的话。(“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

  3、我们如果理解了阿姨和母亲的话,肯定也会这样想着: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男孩子把这句话发自肺腑地对女孩子说──

  女孩子请把这句话献给男孩子──

  让我们真心实意地告诉所有人──

  五、回归文本,自然拓展

  1、(板画出心,三十秒钟沉浸)课文学完了,我们的心中一定不会是空荡荡的。这就是我们每位同学的一颗滚烫的心,为了勉励自己,应该在自己心中装入一个份量最重的词,你会装入什么词?

  2、学生回答,逐一板书:

  (帮助、关心、宽容、理解、信任、鼓励、支持、尊重……)

  3、结课:

  孩子们,让我们彼此接纳、将心比心,享受爱与被爱的快乐与幸福吧!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材分析

  《劳动的开端》是一篇表现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艰难生活的文章,作者吴运铎根据自己的战斗经历写成传记《把一切献给党》,本课就是节选于本书。从课文中可以感受“我”自强自立、刻苦磨炼自己的坚强意志。

  教学目标

  1. 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初步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能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能按提纲简要复述第—天挑煤的经过。

  3.理解课文中4个比喻句表达的意思。

  4、了解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艰难生活,感受我自强自立、刻苦磨炼自己的坚强意志。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板书设计

  劳动的开端

  生活所迫 第一次挑煤 走上艰难的生活道路决定挑煤

  旧社会的劳动人民生活艰难,穷孩子也被迫从事艰苦劳动的悲惨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设 计 意 图

  第一课时

  一、解题激疑,揭示新课

  1、“开端”是什么意思?“劳动的开端”是什么意思?

  2、读了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这是一次什么样的劳动?作者什么时候去参加劳动的?为什么把这次劳动称为“劳动的开端”?通过这次劳动反映了什么……

  二、简介作者,了解背景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听课文录音,思考:

  (1)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

  作者先写自己小时候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为了解除饥饿的威胁,决心去挑煤。再写第一次挑煤的经过。最后写第二天又去挑煤,从此走上了艰难的'生活道路。

  (2)作者参加的是怎样的一项的劳动?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

  2、根据“决心去挑煤--第一次挑煤--第二天挑煤”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四、自学字词,读通课文

  1、指名认读生字新词。

  2、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煤藏( ) 宝藏( ) (cang zang )

  挑( )战 挑( )脚 (tiao tiao )

  半夜得( )动身 得( )了吧 (de de dei )

  降落( ) 落( )在后头 ( luo la )

  五、细读课文,加深认识

  1、轻声朗读课文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先写家里穷得揭不开锅,要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再写萍乡煤矿挖煤、运煤情况;最后写“我”去约小赵一起挑煤。

  2、课文中哪些词语说明了劳动人民生活的艰难?用“--”划在文中。

  重点读议比喻句,教师点拨。

  (1)“看着一家人挨饿,我心里像油煎一样”

  ①如果不打比方,使句子意思不变,还可以怎样说?

  看着一家人挨饿,我心里很难过。

  ②这两种说法到底哪种好?为什么?用打比方的说法写出了“我”心里的难过程度。说明才十二岁的吴运铎就已经感受到生活的艰难和有了为家庭分担忧愁的愿望。

  ③有感情的朗读。

  (2)“工人进出……从窑里拖出来”

  ①变换说法。

  工人进出连腰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材说明】

  家乡景物是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本单元的主题就是大自然的美景,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一处家乡的美景进行观察、口头表达和写作。这是学生第一次写有关景物的作文,难度较大,教师可以作比较详细的指导。本次作文教学的步骤是探讨方法──课外观察──交流信息──学生写作──师生共改,本教案是作文教学的第一环节。

  【设计理念】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便成了当今素质教育的核心、教师肩上的重任。小学语文教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才能让学生在自由、和谐的氛围内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产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本次作文不再是学生盲目观察──交流信息──指导写作这样的过程,而是探讨方法──课外观察──交流信息──学生写作──师生共改。是为了让学生写有准备的作文、写思路清晰的作文。本课时的作文指导也改变了教师以前一味的灌输式,而是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探究性地获取写景作文的知识,实实在在掌握写作方法。

  【教学目的】

  1、初步掌握写景作文的方法。

  2、养成写作文先准备后下笔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以歌动情导课 进入写作主题

  1、师生共同演唱《阿里山》这首歌。

  2、歌好听吗?歌中的阿里山美吗?其实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美景,你知道我们的家乡有哪些美景吗?

  3、你们喜欢这些景物吗?为什么?

  4、今天,我们就要把我们对家乡的热爱用笔来写出来,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是怎样写家乡景物。(板书:家乡景物)

  设计意图:用歌声进入主题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引起了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学生对家乡的景物也有了热爱之情。

  二、回顾所学课文 掌握写景要素

  1、写景要素之位置。

  ⑴ 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很多是描写景物的,想写好景物作文,可以借鉴这些课文,如:《黄山奇石》、《日月潭》、《珍珠泉》。(用投影出示这几篇课文)

  ⑵ 观察每篇课文的.第一段,你发现了什么?

  ⑶ 我们写景要先写什么?(板书:位置)

  ⑷ 说说你想写的家乡景物在什么地方?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发现写景作文通常会先介绍所写景物的地理位置。

  2、写景要素之特点。

  ⑴ 黄山、日月潭、珍珠泉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⑵ 想一想课文的题目与这些特点有什么关系?(板书:抓特点 写题目)

  ⑶ 这次作文的题目,你打算怎样写?

  设计意图:此处是为了让学生明白景物的特点是写景作文的重点,其特点可以作为题目统领全篇。

  ⑷ 这些特点都是作者怎样得出的?(板书:观察)

  ⑸ 观察是写作文的基本方法,写景物的作文更离不开我们细心的观察,在观察景物时,你有什么建议吗?(板书:用眼、用耳、用手、用心)

  ⑹ 试着去观察一位同学的外貌,你打算先观察什么,再观察什么?

  ⑺ 通过对同学的观察,你又发现了什么?(板书:顺序)

  ⑻ 我们认真的、有顺序的观察就是为了抓住景物的特点,只有抓住了特点,才能写出家乡景物的美。你能从印象中找到将要写的景物的特点吗?请说一说。

  ⑼ 小结:为了把景物写得更美,光凭平时的印象还不够,我们要用上足够的时间仔细去观察你将要写的景物。

  设计意图:观察是写景作文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怎样去观察景物的特点,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通过同学间的互相建议、现场观察一位同学的外貌,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明白观察不是走马观花,观察不是杂乱无章的。

  3、写景要素之想象。

  ⑴ 《珍珠泉》中说潭底有冒不完的水泡是有许多快乐的孩子吹出来的,这是真的吗?(板书:想象)

  ⑵ 听听这篇作文《神女峰》,它是怎样想象的?

  ⑶ 想象对于我们的作文有什么好处?(小组讨论)

  ⑷ 小结:我们在写景物的作文时就要展开丰富的想象,甚至还可以用上传说来写出我们家乡景物的特点。想象可以使一篇文章生动,只要肯想象,身边的一切都可以变得神奇。

  设计意图:课文、范文都是指导写作的资源,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可以让每一个学生更加清楚想象在写景作文中的作用,想象实际上就是一种创新能力的体现。

  4、写景要素之感情。

  ⑴ 你喜欢学校的花坛吗?你会把它写得很美吗?你喜欢班上的哪一位老师?你写他的时候会把他写得很丑、很可恶吗?为什么?

  ⑵ 作者为什么把黄山、日月潭和珍珠泉写得这样美?(板书:感情)

  ⑶ 小结:我们写景,就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物写,尽情的在作文中抒发自己的感情,这样的作文才会吸引读者。

  设计意图:从实际生活中得出真实的体验,写喜欢的事物才会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师生共同建议 完善写作方法

  1、想要写好家乡景物,你们还有什么建议?(板书:优美词句 动静结合)

  2、自由读板书,巩固写景作文的方法。

  3、总结:选择好自己想要写的对象,用上今天学到的方法,利用课余时间去仔细观察,为写景作文做好准备,并要养成写好观察记录、先准备后下笔的习惯。

  设计意图:用朗读来巩固方法,使作文课的指导又多了一种形式,总结中的习惯教育可以使学生的写作永远受益。

  【板书设计】

  家乡景物

  了解

  位置

  观察 特点 感情 抒发

  想象

  展开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一、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设计本课的目的主要是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各式各样的盒子,发现不同种类的盒子的不同功能,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初步树立设计意识,培养简单的设计能力。

  《会变的盒子》这课,我抓住课题中的“变”字,以《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依据,设计一系列探究活动,通过这些综合学习和探究实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爱因斯坦曾过说:“能培养独创性和唤起对知识愉悦的,是教师的最高本领。”探究式教学模式正是重在培养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并形成积极探索和独立思考问题的学习能力。让学生以兴趣为前提,在轻松、自然、独立的学习氛围中,把教师要讲授的教学内容转化为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由浅入深地进行实践与创新,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寓知识、技能于兴趣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获取学习的经验。

  二、教材分析

  教材第21页左上方的“小体验”栏目,旨在让学生通过拆解旧盒子并反折成新盒子这一过程,探究纸张从平面到立体的变化,了解纸盒各部位的作用,为制作纸盒娃娃作准备。接下来,教材通过六张图片,分五步介绍了如何用拆、画、剪、折、贴等方法制作纸盒娃娃。

  第22页展示了七幅学生作品。通过欣赏分析学生作品中哪些地方巧妙应用了本课所学,帮助学生巩固新知,启发学生联想还可以运用哪些以前学过的制作方法,结合小纸盒原有造型,设计出有趣的作品。这些作品可以是课本剧中的角色,可以是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还可以是笔筒,杂物盒等小摆件。

  三、学情分析

  本阶段的学生对折、剪、贴、画等基本方法并不陌生,在之前的美术课中,已经积累了一些根据图示动手制作的经验,对纸盒造型有一定了解,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加工、装饰纸盒。但是,他们对于纸盒的基本构造,以及盒子是怎样从平面到立体的制作过程少有探究。学生对拆解纸盒抱有极大热情,但是能否把拆开的盒子反折成新的盒子,对他们将是一个考验。这一方法虽然有一定难度,但过程却其乐无穷。学生可以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与空间想象力。

  四、学习目标

  1、通过生动直观的纸盒通关游戏和教师示范,经历独立拆解纸盒由立体变为平面的过程,由浅入深地了解盒子的'基本构造。

  2、通过观看纸盒娃娃制作过程的微课和师生合作探究制作小熊划船的过程中,学习并复习用拆、画、剪、折、贴的综合方法把纸盒变成新形象。

  3、通过观察课本上的七幅学生作品,补充学习卷和组合的综合方法。

  五、重难点重点:

  了解、改变盒子的构造,并设计制作出有趣的新形象。

  难点:立体思维和创新思维的激活与引导。

  六、评价设计

  1、通过学生直观的操作活动,学生盒子的展示来完成对目标1的评价。

  2、通过观看微课和师生合作探究,在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中归纳拆、画、剪、折、贴的综合方法,达成目标2。

  3、在观察和独立思考中,回忆之前学习的卷和组合的方法,达成目标3。

  七、教学过程

  7。1 第一学时

  7。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 评论(0)

  1、组织教学:

  师:欢迎同学们再次和老师一同进入多姿多彩的美术课堂!

  师:今天这节课的主角就是它——盒子!(板书部分课题:盒子)

  盒子有什么稀奇的,生活中随处可见,那么它们都是什么材质做成的?有什么样的作用呢?(出示教具:盒子)

  2、观看课件:

  师:图片中古代和现代的盒子材质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生:分别用不同的材质制成的,有纸质、金属、木质等

  你可别小瞧它,它可是老师的魔术道具,一秒钟就可以变得不一样,不信,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喊出”盒子变变变!”(将盒子反折,露出小鸟的形象。)

  神奇吧!你也想给盒子来个大变身吗?今天就让我们来好好研究研究这——会变的盒子。(补充完整课题:会变的盒子)

  【调动学生兴趣,为进入下一环节做好精神准备。】

  活动2【讲授】探究实践

  1、纸盒游戏

  师:老师今天准备了一个关于纸盒的通关小游戏,你们想不想玩啊?

  生:想!

  师:初级难度:数数盒子一共几个面并标出来。

  生:展示盒子的六个面。前后左右上下六个面。

  师:中级难度:请你拿出一个纸盒,迅速把它展开变成平面的,你还能找到之前的六个面吗?试着标一标。

  生:迅速拆开自己搜集到的一个纸盒,初步了解它的制作方法。

  师:高级难度:你能用最短的时间再把它反折成一个新盒子吗?想想为什么要反折盒子?

  生:反折纸盒,在折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它的制作方法,并在活动中了解纸盒展开图与盒子的关系。

  师:盒子的外部布满了广告,比较光滑,不易上色;而盒子内部展开的平面图就像天然的画纸,便于绘画。(通过对纸盒进行“展开→还原”的活动,初步了解简单的设计与制作盒子的基本方法。)

  2、提出质疑

  师:除了红色部分的六个面外,白色部分起到什么作用?(出示课件:纸盒平面图)

  生:连接、加固。

  活动3【活动】巩固新知

  1、师生合作

  师:老师也想仿照着做一个小熊划船的纸盒形象,可是看起来很单调。你能想办法让它看起来更加饱满艳丽吗?

  生:因为老师只用到了纸盒的两个面。加船帆、号角、海浪。

  师:讲解剪的方法。留一个面上的图案不要剪,其他面上的图案沿着轮廓线剪开,不要剪掉。

  剪、折、贴好盒子。小熊终于扬帆起航啦!

  同学们还有哪些创意?还能用哪些制作方法?(观看课件)

  生:卷、组合。(板书:卷、组合)

  相同纸盒横着设计、竖着设计产生不同的效果。

  2、欣赏学习

  欣赏课件:优秀作品。

  【通过小组研究、实践,发现更多方法及问题。相互启发构思,为进一步的实践活动做好准备。】

  活动4【作业】实践创新

  1、明确作业要求

  师:相信同学们已经迫不及待、跃跃欲试了!那就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吧!

  师:看作业要求。

  运用不同纸盒进行大胆组合与创作,可以合作或独立操作的形式进行艺术实践活动。

  师:组织并参与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

  【训练学生合作能力,通过巧妙利用纸盒的形状和颜色进行组合制作,培养学生的想象与创造能力。】

  2、评价展示

  师:以小组为单位分组制作,将变身后的纸盒拍照上传至微信群。

  师:展示各小组学生作品,组织学生在微信群和课堂上分别进行文字点赞评价和口头评价。

  生:学生互评,点赞加笑脸。

  【鼓励学生勇于自我展示并大胆对艺术作品进行评述。】

  师:到底哪个同学的作品才是最受同学们喜爱的作品呢?评选截止至今晚,请同学们课下继续评价和点赞。

  生:学生谈收获。学生课下继续评价。

  【通过微信网页版将学生的作品进行拍照展示与评价,实现家校互动的一个平台。】

  3、总结

  师:经过我们的巧手、巧心,即将被抛弃的盒子变成了精美的工艺品。生活中有许多废旧作品,我们要善于利用变废为宝,美化身边环境,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的设计方案06-14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07-05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07-04

教学设计方案12-07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09-04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10-10

教学设计方案(优)07-05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模板07-05

教学设计方案(荐)07-05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