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植树的季节》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植树的季节》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植树的季节》教学反思1
本课文字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不过识字量还是很大,怎样保证学生能够准确的读准字音并且熟读课文,这是一课时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揭题后,首先解决生字词,出示词语,抽读、开火车读、齐读,自读课后的生字条,然后开始第一次自读,要求指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圈出还不认识的生字。接着教师范读,孩子听的时候要求听准字音、勾画出停顿和连读的地方。
范读完毕后,请学生第二次自读课文,要求指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停顿。然后就进入分段朗读,过程和以前一样,只是在几段都读完了以后,不忙让学生赛读或者齐读,第三次自读,要求是不再指读课文,流利的朗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连读。这里值得思考的地方就是第二次自读和第一次自读的间隔时间是不是太短了?我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就是要强化学生对于一些难以熟记的生字的读音,迫使其记住。之余第三次自读是否有必要,我想这主要是针对后进生而言的,他们不能马上进入赛读的环节,课文还不能完全读通顺,需要再次自读一遍,再次注意那些难读的字词,其实是给了他们一个缓冲的.过程。也不知道这样是不是违反了新课标的理念,一课时的主要目标其实还是读熟,而且是人人都要读熟,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都知道有时候个别学生在一课时结束后还是不能读通顺,所以有必要加大自读的次数和抽读的次数,一课时就是要为二课时理解课文作准备,所以“读”应该贯穿于一课时,而且是变化这方式的“读”。
记得在新教师培训的时候,查有良教授就说到了小学的老师要做到每5分钟换一个节目,更何况是枯燥无味的朗读了。
《植树的季节》教学反思2
学内容及学背景简介:
《植树的季节》是试验材第三册中的课文,课文讲了为什么春天是植树的季节,人们怎么植树,以及人们为什么植树。时正值春暖花开,植树造林的季节,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
学札记:
学《植树的季节》一课时,因为课文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所以课堂我放手学生自学,然后汇报所学,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当我问学生通过自读课文都知道了些什么时,学生对于1.2.3自然段谈得非常好,可是他们只字不提从课文3.4自然段中读懂了什么,任凭我怎么启发,怎么诱导,学生似乎对这两段毫无兴趣,我只好重新带着他们学习,指名学生起来读课文,我才发现学生对于这两个段落太陌生,好多字词不太会读。重新审视这两个自然段,原来这两个段落的内容过于抽象,学生不易理解且生字新词比较多,本来这节课预计两课时完成,可实际这片课文用了三课时才完成。下课时,我随手翻了翻后面的课文,发现本单元后边有两篇课文《杨树之歌》《记住》,这两篇文章都是用比较形象生动、浅显的语言,写出了人类与树木之间共生共息的密切关系,我想如果把这两篇课文提到《植树的季节》之前讲,学生会很容易体会到人们为什么要植树,学习起来会轻松些。
看来,老师灵活的、创造性的使用材非常重要和必要,我们在工作中可以删减和增添材内容,也可以改变材的编排顺序学,只要有利于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就是可行的。
《植树的季节》教学反思3
今天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植树的季节》,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文章,万物复苏,一切充满了生机。这么清新优美的文字,如何让孩子们入脑入心,备课方面我着实费了一番功夫。
星期一,孩子们还没有完全从周末的愉快中静下心来,如果仅是单纯的说教孩子们肯定散若盘沙。新课程倡导把课堂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场所,强调让学生通过自己切身的体验来认识世界,感悟自然万物,生本语文也强调“你读懂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等这样一些发散而又统领全文的`问题引领学生思维的多元化,让每个孩子都能有不同程度的认识,从而提高课堂参与率。今天这节课亦是如此,虽然准备了大量精美的图片资料,可孩子要有自己的想象才好,于是在他们充分读文识字后,老师真情朗读,请孩子们边休息边想象画面,然后与同伴交流,有的孩子看到了大家植树的情景,有的孩子看到山坡上一片青葱翠绿,有的则通过读文知道了我们要多多植树,保护树木,绿化环境,激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有事可想,有空间可拓展,培养了学生动脑思考、动情感受、动口表达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一方面坚持以读为本,将各种形式的读贯穿于学生理解、感悟的过程中。另一方面我立足文本,着眼课外,精心设计拓展训练,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及图片资料,让学生充分地说一说植树对人类的好处,当学生都了解到植树能给人类带来很多好处时,再引导学生说一说你最想对小树说些什么,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让学生懂得种树、爱树、保护树的重要性。最后则是将写落在实处,既有基础知识的巩固应用,也有写话练习,这是根据孩子们因多读少写而书写速度较慢的一项新举措,同时也是为今后进入三年级写作文、应考做准备。
《植树的季节》教学反思4
这是一堂气氛极其活跃的语文识字课,这是一堂充分挖掘学生想象力的语文课,学生们争先恐后把自己的想法与大家交流,共同分享。
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是《植树的季节》第一课时。本课中生字17个,而且笔画繁杂比较难记忆,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学生自学后的'结果却出乎我的预料,没有像以往一样把每个字是怎么认识的告诉给大家,而是把自己记字的好办法与同学们交流,有这样几名同学的发言使我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创造力、概括力是不可估量的。如:李峥赫同学说:“我是这样记‘漉’字的,小鹿在雨中奔跑把身子浇得湿漉漉的,”多美的一个句子,给‘漉’字赋予了生命同时也把知识教给了大家,叶帅同学这样记‘捆’字,“人用绳子把木头捆起来需要手,”说得简单明白,而且解释了每个部首的意思。在我们大人看来‘葱’没有什么特别记的好方法,可范书铭同学却用自己的亲身感受说出了自己的记字方法,他告诉大家:“我们在吃葱时心里会觉得‘忽然’一辣,所以葱字下面是‘忽’字。”多么富有童真的想象,可它带给孩子们的却是永远的记忆。
看着孩子们高高举起的小手,看着他们得意洋洋的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大家,那种幸福感和成就感早已写在了每个孩子的脸上,这样的成功哪里去找?
《植树的季节》教学反思5
执教: 李凤
教学内容
《植树的季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读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读课文;背诵诗歌。
能力目标:通过拼读,认读生字,扩大识字量。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植树造林、保护树木。
教学重、难点:
1、 认读生字。
2、 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预设:
由于教学这一课时和当时季节反差性比较大,孩子小,没有体会到植树的真实经历和情感,所以通过情境引入,利用课文的插图来理解课文。文章写得很美,可以用来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特别是在读2、3自然段时,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看插图,通过观察画面中的人物、背景来体会少先队员的愉快心情,认识少先队员的美好行为。
以读为本。本文语言清新、生动,充满诗意,很适合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多读,以读贯穿始终,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再读中理解。在初读时认读生字词,
让学生在读中产生疑问,再带着问题来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教学实录:
一、导语
师:同学们,在春天里你们想做些什么?
生:读书、种树、玩。
师:春天里做的事真多。课文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
板书文题:《植树的季节》
{点评:导语开门见山,谈话紧扣文题,培养学生果断的思维方式。}
二、读文
1、 自由读,同桌互听,纠正字音 。
2、 自己再读,标自然段。
3、 指名分段读,注意读准字音。同学评议。
{点评:这篇课文篇幅长,生字、新词比较多,所以“初读”要给充足的时间,使学生充分的读书,为后面的自主阅读作良好的铺垫。}
三、感悟
师:请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读一读,想想为什么喜欢?(学生读书)
交流:
生:第二段,“仿佛”一词很新鲜,土地也会呼吸了,拟人的写法。
师:怎样读呢,试一试。(指名读)
用“仿佛”一词说话。
生:第三段,第二句话很美,读一读。
师:用动作演示“扛”和“捆”。“捆”也是量词如:一捆()、一捆()。
生:我也喜欢这一段。因为这里说出了小朋友在种树,爱护环境。(再读文)
{点评:尊重学生主体性,从学生的最喜欢的段落入手,孩子学习投入,体会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师:自由读四、五自然段。想想读懂了什么?
生:我有一个问题,他怎么知道小树能长成大树,也许,没长大就被人们砍掉了。
师:谁来帮助?
生:现在人们已经不砍树了。
生:还有的山区偷砍树木
师:会有什么后果,请用笔把有关的语句画下来,再读一读,想一想。
学习生字:屏障、泛滥。(通过课件来理解)
(点评:留有空白,给孩子自主学习的空间。)
生:我读懂了,如果人人都种树,保护树木,就会像第四段写的一样,我读一读。
学习生字:撑起、青葱翠绿、黄澄澄。
{点评: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课文,从而,开始了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对于生活和书本的联系,教师通过教学实际对学生开展语文的`、生活的全面教学,所以,孩子收获的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学习,更是对世界的认识、情感的丰富和价值的提升。}
生:齐读这一段。(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下来。
{因为给了孩子的广阔空间,所以,听到了不一样的声音,课堂成为孩子的展示思维、抒发心声乐园。}
四、质疑
生:文题和第一段一样。
师:同学商量,为什么会这样?
{发现问题,让他们自己解决,学会探索。}
五、指名读课文。
六、总结:
十年种树方成才,毀树容易种树难。同学们有这样的决心,爱心,相信不久将来,这一棵小树,(黑板画树)一定会变成参天大树。(再画大树)
《植树的季节》教学反思6
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坚持以“读”为本,将各种形式的读贯穿于学生理解、感悟的过程中,在读中产生问题,又带着问题去读,在反复的读与感悟中,把握课文的感情,达到美读的效果。
但是,本课教学中反映出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对学生的预设还不够。主要表现在难点的突破上。第四自然段写植树的重要性,内容比较抽象。原本设计是想通过音影效果来刺激学生的感观,调动和蓄积孩子强烈的情感体验的,但是由于技术上的一些问题,并未能很好实施。但是,对于这个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图片展示来达到较好的效果情感体验也在他们自己的.表述中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简单认为也许图片展示会限制孩子的想象和发挥,而没有考虑到要是孩子没有这方面足够的知识,势必会导致最后在难点的突破,感情的升华上达不到预设的效果。由于我对设计没有做到全面的考虑和预设,导致在正式上课时,情感没有蓄积到一定的高度,最后认识的高度也就显得比较牵强。在把握句子时就没法准确理解,而没有预料到的我在处理上就显得有些措手不及。
由此看来,课前的各种预设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在课前将各种情况都认真思量过了,面对课堂的各种状况才能做到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植树的季节》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植树的季节》教学设计04-10
[优秀]《植树的季节》教学设计10-13
《植树的季节》教学设计6篇05-09
《植树的季节》教案01-16
《植树》教学反思10-10
《植树》教学反思04-14
北师大版《植树的季节》的教后反思10-06
植树问题教学反思03-07
《植树问题》教学反思05-13
植树问题教学反思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