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巫峡赏雾》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巫峡赏雾》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巫峡赏雾》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读懂课文内容,体会父巫峡雾的变化及美景
教学重点
体会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的含义和在表达思想感情上的作用。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的含义和在表达思想感情上的作用。
教学准备
预习、搜集有关巫峡的诗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快乐读书屋2《巫峡赏雾》巫峡是长江山峡之一,因巫山而得名。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随同作者一起走进巫峡,欣赏巫峡的雾。
二、新授
(一)自读课文启发兴趣
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24页,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老师同学,
2.请一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课文主要写了巫峡的雾,是分几部分来写的,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回答这个问题,
(二)层递吟咏升华阅读情感
1巫峡为什么叫雾峡,是因为它多雾。
2巫峡的雾给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呢?用一个词来概括(俊秀迷人)
你是从哪知道的?
你能把这段话读给大家听吗?
3.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巫峡的.雾的呢?请同学们看自学提示:
课件: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
请你画出课文主要描写课哪几种雾?每种雾的特点是什么?
作者是通过运用哪些方法把雾具体形象描述出来的?
把你找到的相关句子和同桌交流。
4.汇报(是完成板书)
山帽子雾有什么特点?作者怎样描写的?请你读一读
半山雾像什么?作者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把它写具体形象的?
轻纱雾的特点是什么?你是通过那句话知道的?(指导读的轻一些)
江雾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跑马雾又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请你读出它的气势
作者抓住了各种雾的特点,大量运用联想、想象手法,使巫峡的雾似真似幻,仿佛带领我们遨游人间幻境。比喻、排比、拟人等表现手法的使用使云雾姿态更加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极具观赏的视觉冲击力,使我们享受了一顿丰盛的云雾奇观盛宴。
5.第二部分一开始先写巫峡的雾俊秀迷人,又分写了5种雾的各种姿态,这种结构叫什么?(总起--分述)以后我们在写作文时,也可以运用此种结构方式。
6.我们通过各种方式读,感悟到了用语言文字美,接下来我们欣赏图片,进一步感受巫峡的雾的美轮美奂。
巫峡的雾真是千姿百态(板书)它们有的似飞马游龙,有的擦地蠕动,有的像瀑布一样垂挂绝壁,有的又聚成滔滔云纱。
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
(三)识字
师:同学们,通过学文对本课的生字已经认识了,下面老师检
查你们的识字情况,请同学们看生字卡片。
(四)拓展实践,提升阅读品味
巫峡是长江三峡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之一,从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都在这里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老师精选了2首有关巫峡的诗与大家分享(读诗)
(出示后先让学生自读,然后师生齐读)
三、总结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到处都有美,我们缺少的是对美的发现,的确,大自然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
希望同学们能用你的眼睛去发现,用心去体会,并能用文字把它们描述出来与大家分享。
板书设计:
快乐读书屋2
多雾 雾峡
山帽子 大而圆
半山 天幕远山
巫峡赏雾:俊秀迷人 轻纱 丝丝缕缕
江 早而居多
跑马 气势磅礴
赞雾
《巫峡赏雾》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积累“巫峡、俊秀、痴情、璀璨夺目”等词语。
2、美读课文,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3、学习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难点:
一、正确读写并积累“巫峡、俊秀、痴情、璀璨夺目”等词语,体会语言表达技巧。
二、学习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和安排: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到处都有美,我们缺少的是对美的发现。的确,在自然界中,美无处不在,只要细心观察,它准会让你一饱眼福。
2、揭示课题。
二、学生自由认知阅读,要求读准字音
三、感知阅读,要求读得顺口流畅
1、请班里朗读水平较高的1、2名范读,教师作朗读指导。
2、针对朗读的情况,作简短的点评。
3、配乐朗诵,进入情境,欣赏如诗如画的美景。
四、欣赏巫峡雾的美
课文一共写了几种不同形态的雾?请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雾,用“我最喜爱()雾,我欣赏它的()。”的句式说话。
1、自主欣赏。
2、小组交流。
3、汇报交流成果,教师归纳。
五、欣赏课文的语言美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用了哪些优美、贴切的词句和比喻、拟人的手法来描写景物,你最喜欢哪些?谈谈看法,进而可以仿造例句。
六、感知课文的思路流向,理清层次
1、找出课文哪些语段是描绘巫峡的雾的美景的。
学生回答。明确:第3-7自然段。
2、轻声诵读第1、2自然段,思考这两段和课文主体部分有什么联系。
3、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思考:这样的结尾与描绘景物是所表露的情感有何联系?
七、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检查知识掌握和背诵的情况。
二、诵读赏析描写跑马雾的`语段
1、集体诵读。
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跑马雾”这个名字是怎么得来的?课文主要表现了跑马雾的什么特点?
(2)描写“跑马雾”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你认为本段写景有哪些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4)试举出本段中选词准确精当的例子。
针对同学们的讨论和推举代表的回答情况,教师适当引导、点评。
三、合作解读写“山帽子雾”“半山雾”“轻纱雾”“江雾”等的语段。
可设计以下问题供学生参考。
山帽子雾语段:在不改变文意的前提下,将拟人句改为一般的描叙性的句子,试比较有何不同。
半山雾语段:写雾中的小路、黄牛、放牛人有什么作用?
轻纱雾语段:明明是雾在飘动,为什么说“山峰也跟着走动,农舍也跟着走动……”?
江雾语段:找出本段的拟人句,仔细加以体会。
四、声情并茂地集体朗读全文,体会文章蕴涵的情味美。
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为了让更多的人领略到巫峡雾的美,请你给巫峡写一段广告词。
板书设计:
26 巫峡赏雾
山帽子雾大而圆
半山雾 遮山 俊秀迷人
轻纱雾 丝丝缕缕 秀美多姿
江雾随江潮而起如诗如画
跑马雾 气势好生了得 如梦如幻
【《巫峡赏雾》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警惕雾霾天气教学设计模板10-29
警惕雾霾天气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10-28
《雾在哪里》教学设计(通用10篇)06-22
《雾在哪里》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10篇)11-09
巫峡景点导游词10-07
巫峡导游词范文(精选5篇)04-02
《雾在哪里》教学反思10-06
赏秋10-06
赏 荷10-10
长江三峡巫峡导游词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