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教学反思

时间:2022-10-06 22:26:16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苏武传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武传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苏武传教学反思

苏武传教学反思1

  我觉得近来自己越发懈怠了,一上午的时间备课,居然没有弄完,中午又加班才把第一课时准备出来。而且教学效果也不好,他们该会的都没有掌握。主要原因是我对于他们预习情况没有准确的了解,只是想当然地觉得他们都知道该看什么,记什么。看来,以后应该在语文预习的时候多加指导,不然的话真是事倍功半了。

  最近情绪一直不大好,可能是事情多的缘故,总是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大发脾气,也间接影响了上课的情绪。这样真不好,我要试着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让恶劣情绪控制我。

  这段时间和班里的同学也没有好好沟通,想想自己真是太过分了。

  为了提醒自己改正,以后:

  第一, 提前两天备课,充分备课,备课充分。

  第二, 及时认真地批改作业,注意和班里学生的沟通方式,戒骄戒躁。

  第三, 要及时反思。

  错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错却不改。从明天起,做一个认真努力的人!

  苏武传因为有太多的生僻字,加之内容的深奥,读来实属不易,又缺乏廉蔺列传跌宕起伏的.情节,所以很难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这篇文章的激趣点是教学的重点,我细细读来,最终将苏武其人作为学习的重点,苏武将自己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放在了守志不移的气节上,即使生活的磨难接踵而来,匈奴软硬兼施,前有卫律以高官厚禄牛羊满山作诱惑,后有刀剑加身相胁迫,但苏武岿然不动。如果能引导学生深刻品味苏武身上的精神含量作为作文的素材未尝不是一件有益的事情。上一课廉蔺列传课后有道题是太史公评价蔺相如的,我突然灵机一动,用来评价苏武应该是最合适不过的了。“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知道要死了表现得很勇敢,不是死亡本身是难事,而是处于死亡的境况之下是很难的,也就是怎样对待这个死才是难事。我将这句话作为全文的纲来梳理全文的情节。

  当苏武知道张胜涉及谋反之事后态度是不愿屈节受辱,引刀自刺以求杀身成仁,面对卫律的审讯,二次以死明志,这是苏武两次主动将自己置于死亡的境地之中,体现的是面对死亡的一种无畏勇气;

  敌人软的没有得逞,便来硬的,张胜在敌人的刀剑下屈节投降反衬出苏武不为所动的高风亮节,敌人将其放逐在北海无人之处,断绝其饮食,苏武啮雪咽毡毛以求生,牧羊时刻手握节符,这可以说是面对死亡的另一种意志考验,对此刻的苏武来说死亡不是难事,难的是将自己的一种气节坚守到底,平常人会在这样的生存困境中败下阵来,或许会用死亡结束自己,但苏武选择不死正突显了他与众不同的意志与追求。这期间还有李陵苦口婆心的劝降,但均是对苏武人格的一种张扬,一个人一定时期有一种理想不难,难的是一个人一辈子始终抱定一个理想。前不久曾看过林则徐的一篇文章,“苟得国家生死已,岂因福祸趋避之”当林则徐任湖广总督时雷厉风行虎门销烟,抱定的是为国为民的思想,位高权重时对国作贡献也许并非难事,难的是当林则徐被流放到偏僻无人的新疆伊犁阿克苏时还能为当地百姓造福,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为国为民的理想,这就是一种人格的力量,也是一种人生的厚度。

  从这个角度来说,苏武和林则徐是一样的,用他们两人反观当下浮躁的社会会引发我们自身的思考。当我们将这样的苏武引领到学生心中时,学生怎能不被苏武打动呢?至少我自己对苏武的体认加深了。

苏武传教学反思2

  第二课时的内容比较多,今天只完成了一半的教学任务。

  由于周四我们已经讲解了相关的文言知识,所以我把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定为: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不想上课时学生们在梳理情节时,很多都对课本不熟悉,也有一些人虽然知道大体情节,但是在拟小标题时没能够选择正确的语句。4班的答案相对工整,3班学生的'积极性高,不过语言的运用方面稍有欠缺。而且我在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时,也没有多少进步,可能是受前阵子的打击影响,总是没底气的感觉。

  最近的课堂效果和课堂的效率有所下降。归根究底,我觉得还是自己没有把握教材,没有充分备课的缘故。虽然备课时准备的材料很多,但是很多知识点没有串起来,很杂乱的样子,这样使得上课时总是一个一个地点,不能够自成体系。

  既然最后一课时讲成了第二课时,那么我就要把明天的课讲好。所以,晚上再加把劲好好备第三课时

苏武传教学反思3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语句较生拗,学生比较难以进入情境。在讲课之前,我督促学生做了课前的译注准备工作,让学生们自行翻译课文,并将难以理解的实词词义、虚词词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文言文知识点结合资料自行地标注在书本上。虽然比较辛苦,但是我觉得便于学生更熟悉课文,而且能使自己的课程不再停留于字词句的释义层次,可以深入去挖掘课文内涵。所以在上课时几乎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并且比较熟练,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是由于篇幅较长,课时较多,很熟悉课文的同学显得有些不耐烦,不熟悉课文的同学却不太能跟上课堂的节奏,给我的启示是在预习时间我应该多督促学生做好预习工作,让基础好的同学多带动基础差的同学。另外学生还应加强朗读,使之理解课文更深刻。

  问题讨论环节让学生评价苏武,对他们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在讨论中,学生对“名族气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们觉得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思想精髓,也是我们民族不断前进的内驱力。在物欲横流的今日,更有其现实意义。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一环节,学生开始时争论激烈,后来基本上达成了共识。

  人物对比是可引起学生的兴趣。他们先朗读描写李陵、卫律和苏武的语段,卫律的傲慢自大、阴险狡诈,的小人嘴脸、李陵的'愧疚和苏武的忠贞不二,不卑不亢一身正气通过朗读展示了出来。学生对此环节很感兴趣。

  不足:

  1、课前预习时应在加强时代背景的补充,让学生了解那个时代,了解士大夫的追求,他们在理解苏武思想时就会更顺畅更深入。

  2、补充李陵的《答苏武书》,让学生再评价苏武,体会苏武精神的难能可贵。

【苏武传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苏武传翻译10-07

《苏武传》优秀教案(精选8篇)07-20

《苏武牧羊》教学设计10-07

高二语文教案《苏武传》设计10-07

《伶官传序》听课反思10-06

苏武传读后感(通用5篇)10-07

《五柳先生传》教后反思10-06

以苏武为话题的作文(精选24篇)07-21

以苏武为话题的作文(精选21篇)12-07

苏武作文300字三篇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