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设计

时间:2022-10-07 19:38:42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美术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术教学设计

美术教学设计1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邻近色,掌握邻近色的调配规律。

  2、用邻近色进行涂色练习。

  3、感受色彩的魅力。

  教学重点:

  认识邻近色并掌握其调色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邻近色表现出和谐的色彩搭配和完整的画面效果。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水粉颜料和绘画工具。

  学生: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报纸,抹布。

  教学思路:

  本课首先通过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使他们感受到邻近色的和谐美;接着通过观察色轮表,明白邻近色之间的色彩关系和变化规律,并在多媒体的演示下理解邻近色的调配方法;最后最后通过动手实践达到本课的学习目的。

  教学过程:

  1、引导欣赏:

  (1)播放录象,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画面

  (2)出示课题——“色彩的和谐”.

  (3)复习对比色,比较邻近色与对比色的区别。

  2、目标发展:

  (1)什么是邻近色?(出示色轮)

  在色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如:

  黄——黄绿——绿

  红紫——紫——蓝紫

  黄橙——橙——红橙

  (2)寻找邻近色(师生互动)

  A、家居图片

  B、生活图片

  C、建筑图片

  (3)欣赏画家作品,找出邻近色,并说说邻近色在画面中产生的效果:和谐

  (4)师示范邻近色的'调配方法

  黄色里逐渐加大蓝色比例,最后变成绿色。

  3、实践活动:

  (1)作业:用邻近色组织一幅画面。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4、作业展评。

  施教时间:9月18-22号

  课后记

  使用水粉进行邻近色的练习,色彩的比例和加入水分的多少都影响学生的作品效果。水粉练习还应在今后加强。

美术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课学习,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2 、掌握折纸染的原理及方式.

  3 、体验美的不同形式,欣赏不同的艺术风格,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折纸染的方法,并能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现.

  教学难点:

  染时应染透,并能注意色块的布局搭配以及立即单色染纸的艺术风格.

  教学过程:

  一 、实验导入(了解宣纸特性,弄清染纸原理)

  1、组织教学

  同学们,你们爱运动吗?今天有两滴小水滴要进行赛跑,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师操作实验

  将一条普通白纸和一条宣纸比喻成两条特殊的跑道,让学生观察水在哪条跑道上跑的快。

  3、小节原因:说明宣纸的吸水性比较强。

  4、转入新课

  因此,就可以给宣纸染上各种颜色,制作出精美的染纸。

  二、掌握染纸的过程和方法

  1、组织学生欣赏感知,并发表自己对染纸的印象和看法。

  (1)欣赏染纸作品(配乐)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的染纸作品,想看看吗?

  生:想!

  (2)师:欣赏了这么多的染纸作品,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这些染纸作品实在是太漂亮了!

  生:染纸作品的图案非常的丰富、漂亮。

  生:……

  师: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生:这么漂亮的染纸,我们能学会吗?

  生:染纸的.制作过程是怎样的?

  生:……

  2、了解染纸的过程

  (1)猜测染纸过程

  师:如此精美的染纸作品,究竟是怎么制作而成的呢?谁愿意来猜一猜?

  生:可能是用毛笔点上去的。

  生:应该是画上去的。

  师:还有不同意见的吗?想一想我们上节课撕纸窗花是怎么制作的。

  生:应该是先将纸折起来再进行染色的……

  (2)师生共同操作,验证猜测

  师:到底是不是先折起来再进行染色呢? 让我们大家做个小实验验证一下吧!

  过程一:教师请学生跟自己一样,将纸横竖对折四次,不要打开。

  过程二:请学生将折好的纸随便哪一个角浸入彩色墨水中,并观察有何现象发生?

  (墨水迅速沿纸角往上跑)

  过程三:小心将纸打开,观察是否染出了 有规律的图案(在纸上是出现了有规律的小点图案)

  总结染纸的方法:先折后染。

  师:通过实验的验证,染纸的方法是什么?

  生:先折后染!!(教师出示板书:折、染。)

  师:刚才那位同学猜对了没有?

  生:猜对了!

  (对猜测正确的同学给予奖励)

  3、学习各种染纸的方法,解决难点之一

  (1)浸染法(通过浸的方法给纸染上颜色)

  师:染纸的方法有很多种,象我们刚才把纸的四个角浸在染料中,给纸染上了颜色,谁能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

  生:浸的方法……

  生:浸染法

  (师板书:浸染法)

  (2)、滴染法

  师:还有一种染纸的方法是滴染法。(板书:滴染法)

  教师操作滴染法:将彩色墨水滴在折好的纸上,并将纸进行挤和捏。

  师:为何要挤、捏?

  生:为了将颜色尽快的染进去。

  学生尝试操作。

  师:请同学也用滴染法给纸染上颜色。

  (有些同学成功,有些同学失败)

  师:为什么有的同学成功了,而有的同学却失败了呢?

  学生总结失败原因:一、纸太厚 二、水太少

  (3)点染法

  学生思考还有哪些给纸染色的方法?

  师:除了浸染法、滴染法、还有哪些给纸染色的方法?

  生:还有用毛笔点的方法。

  师:你能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吗?

  生:点染法。(板书:点染法)

  学生操作用毛笔涂点并思考为何有的地方染到了色,有的地方没有染到色?

  生总结原因:一、纸太厚;二毛笔里含的彩色墨水少。

  小结:此法适合染折叠次数少的纸,染时笔里要蘸满色和水。

  (4)师:我们怎样才能将纸染好呢?

  生:得把纸染透……

  师小结:必须将纸染透(板书:透)(组织学生寻找原因,巩固教学效果)

  4、学习色块搭配的方法

  (1)、掌握多种颜色的搭配方法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两幅染纸作品有什么不同?

  将老师的作品和学生的作品都还原成折叠时的状态,组织学生进行比较。

  小结:大小色块搭配、各种颜色搭配、深浅搭配等等

  师生操作修改作品并展示。

  (2)、体验染纸特色之一:五彩斑斓

  夸夸作品,小结彩色染纸特点:五彩斑斓、色色具全、五彩缤纷等等

  (3)、体验染纸的又一风格:质朴明快

  出示用多种折法染出的单色染纸作品,请学生欣赏比较

  小结:单色染纸朴素简洁,具有清新明快2美,简介单色染纸方法

  5、掌握用不同的折法制作染纸的知识

  (1)、欣赏比较,感知平行折、辐射折、米字折、揉纸折欣赏用不同折法染出的作品。

  (2)学生自己进行尝试新式折法

  (3)学生尝试用新式折法按自己喜欢的风格进行染纸制作

  (4)、作品展示

  请学生自由评价作品,并引导学生根据画面进行想象。

  三、课堂延伸

  (1)思考:染纸有何用途?

  (2)尝试制作围巾。

  师:同学们,天气越来越冷了,很多人都围上了围巾。想不想自己也来设计一条围巾?。

  生:想。

  (教师分发白色棉布)

  (3)学生操作。

  (4)作品展示。

  师:你们的围巾实在是太美了,下课后,你们可以把围巾送给你最喜欢或你最亲的人,让他们也能感受到冬天的温暖。

美术教学设计3

  一设计意图:

  班级里有位幼儿过生日,老师将盘子分到幼儿手中,好几位幼儿像发现新大陆一样说:“哇,多漂亮的盘子呀,怎么有这么多的花边啊?”于是,许多幼儿都在那边讲起了“悄悄话”。我发现,幼儿对盘子上精美的花边最感兴趣,记得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是这一点让我有了设计此活动的想法,颜色丰富的装饰画活动符合幼儿的思维特征,将颜色和形状合为一体,能再现幼儿心灵深处的声音,又能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定能深受幼儿的喜爱。我参阅了新教材里有关于装饰画的内容和预定目标,结合数学领域里有关排序的内容,基于以上两点设计本次活动。而之所以选择搪瓷盘这一实物来作为装饰画的主体,是考虑到搪瓷盘经济耐用,易于清洗,既可以重复使,也可以用于其它活动。

  二活动目的:

  1、尝试用点、线、叶等图形对实物搪瓷盘进行装饰,并运用所学过的排序方法。

  2、体验用手或棉签在瓷盘上作画的乐趣。

  3、提高幼儿协调搭配颜色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

  (一)知识准备:

  1、幼儿能按图形规进行排序。

  2、幼儿能选择颜色进行排序。

  (二)、材料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1)、人手一块搪瓷盘,一块抹布(2)、每组颜料盒一个,内装有红、黄、绿、蓝等颜料,棉签若干。

  2、教师准备(1)、大瓷盘1个,装饰画范例(1)―(4)。

  (2)、将范例花边的排序图画在长条纸上。(3)、准备一个箱子,把范例与幼儿操作材料分成两边在箱子中藏好,并用布盖住。

  (三)、环境准备:

  “瓷盘展示屋”:在教师身后的瓷砖墙壁上,事先用单面胶在墙粘成屋子的形状。

  四活动过程

  (一)、老师告诉幼儿,今天带来了一个“神奇的箱子”,(老师掀开盖在箱子上的布),非常神秘的问幼儿,想不想看看箱子里藏了什么东西?以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

  (二)、以“摸箱”的形式出示白色搪瓷盘和由简到繁的范例(1)―(4),教师将这些搪瓷盘贴在身后的墙上。师生共同观察范例中间图案与花边的特征,引导幼儿发现花边按规律排序的美。出示过程与步骤如下:

  1、教师边转动箱子边念魔术词:“神奇的`箱子转啊转,变出了……”教师把手伸入箱子拿出白色搪瓷盘,问:变出了什么?(白色搪瓷盘)。

  2、同样用上面的方法“变”出范例(1)―(4),引导幼儿依次观察范例。

  *范例(1):这个搪瓷盘又多画上了什么?(中间画有太阳的图案)

  *范例(2):引导幼儿发现搪瓷盘上的花边,找出图形排列特点,(中间画有一个小朋友的笑脸,花边由同颜色按图形一点二竖线规律排列组成)。

  *范例(3):引导幼儿发现搪瓷盘上的花边颜色排列的特点,(中间画有一条鱼和水草,花边由“圆”形按颜色“红、黄、绿” 规律排列组成)。

  *范例(4):引导幼儿发现搪瓷盘上的花边图案、颜色排列的特点,(中间画有一棵树,花边由一个黄色三角形+两朵红花为“序”组成)。

  3、教师在搪瓷盘(2)、(3)、(4)旁边贴上事先准备好的纸条,引导幼儿发现,搪瓷盘花边是由一组“序”往下重复排列而成的。

  (三)、再次“摸箱”,出示作画所需要的材料(瓷盘、颜料、棉签),引导幼儿说出这些工具的名称。

  (四)、让幼儿以“小小设计师”的形式,参与作画。

  1、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已的装饰构想:“想在中间画什么?花边选用哪些图案组成?要将这些图案按哪种顺序排列?选用哪些颜色进行搭配?”幼儿边说,教师一边在黑板上记录下来。

  2、教师根据幼儿的设计方案进行演示,在过程中告诉幼儿该在哪些情况下使用抹布,保存个人与坏境卫生。

  3、提出作画要求:先想后画;先里后外。

  4、全体幼儿开始动手装饰(用手或棉签),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指导幼儿选择一定颜色和图形按规律进行装饰。

  (五)、请幼儿将自已的作品粘贴在“瓷盘屋”里,引导幼儿互相交流。

  1、你觉得在搪瓷盘上作画好玩吗?心情怎么样?

  2、你觉得自已的作品美吗?哪里最美?

  3、“瓷盘屋”里的其它作品,你最喜欢的哪一个,为什么?

  (六)、活动延伸:

  把瓷盘洗净,置于手工区角内,可让幼儿用手工纸、橡皮泥和其它材料继续进行装饰。

美术教学设计4

  设计意图:

  大自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它为幼儿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天然的素材,生活化的材料也可以作为美术教育的重要工具。现在正值秋季,当秋叶一片一片从树上飘下来的时候,孩子们对此发生了兴趣,有的说树叶在跳舞,有的说树叶在飞着唱歌,有的孩子索性捡起了树叶。看到孩子兴趣盎然,何不利用树叶作为版画的材料呢?孩子用拓印的方法将树叶一片片印下来,既可以发展幼儿的小肌肉动作,又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在树叶上较均匀地涂色并印画的技能。

  2、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培养幼儿初步表现美的能力。

  3、让幼儿体验版画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刷子、颜料、树叶

  活动过程:

  一、引发幼儿兴趣

  1、瞧、今天老师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几张漂亮的图画,你们想不想看?

  2、出示树叶拓印画,幼儿欣赏、交流:象什么?

  3、这几张图画和我们以前的图画一样吗?什么不一样?

  4、教师小结:把用树叶印出来的画叫做树叶拓印。

  二、幼儿尝试拓印,讨论交流

  1、幼儿尝试拓印,教师观察指导。

  2、交流:小朋友印得都很漂亮,这两个小朋友印得也很漂亮,他们两个印出来的一样吗?(不一样),请这两个小朋友讲一讲他们怎样印的?”引导幼儿说出是用树叶的正面和反面印的。

  3、他们两个印出来的.树叶哪个更好看一些呢?(反面)

  三、教师示范树叶拓印的方法

  1、看到小朋友印出来的树叶这么漂亮,我也想试一试,你们来当老师,教教我好吗?”

  2、是在树叶的正面涂颜色,还是在树叶的反面涂颜色呢?(反面)我刚才看见有的小朋友用拇指扶住叶柄涂颜色,这样手就不会脏了,这个办法真好,从上到下均匀地涂上颜色。(在涂时故意留空白)涂完了吗?(没有)噢,把树叶全部涂满,不要留空白,涂好之后,把树叶轻轻地放在纸上,能移动吗?(不能)那就让我用大拇指扶住叶柄吧!用另一只手按一按小树叶,也可以动动小手,把整个树叶都印下来。

  四、幼儿再次操作

  1、选择一树叶,想想你选择的树叶可以变成什么东西?

  1、幼儿操作,并添画成为一形象。教师观察指导。

美术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与目标

  1、通过学生的感知和对信息的扑捉,实践研究性的学习过程。

  2、会用有特征的形构成不同用途、不同特点运动状态的船,表达个性。

  3、在探究性学习和儿童艺术表现过程中,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科技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在了解认知船的过程中,潜在的启发学生劳动创造文明、智慧的意识,拓宽知识面。

  重点:在感知中用有特征的形构成某种船。

  难点:在探究过程中立意和构思,生动地画出船的状态。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彩色笔、油画棒、图画纸

  学生准备:课前查找或搜集有关船的知识和图片,彩色纸、彩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准备情况,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

  1、谜语:两头尖尖像月牙,水上行走全靠它。揭示课题:船

  2、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船有哪些了解,反馈学生课前搜集船的知识。

  教师提出问题:

  1、你知道的船有哪些?

  2、它们有什么用途呢?

  3、请你说一说坐船的感觉是怎样的呢?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搜集信息的能力。)

  三、讲授新课:

  (一)观察欣赏:播放课件,了解船的种类及其功能特征有什么不同?学生一边欣赏一边思考问题:

  1、它们的外形一样吗?

  2、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它们的功能特征有什么不同?

  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对各种船进行简单的讲解。

  学生归纳总结: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扩大学生视野,使学生了解不同的.船用途不同。发散学生思维,开发创造力。)

  (二)教师示范讲解画船及构图的方法:

  1、画一条波浪线。贯穿画纸,从左到右。

  2、画船身。用有特征的形概括自己感兴趣的船身,船头高高扬起,画在画面中间船身要大要长。

  3、局部结构的表现:体现船的种类。

  4、装饰船:体现船的功能。

  5、添加背景:画水中与天空的景物。

  设计意图:(让学生直观了解画船的方法,学会画船及构图。)

  (三)欣赏交流。

  1、欣赏学生的作品,有童话故事里的船,生活中的船,卡通船。

  2、学生交流,自己准备画一艘什么样的船。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构思,会用有特性的形构成不同用途、不同特点运动状态的船,表达个性。)

  (四)学生作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评价小结。

  给自己的船命名,讲讲船的功能,描述人与自然、人与船之间的故事。

  (六)课后延伸与拓展。

  1、结合史实和现实中的有关船的故事,研究船的种类和功能。最大的船有多大?有什么最先进的船?将来的船是什么样的?

  2、世界各国有哪些远洋史和航海家,他们为人类作出了什么贡献?(哥伦布、麦哲伦、郑和)

  教学反思

  本课我通过展示大量的图片,同时结合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了解各种船的功能与特点,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科技和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启发学生劳动创造文明、智慧的意识,拓宽知识面,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师的示范与讲解让学生学会画船的方法。欣赏童话故事里的船,生活中的船,卡通船等学生作品,让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说一说自己准备画一艘什么样的船,发散学生的思维。启迪智慧,培养个性。

美术教学设计6

  花 卉 装 饰 画

  教材分析:

  《花卉装饰画》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教材(冀教版)第14册第3课,本课的设计以“花”的造型变化为切入点,让学生欣赏和感受花儿的美丽,通过大胆畅想和表现的方法,采用概括、归纳和夸张的手法,设计绘制出美丽的花卉装饰画。培养学生用心观察生活的习惯,多角度认识和变形生活中的事物,美化生活空间。 学生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完成从小学到中学的过渡,一方面他们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渴望成功和被肯定;另一方面他们的抽象思维开始占有相对优势。通过观察和引导,能够对事物本质特征有一定认识。能够独立思维和完成一定的任务。 教学思路:

  通过播放花卉幻灯片,引起学生对花卉装饰画的兴趣,以视频的方式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探究花卉装饰画的特点和形式,能够独立完成一幅花卉装饰画。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能够欣赏和感受花儿的美丽,知道花卉装饰画的一些基本手法 ,例如:概括、归纳和夸张。

  2.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运用自己设计、绘制的装饰画,美化生活空

  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大胆畅想和表现,抒发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观察体验生活中的乐趣与情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增添幽默和智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点:运用装饰画的基本手法对花卉进行取舍、夸张和变形。 教学难点:尝试用夸张、变形、手法设计花卉装饰画 课 时: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花卉图案

  学具准备:铅笔、水粉颜色、水粉笔等色彩用具、花纸

  课后反思:

  作为老师,不仅仅是简单的把课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应更进一步的拓展课本内容,把所教知识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身心得到健康成长。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充分活动起来,提出自己的观点,叫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同时我还注重了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探究——欣赏,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作能力。注重学生之间的情感体验和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同时我还注重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比如叫学生了解,发现花卉装饰画在生活中的运用之后,在运用所学知识表达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这样,这些知识就不再是枯燥的凌驾于情感之上了,就会生动地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体现了教材的一种人文精神。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能过比较深入地挖掘生活中与花卉有关的问题,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实现了教学要求,达到了教学目标。但我觉得还应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美术教学设计7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花鸟小品的构图及水墨的表现,掌握花鸟小品画的创作步骤,并能够在临摹的基础上画一幅花鸟小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艺术的花鸟画作品、分析作画步骤、练习绘画等课堂活动,逐步提高动手能力及水墨绘画的表现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对中国传统美术的兴趣,珍视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感受花鸟小品画的独特魅力,初步掌握画花鸟小品的表现技法。

  【难点】

  运用一定的构图方法创作出富有情趣和具有画面美感的花鸟小品。

  三、教学准备

  笔、墨、纸、砚等中国画工具材料,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播放音频,导入新课

  播放古筝或古琴的音乐,同时播放中国古典风格的室内陈设装饰视频,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氛围,引导学生说出室内装饰的中国元素,引出花鸟小品。

  活动二:赏析作品,引导想象

  出示《立》《菊花小鸟》《墨梅图》等小品,提问:这些作品画幅都较小,它们与大幅作品比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表现手法相对简练,构图简洁,却耐人寻味、意趣鲜明。

  追问:这些作品都由哪几个部分构成的?并让学生以一幅画为例来讲解一下作品需要表达的意境。学生观察并回答:这些作品都是由内容、题款及压印三个部分构成。如《墨梅图》,画家要表现高洁的思想情操。

  活动三:启发示范,技法探索

  播放画家绘画花卉小品的视频(菊花、梅花等),让学生注意观察画家是如何用笔墨的变化来展现花卉的?学生思考回答:先确定构图,勾勒花朵的外形,然后染色。

  提问:这几个视频中画家的绘画技法都有哪些相同点?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因为画幅小,所以笔墨简练生动,无论是哪种花卉,都是把形象进行了高度的概括,不追求像。墨色有浓有淡,近处的、主要的用浓墨来表现,次要的、远处的用淡墨来表现。

  活动四:实践练习,展示评价

  给学生布置作业,在临摹的基础上创作一幅属于自己的花鸟画小品。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举办一个花鸟小品画展,请同学们把自己的作品布置到美术角里,同时说说自己的创作意图,也可以从构图、笔墨等方面说说自己的优缺点。投票选出最受欢迎奖、最佳构图奖、最佳色彩奖等奖项,最后教师总结,并给出可行性建议。

  活动五:总结评议,拓展提高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回顾花鸟小品的特点及特点,并提示学生花鸟小品是我国传统绘画形式,提升民族自豪感。留作业在网络上搜集你喜欢的花鸟画小品下节课分享。

  五、板书设计

美术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生活情趣,并运用绘画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

  2、珍惜朋友之间的友情,培养学生善待朋友,关心朋友,帮助朋友,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3、通过讨论交流,能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并说说和伙伴的故事。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有效的观察画面,找出不同的表现所呈现出的不同效果,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

  难点:

  收集更多的表现友情的'作品让学生欣赏、观看。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你有好朋友吗?你了解他吗?让一个学生说出另外一个学生的特征,让大家猜猜看是谁。

  2、回想一下我们小朋友经常在一起干什么?(捉迷藏、踢毽子、踢足球、摸鱼、画画、聊天等等)

  二、欣赏

  1、出示课件,欣赏书中的艺术作品,在老师的引导下,我们共同分析了课件上同学的脸型、五官、发型等特点。

  2、请学生选一幅自己最喜爱的作品进行讲述,谈一谈自己对作品的认识,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3、因势利导,后面的内容由学生自己来分析。(老师指导)

  4、让学生登台讲一讲自己和伙伴在一起最快乐的事情。

  5、找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好朋友有什么特点?

  (浓眉、大眼睛、高鼻梁、鹰钩鼻、卷发、樱桃嘴、大耳朵等等)

  三、探索、实践创新

  1、分组讨论:怎样把同学画像啊?

  (讨论、交流)

  2、集体讨论

  先说说伙伴有什么样的脸型?像什么形状?(可以举例子,比如我们班的............)你在生活中还见过什么样的脸型的人?

  3、分析脸型

  4、展示绘画步骤

  5、欣赏中外作品(可以集体讨论)

  6、按课本上作业提示,画一幅和小伙伴在一起的作业。

  7、积极参与评价

  四、师生总结

  五、感想

  在教学中,可让学生通过介绍各自“身边的伙伴”,说说他们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和帮助,从而懂得善待朋友、珍惜友情、与人和睦相处。引导学生把与伙伴在一起的快乐情景,用画笔表现出来,鼓励他们大胆释放他们的情感。

美术教学设计9

  教学目的:

  1、学习纸偶的装饰方法。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5课 偶戏

  2、培养学生美化生活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的综合素质。

  3、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教学重点

  收集一些布袋偶戏的资料。

  教学难点

  偶戏道具的装饰方法。

  教学准备

  各种废旧材料、线绳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偶戏是我国戏剧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偶戏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民间艺术瑰宝。偶戏的种类较为丰富,有提线偶、仗头偶、布袋偶和皮影等。偶戏的表演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5课 偶戏

  2、讨论交流

  课前我让同学们本地区的偶戏和偶戏的历史。下面请各小组把你收集的偶戏的资料

  互相交流一下。

  二、新课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5课 偶戏

  1、欣赏课文图片

  请同学们看书,和同学讨论课本上的偶戏这几幅图片都是什么偶戏?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发言。

  2、了解一些制作木偶的方法。

  师:看!有那么多的装饰方法,偶戏我们也来试一试吧,每个小组装饰一个小纸偶,组长作好分工,看哪个组能在五分钟之内装饰好并且拿到讲台上来。

  生:(按组装饰小纸偶。)

  师:噢,上来了那么多的小朋友。谁来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你有更好的方法去装饰它吗?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环节说明及反思:

  这一环节是让学生把自己探索得出的装饰方法和材料马上应用起来,并且通过学生的评价进一步探究纸偶装饰的一些要素,如:颜色的搭配、和谐、符合角色形象等等。更进一步地体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四、同学们已分组编好了童话剧,还根据角色分工做好了初步的纸偶。现在,开始装饰我们的纸偶。注意要美观,要符合角色形象,做好的小组就可以表演童话剧了。看哪个组做得又快又好。现在开始。

  生:(分工装饰小纸偶。)

  五、现在来看看我们的童话剧表演,好吗?你们除了看表演,还要观察纸偶是怎样装饰出来的。

  六、小结:今天,我们一起装饰了我们的小纸偶,并进行了童话剧的表演。只要用心观察,我们还可以发现更多的装饰方法和材料。除了用纸偶表演童话剧,还可以用木偶、皮影、手袋布偶等表演童话剧,请大家欣赏它们的装饰。(放录象)

美术教学设计10

  教材分析 :

  《看谁涂得更好看》一课安排在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一册第二课。“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美术活动与游戏有着内在的联系,想象和自由创造是美术活动与游戏的共同特性。尝试以缤纷的色彩组成灵动的画面,也是儿童喜爱的游戏方式之一。画笔和色彩对儿童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自幼儿时期,他们就喜欢在随意的涂抹之中体味色彩对视觉的冲击;体味创造的成就感;体味快乐:这种体味是审美的摇篮。在本课学习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认识色彩,注意统一纠正某些颜色的不规范名称。在认识色彩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选择画笔,自由组织、涂色,以点、面、线、圈、刮等不同方法涂色,感受不同的画笔、不同的方法所带给画面的不同视觉感受,也使学生体会到色彩的搭配与组织的变化带来的不同效果,并且学习敢于大胆组织画面,为今后的学习与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欣赏艺术大师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了解艺术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2、创新探究目标:尝试运用不同方法、不同材料画画,,懂得敢于尝试,大胆展现自己的个性。

  3、技能目标:能认识不同的色彩,了解油画棒与水彩笔画出来的效果有何不同。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美术游戏中学会使用画纸,尝试用不同笔触、不同画材组织画面。

  难点: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的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

  课前准备:

  教师:素描作品、油画作品、水彩作品、水粉作品、版画作品、国画作品、炳稀画的衣服、以及相关的绘画材料,课件等常规用具。

  学生:蜡笔、油画棒、水彩笔任带其一均可。

  课时: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辨识色彩游戏

  (拿出色彩卡让学生辨识,看谁的反应最快,能说出色彩的名称。)

  教师快乐谈话:小朋友们,瞧,我把大家喜爱的机器猫请到我们的教室了,他给我们带来了礼物,谁要啊?不过要想得到礼物的小朋友先得过我这一关,就是来做个辨识色彩游戏。

  2、美术字揭课题

  在学生体验好各种材料的不同感受之后,采用谈话法揭题。并且拿山事先准备好的课题,展示在黑板上。

  [精致有趣的课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好奇、兴奋地状态迅速引入下一个教学环节中。无形中培养学生欣赏美术字的能力,为美术字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玩辨识色彩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色彩的认识。]

  3、了解绘画种类,

  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的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

  (素描作品、油画作品、水彩作品、水粉作品、版画作品、国画作品、炳稀画作品等)

  A摸一摸,看一看绘画作品

  B想一想,说一说内心感受

  C找一找,认一认绘画种类

  D画一画,动一动体验感受

  [学生在观察、触摸、讨论、实践中对不同种类的绘画作品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教师与学生一起以游戏的心情蘸色、调色,观察色彩的变化,学生对各种绘画材料有初步的认识,了解相关工具及使用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孩子从一开始接触绘画起,就逐步形成一种很大气、不拘谨的绘画态度]

  布置下节课带工具材料。

  施教时间:9月11日—9月3日

  札记:新入学的学生好动,还不适应小学生活,40分钟课堂对于他们来说有些漫长,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个轻松的环节至关重要。

  第二节

  一、欣赏分析,传授新课

  1、课件欣赏大师作品(师生共同欣赏一组以线条与色块构成的抽象风格的绘画作品如:克利、米罗、康定斯基、蒙德里安等大师作品。)

  [《美术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体现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获得更大的美术教学效益。]

  2、分析大师作品

  教师提问:“刚刚看到作品,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你都看到了什么样的线条或色彩?”

  “你觉得画画的人心里在想什么?是很高兴?很恐怖?还是有点伤心?哪些笔触让你有这种感觉的?”

  [绘画是情感的表达。你快乐,你的线条也会跳舞:你悲伤,你的色彩也会暗淡。低年级的儿童虽然不要求刻意去表现,但这种感觉却可以从最初时潜移默化地培养。]

  3、观看教师范画

  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教师现场示范画一幅画。

  [教师的示范给学生直观印象,优美的乐曲给学生美的享受,轻松片刻使思维调整到最佳状态,化简学生作画的畏难情绪,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4赏析学生作品

  [通过欣赏同龄人的绘画作品,了解油画棒与蜡笔画出来的效果有何不同一一油画棒粗犷有力,蜡笔柔和匀净。]

  二、合作创新,动手实践

  根据学生不同喜好分层布置作业,让每位学生都能体会到绘画的乐趣。

  (1)临摹画一幅作品。

  (2)自己想象创作一幅作品。

  (3)自由组合共同完成一幅作品。

  [在明确作画要求后,学生开始进行创作,选择优美轻松的钢琴曲作背景音乐,创设愉快的氛围。]

  (四)作品评价,课外延伸

  1、展示各组的绘画作品

  [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风采,验成功的快乐。]

  2、学生当评委,评价作品

  A.学生的自我评价

  B.学生之间的互评

  C。老师进行客观评价

  是否积极地参与探索活动;

  能否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感受……。

  让每位学生都能体是否灵活地开动脑筋,结合线、色等造型因素进行组织创造:[让学生学会自评、互评,学会学习和自我教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者。教师的观念要适应时代需求,不应以‘‘成人化”的眼光去要求学生,以“成人化”的标准来衡量学生,要鼓励学生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勇于尝试。]

  D.请机器猫为大家颁奖

  [做到首尾呼应,再一次地将学生带入创设的童话情境,提高了他们的对上美术课的兴趣]

  3、总结延伸

  鼓励学生回家后与父母家人共同装裱自己的作品,装饰自己可爱的家。

  [学会创新与探究,学会让自己的东西变得实用、生活化起来。又增进了亲情。]

  施教时间:9月14日—9月15日

  札记:

  个别学生可能会忘记带绘画工具,教师要多准备儿童绘画用具。来保护孩子学习美术的热情,同时要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美术教学设计11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吹塑纸剪贴画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2: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吹塑纸剪贴画的步骤方法

  难点:内容新颖,制作精致,装饰美观

  教学准备:

  吹塑纸、剪刀、胶水、铅笔

  教学过程:

  一:感受体验,导入新课

  1:感受吹塑纸的.特点,学生讨论、归纳

  2:师小结:吹塑纸材质较软、可以进行剪刻

  3:板书课题

  二:欣赏、分析范作,启发创作思维

  1:出示范作,学生欣赏、分析

  提问:这幅吹塑纸剪贴画与其它画有什么区别?

  小结:纹理美

  2:欣赏教材中的范作

  提问:教材中几幅作品分别贴画了什么内容?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这几幅作品构图有什么特点?

  教师小结:内容广泛,可以多方面选材,构图饱满,纹理刻画细致、美观。

  三;演示制作方法步骤

  1:剪形

  要求剪形时不能剪得过于琐碎,先剪大面积的形,再剪小块形,剪的时候尽可能做到线条流畅。

  2:刻画

  用铅笔在剪下的形上添画装饰线条,使形更加具有装饰性,更加美观,在刻画时,力度要掌握好,太轻纹理会不清晰,过重会把纸画破。

  3:粘贴

  粘贴时胶水要均匀,先贴大块、主要的形,再贴小的形,粘贴时要考虑构图和布局,切忌太散、太乱,要紧凑。

  四:学生练习,教师行间指导

  五:课堂小结,作业展示欣赏

美术教学设计12

  教材分析:

  本单元课文第一主题是故乡情思。本课就是一篇怀念家乡的作品。作者怀着真挚的感情,回忆了故乡江南小桥的特点,回忆了小桥给自己的童年生活带来无限情趣,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作者开门见山,点出“故乡在江南”;又从数量多,造型奇,名称美和成为孩子们的乐园等几方面,具体介绍了家乡小桥的特点;最后以“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点明中心,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怀念家乡的深切感情。

  学情分析:

  本课介绍的江南水乡小桥,对大多数孩子来说,江南的小桥流水未必熟识,可组织学生上网查阅有关水乡小桥的资料。复述课文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本课的这一训练可以凭借“小标题”来展开,这样既帮助学生理清了复述的基本层次,也降低了复述的难度。当然,复述还是要以文章为依据,必须在认真读文,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进行。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家乡小桥的特点。

  2、在熟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常相忆,最忆家乡的桥。”这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热爱家乡,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3、继续学习复述课文,能按小标题复述课文。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作者热爱家乡,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2、学习复述课文,能按小标题复述课文。

  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上网查阅有关水乡小桥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出课题

  同学们,有这样一位作家,他离开他的故乡江南一别就是几十年。每次与朋友谈起江南,故乡的人、故乡的景始终萦绕在他的眼前。尤其是故乡的那些小桥。于是他就提起笔写了这——

  板书:家乡的桥齐读课题

  [说明:通过谈话,引出课题让学生慢慢进入学习探究的氛围中,为整堂课的实施打下较好的铺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自读欣赏,整体感知

  为什么作者如此留恋家乡的桥,家乡的桥给作者留下了哪些挥不走,抹不去的记忆呢?轻声读

  1、轻声读读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2)故乡的桥的哪些内容给作者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

  2、交流板书造型千姿百态

  名称多、美

  我们的乐园

  [说明:通过朗读,圈划,让学生基本了解了文章的大致内容,也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三、理解桥形,品味语言。

  1、自己读读课文第3节,课文写了两种桥,你最喜欢哪一种桥多读几遍想象一下这桥的样子?

  2、交流看媒体指导朗读

  3、学了第3节老师有一个问题不明白,作者只写了过户桥、单拱桥,可为什么说千姿百态?你们谁来告诉我

  4、师:小结,课文抓住了家乡桥中最有特点的桥介绍,说明了家乡的桥千姿百态。

  四、学习桥名,感悟之趣

  1、教师引读文中描写桥名的句子

  2、换一种形式念文中描写桥名的句子。

  3、品读王维的诗句,理解“撷取”的含义。

  (1)你们读过王维的这首诗吗?(屏幕出示诗句)

  “如意”两字就是从“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这诗句中撷取出来的“撷取”是什么意思?

  (2)撷取指摘取较高雅,珍贵的事物,如撷取天上的星星,大家一起再念念写如意桥的语句。

  4、播放媒体,欣赏不同字体的桥名

  5、体会儿时坐船、看桥名、听故事的情趣。

  五、欣赏玩耍语段,体会惬意。

  1、指导朗读,体会惬意和难忘。(指名一男生读——师生配乐读)

  2、家乡的`桥真是让我们看不尽,想不完,此时此刻,我们大家大概有许多话要说,我们来看一个填空,读读课文考虑

  出示:家乡的桥真使人(),我们可以(),还可以(),那是多么有意思啊!

  3、小组讨论交流朗读

  [说明:这个填空既是对前面学习内容的一个复习巩固,又是下一节内容的概括]

  六、总结课文,理解长相忆。

  时光流逝,那个喜欢在小桥边玩耍的孩子长大了,他时常想起家乡那千姿百态的桥的造型。最简单的要数(),最漂亮、最有气派的是()。他时常浮现出一个个充满情趣的桥名,()。再想看看在青石上凿就的桥名字体,有的(),有的()。再想听一个外婆关于桥的()。最想的是夏天荡一条小船进桥洞,碰得巧还能()。

  这些真是作者心中挥不走,抹不去的记忆啊,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出示: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朗读

  [说明:这里既是对全文的总结,又是帮学生梳理了一遍文章,同时无形中也让学生理解了最后一节的含义,理解了就自然而然读出感情,真是水到渠成。]

  七、课后拓展。

  1、收集上海的桥的资料。

  2、选择一座桥具体介绍。

美术教学设计13

  活动目标:

  1、幼儿能根据树叶的形状进行想象,并通过组合构成各种画面,并能用拓印、压印、拼贴等方法制作叶子画。

  2、幼儿能充分发挥想象,大胆尝试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活动准备:

  1、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叶子。

  2、制作材料:白纸、颜料、铅笔、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1、创设氛围,引起幼儿兴趣。

  师:秋天到了,你发现树上的叶子有什么样的变化吗?

  (请幼儿说说、唱唱、表演一下树叶飘落的情景)

  〔运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或方式,将幼儿的活动兴趣激发起来,使他们较快地进入一个有一定目的且积极主动的状态。因此活动一开始,我便采用问答、音乐、律动等融合引导幼儿进入主题,请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运用自己的想象、利用自身的动作,来表现自己对叶子的认识。〕

  2、引导幼儿观察树叶,进行合理想象。

  请幼儿找一找自己喜欢的树叶并说一说它像什么。(幼儿自己寻找、想象)

  〔在这一环节中是启发幼儿合理想象。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象,我们能看到他们大智若愚的稚嫩童趣,一片树叶可以引发他们不同的想象。例如:“这片银杏叶像什么?”“扇子”“它还像什么?”教师可以再次启发幼儿的'想象,让他们深入思考,出现各种奇思妙想,而且也为下一个制作环节打下的基础。〕

  3、幼儿制作叶子画。

  (老师观察幼儿选用的树叶与表现的事物是否相符合,指导能力弱的幼儿合理构图,表现事物特征。) 〔这一环节是在前一环节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性的创造制作,对孩子们来说,这种充满自信和自主的操作同样具有想象、创造性的成分,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操作可以使幼儿按目前的心理需要(成功需要、尝试需要)选择不同的方式,在已有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创造向前推进一步,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体验成功的喜悦。〕

  4、展示幼儿作品,幼儿自评。

  (倾听幼儿介绍,提出恰当意见。)

  〔针对幼儿喜欢成人或同伴对自己的劳动成果加以关注和肯定的心理特点,我让小朋友相互介绍作品或向老师介绍自己的作品,也促进了老师和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在评价过程中,教师注重的评价绝不局限于幼儿的操作结果,而应包括幼儿各种能力、意志品质、情绪情感等全方位的发展状况。活动最后,师生共同与作品合影留念,让幼儿再一次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在以后的活动中保持这种创作精神。〕

美术教学设计14

  课业类别: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中学美术教育是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了解标志的分类及构成等基本知识,学习标志设计的创作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创造思维能力和应用视觉语言的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重点:标志的应用分类和构成形式。

  教学难点:标志的创意设计。

  教具准备:电教设备、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学具准备:画笔、画纸、颜料等绘图用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启发讨论式导入新课:教师启发提问。

  同学们,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标志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我们每天都能在不同的场合见到一些标志,请同学们仔细回想,你都见到过哪些标志?这些标志都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确实如此,标志存在于我们社会的每个角落,适用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在现代社会中,标志已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视觉符号,它更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强大的社会功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视觉的语言――标志设计。(板书课题)

  三、讲授新课:

  引导学生看大屏幕。(演示教学课件)

  同学们通过欣赏这些标志可以看出,每个标志都蕴含着大量的信息,具有一定的含义。因此可以说:标志是具有某种含义的视觉符号,犹如语言,起着识别、示意和传递信息的作用。它通过精炼的艺术形象,使人一目了然。它具有很强的概括性与象征性,同时也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标志的种类

  下面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些标志按照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哪些种类?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讨论。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标志的类别繁多,使用广泛。例如:用于国家标志的国徽、国旗。用于团体标志的共青团团徽,团旗,少先队的星星火炬。用于商品上标志称商标,如李宁牌商标、奥迪轿车标志;用于各行业、机关等职能部门的专业标志,如公路局的标志、中国铁路的标志、公安机关的标志、红十字的卫生标志等;用于会议上标志,如奥运会标志,我国政治协商会议标志;用于公路、铁路、航空交通的称交通标志;指示人们注意安全的安全标志;标明街道的路标等。此外,标志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而多样化,如体育运动标志、电视台标志、网站标志等等。

  (二)标志的构成形式教师结合课件讲解。

  1、颜色构成的标志。我国在生产和交通安全的颜色标志为红(静止、停的意思)、黄(警告、注意的意思)、蓝(指令、遵守的意思)、绿(安全通行的意思)、如铁路用黄和黑标明注意、警告、危险的安全标志,用红和白作为公路交通标志,用红、黄、绿灯指挥车辆行驶的标志等。

  2、文字构成的标志。如永久牌自行车标志、可口可乐标志、第一汽车制造厂标志等等。

  3、图形构成的标志。如奥运五环标志,党徽标志、韩日世界杯标志、农业银行标志、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标志等等。

  4、文字和图形相结合构成的标志。例如:运用中国古钱和"中"字构成的中国银行标志、中国铁路的"工人"标志、中国工商银行标志、吉林电视台标志等等。

  (三)、标志的构思与创意。

  结合课件欣赏中外优秀标志作品的构思与创意。如奥运会标志、北京奥申委会徽、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等。

  1、奥运五环标志。它由5个奥林匹克环套接组成,5个环从左到右互相套接,上面是蓝、黑、红环,下面是是黄、绿环。整个造形为一个底部小的规则梯形。奥林匹克标志象征五大洲和全世界的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相聚一堂,充分体现了奥林匹克主义的内容:所有国家和所有民族的“奥林匹克大家庭”主题。同时也象征着五大洲的人民团结起来,为创造光明的世界而努力。

  2、北京奥申委会徽。该标志图运用奥运五环色组成五角星,相互环扣,同时它又是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中国结”的'象形,象征世界五大洲的团结、协作、交流、发展,携手共创新世纪。五星,似一个打太极拳的人形,以表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精髓。整体形象行云流水,和谐生动,充满运动感,以此表达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

  3、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是中国特点、北京特点与奥林匹克运动元素的巧妙结合。以印章为主体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人的造型同时形似现代"京"字的神韵,蕴含浓重的中国韵味。

  (四)标志设计的方法步骤。以设计“禁止吸烟”标志为例,讲解标志的制作过程。

  1、选题。确定标志设计的题目、内容及要表达的信息;

  2、构思。怎样突出标志设计的特征,用什么手法来表现。

  3、构图。可多画几幅草图,反复思考,寻找简练、概括的形象,明确地表达信息;也可采用不同的手法来表现,以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

  4、定稿。选择最理想的设计定稿。

  5、着色。设色单纯、醍目,或用对比色彩。一般只用一两种颜色,防止杂乱影响效果。

  四、作业要求:

  1、设计一幅运动会上具有本班特色的标志;

  2、给学校各专用教室设计一个标志;

  3、给学校的音乐会、艺术节、讲演比赛、故事会、家长会、书法比赛、绘画比赛、校庆等活动设计一个标志;要示形象鲜明,传递信息准确、独特、美观。

  五、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重点: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如:怎样将语言概括地用符号来表现,怎样表达得明确,又有独特的形象。发现有独特设计的作业可以展示给大家,以便同学之间互相沟通信息,互相启发。

  六、课堂小结:展示设计较好的作业,巩固标志设计的特征及表现手法的知识内容。可让学生以谈设计的构思过程来说明。

美术教学设计15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人体的基本比例及其处在不同姿态情况下比例的变化。

  2、 学习用简单的线条描绘人物动态的基本方法和人物写生的步骤。

  (二) 教学重难点:

  1、 不同姿态的人体比例的不同。

  2、 人物动态与重心的掌握。

  (三)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教材、一张2开的白板纸、投影仪、投影片(单片、复合片)、录音机、录音带、每组一条2米长的小绳(课前发下)。

  2、 学生准备:画纸、铅笔、彩笔。

  (四) 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

  (1) 谈话激趣,情感渗透。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上一节生动有趣的美术课,比比看哪些同学表现的最积极最投入,让我们愉快合作,共同学习研究,一起度过一段最难忘的时光。大家说好吗?”

  (2) 导入新课。

  “同学们,校园里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校园里的伙伴又是我们最熟悉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与研究‘第二单元:多彩的学习生活——校园伙伴’这一课。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与研究两个问题:①不同姿态的人体比例有什么不同?②人物的动态与重心如何掌握?大家齐读一遍。”(用投影片出示课题)

  2、 新授。

  (1) 学习研究不同姿态的人体比例有什么不同。

  A、 利用人体比例图指导学生测量各种姿势人体大致比例。

  师:“同学们,首先我们来学习与研究问题一。校园里的伙伴就是我们的同学,是我们最熟悉的。那么谁能说说平日里同学们都有哪些不同的姿态吗?”(生答)“大家说得很好,观察得很仔细。我们人是最完美的形体,其组合匀称、谐调,头与躯干和四肢之间存在着恰当的结构关系。那么,不同姿态的人体比例有什么不同呢?大家知道吗?想不想知道?下面就让我们亲自动手来测量一下,你就会发现结果的。人体有许多种不同姿态,现在我们主要来测量这四种姿态。”(出示人体四种姿态比例图投影片)

  师:“测量的方法是以人体头的长度为单位,从头到脚垂直测量,看大约有几个头的长度,记录下来。下面我们分组来测量:一组和二组测立姿的;三组测坐姿中坐在凳子上的;四组测坐姿中席地而坐的;五组和六组测跪姿的。测量时每组要有分工:有测量的、有被测的、有记录的、有观察的、还有汇报的。被测的同学在测量时一定要把腰背挺直,平视前方。每组先测量一两个同学,现在开始。”(教师指导)

  B、 学生汇报测量结果(教师板书),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得出人体比例的一般规律。(投影片出示数据。

  师:“通过大家的测量,我们得到的结果大致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而是有所差异,这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们不同的人身体发育的速度存在着差异,有的快一些,有的慢一些;不同的种族,不同的性别,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现在我们来观察这些数据,你会发现人体比例的一般规律:站约7个头长;坐约5个半头长;席地坐约3个半头长;跪约4个半头长。(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在投影片上揭示出人体比例一般规律的4个数据)大家齐说一遍。”

  (2) 人物的动态与重心如何掌握。

  A、 过渡。(出示复合投影片:人体正立与活动时肩胛带与骨盆带变化对比图)

  师:“立姿与坐姿是表现人体相对静止情况下的形态,而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物形态的动作变化很大。在绘画中,大家觉得相对静止的形态容易画,还是运动的形态容易画呢?(生答)为什么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这幅图(出示投影片:两种姿态图),看看人体正立和活动时,肩胛带和骨盆带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对比观察回答,得出结论:出示文字投影片)正因为人体正立时,肩胛带和骨盆带成水平状,以中心线为对称轴左右对称,所以觉得容易画。而活动的人体,肩胛带与骨盆带倾斜呈相反状,左右不对称了,所以觉得难画。不过,这里面有个小巧门,只要大家掌握了运动人体形态的重心、重心线和动态线,那么,你就会觉得很容易了。大家想知道吗?(生答)那好,接下来就让我们来学习与研究第二个问题:人物的动态与重心如何掌握。”

  B、 重心和重心线。(出示复合投影片:先出示图,再出示概念。)

  ① 重心的概念:

  师:“人体平衡靠重心的稳定,那么什么是重心呢?重心是指物体的`重力的中心。谁能说说我们人体的重心在哪里呢?(学生回答)人体重心大致在脐孔上下。”

  ② 重心线的概念:

  师:“那么,什么是重心线呢?请大家竖起耳朵仔细听,看谁能完整地复述一遍。重心线就是通过人体的重心向地面所引的一条垂直线。”(一名学生复述一遍,然后全体学生齐说一遍)

  ③反馈练习:每组发一张画有不同姿态的人体投影片,让学生讨论后找出重心并画出重心线,最后投影展示评讲。

  师:“同学们,重心和重心线大家都理解掌握了吗?(生答)真的吗?那我可要考考大家,每组给你一张不同姿态的人体图片,大家一起讨论找出重心、画出重心线。画完后,请一名同学拿上来投影给大家看,比比那组同学找得准、画得好。”

  C、 动态线。

  ① 概念。(出示画有动态线图的复合投影片导出概念)

  师:“大家真聪明,这么快就理解掌握了重心和重心线。所以,下面我想进行一个非常有趣的小测验,看屏幕模仿动作,看谁最聪明,模仿的最好。”(出示只有动态线图的投影片,全体学生起立一起模仿动作。)

  师:“大家的动作模仿的太棒了,简直就像舞台上的演员一样,美极了。请坐。大家看这幅图只有几条简单的线条,为什么大家却能够模仿的如此准确呢?这是因为这几条简单的线条就是表现人体运动总趋向的主线,我们把它叫做动态线。(出示动态线概念投影片)大家齐说一遍。所以说,只要我们掌握了动态线,那要表现运动的人体形态是不是就很容易了呢?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动态线的变化。”

  ② 请一名学生做一动作引导学生分析动态线的变化(或引导学生观察动态线图)。

  师:“哪位同学愿意上来随便做一个体操动作?现在请大家观察这个同学的动态,我们来分析一下动态线的变化。首先我们来看头部动态,它是由顶部至颈部的线决定的;再看躯干动态,它是由胸部至臀部的线决定的;最后看四肢的动态,它是由贴近衣面的长线决定的。这样头部、躯干和四肢的动态线就构成了人物动态的大体形象。简单概括地说,人的脊柱线、四肢变化线往往就是人体动态线。”(可以让一名同学随便做一个动作,让其他同学上来指出他的动态线。)

  (3) 教师示范写生步骤。(课前黑板上贴一张2开的白板纸,课堂上请一名同学上来做一动作供老师示范写生。)

  写生步骤:①动态线②大形体③深入(衣褶)④完成

  师:“理解了人体动态线,综合运用刚才我们学过的人体比例知识、重心和重心线来进行写生就容易多了。下面哪位同学能上来做一个投掷铅球的动作,老师进行写生步骤示范,请大家仔细观察。”(老师一边画,一边讲述步骤。)

  (4) 学生临摹练习,教师巡视指导。(临摹书上的图片)

  师:“大家刚才观察了老师写生的步骤,第一步先画什么?(动态线)第二步再画什么?(大形体)然后再画什么?(深入刻画衣褶)最后怎么样?(调整完成)下面,请大家任选课本8至9页上的一幅图片进行临摹练习。”

  三、作业展评。

  (1) 学生互评,每组选出几幅好的作品,上讲台前展示。

  (2) 教师评讲作品,指出优缺点。

  师:“同学们的作品,大部分能够把握人体的比例、重心和重心线,动态线刻画得最好。但有几个同学在作品中对人体的比例没有把握好。总之,我们的整体水平很不错。”

  四、总结。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呢?(老师引导学生答:不同姿态的人体比例有什么不同?什么是重心和重心线?人体重心大致在哪里?什么是动态线?)这节课大家表现得非常好,下节课我们请一名同学上来当模特学习写生与表现,大家准备好铅笔与画纸。最后谢谢同学们,再见!”

【美术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美术教学设计03-22

中班美术教学设计01-06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03-19

美术上册教学设计03-10

美术手工教学设计04-27

【热门】美术教学设计06-14

美术教学设计【热】06-19

美术剪纸教学设计06-23

美术教学设计反思10-06

美术教学设计(实用)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