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教学设计

时间:2022-10-07 00:39:17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静夜思》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

  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静夜思》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静夜思》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

  《静夜思》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静、夜、思、床、前、明、举、低、故、乡”10个生字;会写“乡、头、是”三个字。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体会古诗的意思。

  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亲人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朗诵古诗。

  课前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

  3、释题:思、思念、想念。思考:诗人在什么时候思念什么?激发学生求知欲。

  三、初步感知

  1、引导学生看图,让学生欣赏,初步感悟古诗。

  2、师范读古诗,体会古诗意境。

  四、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并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3、识记生字,学生互相交流怎样识记生字。

  4、指导认识生字。

  5、检查识记字形情况,互相交流,书空“乡、是、头”。

  五、理解古诗,朗诵古诗。

  1、引导学生说说读懂了哪些词句。

  (1)说说自己见过的“霜”。

  (2)用动作表示“举头”、“低头”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感情。

  3、学习朗读古诗,主动汇报学习情况表演朗读。

  4、多种形式朗读古诗。(1)男、女生读。(2)分小组读。(3)开火车读。

  5、指导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6、练习背诵。大胆评议,说说自己的学习方法,读书方法。

  7、集体背诵古诗。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静夜思》,懂得了家乡和亲人的可爱,还会认了10个生字,学会写了3个生字。只要我们开动脑筋,主动积极地学习,就能不断地增长知识。

  七、作业

  1、书写生字。

  2、请同学们看看夜晚的天空,把看到的,想到的说给同学们听。

  《静夜思》教学设计2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发展源远流长,璀璨夺目;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诗教”的民族,孔子甚至把它强调到了“不学诗无以言”的高度,因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中国古诗那独特的文学审美价值和社会教育意义是任何文学样式所不能替代的。

  历来的小学教材都编入许多古典诗歌,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必背的古诗就有80首。这些古诗深涵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底蕴,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与能力,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教材简析

  《静夜思》是选自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首古诗,第三单元安排了一首古诗《静夜思》,三首儿歌《小小的船》、《影子》、《比尾巴》和一篇课文《阳光》,揣摩编者构成这一组课文的意图,不难看出《静夜思》、《小小的船》都是描写月亮的,《影子》、《阳光》两篇文章侧重在描写太阳,最后一篇《比尾巴》写出了6中小动物尾巴的特点。综合起来,每课都有比喻句,要借助课文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自然的美丽、神奇,体会到生活的乐趣。而本文是我国伟大的诗人李白写的一首游子深切思念故乡的古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诗人以月亮为意象,在宁静的夜晚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诗中意境简单明了,诗句节奏具有音乐美,易被学生接受。让我们一起在如画的诗中来体会思念故乡的乐曲吧!

  三、分析学生

  小孩子上一年级时,还保留着不少幼儿时期的心理特点与习惯,比如说喜欢玩耍,好动等等。小孩的分析理解、识记能力比较弱,但他们的形象思维则比较好。小学阶段,是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接受良好行为规范的训练和约束的阶段。在前两个单元,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语音和笔画知识。基于小孩子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特点,可以采用图片和儿歌的形式来认识学习生字词。同时,让他们慢慢地接受书面阅读,培养阅读语感。因此,这节课老师要引导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听古诗儿歌,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反复吟诵古诗,培养语感;通过图片认字游戏掌握生字词。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字词积累:认识10个生字,会写其中的4个字;认识1个偏旁“攵”。

  10个生字:“静”“床”“夜”“光”“举”“头”“低”“故”“望”“乡”,4个会写的字:“头”“乡”“床”“故”;

  2、理解背诵古诗;

  3、培养吟诵能力和语感,激起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二)过程和方法:由老师引导,通过讨论、探究的学习方式,领悟诗人对故乡深切思念之情。通过学习儿歌、做游戏掌握字词。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感知诗中蕴含的思乡情感,培养学生珍爱亲情、珍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以形象的方法学习生字,在阅读中提出疑问,积极思考,理解诗歌内容。

  2、反复吟诵,背诵诗歌。

  (二)教学难点:

  1、如何让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理解诗歌的内涵,想象诗歌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六、教学方法

  新课程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大胆放手,引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师生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因此,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三个:(一)吟诵教学法;(二)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三)配乐朗诵法。

  (设计说明:这一部分是综合考虑了新课标的要求和一年级学生的普遍特点后做出的有针对性的设计)

  七、教学环境和教学用具

  电脑、网络、课件、视频、多媒体展示平台。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静夜思》儿歌版、谜语、生字卡片,《静夜思》背景音乐。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

  八、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激兴趣,导入新课

  1、师:相信同学们都很喜欢谜语吧。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考考大家。有个东西‘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个镰刀。’同学们知道是什么么?”出示课件,揭示谜底。接着学生的反应,“是的,是月亮。老师在给大家看一幅有月亮的画,不同的是它的旁边还有一首古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它和月亮有

  什么关系?”展示课件,进入古诗学习。

  (设计说明: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就是一节课的开端,导入激起了同学的学习兴趣,这节课才会让老师教起来比较轻松,学生学的也轻松。本节以谜语游戏进入新课,营造一种活跃的课堂气氛,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老师引导,学生讨论,把握重难点

  1.老师先吟诵一遍,读准字音。

  2.学生齐读,培养语感;然后请学生说他们所不认识的字,老师把字写在黑板上。并把需要掌握的字以课件形式出示。

  3.请学生说说如何识记这些字,边学字边掌握古诗大意。(创设问题情境,启发探求思路,把握重难点。)

  在这个环节,根据生字学习内容。比如当学到“思”字时,问学生“你是如何记住这个字呢”?(上面是个“田”,下面是个“心”),再问学生“思”是什么意思?(思念)在什么时候思念?(静静的'夜晚)他在思念什么?让学生自由讨论1—2分钟后回答。当学生在读了古诗之后,明白了作者在思念故乡?随即问学生故乡的意思,此时再一次引发学生思考,是什么使他想起了家乡?(月亮)诗中说他是如何看到月亮的呢?(举头)什么是举?通过“举”字的学习,明白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因为太思念故乡,以至于他都把月光看成了“霜”。进入到“疑是地上霜”一句的学习。通过反复的吟诵、引读等形式,引导学生体会韵味及意境,并结合插图了解古诗的大意。这样,既了解了古诗的大意,又对生字的识记比较深刻。

  (设计说明:这个部分的学习主要是用抓关键词的方法来理解诗歌内容,并且记住字词。老师引导,学生自主讨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检测训练,巩固重难点

  游戏一:听儿歌《静夜思》

  游戏二:摘月亮。把事先做好的弯月亮的卡片拿出来,卡片的背面写上生字。请学生上台摘月亮。谁能把卡片后面的生字读对,摘下的月亮就给谁。

  游戏三:谁是小李白。与古诗《静夜思》相配的音乐,投影片(十五夜晚、明月当头照的情境)。播放音乐,由学生模仿着李白的样子,对着美丽的夜景,吟诵《静夜思》。然后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评选出班里的“小李白”。

  (设计原由:经过上面一环接一环的讲解,学生的注意力基本上达到了高峰,所以检测训练这方面我主要通过两个小游戏来帮助学生巩固生字,练习吟诵。)

  (四)视频欣赏,老师归纳

  1.集体朗诵一遍,播放一段视频。

  2.老师总结:

  (1)作者简介,李白,是我国伟大的诗人,写过很多有名的诗篇,以后我们还会学到他很多很多的诗。

  (2)字词回顾

  (3)写作契机

  “静夜思”是诗人离开家人后,写出的诗句。全诗仅短短四句,每句五个字,共二十个字,却意味深长地表达出一位远在他乡的游子对故乡那深深的怀念之情。题目“静夜思”点出了这首诗特定的写作背景:寂静的深夜,作者躺在床上,迟迟不能入睡。洁白的月光透过窗洒满床前,那洁白的颜色让人觉得又像是地上铺满了片片银霜。诗人抬起头来看到那一轮挂在空中的明月,不禁勾起了心中想家的情思:明月照在游子(离家的孩子)的窗前,也一样地照在故乡的土地上。故乡的亲人啊,他们是否平安幸福?诗人无法回到故乡,与亲人团圆,只好借这一轮共有的明月寄去自己对他们的思念之情。想到这里,诗人已经不知不觉地低下头来,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

  (设计说明:学习本文的重点在于让学生认字,初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情感;潜移默化地渗透亲情的可贵。让学生学会珍惜生活中的美,作者不作为重点介绍,让同学了解即可;而文章的写作契机则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融入诗歌,让他们懂得亲情的可贵,也能过更好地融入。诗人的契机这一部分用讲故事的语气讲出来。)

  (五)结束语

  课虽然结束了,但留给同学们的求索却远远没有结束。亲爱的同学们:故乡,给我们一种深厚的温暖;亲人,是我们永远的保护神。无论我们到了哪里我们都要珍惜亲情,时时记住给家人一个问候。

  (六)布置作业:

  1、给爸爸妈妈讲讲《静夜思》的故事。

  2、制作月亮卡片,每张卡片上写一个生字,互换卡片学习。

  (设计说明:让学生把《静夜思》的大意以故事的形式讲给父母听,一方面可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又可以让学生与父母互动;在生字掌握这方面,不用死板地抄写方式,而让他们动手做卡片,激起学习的情趣。)

  九、板书设计

  月亮

  抬头思念

  诗人故乡

  低头

  (设计说明:板书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特点,以简单明了为主。)

  十、设计思想及特色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指示,低年级阅读教学是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而文字符号本身较为抽象,它不像图画、实物可以直接引起视觉快感。这就给六、七岁的蒙童的学习带来一些困难,因此,培养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至关重要。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儿童的形象思维占主体,对于直观事物感兴趣,他们喜欢各种各样的(如画一画、跳一跳、唱一唱、表演等)活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课文体裁的多样性设计一些游戏活动,把画、唱、演、说等活动形式引进课堂,使学生体验阅读教学的乐趣。新课标还指出入学的儿童是以口头表达为主,进入书面阅读以后,才由具体直观的现实世界逐步向抽象的文字符号世界过渡。因此,在阅读教学的初始阶段,必须强化学生对文字符号的认读,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整体感知。在初读感知环节,扫除文字障碍,让学生认真读读全篇课文,把文章读通,读连贯,从而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获得初步的感受。因此在本教学设计中把知识的积累作为重点,并采取游戏的方式学习,积极引导学生思考。综观整个教学设计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本文的讲授过程中,主要运用了讨论法和朗读法的语文教学法,设计中充分贯彻新课标中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把自主探究性语文教学法与网络平台相结合,努力达到现代化教育的要求。同时在课堂上让同学们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老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并与之共同学习、探讨文章的写作特色和思想内涵!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体现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二,本文利用网络平台对课堂教学有所改进这一点,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充分、深入地投入学习。大屏幕以及视频的播放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可以激发同学们的灵感,帮助他们更好的识字,理解课文;而且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它具有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特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使得枯燥乏味的学习变得趣味横生,使复杂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易懂,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轻松。

  第三,采取游戏的方式教学,把“教、学、做”合一,激发学习兴趣,寓教学于快乐之中,促进学生主动参,形成自主的学习意识。

  第四,落实精读,注重培养语感。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是范文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是语感经验不断积淀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读。要让学生感悟课文的丰富内涵,培养他们的敏锐语感,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朗读。这一过程,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使学生的阅读行为获得个性化的感悟。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渗透学习方法,让学生会学习,这些也许是这一节课最大的收获!

  《静夜思》教学设计3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在诵读古诗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2、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落实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读物的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每位学生留心看夜空,看看有些什么。

  3、收集并阅读了解有关李白的事迹、其它诗作

  教学方法:初步学习运用理解词义串连句意的方法学习古诗。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图导入。

  说说自己看到的。

  二、揭题、释题。

  1、思:思念,想念。

  2、谁在什么地方,思念什么?

  3、课前准备情况(有关李白的)交流。

  三、初读古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把每个字音都读准。

  2、把诗中的生字单独拿出读两遍,认一认。

  3、检查读的情况。(主要是字音)

  4、读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

  四、细读古诗。

  1、朗读古诗。你喜欢怎样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读,多肯定,多鼓励)

  2、配乐朗诵。

  3、当堂背诵。思念故乡为题材的诗作,除了静夜思以外,你还知道哪些呢?指名背诵,出示其中二首:《泊船瓜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朗读,背诵

  五、认记生字记字形

  静夜床光

  举头望低故乡

  1、说说你认记生字的方法,结合故的认识新偏旁。

  2、生字卡片认读。

  3、摘苹果游戏:把认到的生字摘下,组成词大声说出来。

  六、练习写字

  1、观察范字指导书写

  耳上横短,下横长

  头:第一笔写在左上格,中间横略向上写在横中线上,第四笔竖撇,压竖中线起笔,最后一笔是长点,写在右下格

  米:第一笔点写在左上格,小撇与点相对写在右下格

  2、描红,临写,并提醒坐姿与执笔姿势要正确

  3、展示学生作业,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七、课外作业

  1、再看夜晚的天空,把新的发现说给同学听。

  2、课外继续收集和阅读:有关李白及他写的.其他诗,还有描写夜空或介绍有关星体的科学知识的一些课外读物。把收集到的和读过的带到班里,向同学介绍或互相借阅

  《静夜思》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目、耳、头、米”,认识新偏旁“攵”。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正确、有感情地诵读、背诵这首诗文。

  4.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2.了解诗意,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3分钟)

  1、谜语导入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猜一自然景物(月亮)。

  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就与月亮又关,让我们把书翻开,说说图上有什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介绍背景

  让学生介绍自己搜集来的资料,释题意。“思”是思念的意思。

  3、提出学习目标:

  (1)认读10个生字,学习1个新偏旁“攵”。

  (2)会用多种方法识记字形。

  (3)能通过对生字词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可包含扩词,说话)

  (4)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熟读诗句。理解诗句。

  (5)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二、展示学习成果。(全员参与)(约30分钟)

  (给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约8分钟)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完成)

  1、我会读(12个生字),让学习好的先示范读准后鼻音、翘舌音。

  2、我会记字形。

  3、我会写(展示课后生字)。

  4、我会给喜欢的字找朋友。

  5、我认识了1个新朋友:1个新偏旁“攵”。

  6、我会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7、我会说(看课后那幅图,把看到的.说给同学听)。

  (小组内互相交流、帮、质疑问难;教师及时到学生之中指导展示)

  要求: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二)学文悟情展示(此环节有时可与“创造性展示”合为一体)

  1、我会读古诗、背古诗(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我知道诗句中“明月”这个词写出“夜”。

  3、我知道诗句中“思故乡”这个词写出“思”。

  4、我会用动作表示“举头”和“低头”的意思。

  (三)创作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

  1、我还知道带有“攵”的字。

  2、我想给我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三、激发知识冲突(5分钟)(此环节有时与“学习成果展示”合为一体)

  我们平时都说“抬头”和“低头”,可是李白说他是“举头”和“低头”。“举”和“抬”有什么区别?

  四、知识拓展延伸(2分钟)

  1、展示自主收集的资料。

  有关李白及他写的其他诗。

  2、小朋友,你们回去后把今天学的这首古诗读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静夜思》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诙谐“目、耳、头、米”4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教学重点】

  朗诵、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识记本课生字。

  【用具准备】

  1、布置作业:晚上观察夜空。

  2、一幅描绘宁静月夜的课件图画。

  【教学设想】

  在古诗的诵读之前,可通过课件演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图中入境并伴有相应的音乐,还可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边做动作边朗读。这样学生会更容易理解古诗。在理解词意方面可联系生活实际和动作来理解。如:在理解低头和举头时可用动作来示意。学完古诗时,可把说说看到的夜空景象来发展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新的古诗《静夜思》。“思”是思念的意思,诗人在什么时候,思念什么呢?

  二、初读古诗

  1、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

  3、师范读。

  4、学习古诗中的生字:

  ⑴课件出示本课生字:

  ①自己借助拼音读生字。

  ②同桌互读,互相纠正。

  ⑵检查自学情况:

  ①指名带拼音读生字。

  ②齐读生字、正音。

  ③去掉拼音读生字。

  ④小老师领读。

  ⑤开火车检查。

  ⑶随生字认识偏旁。

  三、朗读古诗

  1、领读古诗。

  2、通过课件出示古诗,并出示相应的.需停顿、读重音的地方: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3、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生生解疑,师辅助引导。

  4、出示课件在课件和音乐声中指导朗读:

  ⑴同桌互读。

  ⑵男女生分读。

  5、指导背诵:

  ⑴自己试背。

  ⑵指名背诵。

  ⑶齐背。

  ⑷同桌互背。

  四、细背古诗

  这首古诗中有一组反义词,你能找出来吗?

  举头──低头

  五、检查背诵

  〖板书设计〗静夜思李白

  窗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教学后记〗

  对于古诗部分,学生背得很快,但总是把个别字音背错,以后应注意纠正,加强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背诵古诗。

  2、认读生字。

  二、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需认读的生字:

  目耳头米

  2、学习书写:

  ⑴通过课件观摩这四个字在田字格中占位。

  自己说说,和同桌说说,书空练习。

  ⑵集体学习“目、耳、头、米”的写法。

  ⑶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3、扩词练习:

  用“目、耳、头、米”组词,看谁说得多。

  三、我会说

  把你观察到的夜晚的天空景色,说给大家听。

  教师及时纠正生说的不当之处。

  〖板书设计〗静夜思

  目耳头米

  〖教学后记〗

  学生观察字的占格位置比较仔细,我在黑板上范写时,有笔画没占准都给指出。在说夜色时,多数能说出夜晚的美。

  《静夜思》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2个偏旁“〦、攵”。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在诵读的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1、课前主动观察和搜集有关星空的资料,学会观察和搜集资料的方法,如用眼睛观看、请教父母、阅读有关书籍、有条件的可以学学从网上浏览查找资料。

  2、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时能认真倾听,大胆发言,并补充或修正他人的意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静夜思》的教学,使学生产生对古诗的喜爱之情,对大诗人李白产生敬佩之情。乐于诵读古诗,主动搜集与月有关的古诗并诵读或背诵。

  【策略与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反复诵读,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课文情景图,写有生字的小黑板,教师用的生字卡片,与宁静夜空和谐的音乐;学生用的生字卡片,课前召开一次“神奇的星空”资料交流会。(详细过程见单元综合活动设计)

  【教学过程】

  一、由图入境,激趣设疑

  1、出示“诗人李白遥望明月”的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仔细看图,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疑问?

  2、教师揭示课题:静夜思读了这首诗,你就会解决很多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学生看图回答图中内容:一轮圆月、一个人抬头望明月、这是夜晚┅┅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想知道的疑问)这个人是谁?是什么时候的人?这是什么季节的晚上?┅┅创设这一情境,与诗意联系,与诗作者及时代背景相联系,将学生带入了诗的意境,有助于理解诗的内容和感情;同时,让学生据图提问,既能促使学生带着疑问去读书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二、初读古诗,感知大意

  1、同学们,谁会背这首诗?指名背,要求其他同学打开书听读。(生背后,教师要鼓励其课外主动学习)

  2、再次齐读:提不同要求,会背的可背,不会背的,可以看书读,不会读的,可以边听边随读。一生背诗,其他学生看书听读。背诵。了解学生课前读此诗的情况,实现以学定教,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课外主动背诵古诗的积极性。

  三、再读古诗,识记生字

  1、先读一遍古诗,再对照生字表把生字在诗中圈出来,然后想办法记一记这些生字。

  2、检查学生识记生字的总体情况。出示生字表。

  3、出示字卡,用开火车的形式快速反馈认字情况。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认字情况,尤其要关注学困生。

  4、教师对一些如加、减、换偏旁的方法记字的要及时归纳并推广给全体学生,以便使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识字方法,对编出的歌诀要给予肯定。学生自读古诗,在诗中勾出生字,再读生字,想办法记一记。同桌互相用生字卡检查生字的读音。学生汇报哪些字想出了好办法,就自由站起来说给大家听。学生练读。发现错读或不会读的字,及时让学生多读几遍。同桌同学互查互帮,并在同学的书上标记不会认的字。学生自由汇报自己想出的记字好办法。学生自己探究识记汉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学生识字后,及时反馈结果,学生从心理上会产生一种“我要全对”这样一种适度的压力。此时发挥同伴检查评价的作用,促使学生积极投入识记生字的过程,提高识字的效率。教师在全班的反馈中,肯定学生的识字方法,有助于学生掌握汉字规律,形成识字能力。

  〖教师活动〗

  1、教师组织学生自己再读古诗,想一想知道了什么?

  2、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汇报,与解决课初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联系起来。

  3、随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学生弄清以下几点:本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他一生写了约一千首诗歌。谁还会背李白的其它古诗?课下查找一些李白的诗背一背。

  4、为什么诗人把月光当成了“霜”?你在什么季节见过“霜”?(秋天,进而解决了课始学生提出的图上是什么季节的问题)月光与霜有什么相似之处;

  5、理解“举”、“低”。

  〖学生活动〗

  1、学生自读,汇报知道了什么。

  2、小组互相交流:知道了什么。

  3、组织全班交流。

  4、学生与教师一起交流。

  5、学生背诵以前背过的其他古诗。

  6、学生思考、结合实际讲解自己对霜的了解。

  7、学生边读诗边做“举头”和“低头”的动作。“我知道什么”这一极具开放性的问题,解答域宽至全文语句,问答距长至全诗内容及情感,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各类学生,都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读懂一些词句。选择的空间很大,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有效地发展。在全班交流时,教师从学生汇报的已知中,了解学生所未知的,进行点拨,使学生的认识逐渐走向完善,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五、感情朗读、背诵,读中悟情,背中积累

  学生边读边想象,边加上动作。

  六、指导写字让学生观察生字,描红、临写

  展示学生写的字,评一评,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观察“目、耳、头、米”4个字在田字格中是怎么摆放的。然后临摹书中生字,体会如何占位。写字要让学生自己观察、体验汉字的书写特点,通过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七、布置作业,将学习延伸至课外

  1、把《静夜思》背给家人听,并评价。

  2、查找与月亮有关的古诗或李白的诗背下来。语文学习的资源非常丰富,课内外结合,培养学生课外学语文的意识。

【《静夜思》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静夜思教学设计03-07

《静夜思》的教学设计10-06

静夜思教学设计04-25

《静夜思》教学设计04-30

《静夜思》的教学设计03-05

《静夜思》的教学设计范文10-06

《静夜思》的教学设计优秀12-09

《静夜思》教学设计(必备)10-03

《静夜思》教学设计范文12-07

《静夜思》教学设计(精选5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