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学习心得

时间:2022-08-18 17:45:10 学习心得 投诉 投稿

综合实践学习心得集合15篇

  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综合实践学习心得,欢迎阅读与收藏。

综合实践学习心得集合15篇

综合实践学习心得1

  我参加工作已经有十四年了,虽说已经不太年轻,但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来讲,起初,我就觉得自己缺乏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知从何入手。一来,自己从不曾静心研究过这门课的教学;二来,作为一门新生课程,也确实有太多细节需要探究。尽管这样,我还是充满热情地参加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委托项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与实验”项目子课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实验研究。我认为,这是个机会,一个让我真正走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机会,一个挑战自我的机会。通过对《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与培训资源库(上)》学习,我学到了很多,体会更是颇多:

  多少年来,中小学学校生活过于封闭,学生的成长经历被局限在学校的围墙之内。“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封闭的学校教育活动,导致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缺乏充分的整体认识和理解。在信息化社会、学习化社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已经呈现出多元化、全方位的特征,学校教育尤其应该具有开放的教育观念和开放的教育视野,超越学校空间对学生成长的局限性。而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更是一门以直接经验获得为主的课程,它与以间接经验获得的学科课程不同。学科课程主要让学生学习前人已经经历过且已经抽象化、概括化的经验,学生并没有与前人同样的经历和时代背景,因而不可能直接获得前人的经验,所以要通过教师的教和其他教育中介的帮助才能间接认识和接受,因而在学科课程中,教师的“教”是一种很重要的知识传授方式。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主要主张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得对客观事物和自己的生活的感知与直接认识,它更注重学生的个人感悟与个性化知识的发展,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而,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不能像学科教学那样去“教”综合实践活动,但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承担的指导工作、组织与管理学生开展活动等职责是不可推卸的。

  通过学习,我更加明确了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应该担任的角色:教师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活动的引导着、组织者、参与者、管理者、协调者、评价者、研究者和开发者,有时甚至可以是学生活动的旁观者,因为不是所有的学生活动都需要干涉的。既然明确了自己的角色,那我们就因该通过学习和实践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要达到社会和学生对这些角色的期待与要求,我们一线教师要做好以下准备:

  第一、要有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适应的课程意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它比任何一门课程都更需要教师有相应的课程意识。首先,它要求教师切实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学科本位”的课程观,形成实践的课程观,正确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观念是很难落实好这门课程的。其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教师切实确立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发展需要,兴趣和爱好。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与学生一起在活动中发展。再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教师具有生产意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一种预设课程,它比任何一门课程都强调过程,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生成活动主题,在活动中发展,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成也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第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教师具有资源意识。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活动主题,开发利用广泛存在的'课程资源,那种寄希望于依据某一“教材”来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惯性行为,可能是与新课程有距离的。

  第二、要正确认识教师和学生在这一课程中的地位。

  充分体现教师和学生在课程中的地位有必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合作式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在意大利瑞吉欧幼教模式里被形象地称为“打乒乓”这一“打乒乓的过程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学习,共同探索,共同研究的过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师生关系也是如此,既不是学生中心,也不是教师中心,教师和学生是平等合作的关系,既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也强调教师的引导和支持,二者缺一不可。

  第三、要提高自身素质,发展自身能力

  作为一线教师需要“规划与设计的技能,组织、管理与协调的能力,探究与问题解决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如果我们再聚焦到教师指导所需要的能力,再具体一些,那么以下四种能力是教师做好指导所需要的:

  1.问题预测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预测,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在学生出现问题时及时有效地给予点拨,以促进学生学习的深入。当然,要做到充分的准确地预测是不可能的,需要教师以积极的、开放的心态来对待出现问题,在不断的设计、实施、指导过程中提高预测能力。

  2.观察能力。综合实践活动需要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这是教师指导有效性的基础。

  3.对话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蹲下来,认真倾听学生的观点、想法,以合作伙伴的身份与其进行交流。切忌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确定或转移话题,切忌变成简单的告诉。

  4.组织交流的能力。在组织交流讨论时,教师应该创设一种民主的活跃气氛,并注意运用引导性提问,促进学生讨论的深入进行。特别是总结性的讨论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整理、反思自己及小组的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讨论在协商中找到解决办法。

  总的来说,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我们课题小组将本着认真的态度,扎实地开展学习研究——总结——实践——再学习研究的综合实践活动。我相信学生的未来不仅仅在家长手中,他更深藏在教师和纷繁复杂的大社会中。但我坚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全面推进其道路虽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我们课题小组会一直努力钻研下去,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实验研究”顺利有效地进行开出一条阳光大道。

综合实践学习心得2

  20xx年3月23日,宁阳县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研讨会在实验小学召开,受学校领导安排,我有幸参会。短短的一天学习、研讨紧张而又充实,收获颇丰。下面就将我的一些收获和体会与大家交流共勉。

  一、通过学习和观摩,提升了我们的课程意识,深化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和价值认同。特别是县教学研究室史主任总结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亮点,明确了课程的目标体系及课程的内容与要求,介绍了课程的发展与变化,介绍了我省十一五课题实验的进展情况,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任务。

  作为一种基本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了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它不是一门学科课程,而是有着不同于学科课程的规定性的课程,是体现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课程,也就是说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国家规定、地方管理、校本开发与实施的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丰富学生经验,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中的一个亮点,它集中反映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

  二、通过交流,我们了解到全县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形成了有特色的课程资源;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基本形成了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

  学习了许多先进经验:如宁阳县统一规划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青岛富源路小学探索出“依托劳动与技术教育,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实施”的课程开发模式,博兴实验小学探索出“资源共享———做中探究———交流发现———合作创新生成拓展”的课堂教学模式等。

  三、通过对四节观摩课的研讨,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堂教学流程,尤其是对如何开展小课题研究做到了心中有数。本次研讨会上共展示了四节课,其中实小的李老师讲的《广告与生活》就是一节研究性学习的展示交流课,她采取学生汇报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学生自主收集资料,自主制作演示文稿,小组合作展示交流研究成果。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她引导学生在研究中进行自我反思,帮助学生总结经验,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还有郭守红老师的《绒球玩具》、华丰小学的宁俊峰老师的《奇妙的望远镜》,让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掌握一种技能。相信有了这些课型的引领,今后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如果上起来就会少走许多弯路。

  四、通过研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区域、校际发展的不平衡;行政管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合法地位得不到保障,实施不到位;评价的机制还没有形成等。

  (1)、没有及时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相关保障制度,不能通过制度的重建,来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

  (2)、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配备与安排不合理,如有的学校设立一名专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负责全校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的将综合实践课程搭给班主任,有的将综合实践活动课安排给教学能力较差或者怀孕等需要照顾的教师;

  (3)、学校缺乏整体研究、协同教学的`氛围;

  (4)、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活动类型等方面缺乏整体规划,自愿、自发、随意性较大,导致学生活动主题、活动类型单一片面,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生活实际的目标难以达成;

  (5)、由于许多指导教师缺乏接受系统培训,甚至没有参加培训,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把握不准,导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有效性不够;

  (6)、由于工作任务重,参与新课程研究与实施的积极性不高,消极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象存在;

  (7)、缺乏高水平的、及时的专业引领,教师专业成长速度缓慢。

  五、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建议:

  1、加强区域推进;

  2、校长直接负责,发挥应有的指导、管理职能;

  3、转变教研方式,以校为本,区域互动,坚持开展叙事研究;

  4、因地、因校制宜,开发利用教育、教学资源;

  5、发展校外指导教师队伍;

  6、实现课程常态化。

  通过学习,我们感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不神秘,我们有信心搞好综合实践活动。我们要通过各种培训,使老师们不断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强化校本保障的课程管理,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范实施。让我们共同努力,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孩子们发展提高的魅力课程。

综合实践学习心得3

  一、理论联系实际

  刚刚接手综合实践活动课时,我很茫然,不知从哪儿入手,上课总是机械地按照所学的理论指导学生,不敢越雷池一步。但是,当我生搬硬套地将我所知道的理论引到课堂时……

  记得那一节课的主要任务是确定主题和学生的分组。我先介绍了一下综合实践活动课主题研究的一般过程:准备阶段(确立主题、分组制定活动方案)……我刚说完,一个男同学站起来了说:“老师,我们可不可以先分组,大家一起商量选课题?”我马上否定了他的意见,并告诉他,这是进行主题研究的一般规律。一会儿,又一个学生站起来:“老师,我们小学研究性课都让我们先分组,小组同学一起商量选课题的。”我还是很有耐心地解释:“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要求你们每个人自主地选择,并提出活动题。”我还是很有耐心地解释:“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要求你们每个人自主地选择,并提出活动课题。”一阵沉默,学生似乎接受了我的理论,我又谈话启发大家选题。但是,除了几个发言积极的学生提出了几个课题外,其他人沉默无语,没有我想像中的热烈场面。这节课我没有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

  这是我的一堂课的片断,由于我的教学还停留在“教”理论的层面上,导致没有完成教学目标。这次“事故”使我认识到开发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光靠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照搬理论更是行不通的。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中,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是最好的验证官。当你发现学生“有所不适”了,就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好意识,综合实践活动课具体实施的过程,内容和形式都是在实践中动态生成的,只有真正做了,才能找到理论于实践的 真正结合点。

  二、为学生选题搭桥铺路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题确定是首要阶段,要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选出要研究的主题或课题。而每每在这个环境我都大伤脑筋……

  第一次上研究性选题课时,我介绍了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兴趣性、实践性、可行性。然后非常民主地告诉学生,尊重他们的个人兴趣,让他们自主徐肮脏探究内容。学生们七嘴八舌的,热闹场面前所未有。下课前,黑板上写满了题目:《我看二战》、《ufo之谜》、《金字塔之谜》、《网络游戏》、《服饰》、《陶艺》……学生选的题目远远超出了我的想像,我不能完全认同他们的课题,像《ufo之谜》、《金字塔之谜》等课题我马上以“研究困难”为由将之“枪毙”了,学生不高兴了:“老师,你不是说选什么课题都可以吗?”“老师,我就对金字塔感兴趣。”……僵持中,下课铃响了,我逃离了教室。

  经历是一种财富,只有善于从教学经历中汲取养料,才能不断地使自己更快地成长。那节没有收场的课让我反思了很久,也促使我更细致地研究这门学科好关注学生们的实际。等到去年综合实践活动课选题是,我就有所准备地走进教室……

  “我们很多同学都是来自于农村的,农村作为综合实践一个很好的基地,有很多值得我们骄傲的地方,今天,我们在这里交流一下你眼中的新农村,或是你所了解的有关新农村的情况。”我的话音刚落,同学们纷纷举手,“我、我”地嚷着,这个选题对于他们来说太熟悉了。让我感动的是一个叫“王佳辉”的学生不但介绍了他的收集材料,还将剪贴的很多新农村的图片资料提供给大家看。不管是讲的同学,还是听得同学都很兴奋,我看到了我想要创设的情景。交流之后,我开始指导如何选择课题。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兴趣和经验,主题的选择有了一定的倾向性,而且研究的问题更是具体了,如《农村的变化》、《农村新能源使用的研究》、《农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等

  我很欣喜,不是学生变了,而是我的认识改变了,中学生对各种自然好社会现象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同时他们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志向,需要有适当的引导和扶持。而且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还要受教育资源的局限,所以主题的确定要根据学校、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此,教师要为问题及课题的产生做好充分的铺垫和引导工作,《走进新农村》这个主题设计的想法就是在我们学校组织学生到灵武中北村参观后产生的。

  三、放手实践

  进入实践体验阶段,学生要在“做”、“考察”、“探究”中进行活动体验。这时的学生就像放飞的风筝,在广阔的社会环境中自由的翱翔,教师既要让风筝飞得高,又要牵住手中的线。对于学生来说,“实践体验阶段”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也是面临困难最多的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要深入社会,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实践活动,教师不易调控,学生在困难面前容易退缩,滋生惰性。

  那是一节阶段总结交流课,经过一个月的资料收集和社会调查,以及两周的总结整理,在我想像当中,学生应该是很有收获的。每个人都准备了一份总结报告,形式多以小论文的形式,初听起来写得还真不错,细细品味,觉得很多同学的总结缺乏真情实感,资料堆砌的现象很严重,这是怎么回事?学生不是喜欢进行调查吗,为什么没有人写调查报告?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先肯定了他们的总结完成的都很及时,然后跟他们说出了我的疑惑。同学们七嘴八舌说开了:“老师,还是写小论文简单,网上有的是。”“老师,哪有时间去调查?再说调查报告多难写。”学生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学生在实践中走了捷径,从中暴露出综合实践活动课主题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极易出现的问题,我几经思考,认识到自己在学生实践基地忽视了具体的指导,放任城市自由活动,等到结果出来时才关注就太迟了。

  于是我及时调整了自己在下一个阶段的工作,首先做到跟踪指导,在小组活动前我组织大家开展计划交流会,一方面我自己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间的相互借鉴和进一步完善。活动中我尽可能地作为他们的一个合作者去参与活动,活动后鼓励他们写活动体验,同时我学生展示自我搭建平台,并组织开展“体验交流会”、“我的新发现”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谈困惑,有的谈收获,有的谈自己遇到的小麻烦等。在相互的交流中,同学们分享着各自的经历,并彼此启发着。我在这个过程中要做的就是及时抓住契机鼓励和引导他们,并提议,寻找解决的办法。学生们在实践中提出问题最多的是采访难,很多小组总是依赖找熟人进行采访。《噪音污染研究》小组的一个做法启发了大家,为了进一步调查噪音的界定和危害问题,这一小组想到中山区环保局进行参观采访。在没有教师和家长引荐的情况下,组长想到通过114查找环保局的电话,然后拨通了环保局领导的高度支持。他们不但派了两名监测站的工程师接待了《噪声污染研究》小组的同学。而且,在我校《我们身边的环保》主题活动结题展示会上,环保局的工程师还亲自临会场对学生们的研究和实践活动进行了点评。《噪声污染研究》小组的做法使其他小组豁然开朗。实践体验使学生找回自己,体验交流使学生学会了选择。经过几次体验交流会之后,我越来越认识到利用学生这一活跃的资源为教学指导服务的重要意义,因为学生间的相互学习是不可忽视的。

  学生在实践中时时面临困难的挑战,为了激烈学生坚持到底,除通过加强指导这根线来调控学生,还必须要有另一根线牵住学生,那就是正面的评价激励机制。为此,我在实践中发现档案带评价比较适合我校的学生。评价方式主要采用全程评价和多元评价,全程评价从学生主题或课题的确立、资料收集、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动手实践等环节进行评定,多元评价是从学生主题研究的态度、参与实践的热情,学生实践的体验、感悟、反思等进行评定。评定的标准由我们师生共同商讨决定,评价分自评和师评、组评。显性的评价一般由师评和组评来完成,隐形评价主要由学生自评来完成。评价体系的建立在某种程度上约束了学生主题研究活动的随意性,最重要的是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因为不管是“资料收集”还是“态度”,都与对自己的评价密切相关,他们还会大意吗?

  两年来,在“学中做”、“做中学”的过程中,我和我的学生完成了《我们身边的环保》主题活动的研究,这一课题在“中山区研究性成果展示会”上做了展示。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我又及时将学生的研究成果好实践中的体验及收获汇编成册,紧接着我校《新农村》主题活动也拉开了序幕。伴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成长,我的学生也成长起来。学生研究环保,不知不觉接受了生态伦理教育;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借鉴,不知不觉在接受了精神的互助熏陶;学生共同设计了活动主题,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合作精神。

  走进综合实践活动课,我逐渐地感到自己在变化,我不仅仅是学生的指导者、合作者,更是一个跟他们一样的学习者、研究者。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和大家一样渴望找到自己的方式,迎接成功的到来。光说不做,只能在成功的边缘徘徊;只有去做了,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

综合实践学习心得4

  一天的社团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的专题培训结束了,第一感觉就是累,坐的我腰疼、腿酸,尤其是下午,一坐就是4个小时,活动结束时,我的腿都不会走路了;第二感觉就是没啥用,也许是我的观念问题,也许是我的能力问题,也许是专家讲的都是初中和高中的相关活动,与小学有一定的距离。

  专家讲的社团活动要遵循三主原则:自愿参加、自发组织、自主管理。

  小学的社团活动目前离这样的原则还有些远,学校也有相当数量的社团,虽然也征求了家长和学生的意愿,但真正按照意愿和学生的兴趣特长报团的只是一部分学生;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老师指定,因为学生想报的社团人数太多,又要求每位学生必须要参加一个团的活动,只能指定学生到自己不太愿意的社团参加活动。

  关于自发组织,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没有老师的组织和硬性要求,他们是根本做不到自发组织的,这样就无形中增加了老师的负担,每周到了活动时间,一个班一个班的叫人,叫了两周了,低年级的学生竟然连自己社团的名字和活动地点都没记住,虽然辅导老师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反复强调社团名字和活动地点,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效果并不明显。而且每周的活动内容,学生根本不会事先安排,虽然在第一次上课时就布置给个别学生任务,下次你得干什么,但通过第二次活动,发现学生根本就不理会你,还找借口说活动时间变了,所以没准备;有的说没时间,所以没准备。没时间啊!一句没时间就能把任务推得一干二净,那老师呢?老师怎么办?怎一个没时间就能了事?每周的活动内容都得老师亲力亲为,亲力亲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学校给老师安排的社团辅导活动,自己都不会啊!我如何去辅导学生?我又有什么资格去辅导学生?每次活动的时间85分钟,比一节语文课加上一节数学课的时间都长,我就觉得我是在浪费学生的生命,罪过啊!

  自主管理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

  社团活动本来是很有意思,让学生和老师都能缓解一下学习和工作压力,但现在却成了我的负担,成了我的黑色星期五。

  是啊!有句话说得好,老师要想把学生教育好,首先得把自己武装好;老师想要教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就必须有源源不断的自来水。我应该学习,但学习是需要时间的,去学习自己本来不会的东西,更需要大量的时间。有人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去挤总会有的。这句话没错,不过为了挤时间不顾身体、不顾家庭,不顾自己的本职工作,好像也是行不通的,因为老师是人而不是神!

综合实践学习心得5

  7月29日到8月11日,我有幸参加了20xx—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短期培训的的学习,通过十几节课的学习,我懂得了很多,对综合实践这门课程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在选择综合实践课时,应该寻找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综合实践课的实质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随着学生实践能力的逐步提高,教师不再是传授者,而是促进者。作为促进者的关键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自己去感知体验,实验观察、探究研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充满主动精神的主体,师生之间是合作的.关系,共同投身于问题的研究过程,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

  观摩的这几节课使我受益匪浅:首先,这几节课无不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让学生自己提出想法并实施,提高了积极性,学生走入社会亲身参与实践才能让他们获得真正的知识。其次,活动主题的设立非常符合学生的实际,也都能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如《美丽的扎染》、《魔罐》都激起了学生们深入研究的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从中获取知识。另外,综合实践活动课动手能力比较多,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还培养学生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也深刻意识到: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很重要,从主题的确立,到方案、分组以及查找资料,及至最后的成果展示,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看似没有做什么,但实际上,每一个环节的顺利进行都有着教师的参与和指导。所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十分重要!

  通过这短短十几天的学习,使我了解到综合实践整合了各门学科的知识,有语文、数学、科学、品生、品社等,可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就拿开原实验小学举办的远足综合实践活动,其中涵盖了数学中一千米有多长,语文中体会红军长征,品社中团队活动及科学中家乡植物种类生长情况等,学生在此次的综合实践中得到了各方面能力的锻炼和发展,也掌握了各学科的知识。

  此次学习活动,我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这样的活动真好,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增长学生们的学识,开阔视野,让孩子在实践中学到一些书本上没有的东西。另外,综合实践锻炼学生多学科知识的整合、掌握与自觉探索、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真的值得借鉴。通过听来自辽宁省的14位老师讲课,我也对综合实践这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今后的综合实践课中,要认真的寻找适合学生上的综合实践课,争取上好综合实践这门课程。

综合实践学习心得6

  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一种活动类的综合课程,是这次课改中的新型产物,它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是学科课程与知识类综合课程的一种补充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单纯从知识着眼,而是从人的发展着眼,着力促进学生主动地发展各项基本素质,通过亲身体验、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适应学习化社会需要的终身学习的能力。通过这次学习,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首先,我认为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要有新的师生观、新的`教学观。以前自己以教学主宰者自居惯了却浑然不觉,依赖讲授法多了却秉性难移。活动课必须让学生动起来,在活动中发展,在活动中受益,在活动中体验成长,在活动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旧的单一的讲授法必须淡去,必须采用新的活动教育法来活动育人.几节活动课,老师都只是适当的引导,没有过多的讲解方法,充分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探索经验和方法。

  其次,我觉得综合实践活动课最好不用上课或教这样的字眼,而是用做实施或开展更合适。因为综合实践课不是上出来的,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如三年级的《圆形变变变》,师问:不用剪刀,你能折出什么形状?学生用不同的圆形纸片不用剪刀折出了不同形状的图形,然合做出了心中想的不同的画。通过活动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探究性,学生带着问题来研究,带着准备来探索,这样一来,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第三,综合实践活动课体现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有些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进行调查,采访、查阅资料、讨论、设计创作、收集等活动,要用到语文,数学,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学以致用,达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如《航模制作》,要制好航模,首先要先查阅资料,收集材料,设计好制作方案,然后才可以制作,制作中要有文字介绍,有数学中的对称、旋转、平衡等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到了锻炼和成长。同时,我认为要开展好一次好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自身的知识层面需要完善,要了解好这方面知识,使自己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探索过程,是一种实践过程,也是一种开放性思维过程,在实践活动中,最重要的是不重结果,而重过程,只要我们的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成长起来了,这就是我们的成功。

综合实践学习心得7

  我觉得小学综合实践课应该这样实施:

  l、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在坚持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的前提下,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虽然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带来教师角色的根本性变革,由传统的主导者、支配者转变为支援者、参与者,但这一阶段小学生发展的水平决定了教师在以下方面要给予切实的指导: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内在动机,帮助小学生确定体验的活动和探究的方向

  (2)审视小学生预期的探究方法与实践途径的可行性并进行相应的指导

  (3)督促和激励小学生的实践与探究活动,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保证活动的持续进行

  (4)拓宽小学生的思维,将体验与探究活动引向深入

  (5)指导合作方式与技术,保持有效的小组合作与分工

  (6)引导小学生选择适当的结果呈现方式

  (7)指导学生对实践活动进行适当的反思

  对于不同年级的小学生,以上方面指导的力度应有不同。年级越低,指导的力度应越大。

  2、在指导之外,教师要增加与学生交流的机会,努力成为一个倾听者和交往者,重视小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认识和感悟,并给予相应的认可和鼓励,使他们的天性得以充分的施展。

  3、在活动展开过程中,允许小学生兴趣的转移,允许学生偏离设定的研究方向,去探索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和发掘新的.探求题材。但同时不迁就或放任小学生的兴趣,在尊重他们兴趣的基础上引领他们深入探究和体验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现象及活动。

  4、鼓励小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作品和活动中表现自己的见解和传达自己的方式。

  5、在实践和探究过程中,注意原始材料的保存,留下小学生成长发展的痕迹,便于他们进行实践反思,完善以后的行动。

综合实践学习心得8

  通过本次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我认识了许多为国争光、报效祖国的人。

  例如,袁隆平爷爷、李四光爷爷、敬爱的周总理、爱民的 。袁隆平爷爷,他发明了杂交水稻,这一科技解决了世界上大多数人口的粮食问题。这一发明,使中国人的脸上都是光。李四光爷爷,他在中国被称为贫油之国时,开发了大片油田,为中国争了光。周总理,他对于嘲笑中国的外国人都给予了有力的回击,并且整天为国事操劳。他,不愧为我们人民的'好榜样! 爷爷,爱民如子,在他的心目中永远是人民第一,自我第二。他总是奔波于人民之间。 爷爷被人民永远记牢在心底。

  这些人曾经为国争光过,报效祖国过。他们走上这条路,是十分艰难的,要受到许多苦难!但是,他们毅然选择了走这条路!他们毅然选择了为祖国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他们这种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同时也值得我们学习。

  正因为这次综合性实践活动,我才了解到他们与他们的事迹。正因为了解到他们的事迹,才知道了他们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正因为知道了他们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我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综合实践学习心得9

  一学期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回顾这学期参加的实验工作,心中感触颇多,现将本学期的实验情况小结如下:

  一、 自学相关理论,为开展实验做好充足的理论准备

  自从参加这个课题后,我和同年级组的老师自学了相关的理论,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等,对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教学能力、理论素养以及自我反思能力等专业化水平都亟待提高。教师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困惑和问题,比如,如何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学中进行认知性实践、模拟性实践、社会性实践?创设生动具体而有效的问题情境?如何处理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的关系?如何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堂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等等,这些日常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不断地困扰着我们,以往通过观摩课研讨为主要形式的教研活动已经不能满足新课程发展的需要以及广大教师发展的需求,基于解决教学活动中实际发生的问题,进而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型数学教研方式急需建立。

  二、 积极参与课题组听课,并心下自己的点心得

  本学期听了金珊珊老师的一节课题实验课,搭配中的学问。课后与组内老师一起讨论交流,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讨论了修改方案。并撰写了自己的听课心得,上传至自己的博客。同时自已在在班级中尝试上了一节课题实验课,课后自己反思,心下教后记,与同年级组老师一起反思。

  三、 今后努力方向

  1、关注学生的发展,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

  小学生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他们不满足于对书本知识简单地死记硬背,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具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矗随着生活空间不断扩大和知识阅历不断丰富,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开始萌芽,对人生、对社会、对自我有了初步的认识,初步形成了对个体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他们不满足于单纯的书本知识的接受性学习,具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且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拓展学校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并服务于社会,成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

  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综合实践能力。

  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其针对性之一就在于变革学生在教育情境及至在一般的生活情境中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打开一个开放的时空,由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展开学习活动。作为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进行的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单一的课堂知识教学,强调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相结合的重要性。综合实践活动改变学生在教育中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的探究发现、大胆质疑、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社会参与作为重要的发展性教学活动。

综合实践学习心得10

  xxxx年12月1—2日,xxxx年12月1日,我有幸参加了县培训中心举办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好事培训班”。通过聆听四位专家的讲座(吴忠喜老师的《研究性学习设计与指导》,滨海九小的叶华荣老师的《综合实践活动常态有效实施策略》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讲座,我们思源高中的陈星老师的《剖析活动计划(方案)的撰写》和刘双双老师的《研究性学习案例分析》),我从理论上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更深更全面的了解。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或学生身边的事务入手,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有价值性的.、可行性强的主题。每个主题活动的研究方式可以是融合式的,即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信息技术及社区服务与社区实践等几大领域的内容有机地结合;也可以是拖带整合式的,即以一个领域为重点,整合其他一个或几个领域的内容;还可以是单开式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型,根据活动进行的时间和进程,有问题发现课、方案制定课、方法指导课、实践体验课、中期交流课、信息整理和成果总结指导课、总结交流课等七种类型。无论哪种课型,教师都是活动的指导者、引导者,而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由“完全包办”变为“完全放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课程,所以我们一定到按照国家的要求开好课程,要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不断探索,钻研业务,认真设计好每节课,使综合实践活动真正成为学生培养能力、提高素养的好阵地。

综合实践学习心得11

  今天有幸参加在连云港外国语举办的中国首届“STEM”国际论坛暨综合实践课程研讨的学习,从开始就感觉到这个活动比较高端,当初通知时,是校长参加培训,但是因为学校工作忙,校长没有时参加培训,所以就让我来参加,而参加开幕式的不仅有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副主任,还有陶行知研究会的理事,还有几位外国专家,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从上午的几个报告中,我终于了解了,所谓的“STEM”就是科学(S)、技术(T)、工程(E)、数学(M)这几个英文名称的缩写,而其意义就是现在教学要把这些课程进行综合整合,实现综合实践应用。

  从一上午的讲座中,我有这样几种感觉:

  一、这么高端大气的论坛,真得有好多值得学习的,但是作为我们这些普通人,学习这些用处真的不大,倒是让校长学习了,才能把这些实践应用到教学中,才能更好的实现课程改革,所以对于我来说,虽然有可学的,却感觉没有可用的。

  二、作为国际论坛,我也体会到了论坛的意义,“STEM”是一种新鲜事物,所以各种观点也同样存在,而论坛就是允许各种声音的出现,就在郑增仪副司长对STEM大加赞赏后,曹志祥主任就说了,对STEM不能完全否定,也不能完全肯定,这只是教学课程变革的一个时期,从四书五经的学习到综合课程到分科教学,现在又是将几种学科的综合,也许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原因吧。但是我们说这才是论坛的真一意义所在,只有有不同的声音,才能体现论坛的价值。

  三、这些司长、主任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我以为官越大做起讲座会越有理论性,但是今天听了两位领导的讲话却发现,他们讲的不全是理论,而更多的却是用事实和项目研究的'结果说话,特别是在讲座中蕴含的幽默和诙谐更是让我们感觉不到这是一个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的讲座。

  四、新事物需要一个过程,虽然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开展十几年的时间,但是真正实行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而连云港市在过去的几年中确实有所突破,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是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我们的实践还需要不断加大力度。

  STEM是新鲜事物,也是我们的努力方向,但愿今天的这种论坛能把中国的实践教育课程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综合实践学习心得12

  今天,我在网上聆听了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彭勃教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解读辅导报告,彭教授思路清晰、语言风趣、态度谦和,他从自己特有的教育视角,以他前位的教育理念、独特的教育思考、富有个性的教育见解,为我们客观分析了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自己对“教育”的全新理解和界定,详细解读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性质、意义、目标、主要内容、实施、评价、管理与保障等,让我们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我更加体会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综合性、经验性、实践性课程。它强调学生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学习运用问题解决的科学方法,经历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和实践过程。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与其它各类课程相比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鲜明的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它的`实施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有利于学校教育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为培养多层次多类别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有利于深化素质教育,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也正因为认识得更清楚了,使我深深感到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它学科课程相比的不同之处。它没有现成的教材,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传统的经验、没有专业的师资,这对于一线实施的教师来说,意味着困难和挑战。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注重学生对实际活动过程的亲历和体验,是一种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综合性课程,应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实践,立足实践和探究,倡导学生的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引导学生经历多样化实践学习方式,体验问题探究、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充分开发学生潜能,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和需要,发挥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要保护学生的个性差异,要根据他们的年龄、心理、个性、能力等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评价。

  这次网上学习提升了我的课程意识,深化了我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和价值认同,也解决了很多疑惑。在学习中,我们真切窥见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亮光,心境豁然开朗。

综合实践学习心得13

  问题的提出是研究活动的开端,能否提出有治疗的、值得研究的问题也是衡量一项研究活动好与坏的标准。问题的提出反映了学生观察、发现问题、提炼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孩子提问浅显、直接、涉及范围广,主要从兴趣、好奇心出发,关注自然变化、关注动植物成长。因此,探秘类主题比较受学生的欢迎。三年级的.孩子知识储备相对薄弱,自主活动能力也不够强,初涉综合实践活动,基本还不具备完全独立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在提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过程中,更需要教师的引领与指导。

  1、在引导三年级学生提出研究问题时,首先要让孩子明白,综合实践活动为什么要依托解决问题的方式开展活动?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哪些问题比较合适开展研究性活动?

  2、其次,教师可以推荐一些寻找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从现象中发现并提出问题。例如:

  (1)可以鼓励孩子从日常生活中从家庭、社区、书本以及周围环境中寻找问题。寻找一些感兴趣的想进一步了解的话题,或者寻找一些自己觉得不方便的地方,或者觉得有疑问的地方,并及时记录下来。

  (2)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对校园、社区等周边环境进行观察,从某些不和谐的现象中去发现问题。为了提高观察的效率,可以鼓励孩子采取合作寻找的方法,或采取分散寻找的方法进行,然后将考察结果进行汇总。

  (3)在讨论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小组选出初步的论证,最后确定班级的研究问题。

  一般来说,三年级学生刚接触综合实践活动,寻找问题的面还比较狭窄,大多会集中在自然现象、动植物趣闻、科学幻想等方面,老师对于这种现象不必过分焦虑,应顺其自然,不必过早干预。这个阶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并借助活动帮助学生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特征,鼓励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自己,亲近自然,了解自我,学会合作,分享责任。

综合实践学习心得14

  杏花岭区教科研中心任凤英老师莅临我校,为我校教师做了题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对于我们这些综合实践的门外汉来说,听了任老师的讲座,我们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任老师首先讲了综合实践这门课程的地位和性质,综合实践作为一门必修课,贯穿三到九年级及高中阶段。以前我对综合实践的认识只觉得它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副科,现在才明白原来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综合实践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点就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方式是以探究为主,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听了任老师的介绍,我对综合实践课程又多了一些新的认识。首先,综合实践之所以为综合实践,课程名称就体现出了课程特点。它是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很多课程的综合,是内容、经验、目标的综合,需要运用到多学科的知识。这也就是为什么各学科的教师都可以参与到综合实践课程中的原因。其次,综合实践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可以设计调查问卷,进行结果的统计,可以进行实地考察,画画,拍照片,多种形式参与。综合实践实施的四阶段分别是:一确定主题,制定方案;二小组合作,展开研究;三汇报交流,资源共享;四活动总结。在这个研究交流过程中,要让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参与,为小组献计献策,体会到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学会合作,愿意合作,培养出团队精神。让学生明白走得快要自己走,走得远要一起走。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综合实践是一门很好玩的学科,它的形式多样,能充分体现孩子的主体地位,让孩子做学习的主人。但也是需要极大投入的学科。

综合实践学习心得15

  9月11日,我参加了潍坊市教育局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讨会”。参观了临朐太平峪小学和海尔希望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成果展,七处学校的领导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经验交流。真是大开眼界,感受颇深!

  尤其是太平峪小学,借助本校老师们自家的果树园这个优势,让每个孩子亲身体验如何给果树修剪果枝、如何施肥、如何防虫害等。真正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使每位学生真正体会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是快乐的。

  参观海尔希望小学的成果展,更为震撼!形象逼真的麦秆画、引人注目的铅笔屑画、细致灵巧的粮食画、栩栩如生的树叶画,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看到这些精美的作品,就知道他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非一日之功。通过本次学习使我明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确是新课改的一大亮点,与各学科的整合势在必行。

  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二、成立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共同探讨、交流。

  三、利用学校自身优势,选择一个方面进行研究。

  四、建立评价机制,确保课程落实。

【综合实践学习心得】相关文章:

综合实践学习心得11-18

综合实践学习心得12-17

综合实践学习心得15篇11-18

综合实践学习心得(精选21篇)07-06

综合实践理论学习心得03-23

综合实践学习心得精选15篇03-18

综合实践学习心得15篇12-17

综合实践学习心得(15篇)08-18

综合实践学习心得(通用20篇)06-20

综合实践学习心得合集15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