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于漪老师心得

时间:2022-05-25 10:34:35 学习心得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学习于漪老师心得(精选5篇)

  于漪老师的精神,值得所有教师去学习,相比她的教学模式和敬业精神,我们的确是自愧不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于漪老师心得(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习于漪老师心得(精选5篇)

  学习于漪老师心得 篇1

  提到于漪,特别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无人不知晓,今天有幸观看了于漪老师的先进事迹的录像,我怀着崇敬心情从头看到尾,几次让我热泪盈眶,于漪大师一生不朽的传奇深深地感动了我,这将永远鞭策着我教育第一线向更高的要求进步。

  说于漪老师一生的经历是个不朽的传奇,一点都不为过:于漪老师22岁从事教育事业,到今天整整半个多世纪了,如今81岁高龄的她还坚持在教育的第一线,一生中开的公开课就达一万多节,这不是哪个老师能够随便做到的。曾有一度,于漪老师的每天的每一节课都有媒体、同行的专家老师来听课,甚至听课的老师比学生还要多,每天暴露在同行们和媒体的闪光灯下,其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正是因为这样,于漪老师的课精益求精,有时对自己的要求达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她说:“每一节课都会影响学生的生命质量!”怀有这样的一种沉重的责任感岂敢懈怠丝毫?我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被于漪老师这样一种崇高的党性深深地震撼了,真正的把党的教育事业当做生命一样,让我们的学生踏着我们肩膀,一步一步地攀登知识的高峰。

  于漪老师说语文老师要有自信力,我说,我们数学老师更要有自信力。在课堂上牵动学生的思绪,叩击学生的心灵。所以平时更要虚心好学,不断地提高专业知识,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长流水就是这个道理。并且要学会思考善于总结,在反思中总结,在总结中进步。不断地积累点点滴滴,例如平时的教学后记,课堂上的小插曲,小意外,都可能对下一次的教学带来新的启发和想法。有时学生的精彩发言也会给我们以深思,这种教学相长的良态对师生的共同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于漪老师是一名老党员,她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实践了对祖国赤诚,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我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教师,仰视着于漪老师的先进事迹,学习她坚忍不拔的对事业的追求,学习她深刻丰厚的教育思想,学习她对待学生润物无声的细腻温婉,学习她那高风亮节的风骨…但是她身上总有人无法学到的`巨大的人格魅力,于老师的学生桃李天下,就连她带教的徒弟也数不胜数,每每提起来于老师都有说不尽的感恩,聊不完的话题。有些学生在教师节之际,即使身在异地他乡甚至国外,也要千里迢迢赶来给恩师祝贺,感谢恩师多年的教诲,不单单是只是上的,更重要的是于老师给予每个学生的一辈子都受用的做人的道理。

  于老师的给予我的很多很多,我将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认真踏实的完成党和国家交给我的崇高的教育任务,教好书,更重要的是育好人。真正体现一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对待学生充满爱心和耐心,关爱他们的每一步的成长,给予他们来自老师的温暖,呵护学生幼小的心灵健康成长,是我终生的奋斗目标。

  学习于漪老师心得 篇2

  学校组织学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于漪的先进事迹,于漪老师,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语文特级教师,在教育的田野里耕耘了整整60年。81岁的她,从教近60年,退休近20年,丝毫没有停止过追求理想教育的步伐,仍在以各种方式,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影响教育、影响教师、影响学生。于漪老师有一句名言“如果只是教书,那么你就是教书匠、知识的二传手。不能忘记教书的目的是育人,这是大目标”。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是我学习的楷模。我将在这些先进教师先进事迹启迪和鼓舞下,树立正确荣辱观,努力增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的教师使命感,不断强化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心。

  我们应当学习于漪老师以学生为动力,以育人为首的精神。对工作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老师必须具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不仅要规范学生的行为,更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每一个学生都要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时时处处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解决。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努力做到。时时以"爱心、耐心、细心",去关心每一位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是我们的责任,教育学生是我们的神圣事业。对学生我们既要爱又要严,时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是作为一名老师必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通过学习于教师的事迹,我进一步体会到,教师必须做到尊重、理解、信任、鼓励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尊重学生,是我们老师必备的道德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友好的对待他们,理解和信任他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多和他们交流,多鼓励和表扬他们,要尊重他们,宽容他们的过失,当学生有不足时,多给予激励和赞美,对学生精心呵护,尊重学生人格,善待、宽容、理解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觉到在学校里比在家里的还要幸福的多,感受到学校生活的开心和幸福。

  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因而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在工作中,教师要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必须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她不仅关注学生的成长,还忧心教师、关注教师、倾心教师。她认为教师应该站在“树魂立根”的高度去思考和培养我们的未来接班人和建设者。有魂、有根、有脊梁,才是一个真正的人。教师应该代表最先进的文化,应该不懈追求真善美,抵御假恶丑。的确,当今世界强势文化的'入侵太厉害了,思想浅薄、金钱至上、个人主义、垃圾文化等,对没有生活经验的未成年人是极大的威胁,所以作为教师的就要坚守思想的阵地,坚守育人的阵地。不论大环境怎样,学校一定要有好的小气候,因为它代表了社会主流的、健康的、向上的、先进的文化。

  学习于漪老师的事迹使我更加认识到,踏踏实实地教书育人是我对一名优秀教师的理解,做像于老师那样的合格的人民教师,是我对自己的基本定位。教师岗位——特定的育人理念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两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教书是育人的载体,育人是教书的目的。

  学习于漪老师心得 篇3

  九月十八日下午,我们一起学习了于漪老师的先进事迹,我被她的故事深深地震撼,特别是这样的描述让我肃然起敬:“她是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的100名改革先锋称号中唯一的基础教育界代表,她写下了400多万字的论文专著,上了近2000节的公开课。” “唯一”、“400多万”、“近2000节”这三个数字是对她敬业精神的真实写照。

  下面与大家分享我的几点收获:

  一、坚守三尺讲台

  于漪老师说“师爱超越亲子之爱”。她的“爱”是教育篇章的主旋律,她将自己的美好岁月全部奉献给了三尺讲台,她告诉我们年轻一代如何“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的道理,让我从心灵深处得出这样一个感悟---“三尺人生”,不宽广但伟大!我虽然可能做不到于老师如此的奉献精神,但是我一样会“坚守三尺讲台”,热爱我的工作,爱护我的学生,用爱铺就快乐的教学路!教育是一份需要好好经营的事业,要把学生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去教育和爱护,这样不仅工作会取得好的效果,自己在工作中也会获得幸福感。

  二、做老师,要走到学生的心里

  爱迪生说“教育之于心灵,犹如雕刻之于大理石。”一件发生在课堂上的事,至今难忘。班里有一个男生,课上经常走神,课下不完成作业,偶尔完成也是胡乱蒙上,成绩很不理想。我多次与他谈心,也与家长商量过对策,但效果甚微。有一天上课,他给了我一个小小的惊喜。一次我提问了一个作家写作背景的问题,全班只有他一个人举起了手,叫起他来,回答得很好,我试着走近他,发现他不是上课一点不听讲,只是比别人接受慢一些,容易被周围的事物吸引而走神。我试着鼓励他,不论是作业还是听课状态都进步很大!所以我觉得教育有时候需要耐心、需要关注和等待,每一朵花都会开放,只是花开有早晚,我们都要静待花开。另外,多了解学生,多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困难,这样师生关系也会更加的融洽。这次于漪老师的事迹更近一步加深了我对学生沟通方面的认识,获益良多。

  三、必须提升专业素养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教师就要不断地去学习,在教学上不断地去反思、钻研,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要做到“胸中有书”,就要自己不断地去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对每一节课的要求做到烂熟于心,这样在课堂上才能做到详略得当、游刃有余;要做到“胸中有书”,就要求我们不仅局限于课本知识,还要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多读一些其它的书,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更要成为长流水”,所以我们不仅研究课本上的知识,还要学习其他的知识,这样才能与时俱进!

  于漪说:“我觉得一个人的幸福感和他所拥有的财富不是绝对挂钩的,关键取决于你对自己工作价值的理解和热爱”,是的,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自愧不如,经常抱怨批作业占用了大部分的时间,耽误了教学上的进步;抱怨学生过于调皮,占用了自己大量的精力。其实这都是给不专注与懒惰在找借口。“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我将以于漪老师为榜样,始终保持着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和情怀,兢兢业业,上下求索,努力做到“做一辈子教师,用一辈子学做教师”。

  学习于漪老师心得 篇4

  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种种现象五光十色,乱人耳目,对教育是极大的挑战,对教师是极大的诱惑。提出希望之一是“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提出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的论述不仅有广泛的现实意义,而且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学习于老师的教学观,如沐春风,沁人心脾。她渊博的知识,深邃的思想,精湛的艺术无不使我为之折服。原来还可以这样做教师、教师还能达到这样的高度和境界、普通教师通过努力照样可以成为教育家……。“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于漪老师用这句话鞭策自己。她说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高尚。

  汉代韩婴在《韩诗外传》中说:什么人才能够做人师呢?做人的老师,他必须具备这样的条件,就是“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仪者”。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德才兼备,这句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艰难。 于老师认为做人师不是做教书匠,对孩子不仅是言教,重要的是身教!身教重于言传。因为我们的教育力量,只能从教师活的人格当中来,这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力量! 听了于老师的报告,心中感受颇多,脑海中一直在问自己要做一个什么样的教师?应先从哪些地方做起?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

  1.要能够清醒的自我认识,首先要虚怀若谷。一个人只有虚心才能容纳百川,人一辈子要不断认识自己。做人也好,做老师也好,我们的手中要有两把尺子,一把尺子来量别人的长处,另一把尺子来量自己的短处。说到底,我们可以向书本学习,可以向同行学习,可以向专家学习,还可以向学生学习。理论上模糊,事业上一定马虎,工作中就会事倍功半。所以要广泛的阅读教育理论专著、学习名家的教育理论等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用它们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了丰富的理论作为基础,那我们在工作中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向同行学习,同一篇课文不同的人对文章的把握不同,其教法与侧重点也不同,他们在教学中的理念与做法也许正在自己在教学中所忽略的,或者是所没有想到的。正向于老师说的那样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大家的智慧才是无穷的,我们要善于“博采从家之长”。

  2.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在实践中反思自己的不足。“追求人格的完美,于漪的心中有‘两把尺子’:一把尺子是量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是量自己的不足。”用另一把尺子不断地来量自己的不足。像于漪老师在每次课前都认真备课,钻研教学,研究学生,把上课的每句话背出来,然后再口语化。即使这样,在每次上完课后,她总是觉得这里不行、那里不行、充满了不足和缺陷,于是于老师写教后记,记下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和自己教的不足。于老师认为作为教师就要严谨治学,这也成为她不断前进的内驱动力。她说“我教了一辈子,一辈子在反思”。

  现在和于老师相比,自己真是惭愧。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待备课也很认真,确从没像于老师那样想那么深,那么细,从没想过自己的学生怎样学才能快乐。而于老师确对教材在深度上进行发掘,在广度上进行开拓。自己的教学真是不及于老师做的那样精细、那样严谨。每次上完课也进行教后反思,但反思的内容只仅仅局限在课堂的成功之处上,总是用尺子来量自己在这节课中所取得的成功之处,把这些记录下,而很少对课堂中出现过的,模糊的知识点在课后向于老师那样再去研究,去发掘。今后应该像于老师一样,用尺子不断地量别人的长处,让自己在学中思,锲而不舍。

  从于老师身上,我认识到一位真正优秀的老师是要与时俱进,内外兼修的。我想,于老师正是把爱全部贯注于学生,才可以一辈子无悔于对教育事业的选择。作为年轻教师,于老师这生动的一课让我深深明白:全心的付出才无愧于教师这一称号。尤其是于老师的一句:“你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高尚。”令人印象深刻。

  “甘为红烛燃自身,甘为泥土育春花。”特级教师于漪老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这句话。诠释了一代人民教育工作者的精神内涵。她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意愿,信任他们并对他们充满期望。她把自己无私的爱奉献给了每一位孩子,贴近孩子美好的心灵,与他们建立了理想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人与人关系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是对教育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的特殊的社会关系。它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体现在师生生活的各个方面。于老师说:"我一辈子都是在锤炼自己的感情!"在教育过程中,从开始的循循善诱到逐步引导,于老师的确是这样做的。她虽然身体很不好,但是她克服重重困难,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每一位孩子,甚至超过了对自己的孩子的关心和爱护,感人之深,令人佩服。她了解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懂得和学生交流。在她执教的过程中,每每遇到差生,她总是以耐心地教育为主,把学生引上正路。在她的教育下,很多学生得到了转化。

  于漪老师的“三次备课”是很出名的,她上一堂课要经过三次备课过程,第一次备课不看任何参考书、教案、资料,全凭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写出一份教案。第二次备课,则搜集各种参考资料,看名家课堂教学设计,名家教学的教材分析,同时思考三个问题:哪些问题参考书上想到了,我也想到了;哪些问题参考书上想到了,我没有想到;哪些问题参考书上没想到,我想到了。第三次备课是在上同一个平行班之后,总结经验,反思失败,在备一次课。从她的“三次备课”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她一贯的勤奋和认真,更感受到了她坚持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和超凡毅力。

  于漪老师绝对是心怀天下的。她多次强调我们的教育就是培养人,培养有中国心的现代人。要让我们的学生有中国心、民族魂。我们花那么多心血就是为了我们国家有好的后代,出栋梁之材。可以看到,于漪老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始终将自己的工作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身在讲台,心系祖国。她说:“一个人,当他是‘我’的时候,是最渺小的;冲破了‘我’,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祖国的时候,人才如登上了泰山之顶。”我们应该铭记她对我们的殷切希望:不仅要做一个称职的合格的教师,还要有远大的志向,做我们中国的教育家。于漪老师博大的胸怀和爱国热诚,真是值得我们一辈子敬佩和学习。

  学习于漪老师心得 篇5

  “你曾对我说相逢是首歌,眼睛是春天的海青春是绿色的河,你曾对我说相逢是首歌,眼睛是春天的,青春是绿色的河,相逢是首歌同行是你和我,心儿是年轻的太阳真诚也活泼”。这是一首歌的歌词,很喜欢。听着于漪老师那时而舒缓时而又激扬的陈述,这个旋律开始不停地在耳边萦绕。

  心想,在于老师心中,教育又何尝不是这样一首歌。

  于漪老师说,爱,是教育的全部。

  于漪老师还说,做了一辈子教师,却越来越感觉到的是一辈子在学做教师。

  作为一位年轻教师,听着于老师讲述自己一生的教育,心中不禁汗颜。

  我们总是觉得自己已经不错,总是埋怨教师的心酸和辛苦,总是抱怨学生的调皮和笨拙,而一个老人却说自己的一生在学做教师。这样的反差究竟来自于何处?这是我在心中不停追问自己的问题。

  突然再次看到梁衡评价居里夫人的那句话:"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大智之人,不耽于行,不逐于力,不持于技。他们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着地进取,直进到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葆一种永恒的美丽。"

  我想,于老师或许就是这样的一种境界。

  我想,她首要的或许是真。

  于老师经常爱说的一句话,就是陶行知老先生所得: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当然于老师也正是用自己的实践来诠释这句话。于老师并不是所谓的"科班"出身,但凭借着为人师的一份良心,为了教给学生更好的有用的东西,自己不断学习,探求知识的真谛,寻找真实有效的教法,不搞花架子,不学花名堂。这份执着不就是一份对知识的真切渴求,不就是对学生的真心付出吗!最后,于老师在这条路上不断探索,从而不断明白,"真"其实永远在追求之中,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学生,就会有着不同的教育。正是这份明了,让于老师真切地体会到自己的所知竟是如此的短浅,自己需要学的竟然是许多许多。我想一辈子学做教师是于老师用最质朴的语言表达了自己深切的感悟。

  其次,于老师一直在追求着善。

  我们总说,真和善总是很难融合,我们有句俗语叫做善意的谎言印证着二者的难以统一。但在于老师身上二者有着高度的统一。因为于老师已经洞悉了真和善其实是相对的概念。从她的.很多的故事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的信息。比如,对于学生,于老师当严则严,这是真,但永远给学生改正的机会,并不辞辛苦地帮助学生改掉自己的缺点。给他们以宽容,不放弃,不鄙弃。用爱来感化每一个学生,这足以融化金石的爱就是善的集中体现。而正是严中有爱,从而达到了真和善的完美统一。

  美并不存在与具体的事物或结果之中,她往往在过程中潜移默化中呈现,她更多的是在追求真和善的过程中得以体现。于老师把教育当作自己一生可以做的是来做,并认真去做,用一颗爱心关注学生,用一双慧眼关注教育,用责任之心感受社会。

  于漪老师就是用这样的真和善呈现着教育的美,用真和善诠释着教育这首歌,也许有心酸,甚至泪水,但在一条河的转弯之处,欢乐在缓缓地流着。

【学习于漪老师心得】相关文章:

学习于漪老师心得体会(通用10篇)10-03

漪字组词02-07

观看于漪老师录像心得体会范文(精选8篇)03-31

教师培训学心得体会04-21

学师德礼仪,做四有老师心得体会07-24

学经济学基础心得体会09-23

学高效课堂后的心得11-26

地质学实习心得11-26

昆虫学实习心得04-26

测量学实习心得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