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学习心得

时间:2023-02-12 12:09:34 学习心得 投诉 投稿

语文教师学习心得(15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师学习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师学习心得(15篇)

语文教师学习心得1

  《白杨礼赞》是茅盾同志的名作。细细品味这篇散文的艺术特色,有如下三点。

  一.托物言志,含蓄曲折的象征手法。

  在抒情作品中,由于对一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很难具体描述,或因为某种缘故,不便于直接抒写,往往采用象征手法,以适当的象征物作为题材,“咏物托志”,把抽象的精神形象化,把不便于明言的意思含蓄地表现了

出来。《白杨礼赞》就运用这种表现手法。作者极力赞扬白杨树的不平凡,“咏物”的目的在于抓住白杨树的外形特征歌颂北方农民,歌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歌颂民族的力求上进精神和坚强不屈的意志,抒发作者对他们的无限崇敬和赞颂的真挚感情。文章写于国民党统治的白色恐怖之下的'重庆,作者不得不讲究斗争艺术,采用比较含蓄的象征手法。

  这篇散文的象征意义是通过白杨的形象表达的。作者细致逼真地描写白杨形象是,选用的词语既能抓住白杨的特征,又能含蓄地体现白杨的象征意义。文章第五节先抓住白杨树一直往上长,高大挺拔的总体象征,选用“力争上游”这个人格化的词语总写白杨。然后抓住白杨各个部分的特征,分别选用相应的特征性词语进行描写。如用“笔直”、“一律向上”、“绝不旁逸斜出”写树枝;用“宽大”、“片片向上”、“没有斜生,更不用说倒垂”写树叶;用“光滑”、“银色的晕圈”、“淡青色”写树枝;最后从形写到神,用“倔强挺立”、“努力向上发展”、“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西北风”等词语赞扬白杨树的顽强生命力和反抗精神。这些词语既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特征,又含蓄地透露“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坚持团结,反对分裂”的象征意义。

  二.由远及近,由面到点,由物及人的构思艺术。

  文章在引出白杨树之前,勾勒了黄土高原广阔平坦的雄壮伟大气象,在这个旷远的背景中,作者突然看见了前面的白杨树,这是由远及近;看到的白杨树从“一排”到“三五株”,再到“一株”,这种数量的递减,由群像到个别,使傲然耸立的形象清晰高大,然后作者由下而上地细致描绘了白杨树的干、枝、叶、皮,白杨树的伟岸形象如在目前,这是由面及点,写到点也就更近了;层层深入地点明白杨象征北方农民,象征守卫家乡的哨兵,象征“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这是由物及人,写到“精神和意志”,实际还是写人,“精神和意志”是人的借代。通过上述三步,文章尽情赞美了白杨树以及由它象征的人和精神,这就是作者别具匠心的构思艺术。

  三.首尾呼应,层次分明,波澜起伏的结构方法。

  文章开头一节用“我赞美白杨树”直抒赞颂之情,最后用“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作结,首尾呼应,赞美白杨的感情线索一脉相承,始终贯穿。文章第

  第六两节句式基本相同,略有变化,在思想内容表达上各自是前文的小结,在结构上用间隔反复显示文章的节奏,这两节与开头、结尾相呼应的句子一起使全文层次分明,既疏朗又完整。作者在第二节描叙自己看到黄土高原的景色后,先抒写“雄壮”、“伟大”的感受,突然又写潜滋暗长的“单调”的感受,两种不同滋味的感受相继产生,使文章顿生波澜;作者细致描绘白杨形象后,笔锋又转,以树比人,直接点明象征意义,把意境推向深处,使读者有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感觉,在由树及人,直接点明象征意义之前,作者又运用反衬手法,欲扬先抑,说白杨“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马上文笔又变,在上文反诘之下,一口气连用“伟岸”等七个褒义词,高度赞扬白杨“是树中伟丈夫”,尽情抒发敬仰之情;

  第八两节点明象征意义并尽情礼赞之后,文章完全可以作结,但第九节又树奇峰,把白杨和楠木进行对比,给顽固倒退的国民党反动派以无情鞭挞,换一个角度再次高度赞美白杨树。这种曲折多变,错落跌宕的笔法,使文章的节奏忽而舒缓忽而急促,作者的感情忽而平静忽而炽烈。

  《白杨礼赞》无论是思想内容方面,还是艺术技巧方面都是值得学习的。茅盾同志在谈创作经验时说:“我所能自信的,只有两点:

  一、是未尝敢粗制滥造;

  二、未尝为要创作而创作——换言之,未尝敢忘记了文学的社会意义。”由于作者精于立意,巧于构思,工于细刻,所以本文实堪为中学生学习的典范。

语文教师学习心得2

  以往的公开课中,听课后的我们总是要展开一次评课的交流会。交流会上在场的教师也包括自己总是感到无话可说,可以说是不知是不是自己以陷入审美疲劳还是自己的思维以冻结。总之,总是无话可说。

  经过这次外出培训,听完课指导教师同样让我们评课,或者把自己听完课的简单的结构图画出来,瞬间就没有了思维。怎么写,写什么……一连串的问题都用了出来。后来老师说他把自己画的简单图发到群里,让我们参考。看到图的我瞬间明白了。原来听课、评课应遵循这几点:

  1、教师是如何构思这堂课的,她从分为了几步做到的。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教师是怎样设计每个环节的。平时我们就只是按部就班的会设计这么几个环节譬如小组合作、读课文、探讨等几个环节。这几个环节是必要的,但应该以新的形式出现,这样才能让学生不知不觉领悟到文中的真谛。

  2、课堂导入 每次提到导入,我们只会找一些有趣的、能调动兴趣的话题或是动画、图片等等,认为很调动学生学习氛围的.一些辅助的资料。认为只有这样的导入才能吸引大家的眼神等。其实不是这样的,平平淡淡才是真。在邱老师的课上,邱老师用了课后的一道练习题导入,问大家谁知道这是书中那块内容,就这样,进入了文本的学习。原来,导入也可以这样。我们也许再评课时不要再误认为只要看得红火,听的过瘾,笑的开心就认为这是一堂多么精彩的课,而是看导的巧妙不巧妙和我们的内容有无联系。

  3、教案发挥作用没?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们经常私底下说,教案是教案,上课是上课,谁还会按自己备的教案去上啊?通过这次学习才知道自己多么不称职的教师。评课时我们更应该仔细研读教师的教案,再进行评课。教学的三维目标在上课时是否贯彻了进行,每一个目标都在每个环节中发挥作用了没有,它对你的这堂课起到作用没有。教案是或否合乎最初你进行教学设计的内容没有。每个环节都是怎样实现的,为你的中心服务了没有。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教案上的每个环节都是怎样实现的。学生的反映达到没有最初设计的目的没有。

  4、课堂语言课上老师的语言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能打开学生的心门,使得他们愿意在的指引下共同探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过如果我们总是假惺惺的去评判学生的回答。那么学生会发现自己并没有通过课堂学到他们所想要的技能,而是按部就班跳不出老师给自己画的圆圈,这样学生不可能提高。跟学生进行探讨时,教师的语言一定是带有启发性,学生愿意和你一起走下去,并从中发现原来这堂课有这么多吸引人的地方。

  5、作业的设计。平时在自己备课时到了这个环节自己可能随便找一些题来完成应付环节的齐全。其实这样想是错误的。这节课我们学完后,应该能学会解决什么样问题的能力,不是随便几个题。因此我们在评课时也应注意教师的这一个环节的设计。

  总之,通过对这些如何评课资料的学习,自己才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业务这方面是多么的微不足道。每天都应该虚心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语文教师学习心得3

  通过本次培训,丰富了我的教育思想,开阔了我的眼界和工作思路,提升了我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境界,更激发了我教好语文的热情和信心,我会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一路前行。现将我这次培训的收获与体会总结如下:

  听了几位老师的讲座受益匪浅,每位老师的讲座都那么精彩,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样的知识,不同的老师教,学生乐学程度就大不相同,教学效果自然就大相径庭了。所以从这一点看来,语文教学“为学生服务”,同样的知识要有针对性的考虑不同学生的求知要求,时时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另外,通过培训使我的视野更加宽阔,思路更清晰,在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在与大家的交流中迎刃而解,通过学习,对自己的生活态度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给了我前行的动力。学习的过程是短暂的,但学习的效果是实实在在的。新课程提倡我们教师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而自主合作探究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现在的语文教学,已经不是单一的语文知识,而是涉及多门学科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其次,就是学会和同行合作,吸取多人的'智慧,协调一致,要多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重视知识的运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所以我应抓住每一天,每一节课,关注课程改革,学习,思考,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培训中,老师们富有启迪的话语,令人耳目一新的见解,通过培训让我认识到,朗读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朗读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基本口头表达技能,也可以培养学生掌握主动理解课文的学习方法,从而更深入地去理解文本。因而抓好朗读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听了几位老师的讲座后,可谓受益扉浅。对于写字的训练,我在课堂上也经常指导,可还是对孩子们的汉字书写水平有所堪忧,听完报告后,我才深知,原来写字教学也是需要策略和方法的。写字和写字能力的培养,不光是一年级老师的专属,而一个语文教师的书写水平对学生的写字能力培养也会有积极的影响。都说,教师是学生的镜子,每天孩子们有一半的时间与教师共度,教师的言行时刻左右着孩子的成长。作为教师许多重要知识都需要用文字表述在黑板上,作业本上,教师自己的书写对学生而言无疑就是一块无声的样板,教师一手漂亮的好字必然对学生书写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写字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另外,练字过程是个循序渐进耐力持久的过程,并非一年级练好了就可以了,这就需要教师的策略了,老师在讲座中还谈到要对学生的写字水平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因为只有建立长效地评价机制,才会为学生的写字过程树立自信心,才会让孩子爱上写字,从而让学生坚持下来,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能力。

  总之,语文学科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坚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语文教师学习心得4

  今年暑假的8月2日到5日,我作为孙祖小学语文教师的一名代表有幸参加了暑期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在这短短的三天时间里,我们学习了《如何搞好网络大集体备课》、《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与认识》、《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及观摩名师的教学光碟。时间虽短,但学习的内容都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些都是一名农村教师急待的“食粮”;这正如“一桶水”与“一碗水”的故事,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还必须具备渊博的文化知识,渊博的文化知识从何而来?只有通过源源不断的学习才可具备。暑期学习正是给我们教师提供了这么一个很好的平台。下面我就对暑期学习的内容谈一谈自己浅显的认识或体会,以利于今后的工作和学习。

  一、搞好网络大集体备课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根本要求,为最大限度的发挥最广大教师的聪明才智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当今社会已经是信息化的时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也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积极改变自己已有陈旧的教学观念,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才能更好的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以期保证不误人子弟。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的最大成功在于培养出使自己敬佩的人”,从这一要求来说,每个教师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但就看我们是不是能够发挥我们的最大的潜能,把自己的所学甚至是所有周围人的所学都授予我们的学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网络集体备课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很好的取长补短的平台。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认真学习、取长补短,为“培养出使自己敬佩的人”而努力工作。

  二、准确、深刻的把握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为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提供了行动的指南。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纲领行文件,它明确的提出了小学语文学习的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以及具体应该达成的各项基本技能和思想培养目标。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把握好《课标》就等于找到了自己教学该努力的方向。干什么事都是一样,没有规矩便不成方圆。《课标》就好像是我们完成教学任务的规和矩,我们只要坚决贯彻课标的精神,并为之做不懈地努力,我想我们就一定能够把我们“教学这个圆”画好!

  三、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就是课堂教学。学生的激情是无限的,只是隐藏在内心深处。只要我们用热情去激发,课堂上的孩子们总是热情奔放,活力四射的。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他们的好奇心大,求知欲强,但又不稳定、理解能力差、注意力持久性差。如何在语文教学上帮助学生突破困难,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效果这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以上就是我近几天学习的一点体会,我知道其中定有很多迷茫和不足之处;但我并不担心,因为我还有很多时间很多机会去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我知道人的能力有大小,人的智力有差异,我也知道所有的这些都是能够通过自己的后天的努力可以弥补的。今后我一定更加注重自己的思想业务学习为“培养出使自己敬佩的人”这一目标而努力!

语文教师学习心得5

  有幸参加临沂市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的听课活动,真可谓是受益匪浅。每节课都展示了教师的不通风采,对于教高年级的我来说,高存娟老师的《圆明园的毁灭》这节课更让我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就高老师的这节课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沟通联系,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课始,师生聊天创设了愉快的环境,融洽的气氛,老师的亲切随和一下子拉近了师生距离,使学生对新老师没有恐惧。聊天过后,就非常轻松,师生之间具有一定的亲和力。

  二、以读激情,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语文课标指出,语文重要特点是“情”,情感十分丰富。因此,语文教学应当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在“润物细无声”中动情,心灵受到震撼,达到刻骨铭心的教育效果。高老师的课从情入手,激情飞扬,真可谓一个“情”字了得!他曾经说过,有情有趣是教育,没有情趣的教学是苍白的,是空架子,不能打动人、感染人、陶冶人,是一个空壳。在课堂上自始至终洋溢着对圆明园毁灭的遗憾怀念,自始至终抒发着对帝国主义、清朝政府的痛恨,在教师全情感染下,学生切己体察、感同身受,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进入课文情境,与文本对话。

  高老师以读为基本方法,把读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和对语言的积累,激发学生的情感,进而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阅读潜能,提高阅读能力。对文中内涵深刻的句段,高老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把学生带进课文,让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作品产生共鸣。在一唱三叹、绵绵不绝的情感中,学生一次又一次的深情朗读,一次又一次地受到心灵的激荡。

  三、读写结合,帮助学生积累运用语言。

  高老师在指导阅读感知,自读领悟的基础上,巧妙点拨,围绕课文内容,巧妙把握教材延伸点,引导内容延伸,情感升华,由读向写辐射,又由写向读还原,让学生设身处地去感悟,去理解,去表述,以此促进语言的积累运用,在互动中实现为迁移而教的目的。

  四、鼓励评价,保持学生积极心态。

  纵观整堂阅读课,没有一个学生不是积极参与。高老师始终微笑着面对学生,始终以激励的话语和学生交流。我们不时听到他对学生说:“读得多好啊!”“不错!”“读得真流利!”“真好!”“好啊!”“大家很会读书!”“这个同学读得非常好,很认真!”还不时看到他亲切地摸学生的头、拍学生的肩,微笑着与学生耳语,孩子们在这样一位慈祥的长者面前,启动了心智,敞开了心扉,他们畅所欲言,欲罢不能。

  高老师的课充满了灵性之美,探其原因,高老师始终着眼学生的发展,尤其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发展。她关注人的情操、人的思想、人的心灵。借用课文这个载体,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净化学生的心灵,在阅读中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了“人”和“语”和谐交融、“语”和“人”互为一体,“人”就是“语”,“语”就是“人”。

语文教师学习心得6

  8月2日至4日,我有幸参加了县小学语文教研室在双语实验学校举办的“沂南县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暑期培训”。对我来说,来得及时,来得实在,我觉得受益匪浅,深受启迪。这次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有教研室朱老师关于网络大集体备课的详细讲解与演示,里庄小学林老师集体备课先进经验的介绍,沂南一小夏萍老师对小学语文新课标的独到见解,里庄小学王慧老师精彩的外出学习汇报,教师间的互动交流,名家的课堂实录……一次次精彩讲演,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学习变的丰富多彩,让我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通过三天的培训,使我对网络集体备课有了新的认识。我认为集体备课正是为大家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和资源共享的平台,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它可以发挥集体的智慧,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使教师们达成教学的共识,有了教学的共同目标。使教师及时学习其他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各位教师备课过程的不足,取长补短,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可以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提高。我将利用好集体备课和网络备课,使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迅速成长。

  沂南一小夏老师的精彩讲解和里庄小学王老师的幽默朴实的汇报,会议室的掌声不断响起,喝彩声连连不断。让我在愉快的气氛下,对新课标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对于老提倡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了深入的了解。使我对于以后的课堂教学有了新的理念和实践的信心。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聆听的名师课堂,可以称为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徐慧颖老师执教的.三年级的《给予树》,一节五年级的《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另一节是二年级《寓言二则》。使我发现了自己课堂上存在的不足,发现了自己和名师之间的差距,也给我敲响了警钟。提醒自己要不断的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努力钻研教材;认真落实于老的语文课堂有效性;提高课堂效率。使自己努力的向名师迈进。

  只有与时俱进,努力做一名终身学习型教师,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所谓终身学习型教师,就是要坚持思考和学习,要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储备知识,摸索教学方法,尤其要加强学习并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要做终身学习的教师,只有具备栉风沐雨,探幽发微的求索精神,才会厚积薄发,得心应手,才会不负历史的重任。至此之后,我将努力地追寻前辈们的步伐,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好以后的路,尽快地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相信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用自己的真诚和爱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在教育事业中做出成绩。

语文教师学习心得7

  自从市教育局、进修学校组织学习、学校组织登录远程培训台学习以来,今年又报名参加远程培训,今年本人又从网上中学习到其它以前所没学过的,及一些在实际教师的教学中会遇到的理论知识,从中得到了很大的启发,本人从学生到教师才7年的时间,各方面的理论及实践都没有老教师充沛,自从报名以来及远程培训的开通本人坚持每周利用时间上网学习,并认真地做好相关的学习笔记,教研时认真的与同事探讨所学的内容,并多向老教师取经,经过这期的培训,本人认为语文教师的教学是很有内含的一门学科,本人就这次远程培训的学习及个人的实际教师的教学浅淡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具备独立自主的教师的教学个性

  教师的个性有益于创造语文教师的教学的艺术。教师有个性,才有语文教师的教学的艺术。个性意识强,个性教师的教学主动性明显,愈能有效地进行和指导语文教师的教学。同样,个性意识越强烈,教师的教学创新意识就越强烈,愈能创造地运用于语文教师的教学艺术之中。独立自主的个性,是实施个性语文教师的教学的前提。

  二、设计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师的教学思路

  思路要新颖,不同凡响,就要别出心裁,不拘一格地设计教师的教学思路。首先要有超前意识,尽可能打破原先的课堂教师的教学模式,赋予新意。不拘泥于教参,不受名人名言的束缚,用自己的个性去演绎作品的个性,更可以用自己的个性进行教师的教学组织和课堂教师的教学的再创作。其次,找准教师的教学"突破口"。

  教师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是教师的教学思路的."突破口"。个性的差异和个体发展都要求教师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创造性地促进"有个性的个人"的全面发展,使之形成优良的个性。教师的教学的思路应该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说个性的话,说自由的话,讲真实的事,让课堂充满学生的个性活力。个性化的教师的教学思路,不是拘泥于一家之言、之行,而是在尊重教育规律上各展百家之长。简单地说,让学生自由地抒发,如实地描写自我个性,从而创造良好课堂教师的教学环境。

  三、寻求与众不同的个性化教师的教学艺术

  教师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启发、引导。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如何“学”。个性化的语文教师的教学艺术,必须有轻松幽默的一面。轻松的教师的教学、幽默的启发,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创设教师的教学的情趣和氛围,产生幽默中不失本分,欢乐中不乏启发的教师的教学效果。个性化的语文教师的教学艺术,必须要有生动、精彩描写的另一面。入胜的细节描绘与非凡的思想境界相辅,将学生引入教材的美的境界之中,引导学生在作品的鉴赏、联想、体验之中融入学生个性的理解,从而将教师的教学的情趣、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从而创造课堂气氛"其乐融融"。

  个性化的语文教师的教学艺术,教师的教学上要“运其才智,相机诱导,体悟传神,发展个性”。就是运用教师的才智,发展学生的才智,以个性培养个性,以情感增进情感,从而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和个性。

  四、塑造别具一格的个性化教师的教学风格

  教师的教学的个性,体现在语文教师的教学中,就是将独创性教师的教学方法和与众不同的教师的教学手段相融合,形成切合教师个性实际的教师的教学风格,从而在教师的教学上产生对学生个性教育的最大效果。

  首先,开放性语文课堂教师的教学是独创性教师的教学风格的具体体现,开放性教师的教学,教师要促进师生双边交流,以及生生交流,让学生在多种思想和观点的碰撞下,触发思想火花,产生学习的最大兴趣。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批判能力,不迷信权威,勇于评价他人与自己,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发展独立自主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其次,开放性语文教师的教学要开拓语文教师的教学空间,开展第二课堂的语文学习。教师要树立"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的开放性教师的教学观,多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上社会,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社会接触面和知识面。

  五 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方法

  1、问题探究法;2、情境探究法;3、自主探究法;4、合作探究法;5、纵向探究法;6、逆向探究法。

语文教师学习心得8

  近日,通过对小学语文自主探究教学策略的深层次学习,收获很多,思考颇深。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常常让我感到头痛。平时,虽然耗费了大量的教学时间,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感受仍处于原有状态。通过学习,再对比自己以前的教学方法,深感自己教学上的不足。

  语文课堂中,最动人的莫过于孩子的琅琅书声。《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悟”是积累和运用的前提,是与学生的心灵撞击后产生的共鸣。这种“共鸣”的效果,单靠繁琐的分析与机械练习是难以实现的,只有通过充分地读来实现。朗读是心与心的接触,情与情的融合。俄国作家果戈里曾说:“像样的朗读一篇抒情作品……需要同作者分享那充满他心灵的崇高的感受;需要用整个心灵去感受它的每一个字。这时在朗读者的声音里听得出一种真实的内心激动。”读的过程便是了解和欣赏的过程。诱导学生用整个心灵去感受,和作者真诚的对话,和文中人物心贴心的交流,从而充分感知语言之精妙,洞察语言之精髓,把握语言之理趣,达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同化境界。这样才能提高语文素养。“以读代讲,多读感悟”应成为我们教学的“法宝”,充分利用好这一法宝,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高效。

  学生自主探究是学中有探,探中有学,一般问题均可以在边学边探中自行解决,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可通过自己查找资料或合作讨论等形式来自主解决。

  课堂教学是属于学生的,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质疑释疑,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才能改变课堂教学沉闷的现状,让课堂充满生机。而每步探究先让学生尝试,就是把学生推到主动位置,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教学过程主要靠学生自己去完成,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自主性学习课堂教学进人理想的境界。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1、认真学习教学策略,深入领会它的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2、我还将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的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通过改变新的教学方法,希望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主动的学习,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有较大的提高。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民主、和谐、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新面貌

语文教师学习心得9

  我是一名刚从事语文教学的新老师,在语文的教学工作中很多知识需要学习与交流。从11月开始国培计划的学习后,我深深的感到,我的思想上和教学上收获多多,感慨多多。我们虽然没有“走出去”,只是坐在电脑前,但专家的专题讲座,课堂教学实录、在线讨论、相互交流等活动,让我们也接受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培训,内容丰富、实用。既重视对学员理念的更新,又重视具体操作技能的介绍,既有理论上的指导,同时也有具体的教学工作实践经验的交流。通过学习,使我们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对本职工作充满了信心和热爱。反思自己平时工作中的困惑,认真体会培训期间专家们精辟的阐述,感悟颇深。

  一眨眼的功夫,我已经学习“国培”计划五个月了。通过本次的学习,我知道了如何利用学的知识适用于工作当中,进行实践,从实践当中学会反思。怎么样做才是最好的呢?并得致用:赏罚分明。让学生知道,对与错是很容易分得清的。公平、公正、平等。不能存有私心。宽容、耐心、尊重、理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身作教。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我们作为老师就应该真正地为学生们作表率作用。如何选拔班干部,什么样的定位才是最合适的,是只选择学习优秀的孩子还是选择合适的人来履行这个岗位的职责。

  通过这期的国培学习,我觉得国培是我们教师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可以资源共享,也可以学习更多的知识,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之前我从一个对国培的未知到现在的有所了解,觉得国培正真促进了我的教学。把学到的东西传递给我的学生,让他们学到更多的东西,让自己成长起来。

  首先自己在反思中提升。一段时间的国培学习,对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这是收获丰厚的五个月,也是促进我教学上不断成长的五个月!

  通过学习和反思,我认识到未来教育需要科研型的教师,而不再是“教书匠”。教师要想从“教书匠”转为科研型教师,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给自己不断充电,消除职业倦怠。由于我们从事的教育事业,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大家都知道要想给学生一碗水你必须有一桶水。其次要明确自己今后所要研究追求的目标:在整理中思考——日常渗透的自觉研究;在案例中反思——基于教学事例的进行思索;在行动中研究——探索问题解决的方案。最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实施:(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多积累为今后的课题研究准备好科学依据;(2)把每一节课或平时的教学所思所得及时记录,进行积累为今后的科研准备实践材料;(3)找准自己教科研的.切入点,注重科研的针对性、实效性。同时教师要成为研究者,还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反思,及时将自己的经验写成论文。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即不是在课本上进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学活动中的探究。

  其次,专家引领,深受教育。各位知名专家、同行从自己切身的经验体会出发,畅谈了他们对师德以及小学语文教学等教育教学各个领域的独特见解。在畅谈中国农村教育的过去、现在的同时,给我们展示未来中国教育的远景,在这些专家的引领下,我的思想受到极大的震撼:作为一个普通小学的语文教师,我们平时思考的太少。平常我们在学校中,考虑的都是如何上好一堂课,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考虑的并不多,更没有着眼于教育的发展远景,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这方面实在太欠缺了。

  再次,同行交流,共同成长。本次培训,每位培训教师都有丰富的语文教学经验,教学的外部条件也非常相似。因此,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成为每位培训人员提高自己语文教学业务水平的一条捷径。在培训过程中,我积极尝试与其他学员之间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了解到各学校的新课程开展情况,并且注意到他们是如何处理新课程中遇到的种种困惑,以及他们对新课程教材的把握与处理。在培训中,我们不断地交流,真正做到彼此之间的“相长”。许多提出的观点和问题,都是语文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引起全体学员的一致共鸣,对于我们今后的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这次国培学习,使我知道读书学习,永无止境,方能使自己知识渊博、观察敏锐、充满自信,永葆教育智慧之活水永不干涸。我们应心存崇高的教育理想、纯净的思想境界和人文情怀,让我们的教育有灵魂,充满生命力。

  总之,这次培训是一次对教师专业成长极有意义的培训,带给我最深的体会就是教学不仅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同时又是一门高超的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去研究,不断地去反思,不断地去提高。惟其如此,我们才会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快,走得更好!所以在即将离别时刻,我会将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打包,回到校后,再慢慢的咀嚼、消化,进而将这些“高营养”的知识“大餐”内化为我学习的动力,教学的资本。

语文教师学习心得10

  语文教学要实现"人文性回归",语文课堂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语言文字转化成学生的情感体验,不再把语文定位为一种知识的教学,而更多的是一种生命的体验、生活的积累和文化的熏陶。本周我有幸参加了有教育局组织的肃宁县"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教学研讨会,听取了来自于北京新学校的刘修勤主任,山东青岛民乐小学的'王增艳等名师的专题讲座和展示课,以及学科专家对改进阅读,学习语文的一些看法及建议,感受颇深。

  1、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教学

  为进一步解放老师与学生,让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成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建立起小组合作学习机制。课堂上老师少讲,精讲,让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2、科学规划,合理安排

  老师要打破常规,制定科学合理适应学生的教学进度及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课时,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学习面,提升综合能力。真正做到简简单单教语文,轻轻松松学语文,让学生不在觉得学习语文是件难事,不在觉得语文深不可测,让学生从此爱上语文。让语文回归"国语"。

  主题单元教学必须吃透教材,整合教材,找出单元课文的相通点,找出学习方法的共性,制定出适合学生高效学习的学案。在精读课文中教师引导学生摸索出学习方法,然后在略读课文中运用这种学习方法,学生自主高效地学习、交流。

  3、多种课型,多元化教学。

  在实验的过程中提高效率,知道学生拓展学习内容,加大阅读量,增强分析能力。教会学生阅读方法,学习方法,针对课文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巩固能力的养成与提升。

  4、优化课程建设,建立评价机制

  多元课程建设为语文主题学习拓展了渠道,更符合现在所倡导的大语文观;建立完善的评价激励体制有利于主题学习的实施。其实评价更应关注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是最终目标。王增艳老师的评价简洁而诙谐,让学生很自然的愿意喜欢与老师交流各种想法,很值得我学习。

  5、课内课外相结合,培养阅读兴趣

  在语文课堂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选文的特点进行课外学习阅读的引导。在活动课上让学生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助于语文学科的学习,也有助于各科学习的拓展。

  总而言之,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整合多种资源,引导学生主动读,听,写,参与到各种语文主题学习活动中,创新主题学习方法,让语文学习变得有趣轻松,在不自觉的学习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教师学习心得11

  8月3日在双语实验学校参加了暑期培训,对习作教学策略感受如下:

  一.加强日常积累,丰富习作素材。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一语道破读与写的紧密联系,只有多读,多进行阅读积累,才能为日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应善于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自觉进行阅读积累。伴随着学生写作兴趣的加浓,阅读能力的提高,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进行优美词句的摘抄和积累,并通过此举,加强和训练学生遣词造句的准确性。我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让学生通过多方阅读,从所读文章中悉心体会,掌握作者用词造句的精妙、独到之处,并丰富、扩大自己的词储量,进而活学活用到他们的习作当中。若非天长日久的积累、运用,又怎么能做得到呢!

  同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对古诗词和一些优美的篇章进行熟读成诵,也可以增加阅读积累的容量。记得巴金先生曾说过一段话,大意如下:他说他很感激从前教他的先生。小时候先生逼着他背诵了许多不求甚解的诗词篇章,这些东西在经历了若干年之后,在他的头脑中发酵膨胀,进而成为一笔丰厚的精神食粮。使得他在以后的写作生涯中总能信手拈来、挥洒自如。

  阅读积累不能囫囵吞枣,贪大求全,应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将理解、积累、运用三者有机的联系起来,才能起到一石三鸟的作用。特级教师贾桂梅所带的学生,从低年级开始阅读、背诵,至小学毕业,有的学生已能背诵几百首诗,甚至会提笔作诗、作词,在社会上反响很大。这说明,行之有效的阅读积累,能促使学生产生作文兴趣,提高作文水平,为他们开启写作之门。

  二、激发习作兴趣,鼓励自由表达。

  习作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悟性。在感悟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社会生活中的平凡小事,都可引发我们的思考。可是,面对美丽的大自然孩子们却无动于衷,或虽感到美,却又写不出来。生活中每天发生的事情非常多,孩子们往往求大,忽略了身边值得关注的小事,所以,也造成了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情况。对农村学生来说,农村的风景优美,乡土气息浓厚。美丽的大自然又孕育了千姿百态的动植物。这既是习作教学的直观教具,又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我利用这种优势,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使他们“见景生情”。把这种情景教育引进习作教学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写一写家中养的鸡,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鸡吃食、鸡打架、鸡下蛋等等,帮他们列出观察项目,学生就会有目的的观察,写作时就不会无话可说了。让学生每天回忆发生的事,说一说、议一议,久而久之,学生就知道了什么事是有价值的了。事不在大小,在事情的`内容。指导学生写自己熟悉而又真实的生活,而不是写那些“虚构生活”让学生知道,说真话、写事实、叙真情就是作文。

  三、“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每个学生的观察角度不同,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不同,写出习作的中心立意就会不同。要让每个同学都受感染,达到习作的目的,这仍要语文教师的正确引导。我做了以下尝试:一是激励学生坚持每天写日记。写日记不但可以锻炼孩子坚韧不拔的毅力,而且可以达到练笔的目的。二是平时教学习作训练,通过学文,进行仿写、改写、续写、缩写、扩写等练习。加强学生练笔训练。三是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等练习。总之,语文教师要从多方面训练学生动手写,养成笔不离手的好习惯。

  四、回归生活本质,落实习作训练。

  作文是什么?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心。什么是心?就是用心观察生活,一切心之所得,均源于生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生活就是“皮”,我们的心是“毛”。

  因此,我们第一要训练的,便是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敏锐。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不能留于“要留心观察生活”一句话的要求,而是要在每一次习作教学中,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教给学生观察些什么,怎样去观察,以及记笔记、写日记等留住观察所得的方法。

  其次,在训练学生口头表达的基础上,落实口头表达向书面表达的转化。既要注重学生书面表达的兴趣的培养,又要注重教会学生坚持不懈的优秀学习品质,不断提高自己运用和驾驭文字的能力。

  接着,是落实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一方面,要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多元理解能力,拓展学生对事物的个性认知。试想,学生的脑子里早已塞满“铁棒磨成针”就一定是执着勤奋,狐狸一定是狡猾的,春天一定是美好的这样的固化认知,创新的空间还有多少?又有多少儿童的童趣童真被暗暗扼杀?另一方面,在习作教学中一定允许甚至鼓励学生的个性认识。千万不要狭隘化了“主题积极”和“健康向上”的本意,小学生作文不需要变成“唱颂歌”,从反面得出积极的、健康向上的主题也是完全可以的,学生们有一定的正确的批判意识是好事。训练学生习作思维能力有方方面面,但阅读和习作这一进一出两方面是最重要的。

  再次,就是要落实习作修改训练。玉雕为饰,文改为章。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一次落实的习作修改练习,效果决不低于一次习作练习。教师的帮助或指导要针对学生的年段特点,不同的年段修改重心不同。修改方法也多种多样,或自斟自改,或相互取长补短,或现写现改,或放置一段时间再改。老师特别要注意的是,老师只能点拨,不能代劳,否则又可 能是 老师改得辛苦,学生付之一笑,满纸圈点付之东流。

  总之作文教学目标的实现就是靠一点一点扎扎实实的累积,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又有扎实的教学,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会爱上写作文,能用笔书写属于自己的东西,在广阔的生活中放飞心灵。我们期待着。

语文教师学习心得12

  三天的“名师之路”小学语文老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是短暂的,而留给我的思索却很深很长。 本次教学观摩活动正值新一轮的课改,而我们也从这些大师的课堂上看到了课改的又一次华丽转身,看到语文“洗尽铅华见本色”的自然美,生态美。观摩会后感触颇深,受益匪浅,所以想粗浅的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1、倡导“自然地朗读”

  叶圣陶先生对朗读的功用做过这样的描述:“我们默读时,仅仅调动了心和眼,而朗读时则是心、眼、口、耳全部调动起来了,对于文章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就会有成倍的收获。”语文教学中讲解是分析,朗读时综合;讲解是对文本的解剖,而朗读是活的,是赋予作品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讲,朗读比讲解更重要。所以也有人说:“朗读法是语文教学的安身立命之法。”

  可是如何正确的朗读?怎样的朗读才能有效?这是我们一线教师常常困惑的问题,而这次我们在于永正老师的课堂,在赵志祥的报告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自然的朗读,这也符合本次课改对朗读评价的要求,即:“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娇柔做作的腔调。”不能一味的强调“有感情的朗读”,否则将无法正确的体现文本的特点和文本的个性。而且我们教学中也常常发现学生在朗读时“朗读腔 ”“表演腔”太浓,而这样的朗读恰恰是对文本情感理解的不到位。原来自然地朗读就应该像说话一样,用恰当的语气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调,语势。若把文本分为抒情性文本和非抒情性文本,那么抒情性的文本就应该用朗读去“打动”“感染”听众,非抒情性的文本则只需要“告诉”就行了。科普性的说明文我们只要清晰的告诉、介绍,把重点的知识通过重音、语速、语调的变化,自然流畅的表达出来就行,不需要额外附加情感;演讲稿,读的时候则需要激情,需要用朗读去打动、感染听众,有一种告诫、号召的意味,而这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自然”;对话类的文本,故事性特别强,在读人物对话时,就因该用比较夸张的演读。总之朗读应该以不同的文体作基础,先把握好课文的总的感情基调。

  2、解读文本理性回归

  本次教学观摩活动围绕“教什么”和“怎么教”展开研讨,“教什么”是内容,“怎么教”是形式,内容决定形式。毫无疑问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先决定“教什么”。细细想来,其实也让我们语文老师自愧,我们竟然浑然不知语文应该教什么。倾听了王崧舟老师的报告《解读文本的秘妙》,豁然开朗。原来要确定“教什么”,首先要对文本进行正确的解读,结合本次课改对“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的明确提出。我们在教学实践要能够正确的解读文本,领会编者的意图,落实教学目标。不可将语文课上成数学课、美术课、思想品德课,这些非语文的课堂现象透视出来的正式我们对课程、对教材缺乏正确的理解。再者“正确的解读文本”对我们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样的文本,不同的教师会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来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要知道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所以我们正确的理解教材将直接影响到“教什么”的关键问题。没有这个基础,当然不可能灵活的,创造的使用教材,显而易见这将对我们的语文功底和人文情怀提出更高的要求。

  3、语文要简单,平实,扎实

  聆听了几位大师的课,正可谓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出雕饰。” 在轻松自然教学环境中扎实有效地训练好学生的语言,同时又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语文品质。在他们的课堂中语文教学已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已走向平实与质朴,扎实和简单。 尤其是于老师的《爱如茉莉》,环节设计非常简单,教学伊始于老师就让学生认识“嗔、眸、袅”三个生字,在字词教学方面要做到严谨、精确,做到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永远是语文老师的天职。再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以悟来促读,使学生逐步感受到爸爸妈妈之间的关爱。对文章进行了升华,于老师是这样总结的:“生活中,其实朋友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爱也像茉莉花那样平淡无奇,请不要吝啬我们的微笑。”虽简约但扎实,正如茉莉清新淡雅却沁人心脾。

  总之,学习的时间虽短暂,收益却很多。但打铁还得自身硬,只有自己不断地学习,与时俱进,练就过硬的基本功,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和语文素养,才能适应性语文教学新的发展需要!

语文教师学习心得13

  这次培训建立了一个平台,同行与同行交流的平台,群策群力,把以前的“单打独斗”变成了齐心协力,把自己的闭门造车变成了资源共享,使教育资源得到优化,对新教师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对老教师是一个新的教学理念的学习与旧的教学理念碰撞与融合的机会。

  理论知识,为已充电;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当今,更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断进行自我充电。我的工作必将比原本得心应手些。

  每一次的专题讲座都是那么精彩!带着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种种疑问,我走进了培训课堂。课堂上,专家们的精彩讲座一次次激起了我内心的感应,更激起了我的反思。在这种理论和实践的对话中,我收获着专家们思想的精髓、理论的精华。让我进一步体会到了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性。其中,教师的语言艺术尤其重要,语言艺术中的趣味性不容忽视,因为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需要有趣的东西来吸引他,带有趣味性的`语言更能吸引他的注意力,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才能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提问艺术也至关重要。教学中不仅教师要善于提问,还要善于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

  每一次的讲座都是那么可贵!让人耳目一新。这耳目一新并非在现代教育手段下的缤纷世界,而是在倡导课堂教学有效性下的真实、扎实、朴实的课堂,时时处处渗透着教师的教育机智之强,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之扎实。“简约语文”那丰厚的内涵,一堂语文课,名师的智慧语文,名师的简约语文,引领着新课程改革不断完善。语文课程标准,有意识地把“语文素养”凸现出来。

  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因此本次课程改革不再将学生掌握系统知识放在首位,而是将学生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培养、激发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放在首位。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感受、观察、体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以上目标达到之后,知识的获得将是很自然的事。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设计的时候,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爱上这门课,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和参与欲。在活动中,让学生自觉去获取知识。在生活中,让学生去巩固知识。

  聆听了特级教师的讲座,反思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需要学习与改进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让我从自身出发,不断地反思和总结。自我实践,不断提升。向书本请教,听专家讲座,聆听名师的课堂,学习同伴的长处,这都是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水平的提高作好准备。一切的学习都是为了自己的实践,为了教育好我们新世纪的接班人,否则皆为空谈。于是,在培训期间,我会用学到的东西来改进我的教育教学。特别是一些教育教学的方法让我在实践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通过参加小学语文培训会,使我对小学语文的新教材有了新的认识。我认为这次的培训开得非常的好,对我这个小学语文的老师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使得我在以后的教学有明确的目标,好的教学方法,更新颖的教学手段。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

语文教师学习心得14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很多老师在利用多媒体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尝到了不少甜头,而今天我想说的是自己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一些心得体会。

  多媒体的优点很多,表现在教学上就是通过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来辅助教学。比如,课堂的激趣导入、情境朗读、突破难点的动画模拟演示、风俗民情的再现、趣味练习设计、单元复习以及专题学习的知识梳理等等,好处不胜枚举。现就自己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利用多媒体激趣导入,效果事半功倍。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习一篇文章如何导入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而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文章内容在空间上跨度很大,例如《离骚》这首诗歌是战国时期的作品,不管是内容还是写法都离我们相去甚远。如果按照常规教学,一支粉笔,一本书很难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老师上课辛苦,学生也一脸茫然。相反如果能借助多媒体视频辅助教学,让学生时空倒转置身体验于楚国忠臣报国无门的氛围当中,那么对理解这篇文章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通过视频画面再现当时的生活情景结合声情并茂的经典片段朗读来导入课文,就能立刻把屈原那种“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爱国激情与苦闷传递给学生,学生在这忧国的哀伤氛围中,不用过多讲解,就能很好地把握了文章情感基调。从而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新《语文课标》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培养想象力是语文教师一项头疼的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所以在很多时候,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就成了一句空喊的口号。如果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则轻而易举的实现了这一教学目标。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文《你一定会听见的》,老师在即将结束课文教学时,通过多媒体播放了音频——“厨房交响曲”,鼓励学生细心倾听厨房发出的这些声音,在倾听中想象母亲为自己忙碌早餐的情景。我们知道情感是想象力的`动力,这样的设计恰好触动了学生的情感因子,激发学生急于表达的欲望,进而创造性地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这样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促使学生想象的翅膀高飞远扬,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就不再是一句空话。

  三、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写作修改。

  作文几乎可以说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教学要着力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要提高语文写作水平,关键是要让学生自主写作,自由表达,自主修改。叶圣陶向来反对写作教学中“学生只管写,老师只管改”的做法。他说:“教师给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学生个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而多媒体为学生共同修改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方法是每次写作由学生推选一篇最好的文章出来共同修改。把要修改的文章输入电脑文档,中间设置一条竖线把修改前和修改后的文章隔开,修改前的文章显示在左边,修改后的文章显示在右边。课堂上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针对需要修改的语句语段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议,而电脑将这过程中学生思维的痕迹及时地以动态演示的方式显现出来,并且这些思维的痕迹在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中逐渐趋于完美,直至得出让学生一致满意的文章。这样利用多媒体辅助,动态演示作文修改,学生在共同修改中取长补短,互相提高,享受到了学习带来的快乐,这是传统教学所无法给予的。

  四、利用多媒体,单元复习、专题学习轻松有效。

  叶圣陶先生说过:要学好语文,离不开基础知识。而语文基础知识零星分散在每一篇文章中。在学习一篇新的文章时,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大多停留在只要能疏通文章内容就停止的阶段。要想深入理解,透彻掌握,还得在单元复习,专题学习中归纳运用。而在单元复习,专题学习中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多媒体应成为首选的教学辅助工具。因为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文本、数据、图象、动画、声音等素材提供给学生,既能大容量,高速度的存储和传递相关教学信息,又能比较系统地、完整地呈现语文基础知识。这样的学习学生学起来容易理解,轻松又有效。

  五、利用多媒体,将时政新闻和语文教育紧密结合。

  在课改的新形式下新课标极力倡导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与生活联系密切,抛开生活去谈语文教育不太可能。特别是关乎国家大事,人民生活的时政新闻与语文教育之间更应该找到两者的链接点。例如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篇文章里我们认识了言行一致的闻一多先生。可是那段时间学生在学习方面很消极,有畏难情绪。为了教育学生做个言行一致的乐观者,我特地播放了汶川地震中被困废墟75小时的22岁少女被解救的视频。当解救人员来救她时她笑着说:“我很高兴我还活着,我相信你们会来救我的。”生死关头的乐观深深感染了学生,接着我让学生就今后如何做个言行一致的乐观者谈了自己的看法。这样巧妙的利用时政新闻视频辅佐教学,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六、利用国家教育资源网,把语文课上得有声有色。

  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逐渐退出教学舞台,新课程理念的“自主,合作,探究”正逐渐地成为教学的主流。而国家教育资源网以其“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教学资源成为众多教师必备的教学网络平台。在这个平台有教学需要的素材、资料、课件、还有专家上的公开课、有寓意深刻的漫画、有奇形怪状的文字、还有精妙绝伦的片断。在这样的教育资源网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寻找课堂教学中所需要的资源,从而最大化地实现我们的教学设想。例如在国家教育资源网上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课件--《阿长与山海经》。该课件包含课文原文、作者简介、相关资料、相关作品、相关网址以及课文学习、课文练习、还配有声情并茂的原声朗读、疑难解答等环节。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设想有选择地利用这课件来优化教学过程,把语文课上得有声有色。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让自己尝到了甜头,不过语文教学应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它只有在语文教学之中找到契合点才会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在教学运用中应把握好度,喧宾夺主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只有巧妙的结合,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语文教师学习心得15

  这次小学语文教师全员培训的网络学习所给予我的启发和经验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视频中几位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给了我们具体的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只有把学习的.选择权真正归还给学生,学生才有了获得主动发展的前提。

  作为教师,我们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面对如此重大的革新,我们要做什么?首要的是我们要更新观念,要敢于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条条框框,在教改的路上敢于创新。继而走上务实之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这也是我在观看“怎样教学生回答谁”这个阅读教学视频中最大的感悟。语文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形态,有特定的目标和任务,有独特的个性,这就是语文的本。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牢牢把握住这个本,从关注内容到关注语言,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汲取传统教学中可取的东西。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拓展自己的阅读面,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把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结合起来,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语文教师学习心得】相关文章:

语文教师学习心得01-22

语文老师学习心得12-26

小学语文教师学习心得03-09

语文教师听课学习心得01-03

语文老师听课学习心得03-28

语文教师远程培训学习心得04-20

语文教师网络学习心得06-13

新语文教师学习心得08-25

语文教师师德师风学习心得01-28

小学语文教师听课学习心得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