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学习童秉纲院士精神心得体会范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习童秉纲院士精神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童秉纲院士精神心得体会范文1
童秉纲是我国力学家、教育家,1927年9月生于江苏省张家港市杨舍镇,195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1953年,他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力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并留校任教,曾任讲师及理论力学教研室主任。1961年调到中国科技大学工作,历任流体力学教研室主任、近代力学系主任,1981年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到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xx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任教。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据《科学时报》报道,童秉纲1961年调到中国科大后,曾协助钱学森等科学家建设了中国科大流体力学的专业教学体系。
“童秉纲1961年调到中国科大不久,便接到了(时任)系主任钱学森布置的任务,为首届(58级)近代力学系学生补课”,报道称:钱学森认为这届学生的数学力学基础不够扎实,于是找到童秉纲,希望他担负起为他们强化力学基础的教学任务。
“这是一项很棘手的任务,好像煮夹生饭一样。当时该年级有8个班、200多人,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程度不一,讲起课来众口难调。经过认真思考后,童秉纲认为补课的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力学研究的方法论。他最后决定讲授最基本的但有深度的.内容,既帮助尖子学生加深理解,也能为一般的学生所接受,然后通过大量习题的训练,来着重解决如何从实际中来又到实际中去的理解、分析和锻炼,帮助大家真正理解并建立起力学的思维方式,真正掌握力学的方法论”。
实践证明,这个方法是成功的。20xx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组织童秉纲从教55年庆祝活动,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朱克勤回忆:“童先生讲课条理清晰,物理概念和数学推演并重。41年后的今天,课程仍深深留在我的记忆中,在激发专业兴趣方面使我终身受益。当时的两册讲义,至今仍珍藏在我的书架上。”他说,正是由于童秉纲的引领,激发了大家的兴趣,当年高速空气动力学专业的15位同学中,有多人几经周折后仍回到了喜爱的流体力学专业,终身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童秉纲从教55年,培养了16位博士。在执教生涯中,他始终坚持“要给学生一勺水,自己就要先有一缸水”。
学习童秉纲院士精神心得体会范文2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物理科学学院童秉纲教授以“漫谈研究生教育与人生感悟”为题作主题报告。童秉纲院士从研究生的学位要求和综合素质培养、科研实践举例以及人生感悟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科学研究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强调由“知识传授型”向“独立研究型”转变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对迈入科学殿堂的新生提出了殷切希望。
童秉纲坚持“教育的目的是造就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而不是专业机器”的观点,正如爱因斯坦所言,“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社会伦理、准则)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感情,那是最基本的。”
作为198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流体力学专业第一批博导,童院士要求广大学生按照博士学位的要求,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即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培养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其中最根本的要求是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交流中,童秉纲院士回顾了自己的科研生涯。作为流体力学领域的科技工作者,童院士致力于飞行和游动的生物运动力学研究(领域A)以及气动加热新问题的理论探索(领域B)两个研究领域,其研究成果分别受到中科院外籍院士吴耀祖所写评述的好评和航天界的关注。就领域A而言,从本世纪起,童院士组成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和中科院研究生院生物运动力学实验室的联合团队,建立了活体测量、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和理论模化相配合的全部研究手段,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中科院重要方向项目先后两期的支持,并以执行主席之一的身份主持了两次香山科学会议(20xx),并开展了昆虫飞行(拍翼方式和柔性变形)以及鱼类游动(自主的机动运动、运动链一体化研究)等创新性研究;在领域B,童秉纲按照钱学森的技术科学方法论,致力于对非定常气动热力学,高超声速稀薄流动,前缘热环境的理论准则以及热通量CFD计算的'物理准则等问题建立工程理论。
作为从教58年的教师,童秉纲院士重提“Q—A—K”育人方式,即培养学生通过学习(To know)、做事(To do)和做人(To be)的实践,使其在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和素质(Quality)三个方面得到综合提高。
83岁高龄的童院士向年轻的一代分享了他的人生感悟,出生于江苏省张家港市的他11岁父亲去世,家中5个兄弟由母亲抚养长大;1937年正上五年级的童院士目睹国家被日本侵占;时期自己由“革命动力”变成“革命对象”……大器晚成的童院士历尽艰辛、排除万难,在逆境和坎坷中活出了自己作为一名科学研究工作者的意义。“一生谨慎、处事低调、默默奉献、润物细无声、专心于培养德艺双馨的下一代”是许多与童秉纲院士共事学者对他的高度评价。
在互动环节,童秉纲院士耐心解答了同学提出的“基础研究与创新研究两者的关系怎样协调?”“研究生阶段学习与研究孰轻孰重?”“研究生培养应当重数量还是重质量?”“科学研究方向是否局限于自己所学专业?”等问题,让在场同学受益匪浅。
学习童秉纲院士精神心得体会范文3
倾心科研的同时,童秉纲一直未曾离开他挚爱的讲台。1981年,他成为我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1986年,童秉纲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一直为学子们授课到70岁。此后,他不时开设讲座,为同学授业、解惑。
如今,童秉纲对教学有了更深的体会和理解。“假如现在让我教理论力学,我肯定比以前教的更好。”在他看来,科研和教学能够互相促进,“经历了那么多年的研究过程,我能把很多有血有肉的、立体的东西贯穿在教学中。”
“你要给学生一勺水,自己就要先有一缸水。”在童秉纲的教育理念里,教师就应该告诉学生那些跟课本不一样的知识。
教育是童秉纲一生热爱的事业,现在尽管已经很少登上讲台,但他对教育的思考从未停止。
他曾在主持研讨钱学森教育思想时,引用吴耀祖教授所介绍的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教学和科研原则,其中提到:一要勉励师生追求有启源性和创新性的科研工作;二是大学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着重基础性和灵活性,灵活性是指要不断与科研新成果相结合,更新课程。
就教学的“灵活性”问题,童秉纲还专门给吴耀祖写信,咨询其含义。吴耀祖答复,加州理工学院的`课程讲稿,不可能维持两年以上不更新,每个教师必须把当前最新的研究成果做成案例,与基础课程结合起来讲授。
近年来,童秉纲对于教育倾注的心血,更多体现在他培养的一个个博士生身上。从1981年成为博导算起,他培养的博士生不超过20人,而他本世纪以来培养的9个博士毕业生中,仅有两人按期毕业,其余均有延期。
是不是他的要求太苛刻了?童秉纲说,自己只是按照博士应有的标准去要求,“毕业生应该是合格的,而不能是凑合就可以”。
在童秉纲眼里,独立工作能力是对博士的基本要求,因此需要有丰富的想法和实在的能力。“作研究不能像做习题一样,应该有与时俱进的新思想。”他说博士生在科研中出现的“灵感副产品”,很有可能比原产品更有创造性。
除了科研,童秉纲还会经常跟他的学生聊聊人生,谈谈理想,希望他们能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为走到社会上,就要看人文素质了。”在他的理念里,科技工作者首先需要具备的素质,就是实事求是,“不能急功近利,要老老实实做好事情”。
“一定要做事”,正是这样简单的一句话,成为童秉纲八十余载人生风雨路上,永恒不变的追求。回首人生,他自己总会用这些词语来概括:艰苦求学,国难当头;投身建设,岁月良多;逆境很长,挨批挨斗;很晚创业,小有成就。每一组词语背后,都有一言难尽的故事。
学习童秉纲院士精神心得体会范文4
1952年,研究生还未毕业的童秉纲开始在苏联专家克雷洛夫的指导下开展教学工作。他担任教研室代理主任,讲授理论力学课程。
中国早期的工科教育中有一门课程叫应用力学,主要讲授与工程有关的基础应用。然而功课要学得深,只讲应用是不够的,还要讲理论、讲道理、讲基础,理论力学便是基础中的基础,不能深入掌握这个基础,就很难有更长远的发展。
为了将理论力学课教好,童秉纲在读研时便下苦功研究教学法,编写了《理论力学教学方法指导书》,解决了理论力学授课中“理论容易习题难”的问题,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
1953年,童秉纲研究生毕业,被任命为哈工大理论力学教研室主任,这一年,他仅26岁!
1958年,在教了五年理论力学之后,童秉纲主编了《理论力学》讲义,这本讲义总结了教学中的实际经验,完全从苏联经验中脱胎出来,是我们中国自己的教学研究成果。
《理论力学》自1961年第一次出版以来,已再版7次,其中第1-4版获得了1987年度“全国优秀教材奖”,20xx年还被评选为高等教育出版社“百部精品教材”之一。
【学习童秉纲院士精神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袁隆平院士大国工匠精神作文(精选6篇)10-21
写袁隆平院士精神的作文(通用7篇)10-21
袁隆平院士的精神和品质作文(精选15篇)08-29
学习巴山精神心得体会10-05
学习工匠精神心得体会11-07
学习长征精神心得体会05-22
学习焦裕禄精神心得体会11-21
学习《工匠精神》心得体会12-01
学习工匠精神的心得体会10-07
学习工匠精神心得体会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