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学习心得体会

时间:2024-06-16 16:41:13 学习心得 投诉 投稿

师德学习心得体会集锦[13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师德学习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师德学习心得体会集锦[13篇]

  师德学习心得体会 篇1

  师德是一个教师的灵魂,是搞好教育教学的前提保证,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在日常教学中发挥模范、表率作用,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言谈风貌。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做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孩子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师德师风建设必须依托多方式、多途径才不至于流于空谈,流于形式。我园主要开展了以下活动:

  一、具体实施方面:

  1、根据区教文体局要求,组织全体教职工集中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郑州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十项规范、十项惩戒》、《职业道德考核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认真做好记录,写出深刻的反思和总结。

  2、学习师德标兵的优秀事迹,让每位教师把纲要、规范、师德模范作为一面镜子,深刻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深化师德教育。通过学习,提高全体教职工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自觉规范从教行为,促进园风、教风、学风的形成。

  3、学术报告活动。x月x日上午聘请河南省心理学研究所、河南省教育厅关工委资深讲师卢杰做"做睿智的幼儿园教师"专题学术报告,讲解加强师德修养的重要性、必要性及途径与方式,使全体教师在师德教育中受到启发。

  4、主题教育活动。根据当前教育形势,结合本园教育实际,确定下年度师德师风建设主题,并围绕主题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如开展"三爱三争"教育活动,即:爱岗位,争做幼教改革的尖兵;爱学习,争做新时期教书育人的能手;爱幼儿,争做家长和孩子们心目中的好老师。开展"修师德、铸师魂、树师表"活动。开展"三学"活动,即:学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纲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学规程(《规程》)。

  5、加强监督,完善有效的考核机制。师德建设既要有自律又要有他律,自律和他律结合,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结合,才能不断提高。因此必须建立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师德监督机制。建立教师个人师德师风档案,建立内部师德考核机制,将教师敬业爱幼、为人师表等方面作为教师日常工作考核内容之一,教师的职称评定、职务评聘、工资晋升、评优评先等,都将良好师德列为第一条件。每学期末,填写《教师师德师风情况评估表》,对自己的师德师风状况写出"自查报告"进行小结,并通过教职工大会对其师德师风状况进行民主测评,划出等次,督促教师自查、自纠、自省。

  6、广泛听取家长意见,对外公布教师师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日常行为规范与准则,设立家长接待日、家长信箱,向家长发放教师师德问卷调查表、征询表,公开幼儿园监督电话,鼓励家长对教师评头论足,并将他们的意见作为教师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7、签订《师德承诺书》,并在家长会上庄严宣誓,邀请家长共同监督。

  二、日常管理方面:

  1、监控从早7:30——晚5:30上班时间全屏开放,并专机专用,由专人负责。

  2、每天下午放学前将本天监控内容详细过滤一遍,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详细记录并马上整改。

  3、领导多到班上巡视,监督师德师风的实施情况。

  4、班上教师互相提醒、监督,每月通过民主投票和评议选出一名"师德模范",并予以公布。

  5、开展"家长委员会"和"家长义工"活动,让家长在可控范围内参与我园的师德师风建设及部分管理工作。

  三、理念落实方面:

  1、热爱幼儿和谐发展。关心、热爱孩子是幼儿教师最基本的天职。在每次的活动中,我都要以尊重孩子、热爱孩子为出发点,坚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对幼儿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不体罚和变相体罚,使孩子们愉快茁壮地成长。

  2、注重小节修炼人格。教育无小事,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关注的方面,往往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而这些作用又往往是通过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实现的`,()因为孩子眼中的教师都是具体的,而教师又是孩子心目中的"权威式人物".所以,我要时刻铭记-——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今天做起!我要以自身良好的师德形象带动孩子。

  3、尊重家长服务家长。家长是我们搞好工作的有力后盾,因此,在工作中,我要及时与家长沟通,认真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和配合,不指责、责备家长。并且在语言交流中,要平和、委婉、真诚、用诚意使家长信任你。

  4、廉洁从教,不谋私利。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对幼儿进行有偿补课和收取额外的报酬。与家长交往中不收礼、不吃请、不叫家长办事,不进行有偿家教。

  总之,我园充分利用本次"集中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契机,深入开展各项学习,本着积极发现工作中的问题,自查自纠、互相监督,积极探索师德师风教育的新途径、新举措,不断提升我园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更新了教师师德师风观念、规范了执教行为、完善了师德师风管理制度,在思想上、行动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进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入持久地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树立良好的幼儿教师形象,推进我园工作又快又好发展!

  师德学习心得体会 篇2

  我以为一位师德高尚的老师,应该不只是爱正常的学生,还要学会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要关心、爱护、帮助家庭有困难、学习落后、身患疾病的学生。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以为: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很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热爱学生,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学生的痛苦与不幸,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工作对象是小学生,是一个个可塑性极强的人,尤其应该注重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发展。我们不能仅仅教给学生知识,做一个教书匠,我们应该做学生人格的塑造者,学生思维的开发者,学生聪明的启迪者,学生能力的培养者,学生创新精神的激发者。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只是促进学生一时的发展,不只是以学生暂取得好的卷面成绩为依据,更要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让学生离开学校后,依然有潜力可挖。同时。我们是服务社会,服务社会家庭的行业,我们还应该注重以服务社会为本,以家长对子女教育要求为本。

  作为一个社会人,教师也应注重自身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学习,实践,探索,创新,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进步自己的能力,提升人格的魅力。这不仅是作为个体人的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当今知识和信息迅猛发展的时代,教师这一特殊的社会角色,更要追求自身的不断发展,才能适应学生日益增长的知识、能力、创新精神等

  作为一名老师,自己还有很多的不足。以前总以为只要让自己的学天生绩进步,家长满足自己的教学,对自己有一个好的评价,学校认可自己的教学成绩,自己就可以称得上是一名好教师了。听完讲座,感觉自己离做一位好教师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与此同时,自己不仅是一名教师,还是一位负责教学的治理职员,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自己需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假如自己所带团队的教师没带好班,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自己没有当好老师的教师,没有寻找到更好更新的教学方法、运用更加公道的教学手段往引导教师的教学。

  大多数人以为当一名小学教师很轻易,但假如你想成为一名受人尊敬、喜爱的老师还是需要付出努力的。现在大多数的老师还是以传授学生知识,以学生的成绩为杠杆来衡量自己的成绩,证实自己是一名优秀的老师。但通过听完讲座,才使自己明白了怎样做才算是一位合格的好老师。像李云晓讲的很多老师教育学生错误的实例当中,自己也曾犯过类似这样的错误,例如:学生没带作业会以为是他没做;上课学生不留意听讲,会吼学生;时常把学生当成装知识的桶,对讲的新知识希看学生一次全部把握,学生把握不了自己很生气。我想通过此讲座后,一定会选择一些更巧妙的方法往教育引导学生,使自己与好教师间隔。

  说了这么多,也想说几句通过此次讲座另外的一种感想。我自己以为每一位站在讲台上讲课的老师,还是都想成为受人尊敬的好老师的,为什么咱们的老师把自己的学生教出了成绩,自己还是不够优秀呢?那就证实了我们大部分的老师并不是师范毕业,对教学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刻,对行业熟悉不够专业,心里对什么才是真正优秀教师的标准不够明确,没有目标自然也就失往了努力的方向,每个老师就按自己心里目标向优秀教师迈进。

  什么是师德,师德的气力又是什么。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考教师资格证要考心里学、教育学,可有谁真正理解教育学、心里学在教学中的实际运用。现在真的感觉自己比如是井底之蛙,只看到了自己头顶上那一片天空,总对自我的成绩很满足,不明白楼外青天,人外人的道理。可能我的观点有点以偏盖全,但听完此讲座真是这种感觉,心里想,假如自己能多学点其它方面的知识,我带的学生就更棒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爱好就更高了。

  通过听完此讲座,我想自己以后无论是在教学生方面还是与老师沟通交流方面,多采用实例往说服教育,多换位往思考题目,对出现的题目要做到不急不躁,耐心解决。我的学生和我一起工作的老师都是一颗颗珍珠,我要努力往做好我的学生与老师们这条普通的绳索,让我的学生与老师们这些珍珠都能越来越闪亮。

  一个人只能做好一件事,我想我们新洲这一拨人定能做好一个大的事业。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不断的学习,进步自己,培养自己一些良好的习惯,心里有一个坚定的信念,相信教育的气力,本着‘立足本职,对每个学生负责的态度,使每一位老师都成为真正优秀的老师。

  师德学习心得体会 篇3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艰苦付出,也尝到了幸福和快乐的果实。我认为教师在付出的同时,也收获着快乐,那是来自学生的尊重、信任、爱戴和赞赏。每当到了节日的时候总能收到学生送来一张张贺卡或发来祝福的短信,甚至已经走出社会的学生亲自上门拜访。此时心中就会涌起一种幸福感,觉得当老师真好,能得到学生真诚的爱戴和尊重。

  在十年的从教生涯中,我始终认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是很不容易的,不但要爱岗敬业,要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有付出而不求回报的精神,要以身作则,诲人不倦,要努力学习,与时俱进,更新观念,不断进取,具有丰富的知识……这也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任教以来,为了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我一直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爱岗敬业,献身教育。

  热爱教育,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是师德的思想基础,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最基本的和必须遵循的道德原则。一个教师的成就不仅取决于他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态度。是啊,一个不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怎么能做得好呢,既然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精一行。热爱教育,才能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无怨无悔的敬业精神,,才能愿为学生奉献一切,达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境界。任教以来,我一直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在教书育人的阵地上,我始终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认为自己既然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在教学中不断完善自我。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同时也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自己在付出艰辛的劳动的同时,也收获着快乐,那就是照亮了别人,也充实了自己。因此,我愿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毕生精力。

  二、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人间最美好,也是无私的情感。师爱是一种没有血缘关系的高尚之爱,她孕育在平常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点一滴,教师的一个鼓励的微笑,一句亲切的话语,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温柔的动作,可以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教师要用爱去塑造学生的心灵,用爱心去培养爱心,让爱心永远传承下去。爱每一个学生是教师必备的心理素质,教师爱学生就是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理解、信任,给他们信心。每个学生就是一棵成长的幼苗,教师对学生如同园丁对幼苗一样,给他多一点保护,多一点浇灌,它就能茁壮成长。教师的爱要面向全体学生,只爱“金凤凰”不爱“丑小鸭”,不是真正地爱学生。教师的爱如同阳光,只要获得了阳光,学生才能茁壮成长。

  三、尊重差异,宽容学生。

  承认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是我们教师必备的心理素质。只有尊重差异,承认差异,我们才能因材施教,宽容学生。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差异很大。有的学生在老师还没有教的时候,自己先预习,已经知道怎么做了,而有的学生,即使老师重复讲解了几遍,仍是不明白。在很多次的数学测试中,有的学生只用了40分钟就做完,而有的学生用了一个半小时还没有把题做完。可见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差异是很大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始终尊重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差异,在布置练习题或作业题时,根据学生的差异,留给他们充足的思考时间和做题时间,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布置难易适度的练习题。对做题比较慢,或一时不懂做的同学宽容对待他们,给他们更多的做题时间,同时鼓励他们,给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数学课程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根据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差异,提出的新理念。

  四、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方式、教学态度、兴趣爱好、乃至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给学生带来直接或间接影响。教师的行为和态度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声无息的,但却是刻骨铭心的。所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善于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好思想、好道德、好作风为学生树立学习的好榜样,能给学生以巨大的启迪和激励,乃至使学生终身难忘。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我始终要求自己做学生的好榜样,学会宽容对待别人,尊重别人,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五、更新观念,认真学习,不断进取。

  终身学习是师德的时代要求。在世界经济和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在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我们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只有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才能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具备源源不断的活水。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认为自己的知识储备太少了,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让自己拥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不断“充电”自己,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经常听专家的讲座和优秀教师的课,学习他们好的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探索新的适应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

  当自己的辛苦付出,赢得学生的尊重和肯定时,觉得自己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是对的,觉得当教师是幸福的。记得在1997年教的一位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的重点中学。三年后的春节,她和几个同学来到我家拜年时,对我说:“老师,我在初中的三年中,每当遇到数学难题或者听不明白老师的讲解时,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你,要是你教,那该多好啊,我不懂可以问你,在你的耐心讲解下,我一定会明白的。”听了学生这番话,我心里真高兴,觉得学生对我信任和肯定。记得三年前我是教五年级两个班的数学。第二年,学校调来一位新老师,安排她上五年级的数学,我跟班教六年级的一个班。当我走进教室时,同学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上他们的课,还连声说:“太好了,太好了,老师您又教我们了。”看到他们个个笑得乐开了怀,我心里涌出一股从未有过的自豪感。觉得一个被学生喜欢和信任的老师是多么的幸福和自豪啊!所以,我对自己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是无怨无悔的。

  师德学习心得体会 篇4

  有人说,一个学生就是一首诗,一个心灵就是一个世界。爱学生就是要对每一个学生发自内心的真爱,爱得深,爱得严。感动着他们的感动,痛苦着他们的痛苦,收获着他们的收获,成功着他们的成功,在学生心灵的沃土根植美好和梦想。

  (一)、用亲和之心架设教育之桥

  我经常这样扪心自问:做一名优秀的教师,最重要的究竟是什么,优美的语言,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经验?终于,我发现,这些都是一名优秀教师不可或缺的优秀品质,但更重要的是有爱心,是穿越心灵的无私的真爱。师爱,发自内心深处的真爱,是师德的老师的体贴,关爱使他们感到舒畅、亲切,一句恰如其分的赞扬和关心远远胜过冷冰冰的指责,这就是亲和力的作用。教育是育人的伟业,用真心触动他们的心弦,也同样收获他们真诚的爱。核心,它是熊熊的火炬,能点燃学生的梦想;它是指路的明灯,能照亮学生前进的路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心,就是为师者赤诚的真心,如春风化雨,点点滴滴滋润学子心田。师德,决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无私精神的体现,一种不息的师魂!

  (二)、用无私之心铺就事业之路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博大无私、宽广无边的,也是无微不至的。教师,可以感染同事,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可以感染家长,树立威信,真诚沟通;可以感染学生,积极进取,勤奋努力;我们更可以感动社会,爱岗敬业。

  (三)、用研究者之心搭建教学之梯

  在学校“科研兴校,内涵发展”思想的引领下,成为研究者、作研究型教师成为我的事业追求。我认真钻研,努力实践,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实效,  (四)、言传身教、严格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催化剂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实践表明,教师的道德品质、治学态度、工作作风、生活态度,乃至一言一行,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心灵。正因为言传身教这种特殊的育人效用,使为人师表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和途径。因此培养人才的素质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教师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崇高的威信,首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时简单的一句话会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教师展示的不仅是丰富的科学知识、严谨的教学风范、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而且还有教师的个性及心理素质。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学生尽收眼底,因而教师在课堂上所表现的优良品质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在“教书”同时起着“育人”的良好作用。其次还要严以自律,严格要求,以身作则,作身先士卒的垂范。另外还要关心热爱学生,课后倾听学生的声音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爱是人类的情感之一,情感就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及情绪体验,它在教育过程中具有巨大的作用。

  (五)、根据新时期学生的特点启迪学生心灵

  现在的学生究竟有哪些特点?这是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教书育人的指导思想一定要突出时代性,适应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渠道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采取适合于学生心理特点的措施加以诱导,使学生牢固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点,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针对学生的特点多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把学生吸引到正面来,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如经常开展纪律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纪律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

  教书和育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人类社会教育过程中所共有的特征,也是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教学活动不是随意性的,而是根据一定社会所确定的教育目的和任务的要求,教师按规定的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一定知识,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所以,教书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教书和育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一条最基本的教育规律。将教书和育人割裂,只顾教书,不管育人,这不仅是淡忘了自己的社会角色,缺乏职业道德,而且是对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教师神圣职责的亵读。每个教师都要遵循教育规律,不仅要做好专业知识的传播者,还要自觉当好正确政治方向的引导者和高尚心灵的塑造者,才不愧为合格的人民教师。

  师德学习心得体会 篇5

  师德是教师从事教育职业劳动进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固的道德观念、道德行动规范和道德品质,与教师的思想觉悟、价值观念、人生寻求、品德修养和工作态度等息息相干。中国的独立学院产生于1999年,近年来,独立学院的规模、数量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载体。截至xx年12月,我国共有292所独立学院,本科在校生约276万,占全国高等教育本科在校生总数的18.47%。与普通高校相比,独立学院教师素养类型构成多样且异质性强,教师思想波动大,活动性强,这给教师队伍建设带来了较大困难,在此背景下,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对于增进独立学院落实《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加快转型发展和规范设置,具有重要意义。而柔性引导机制则能够充分激发教师养成师德自律习惯,是独立学院加强教师师德建设的创新之举。

  一、建立教师师德柔性引导机制的理论基础

  柔性引导作为非强制性的方式,是以榜样示范、宽容称赞的方式引导教师师德提高。教师师德柔性引导机制的核心在于柔性鼓励。柔性鼓励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战略,是知识型员工的驱动力,它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方式。它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动规律的基础上,采取非强制性方式,在员工心目中产生一种埋伏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愿变为个人自觉行动。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柔性引导主要满足被尊重和实现自我的高层次需求,具有有效的鼓励作用。教师作为知识型员工,可通过目标鼓励、典型鼓励、行动鼓励、情感鼓励、授权鼓励、宽容鼓励、称赞鼓励等方式实现柔性引导,加强教师师德建设。

  建立教师师德柔性引导机制也是教师作为社会人的需要。社会学家乔治·霍曼斯提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基本上是一种交换进程。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教师作为社会的个体,其行动明显存在于“成功”“刺激”“价值”等六个社会交换命题系统中。因此,通过对教师柔性的鼓励引导将有助于规范教师个人行动,提高师德水平。就社会群体理论而言,社会群体在行动进程中会形成群体规范,群体规范会使群体成员内化成群体压力,担忧群体的负向道德评判和惩罚,使得其不得不顺从群体行动。通过梳理教师优秀行动,形成教师群体规范,建立师德标准,进而推动教师顺从师德标准,这明显有助于加强对教师个人的行动的管理和师德的提高。

  二、教师师德柔性引导机制的实践路径

  重记录反馈、轻量化考核的鼓励机制。教师师德作为职业道德的评判,很难量化。以绝对的量化标准组织师德考核,不利于教师师德的提升。这是由于,绝对量化考核常常会导致结果的不公平,不公平就会着落人的积极性;而且对师德的绝对量化触及教师的道德威严,排名靠后者会让人误解其日常德行,这明显会极大伤害教师的.自尊心,反而不利于师德建设。教师育人活动情势多样,教师个体之间存在着时间、地点、活动内容等方面的差异性。在此进程中,常常会显现教师之间因彼此育人活动的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矛盾与误解,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如何提高教师育人活动积极性的逆境。通过全面有效的记录,建立教师师德动态管理档案,从教师课堂育人、课外学业辅导、团学活动指导等方面进行记录,定期定点向所有教师反馈,将终究结果记录到教师师德档案中,实现动态管理。这种动态的记录与管理,虽然没有对教师的言行进行评判考核,但恰恰是对其言行的公布,是一种有效的“柔性引导”。这对于平时不积极主动、很少参与学校活动及学生课外育人活动的教师,特别是兼职教师,是一个有效的鼓励。

  喜闻乐见、称赞包容的评判选优机制。就教师个体而言,其突出表现常常只是集中在教学、科研、学生课外活动指导的某一方面。以喜闻乐见、称赞包容作为教师评判选优的原则,建立多种类型的教师师德评判选优机制,能够让各种类型的教师,只要在某一方面突出都能评上优秀。例如,可以建立指导学生科技比赛的学生科技比赛“优秀指导教师”评选制度;指导班级工作“优秀班主任”评选制度;在教师工作团队中组织展开评选“和谐之星”“微笑之星”“进取之星”等活动;在科研中遵照学术道德的“学术道德之星”评选活动;在教学中深受学生爱好的“学生爱好教师”的评选活动;还有综合评判的“十佳教师”评选活动等。独立学院教师本身就是类型多样,通过量种的评选机制与活动,可以鼓励团结大多数教师,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师德水平。

  贴近师生、润物无声的宣传推广机制。高尚的师德通过其行动表现,越微小的行动越能感染人。在对师德柔性引导和鼓励进程中,可通过深入发掘教师群体的先进典型,将典型材料以短信、网络、海报等情势传播给全校教师,凝聚形成浸润心灵、触击心弦、激荡灵魂的师德气力,用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典型事迹引领广大教师自我提高,形成一种基于柔性引导原则的师德鼓励模式。独立学院教师存在大量兼职教师,他们活动性大,归属感不强。通过以短信的方式发送真实感人的教师人物事迹,可以引发他们的共鸣并增强责任感。

  师德学习心得体会 篇6

  通过系统学习师德师风建设,让我受益匪浅,我校“爱心、耐心、理智、宽容〞八字育人情怀更是一直以来师德师风建设的精神内涵。本次学习有以下几点感悟:

  第一,严以律己,提高个人内在素养。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一句话:“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初来觉得带有贬义,而后就感觉话粗理不粗。因为我们的言行举止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想让孩子们在良好的气氛和充满正能量的.环境下快乐健康的成长,那我们就必须提高自身内在素养标准自己的行为,在日常教育教学和生活中对自己严格要求才能给孩子们做好示范和引领的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就是这个理嘛!

  第二,精益求精,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在社会信息化、生活全球化、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勇敢的面对新的挑战,不遗余力的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来满足孩子们对知识的诉求。八13班有个孩子从七年级开始就喜欢看世界历史,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经济大危机到美国罗斯福新政他都能说得头头是道,遇到问题就会与我一起探讨,而我为了能够很好解答,特意将世界史和全球通史仔细研究一番,探讨之后他总会十分开心,觉得自己像是一个侦探能挖掘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而后就会特别有成就感。最近他又开始了解自由经济、方案经济以及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史一直是我的短板,还是好好的看书研究吧,不然就糗大了。不过这倒也促进我不断进步,就应该就是教学相长吧,唯有严谨认真,与时俱进才能教好孩子。

  第三,求同存异,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和保护孩子,公平公正对待他们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该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培养自信,多一点耐心。很多同学可能在心智上成熟的要慢一些,成长起来相对较慢一些,这样我们“唤醒〞他们所需要的时间也就多一些,对待他们请不要大声呵斥,用心倾听孩子们的心声,理性对待孩子们学习和成长中的问题,多沟通交流,冷静处理,营造和谐的气氛,共同开展。

  师德学习心得体会 篇7

  研究《新时期师德修养》这本书,让我清除了心中的阴暗斑点,更加明确了前路和信念。该书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师德的内涵,即老师对待教育事业、受教育者、同事和老师群体、学生家长及其他社会人员的道德。作为一名优秀的老师,我们应该忠诚献身于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诲人不倦,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真诚相待并主动参与教育有关的社会性活动。

  通过研究,我反思自己,认为做一名好老师需要奉献和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老师的品行和素养是开展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只有深化认识“怎样做一名好老师”的问题,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老师的良好师德形象是伟大人格力量的表达,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我羡慕那充满诗意的生活,渴望着丰富多彩的人生,不愿意过平淡、庸常的生活。现在,我作为一名教师,站在三尺讲台上,为学生传授知识,教育他们成为有道德的人。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是社会精神文明的建立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传承者。因此,我们需要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不仅仅是简单的言传身教,更是一种精神表达,一种深沉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表达。每位老师都需要注重自我修养,以良好的师德形象,共同携手支持教育的发展。

  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上周,学校举行了青年教师师德演讲活动,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师德的重要性。师德是古代就有的要求,不同的时代对师德也有不同的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师德也赋予了新的内涵。

  首先,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根本要求。作为一名老师,不仅需要奉献和燃烧,还需要不断汲取、更新和升华。虽然老师的工作很辛苦,但是其中的乐趣在于照亮别人、充实自己。这种成就感和幸福感鼓励着千千万万的老师为教育事业献身。

  其次,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老师的爱应该是一种无私的、广泛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老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

  第三,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课堂应该成为学生研究的场所,老师应该指导学生去运用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研究、去理解。

  第四,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老师的工作具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老师的美德。老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最后,终身研究、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时代要求老师必须转变研究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研究”的观念,跟随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

  在师德演讲中,我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期的小学教师,我们必须更加努力地全心全意为学生和家长服务,成为有道德素质的教师,让学生和家长都愿意接近我们。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因为学生在学校里主要受到老师的影响。为了让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我们自己首先要成为有高尚师德的人。

  师德学习心得体会 篇8

  通过学习,提高了加强师德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首先,加强师德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大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日益全球化,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日日化,千竞争、万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实践证明:教育兴,则民族兴。

  在关爱学生上,没有做到关爱每一个学生。体现在重视学习成绩优秀学生的教育和培养,轻视或忽视对后进学生的关爱;三是忽视,家长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少与家长联系和沟通;四是自己对自己要求不高,体现在没有严谨笃学,自觉学习新知识不够。

  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造就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为此,我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加以努力。全面关心学生成长,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公平公正对待学生,严格要求学生,积极、主动与家长联系,共商教育大计,因材施教,建立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针对自己存在的突出问题,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师德学习心得体会 篇9

  开学初,我市在教师队伍中会开展了“强师风、铸师魂,争做卫生事业教师”的师德教育活动,并将今年选作师德建设年。育人先树德,教师只有树立好自身的形象,才能真心、真情、真意地去教育工作学生。

  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让我对《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有了一些具体的了解,使我进取精神懂得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敏感性,并拘束约束与规范了我日常的教学行为,努力做一个懂法、守法、护法的人民教师。

  学校在师德教育活动中,开展了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努力学习的方式,从多层次、多角度学习了全国优秀教师多方位的感人事迹。使了悟我感悟到教师职业的崇高性,认识到我的人生价值。作为一名教师,我应当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要不断提高素养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正确认清和对待自己应履行的职责。

  通过开展师德师风学习,使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学生作为学习的愈加主体,他们思想活跃,思维天真,好动,好闹,工作烦燥之时,我会不自觉地把学生的这种习惯当成“不懂事”,事后想来,这样的我是未必应该的,事实上,学生是一个活的“生命体”,他们有属于自己的感觉和要求,优秀的学生人人喜爱,然而调皮的学生也并非一无是处。作为一名学员要有一副“放大镜”的眼去寻找与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点”带面促进学生优越性,在今后的中我要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良情绪,沉下心来,吕圣索去教育每位学生,要学会用优秀教师的品质激励自己。和优秀教师相比,我目前的思想境界就要不断业务水平提高。在教学方面首先要把学生当作老友,彻底改变师道尊严的`旧观念,使自己的教育深受学生师生喜爱,家长认可,做一个评议会的教师。

  通过学校开展的师德师风学习,也让我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做人民满意的教师不能光作为口号,要付出实际行动,在教育教学终身教育中首先要学会不断学习,以学习来丰富多彩自己的学识,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其次,在实际教学中要勤于钻研,倾心育人,要用心去教给知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智力;另外,师是服务于学生的,在服务高中学生的同时,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做得好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总体而言,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学公民道德中,先进教师精神和行为荡涤了我的心灵,激励了我教书育人的热情,也警示了我教育工作中的不足,更让我体会到人生的价值所在,即工作是快乐的,奉献是幸福的!

  师德学习心得体会 篇10

  作为教师,都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学生。作为学生,也都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教师。所以,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同学都愿意接近的学生,或者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学生都愿意接近的教师,你本身就应当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既受同学的影响也受教师的影响,而主要是受教师的影响。学生愿意接近的教师,比学生不愿意接近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要大。由此推断,作为教师,你要把学生培养成大家都愿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就要让学生愿意和你接近,以便对学生施加更大的影响。因此,你自己就首先要成为有道德的人。

  学生接近教师有很多原因。除了道德,教师的学识、权力、外表等都会成为促使学生接近的因素。但学识只能满足学生一时的求知愿望,权力只能维系短暂的顺从与亲近,外表只能吸引肤浅的注意。真正打动学生内心的,是人格和道德的力量。这力量才是长久的,它将影响学生的`一生,是学生未来的立身之本。因此,就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来讲,学识、权力、外表等加在一起,也远不如道德重要。对教师来说,最好的回报就是得到学生的真心拥戴。但对一位教师师德师风的真实准确的评价,往往是在其失去一切外表的吸引力、学术和行政的种种权力,以及对学生所能构成影响的所有因素之后,才能真正得到。

  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

  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颇深,师道尊严使学生在教师面前往往会失去自我,特别是在中小学阶段,平等观念几乎完全为师道尊严所替代。在教育这一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不是简单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教育主体与受教育主体间的双向交流的关系。向学生灌输平等意识,使他们的主体意识觉醒,并在学习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其主体性,这是大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在内心深处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意识又逐步觉醒和发展,这样才能进行主体与主体间的有效交流和沟通,达到教育实践活动的良好效果。

  好的师德师风的另一个具体表现,是师生之间要倡导民主,并且教师要身体力行,为学生做出表率。

  民主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但是,在传播知识、播种文明的校园里,却有部分教师缺乏民主意识,有些中小学教师甚至成了“专制”的代名词,可见教师倡导民主并身体力行的必要性。大学教师虽不像中小学教师那么专制,但师道尊严的流毒依然至深,认为学生尊重教师是天经地义,却忽视了教师也应该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和教育管理中,对学生过多地指责和否定,指责学生学习不努力、生活散漫、胸无大志等等。即使这种指责是善意的、有根据的,学生在内心深处也是难以接受的。因为学生的需求和个性被忽视了,他们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而且有的批评和指责带有主观武断的色彩,缺乏在相互新生的基础上讨论问题的民主氛围,本质上不是主体与主体间的交流。显然,民主作风是确立和发展学生主题性的基础,是师德师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师德不仅是教师个人问题,也是教师群体问题,即风气问题。个人师德不好,虽然有时会在小范围里造成“一个臭鸡蛋毁了一锅汤”的坏影响,但毕竟还只是小范围的事。教师群体如果风气不好,特别是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沆瀣一气,其危害性就大了。这时的师德问题就演变为整个教育行业的道德问题,这时的不良师风就演变为教育行业的不正之风了。这些年来,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教育行业也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大到学校乱收费、“吃”学生、拿学生,小到教师个人贪占学生,一度成了一种极坏的社会风气。可见师德师风问题是与行风紧密相关的,而行风又与世风相伴相随。一般说,世风日下,必然行风日下,行风不正,必然师风不正。所以整顿师风必先整顿行风,整顿行风必先整顿世风。而特殊说,由于教育行业对后代的影响超过其他行业,因此,有时师风正,也可带动行风,行风正,又可影响世风。所以,任何时候,提倡教师的师德师风都是必要的。

  总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通过教育理念的创新,从而推动教学内容、方法的创新,是大有用武之地的。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体,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做青少年学生健康成人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师德学习心得体会 篇11

  开学初,我市在教师队伍中开展了“强师风、铸师魂,争做人民满意教师"的师德教育活动,并将今年定为师德建设年。育人先树德,教师只有树立好自身的形象,才能真心、真情、真意地去教育学生. 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让我对《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有了一些具体的了解,使我懂得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性,并约束与规范了我日常的教学行为,努力做一个懂法、守法、护法的人民教师。

  学校在师德教育活动中,开展了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从多层次、多角度学习了全国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使我感悟到教师职业的崇高性,认识到我的人生价值。作为一名教师,我应当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正确认清和对待自己应履行的职责. 通过开展师德师风学习,使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思想活跃,思维天真,好动,好闹,工作烦燥之时,我会不自觉地把学生的这种习惯当成“不懂事",事后想来,这样的我是不应该的,事实上,学生是一个活的“生命体”,他们有属于自己的感觉和要求,优秀的学生人人喜爱,然而调皮的学生也并非一无是处。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一副“放大镜”的眼去寻找与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点"带面促进学生进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良情绪,沉下心来,静下心来去教育每位学生,要学会用优秀教师的品质激励自己。和优秀教师相比,我目前的思想境界还要不断提高.在教学方面首先要把学生当作朋友,改变师道尊严的旧观念,使自己的教育深受学生喜爱,家长认可,做一个人民满意的教师. 总体而言,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学习中,先进教师的精神和行为荡涤了我的心灵,激励了我教书育人的热情,也警示了我工作中的不足,更让我体会到人生的价值所在,即工作是快乐的,奉献是幸福的!

  师德学习心得体会 篇12

  前不久,曾读过资深学者余秋雨先生的一篇文章《一个庭院》。余先生在文中提到的一个庭院指的是湖南省岳阳的岳麓书院。南宋的大哲学家朱熹曾经在这里统领、执掌教务。朱熹曾对于学院教学的最终走向有系统的思考。“他说,人性皆善,但在社会上却分成了善的类别和恶的类别。因为每个类别里风气和习惯不同,熏染而成。只有教学,能够从根本、从大道上弘扬善的风气和习惯,让人们复归于善。他又说,教学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使他能够从修身出发,齐家、治国”(摘自余秋雨《摩挲大地》第140页)。当时看过之后,因觉朱熹对于教学的言论确实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便在此折了一个角,以待日后重看时加以体会和揣摩。今天,写师德心得体会,因这几句话有了体会的灵感:从教学中修身,从修身中提升。

  1.修炼自己的学识,让它有如泉涌。我们常说“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随着年岁的流逝,我们的知识储存越来越少,而知识又以无比迅猛的速度在发展,在更新。如果我们不时时学、处处学,就会掉队落伍,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从教这么多年来,虽然我一直阅读,有时也动笔,但阅读的种类太单一,基本上是教学技巧类书籍居多,为了上课、教书而读。现在看来,我觉得这类阅读只是饮食中的“快餐”,起填饱肚腹之用,没有多少营养可言,吃多了对身心健康并无多大裨益,近几年,随着教育科研的兴起,随着教学研究的深化,发觉自己在教学中常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这感就源于自身学识的不够。观摩了几次名、特师的课堂教学之后,隐隐觉得这些教师的课上得挺有“味”,这“味”来源于教师自身的`语文功底和语文素养。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家吕叔湘说过:“学好语文是学好一切的根本”。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不断学习,加强阅读,吸收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化精华,从中汲取有益的营养,滋养自己,从而承担起母语教学的重任。信息时代,教师仅有“桶水”是远远不够的。要使自己成为一泉清亮、甘醇的活水去润泽学生的心田,让他们热爱祖国的文字、语言,同他们一道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2.修炼自己的行为,让它规范专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学之路漫漫,有书陪伴,有生同行。如此的人生应是富足而快乐的,也应是充盈而有意味的。为了使自己常教常新,为了寻求职业生涯的精神愉悦感,走在教学行程中,如履薄冰,不敢有懈怠。我总想使自己能超越些,我总想让自己的课堂灵动,我总想唤醒学生的生命活力,我总想让自己与学生共筑快乐的精神家园……太多的“总想”促使我在拿到新教科书后,马上学习,及时充电,查阅资料,指导教学;临上讲台前,反复阅读,把握文本本义,找准重、难点,整合教学资源,设计教学计划,设置教学环节,精简课堂结构,让学生学得活而主动。课后,及时记下课上的点滴:或得或失,或短或长。“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有积累才有成长,有成长才会有规范,有规范才会有专业。

  3.修炼自己的气质,让它超凡脱俗。“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这些崇高、耀眼、质朴的赞誉,承载了社会对教师的无限敬仰和热爱。如今,这些称谓已逐渐失却其光环和热度。环顾四周,我们发觉学生的灵性止于课堂上老师的谆谆教诲;学生的天性凐于书桌上摊 开的道道习题。孩子们的休息时间让位于听课、作业、考试;孩子们的娱乐空间,留给补习、学琴、abc ……是谁缚住了孩子们灵动的手脚,是什么让孩子们失去了欢快?为了考试、为了分数、为了升学、为了竞争,有偿家教,招生搭伙,相继滋生,三令五申,屡禁不止。学生与学生、学生和家长、学生与教师、教师与家长、社会与学校时有怨气、时有误解、时有对立、时有冲突……我们的教育是引学生走向知识的殿堂,领学生奔向理想之门;我们的校园是培养孩子保持善良本性、富于幻想天性的场所。苏霍姆林斯基说:“为每个人培养起善良、诚挚、同情心、助人精神,以及对一切有生之物和美好事物的关切之情等品质,是学校教育基本的起码的目标。学校教育就要由此入手。”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精神品质的塑造对孩子的终身幸福却是至关重要的。

  4.修炼自己的人生,让它阳光幸福。在我们看来,实现自己的梦想,达到自己的理想,这就是幸福。记得有首唱幸福的歌:“幸福在哪里,朋友啊告诉你,它不在月光下,也不在睡梦里。它在辛勤的耕耘中,它在知识的宝库里……。”于丹在解读《论语》中孔子关于理想的言论时说:孔子并不认为志向越高越远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内心的定力与信念。于丹进一步说: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真正感受。一个人的内心的感受永远比他外在的业绩更加重要。是的,在辛勤的耕耘中,在探寻知识的宝库时,在追寻教育理想之路途中,我们自身的感受才是通往幸福之门的“钥匙”。

  新课程的实施将我们引向一个浩瀚无边的知识海洋。新世纪要求我们对自身的职业价值重新认识和定位:从平凡的教学活动中体验着愉悦和崇高;从忙碌的工作中塑造自身美的职业形象;从繁琐、复杂的教育现象、问题形成富有个性风格的教学艺术、教育智慧。当我们能把自己置身于学生中,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倾听他们的喜怒哀乐时;当我们能在课堂上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思考,让学生学会利用知识发展自己时;当学生仰起天真的笑脸,向你表达他(她)对你的纯真的谢意时;当你和学生能融进那充满欢乐和光明的知识海洋,享受着人类文明和智慧之光的点醒时,那么,作为教师,我是成功的,我是幸福的!

  师德学习心得体会 篇13

  通过师德师风的学习,让我深深的知道:“百年大计,培训为本;培训大计,老师为本;老师大计,师德为本。” 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所谓师德,就是老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是老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这都是师德。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困难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老师呢?我认为,喜欢同学,敬重同学是老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一个老师只有喜欢同学,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怀同学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培训同学;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

  一、高尚师德是成就培训事业的基石

  师德是老师素养的核心。老师素养是顺当完成教学任务、培育人所必需具有的身心的相对稳定的潜在的基本品质。其构成要素主要是老师的机体素养、文化学识素养、道德素养与心理素养等。

  老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老师和一切培训工在从事培训活动中必需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我们老师把这些规范、准那么逐步内化,成为老师从事培训事业的准则。作为老师基本上都知道老师道德,但很多老师并没有把道德规范、准那么内化,因此,他们在实际教学中表现出言行不全都性。由于老师所从事的职业是培训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老师道德素养比老师文化素养更为重要。老师道德是老师的灵魂,简称“师魂”。

  在培训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老师的人格,由于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培训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老师良好人格的品德特征的表达。在同学心目中,老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老师作为学习的榜样。

  二、提高专业技能是老师工作质量的必备条件

  学高为师,学是师之骨。我们常问:21世纪必要什么样的老师?我认为,21世纪的老师应当是高师能的人。

  终身学习的楷模。学识社会的显著特征就是学识像滚雪球一样急剧膨胀并快速陈旧。面对“生有涯,而知无涯”的现实,老师必需不断地学习方能胜任老师工作。终身学习者不是一个盲目的学习者,学识传播渠道和信息量的剧增,使老师受到来自四周八方信息的“狂轰滥炸”。一个好的学习者首先要具有批判性和选择力,学习对自己有用的学识。21世纪的老师应当是终身学习的示范者,是同学终身学习的楷模。

  在将来的培训中,老师的作用主要表达在指导同学有效地学习方面,不是以学识权威者的身份向同学灌输学识,而是以同学为中央,依据同学的特点和必要,帮忙同学发觉问题,想方法解决问题,进而把握学习技巧,养成自学的习惯。老师必需清楚地知道同学的学习过程,不断地洞察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敏锐地发觉同学的学习困难,并能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言必行,行必果”,行动实践远胜于说教。师德 ,不是简洁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表达,一种深厚的学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表达!其实,在日常的培训教学工作中,我们老师都在用行动诠释着师德师风的真正内涵。师德必要培育,必要培训,更必要的是——每位老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培训的蓝天。

【师德学习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学习师德心得体会09-26

学习师德心得体会06-14

学习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11-05

师德学习心得体会10-05

师德师风学习的心得体会10-06

师德学习先进心得体会12-08

学习师德师风心得体会10-02

学习师德教育心得体会11-22

学习师德、师风心得体会12-03

学习师德标兵心得体会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