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的作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年俗的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年俗的作文1
红彤彤的对联、喜艳艳的门神、热腾腾的团圆饭、乐融融的全家福……今年的大年初一,我们全家来到了龙潭公园庙会。庙会是大型的集市。大清早,庙门外小摊便吆喝起来,一条街被挤得水泄不通,满怀的好心情,漫步走进庙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此年的生肖物,绒毛的、瓷的`、中国结、玉的琳琅满目,使人眼花缭乱。玲珑剔透的玩意儿排放在货柜上,整齐有序,很是吸人眼球。
我很快看见有各种各样的中国结,它们漂亮,鲜红的大结,在加上下面有一些红色的穗,显得更加漂亮。我马上跑了过去。那里的老板细心的为我讲中国结的来历。
他告诉我: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手工装饰品,早在几千年前就有了这种结。人们把它作为一种装饰物品。到了清朝时期,人们开始给这种结命名,人们给它起名叫中国结,意思是:吉祥如意,双鱼结代表吉庆有余等。
中国结有许多特点:每个结从头到尾有一根线编结而成,每个基本结又根据其形。把不同的结饰结合在一起,或用其他有吉祥图案的事物搭配组合,就成了造型独特、绚丽多彩、内涵丰富的传统吉祥饰物。
参观完精致的工艺品,便来到食品一条街,这里四处飘香,千里之外也能闻着香味。食品街的都是小吃,聚集了八方美味。
我很高兴,这里有节日的气氛,增添了无穷的乐趣,这里有它的独特风韵。
年俗的作文2
红光闪闪的春联;和气融融的拜年活动;丰盛可口的团圆餐;热闹有趣的春晚节目……这些年俗无一不是春节的象征。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当东方泛起红光时;当隆隆鞭炮声响起时……新的一年降临了!沉浸在美梦中的人们睁开朦胧的双眼,按照年俗循规蹈矩的拿起床柜上的大糕轻咬一口,寓意步步登高。而在春节的早餐则是碗热气腾腾的汤圆,寓意团团圆圆。
春节的重大年俗——拜年,当然必不可少。人们会穿上新衣挨个儿访问亲朋好友,场面热闹非凡。拜年时发红包是孩子喜闻乐见的'场面,通常孩子们会先走到长辈面前甜甜的喊上一声“新年好”,长辈则会乐呵呵的将红包递到孩子们手中,再夸上孩子几句。
春节除了拜年这个年俗以外,团圆饭也是象征春节的一种年俗。妇女会大展身手,做上一桌子的美味佳肴、山珍海味。当然餐桌上必然少不了红烧鲤鱼这道菜,因为鱼象征着年年有余。人们坐在餐桌上,边品尝菜肴变聊聊家常、谈谈发展。
大年三十晚当夜幕降临时,便意味着春节最有趣的年俗到了——看春晚。春晚的节目精彩绝伦,有雅俗共赏、妙趣横生的小品;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相声;婉转动听、低沉沙哑的歌声……节目无一不引人入胜、活灵活现。
春节的每一个年俗都充满年味儿,都彰显着家乡的风俗,都透露和家团圆的温馨……所以人们期待每一次春节的到来。
年俗的作文3
我的家乡在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今年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到阔别了三年的家乡过年,家乡那边过年有什么习俗呢?让我给你一一介绍吧。
每到年二十八和年二十九,家家户户都要自己动手做年糕和饼。年糕和饼都是用糯米粉做的,只不过年糕没有馅料,而饼的馅料就丰富多了,有芝麻、花生、椰丝和白糖,味道香甜可口,妈妈告诉我预示着新的一年生活甜甜蜜蜜,年糕呢寓意着大家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到了年三十早上,家家户户都要杀鸡拜神。中午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饭后开始贴春联贴门神,红红的春联真好看。我发现家里还摆着一把带叶子的`红萝卜,问了爸爸才明白原来是象征着日子红红火火。晚饭后小孩子洗澡换上新衣服,大人给小孩子发压岁钱,小孩子放烟花,大大家聊天,一直等到十二点整,家家户户鞭炮齐鸣,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在鞭炮声中,迎来了大年初一。早饭吃素,然后到邻居家串门。大年初二到初七走亲戚拜年。最热闹的要数元宵后的正月十七游神活动,当天连外出的人都会赶回来参加。“神灵”由小伙子用轿子抬着挨家挨户依次巡游,每到一家所有人都要出来拜,求神灵保佑全家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这就是我家乡的过年习俗。同学们,你们家乡过年有什么习俗,来和我分享交流吧。
年俗的作文4
我的家乡城固在陕西省汉中盆地中部。今年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到阔别了三年的城固家乡过年,家乡那边过年有什么习俗呢?让我给你一一介绍吧。
每到年二十八和年二十九,家家户户都要自己动手做年糕和饼。年糕和饼都是用糯米粉做的,只不过年糕没有馅料,而饼的馅料就丰富多了,有芝麻、花生、椰丝和白糖,味道香甜可口,妈妈告诉我预示着新的一年生活甜甜蜜蜜,年糕呢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到了年三十早上,家家户户都要杀鸡拜神。中午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饭后开始贴春联贴门神,红红的`春联真好看。我发现家里还摆着一把带叶子的红萝卜,问了爸爸才知道原来是象征着日子红红火火。晚饭后小孩子洗澡换上新衣服,大人给小孩子发压岁钱,小孩子放烟花,大人们聊天,一直等到十二点整,家家户户鞭炮齐鸣,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在鞭炮声中,迎来了大年初一。早饭吃素,然后到邻居家串门。大年初二到初七走亲戚拜年。最热闹的要数元宵后的正月十七游神活动,当天连外出的人都会赶回来参加。“神灵”由小伙子用轿子抬着挨家挨户依次巡游,每到一家所有人都要出来拜,求神灵保佑全家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这就是我城固家乡的过年习俗。同学们,你们家乡过年有什么习俗,来和我分享交流吧。
年俗的作文5
盼望着,盼望着,年的脚步声近,学校也开始放假。今年我们到奶奶家过年的,那里的年味可浓,家家户户都挂红灯笼,贴春联,置办年货,买新衣服,买爆竹烟花……,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这年货是要提前置办的,在年前十几天家家户户就忙活开,蒸馒头、做糕点、做粿、做豆腐……奶奶也忙着为过年做各种准备,爷爷奶奶家的一只年猪有三百来斤重,爷爷请来师傅帮忙宰杀。
走在街上,到处一片喜庆的景象,行人个个兴高采烈,路边的商店也十分热闹,还有人拎着大包小包急匆匆地赶回家过年。
除夕这一天,每家最忙,一大早,各家都在忙着炒菜,因为今天要给祖先烧纸,以表示对他们的怀念。又忙着贴春联、福字,一般中午前一定要做好的`。晚上,家家灯火通明,喜气洋洋,全家人欢聚一堂,吃着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品着美酒,互相干杯,说着吉祥祝福的话语,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接着放鞭炮、烟花,夜空在鞭炮与烟花的交织中变成一个绚烂的大花园,看着这些美丽的烟花,我在院中手舞足蹈,爷爷和奶奶都乐。到八点,大家开始看春晚的节目,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婶还给我和小弟弟准备红包,说这是压岁钱。
啊!家乡的年味是团聚的、是温馨的、是幸福的、是快乐的!我爱家乡,更爱家乡的年味!
年俗的作文6
我是地地道道的牡丹区小留镇人。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就给大家说说我家乡的年俗吧!
“噼里啪啦”,震耳的鞭炮齐鸣,人们睁开双眼,忙碌起来,炸丸子,冻豆腐,蒸馒头,包饺子……迎接着年的到来。我与弟弟也不甘示弱,凑上去帮忙,大家忙得不亦乐乎。咦,老爸和大伯怎么无影无踪了?想偷闲?哈哈,没门儿!哟!原来他们在贴春联,漆黑的`大门贴上了红色的大花,增添了不少年的喜庆……
过年了!小镇里的人们起得很早,“咝溜”,饺子下了锅,盛到碗里,然后上供,敬天敬地敬神。点燃金光闪闪的元宝,寓意财源滚滚。接着,面对神仙,轻轻跪下,双手合十,带着美好的愿望磕头。妈妈与大娘带着笑脸去给前辈拜年去了,我与弟弟也跟了上去,比葫芦画瓢,妈妈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慈祥的老奶奶给了我一把糖块!愿我们在新的一年里甜甜蜜蜜。妇女们换上了红色的衣服,拿着五颜六色的扇子扭秧歌……
“咚,咚,咚”,烟花跃然而上,点缀得天空十分美丽。大人们,小孩儿们,在大街小巷聚在一起,仰望着漂亮的烟花。我与弟弟买了孔明灯,写上自己的新年愿望,然后放飞,迎接20xx年新的“征程”。
年俗的作文7
每逢过年,家家都会做上几道本地的年俗小吃来解馋,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送灶粑粑”。
“送灶粑粑”原是祭祀灶神的,为保佑新的一年粮食丰收,一家平安。随着人们精神文明的进步,大家已不再相信有神的存在,“送灶粑粑”也变成了一道特色年俗小吃,不再作为祭祀的供品。
我奶奶做的“送灶粑粑”犹为讲究,先是将事先洗净的黄芯菜和豆干切成碎末,与肉泥和各种调味料一起蒸熟后拿出,晾凉做成馅,放在一旁备用;然后把灿米与糯米按7:3的比例混合,洗净后晾干,磨成米粉;再把米粉加热水和制成面团,分剂后,把面团摊开,将准备好的馅放入中间包起来,一个“送灶粑粑”做成了。将“送灶粑粑”放入锅内小火煎熟,贴锅的一面色泽金黄,脆而不焦,酥香味美;不贴锅的一面光滑油润,软而不黏。
我奶奶做的“送灶粑粑”的'味道独具一格,黄芯菜、豆干与肉的搭配使其没有了肉的油腻,而肉中又包含了豆干的豆香和黄芯菜的清爽,轻轻咬一口,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送灶粑粑”是我奶奶拿手的年俗小吃,也是我的最爱。我每年回老家不仅是为了见奶奶一面,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舌尖上的年味——“送灶粑粑”。
年俗的作文8
在农村过年的年俗真多,今天是大年30,从早上开始我就跟着大叔爷爷享受着一个个有趣的年俗,祭祖、贴对联、窗花、扫墓,最有趣的是半夜的跺灰墩了。
听外公说,在老家年30的晚上新春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候,要在家里家外的各个地方跺灰墩。灰墩其实就是一个粗布口袋里装着石灰,布袋两边各有一根绳子,只要拎着绳子把布袋往地上一敲,地上就会有一个圆圆的石灰印子,这就是灰墩了。我很好奇为什么要跺灰墩呢?大叔爷爷告诉我,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在年三十半夜,有一个妖怪要从每家每户路过,这个妖怪是从来不走回头路的,凡是走过的地方就不会再去了。
大家为了辟邪,就在自己家里家外跺上一个一个的灰墩,妖怪的视力不好,看到灰墩就以为是自己走路的脚印,这个地方就不会再去了。所以,这个风俗就一只流传了下来。听了大叔爷爷的话,我突然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本书上的故事,每年30晚上会有一个叫“夕”的妖怪出来兴风作浪,大叔爷爷讲的妖怪是不是就是“夕”呢…… 大叔爷爷就要跺灰墩了,我争着要亲自体会一下跺灰墩。在大叔爷爷的`“指挥”下,我开始跺灰墩,一阵“噗…噗…”的声响以后,太太家的院子里、房门前就布满了一个又一个灰墩,就连上楼的楼梯上,也排着整齐的灰墩……
后来外婆告诉我,其实世界上并没有鬼怪,但是任何年俗都是大家对新的一年美好的祝愿……
年俗的作文9
“哦!语湖已经起来了,走喽,我们去给小区保安叔叔送红苹果和糖水啰!”
又是大年初一了,大清早,我被庆祝新年的爆竹声吵醒,还揉着惺忪的睡眼,外婆外公早已整装待发——左手提一大袋红苹果,右手端着白糖枸杞水,正向我招呼呢!
“送红苹果”本是我校的寒假作业,却与外公外婆的“寒假作业”不谋而合,年复一年,它逐渐成为了我们家的年俗,一个不可缺少的年俗。每年正月初一早上,外公外婆总会带上我,为那些过年仍坚守岗位的人们送上一份祝福、一份礼物,虽然礼不多,但情义重!
今天,当我把红苹果和热气腾腾的糖水递给保安叔叔们,看着他们从开始一愣,到脸上的皱纹逐渐舒展,绽开会心而感动的微笑,继而双手接过,那一刹,幸福顿时充盈在我的心中,喜悦溢满了我的脸颊。
回家路上,外公告诉我,在他们十多年前第一次为保安叔叔们送红苹果时,当时他们感动至极,他们说:“我们从事保安行业这么多年,过年时坚守在岗位上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有人为我送红苹果,还是第一次有人在和家人团圆时仍能想到我们,谢谢您!”
我知道,这不仅是一只苹果,一杯糖水,更是一团熊熊火焰,它照亮了,也温暖了多少在过年时仍不能与家人团聚的人们的心啊!我也知道,外公外婆年年如一日,坚持给保安叔叔们送红苹果和糖水,并不是为了我的.作业,而是为了让他们也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但愿,我家的年俗薪火相传,让爱代代传递!
年俗的作文10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每当人们把这句话挂在嘴上,预示着新年又来了。十二月中旬新年的准备活动便如火如荼的开始了??
首先最大的活动便是杀过年猪。虽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猪肉仍是除夕餐桌上的比例最大的菜色。腊肉也是家家户户必做。猪血丸子更是大家邵阳的一大特色。这些原料都在养了大半年的猪身上。每年除夕之前,屠户都是最忙的,每家每户都需要他们的帮忙。一般在这天大家都会请亲戚朋友一起吃饭,一起在过年之前热闹热闹。小时候最喜欢这样到亲戚家轮流吃饭了,气氛热烈,开开心心的。
新年除了年夜饭,另一个重头戏便是拜年。大家的大年初一是不能到处拜年的,另一个便是这天不要花钱。据说是初一花钱,这一年就很难进财了。对于小朋友来说,拜年就意味着存钱罐又多了压岁钱,只希望亲戚朋友们来的更“猛烈”些吧!大家那儿有些地方对拜年的亲戚都会有回礼。比如扯一根红布条再加上苹果。红布条寓意着这年红红火火,苹果则是平安的“代言人”。
除了这些年俗,介绍一个大家邵阳的.特色菜-猪血丸子。顾名思义,猪血丸子是用猪血、豆腐、碎猪肉揉成丸子,随后用炭火烘干。别看它黑黝黝的,味道可好了。除了腊
肉,这也是家家必备。
随着年龄的增长,过年的习俗并未改变,却总觉得年味儿越来越淡。环境并未改变,只是身边的人少了,随之心态也变了吧。
年俗的作文11
出了书店大门,我和妈妈来到了年俗庙会大街,逛年俗庙会作文。穿过一道拱门,只见庙会现场红通通的一片,充满了年味儿。大红的灯笼挂满了街道的两侧,每个摊位上的艺人个个穿着红色唐装,吆喝着,忙碌着。有卖棉花糖的,捏面人的,拉洋片的,卖花灯的,卖气球的,帮人画像的,卖冰糖葫芦的,画糖人的,卖木雕的,在葫芦上作画的&&眼前一片琳琅满目。最吸引我的'是画糖人。只要你转动转盘上的木棍,针尖指向什么动物,艺人就会画什么。我转到一条龙,正好是我的属相。一位游客大叫。我也来试试。她的同伴也转了一下,鸭子,小学二年级作文《逛年俗庙会作文》。可惜!那人流露出遗憾的神情。妈妈,我也想。妈妈答应了我的请求。凤凰!我惊呼,围观的人也叫起来。我站在艺人身边,看着他把融化了的黄色糖汁用勺子轻轻舀起,在板上来回抖动,不一会儿,一个个鲜活的动物跃然板上。有腾飞的巨龙,展翅的凤凰,伸脖子的蜗牛,亭亭玉立的仙鹤,憨态可掬的小鸭,围观的人们赞叹不已,大家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欢笑。艺人小心地举起凤凰交到我的手上,我连忙伸出舌头轻轻舔了舔,真甜。过年了,日子总是这样甜美。
年俗的作文12
春节是中国人最最隆重的节,是合家团聚喜迎新年的日子。
每到春节,无论你在哪里,都要赶回家和家人在一起,贴春联,贴福字,挂灯笼,包饺子……俗话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闹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这是最传统的春节习俗了!
不过现在过年为了保护环境,不能放炮了。虽然少了一点热闹,但是其他的民俗一点都不能少。今年过年,我们搬了新家,生了弟弟,妈妈说这对联的.大事就交给我了!她从年货市场买了红纸,我有笔和墨。材料准备好后我问妈妈怎么写,妈妈说最直白的祝愿就好了,我想了想,大笔一挥:添人进口笑哈哈,乔迁新居美滋滋。横批:越来越好。妈妈说很棒!等到三十下午,我和爸爸拿着透明胶贴到了大门上。
然后奶奶拿来了窗花和灯笼,灯笼居然还是零件要自己组装。我和妈妈绞尽脑汁才把灯笼组装起来,我自告奋勇,贴窗花挂灯笼的事就交给我吧!
一直忙碌到晚上,我贴好了窗花,挂好了灯笼,爷爷奶奶摆了满满一桌子菜,这时饺子也好了。爸爸妈妈拿酒拿饮料,抱出来弟弟,我们一起吃饺子过大年啦!
这,就是我们家的年俗!
年俗的作文13
今年春节,我是在爷爷奶奶的家乡——湖州南浔度过的,那里有许多好玩的'年俗。
比如腊月要吃腊八粥;除夕要回老家过团圆夜;年夜饭中不可缺少的是大鱼,但不能吃完,以象征“年年有余”;初一禁食菜汤和甜粿,早上要吃素菜,不吃荤菜,也不能煮,把前一天的饭菜蒸来吃,只能饮冰砂糖茶等等。
不过,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最好玩的就是做麦芽糖啦!
大人将小麦浸泡后发芽,芽切碎后与闷熟的糯米搅拌、发酵、转化出汁液,滤出汁液煎熬成糊状,这样,我们小孩子就可以自己做麦芽糖吃了。我迫不及待地用三根木筷搅出一点,左手拿两根,右手抽出其中的一根木筷,放在两根中间,围绕着来回作“8”字形转圈,渐渐地,红红的、稠稠的麦芽糖变成银白色了,就可以食用了。我馋得口水都要流下来了,忍不住大大咬了一口,又香又甜,又粘又滑,不一会儿,在嘴里融化了,真好吃!
看着手上的麦芽糖,真舍不得吃,我用一根筷子一点点取着吃。
“咦?你变成白胡子老爷爷了!”妈妈看着我的脸笑了起来。原来,麦芽糖能拉出一条条像蜘蛛网一样细的丝,粘在下巴上了,丝太轻了,自己一点感觉都没有,舔一下,甜甜的……
真希望每年都能做麦芽糖吃!
年俗的作文14
空气中洋溢着新年的味道,新年带来欢聚,欢聚带来笑语。我家乡是城固,我虽是在城固长大,但是我对家乡城固的春节却并不陌生。
陕西省过年分大年小年,农历12月24日是小年,除夕是大年。在除夕夜大人会给小孩红包,表示吉祥如意。但是,城固与江西的分量大有不同。在城固,红包大多数为5元或者10元。在江西,一个红包最少有12元,最多有几百元,最常见的是102元。整钱加零钱,表示年年有余。
在除夕,大家会吃荤菜,鸡鸭猪鱼等。但是,在大年初一,大家要吃斋饭,不吃肉。在城固,凡是春节,大家通常有肉有菜,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家乡正月初一,不能洗头,不能洗衣服,不能扫地,因为人们认为一洗就会把财气洗去,一扫就会把财气扫去。
还记得年初一,我穿着一身红彤彤的新衣服去奶奶家拜年。“奶奶!新年快乐!”一进门我便大喊。屋里十分整齐,干净。奶奶迎声而来,看见我们,十分高兴,说:“好!真乖!”奶奶脸上的皱纹舒展
开来,就像一朵美丽的菊花。奶奶穿着一件已经掉色的红大衣,黑色的长裤,洁白的`牙齿十分显眼,我只是想:奶奶是不是没钱?“给!”奶奶从兜里掏出一个红包给我。妈妈连忙说:“不用了!妈!”“没事!给孩子的!”最终,父母未能阻止到“威力强大”的奶奶。我大喜:“谢谢奶奶!”奶奶也很高兴。外面的爆竹声不断响起,像是春节的笑声。
年俗的作文15
我喜欢的习俗是春节,因为春节是我们祖国的传统节日,而且也是最高兴、快乐、喜气洋洋的日子。
大年三十的晚上,全家人一起守在电视机前,看着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好惬意,好温暖。 大年初一我早早地起了床,穿着妈妈买的新衣服、新裤子和新鞋子,还可以扎好看的辫子,美美的打扮一番,多快乐啊。晚上,亲朋好友一起吃顿饭,唱个歌,我们小孩子还可以收到许多红包呢!睡觉之前躺在被窝里偷偷地拆红包,想着心里就喜滋滋的。
到了正月十五,过年要接近尾声了。总是在这个时候,会放许多烟花,我们小孩子就不禁开始兴奋起来。“放烟花了!”全场一片欢腾。五光十色的烟花打破了黑夜的宁静,把它装扮得格外艳丽。最美丽的是一种叫“七彩蝴蝶”的烟花,只听到几声噢,五彩的“蝴蝶”冲向天空,各彩各色地交错在一起,像似一位位美丽的仙女在天空中撒落着五彩斑斓的花瓣。我迫不及待地拿起几根烟花棒点燃,上下左右地摇晃着,闪亮的火光有时成为一条龙,上下浮动着;有时成为一个美丽的花环,熠熠闪光;有时又成为飞流直下的瀑布,那飞沫激荡四射……五彩的烟花,满面的红光异彩,真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新年就在这欢声笑语中结束,也在这烟花声中结束,新的一年就是新的希望,也是新的梦想。我爱你——春节。
【年俗的作文】相关文章:
写年俗的作文03-20
家乡的年俗作文03-09
家乡的年俗散文04-15
家乡的年俗作文4篇12-21
逛年俗文化节作文03-26
【精选】年俗作文500字四篇01-26
年俗作文400字(通用36篇)02-21
关于年俗作文500字四篇01-30
【精华】年俗作文500字4篇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