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难忘的事情作文400字

时间:2024-07-15 13:41:47 作文400字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一件难忘的事情作文400字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件难忘的事情作文400字,欢迎大家分享。

一件难忘的事情作文400字

一件难忘的事情作文400字1

  心理抚养是一种全新的育儿理念。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往往特别重视孩子是否吃饱穿暖、身高体重如何、是否活泼健康,把这些当成爱的全部,却因为疏于了解、关注婴幼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从而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难以逆转的心理困境,特别是进入青春期后,会出现拒绝交流、出走、顶撞、不合群、学习困难等问题。对此,心理学专家李玫瑾在《心理抚养》一书中向父母传递了这样一种理念:养育孩子,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加重要。

  作者认为,心理抚养主要包括情感、性格、观念、能力四个方面,父母必须参与心理抚养的全过程,通过陪伴与关爱获得孩子的依恋感,进而获得管教孩子、“立规矩”的资本。家长通过参与孩子成长,进行情感抚育,教他做人做事,这种心理抚养比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更重要。“父母亲自陪伴孩子成长,比给孩子挣钱更有价值”,我们不能错过塑造孩子未来人生的最佳和最关键时期。

  人所有的心理表现必有相应的经历和环境。比如,一个人是否会犯罪,往往与他出生后的'家庭养育密切相关。

  因为决定一个人有没有“人味”,要看他对人间悲欢离合的感悟,以及他带给别人和社会的感受。一个人能让身边的人感到舒服和幸福,能为社会做出贡献,这应该是父母最开心的事。能养育出这样的孩子就是父母最大的功德。

一件难忘的事情作文400字2

  本着取经的态度,花了几天的时间读完了李玫瑾老师的《心理抚养》,颇有感触。

  全书用近几年来的一些犯罪案例来剖析青少年犯罪行为发生的原因及产生这些行为家庭背景,告诉我们在家庭教育的警示和正面的抚养应该是什么样的。

  “父母和孩子互为影像,很多问题都可以从彼此身上找到影子”。孩子不仅遗传了父母的声形像貌,而且孩子产生的一些问题在我们家长身上都能找到部分原因。有时小孩儿在考试不理想不会主动告知。反思一下,我总是各种唠叨批评。忽略了在这段时间的的努力及闪光点,聚焦在考试分数本身。要是我们能合理方式回应,而且能够引导他总结分析,肯定他的付出,表扬其他闪光点,情况会有好转。

  “大人好好学习,孩子能天天向上”。就拿小孩阅读来讲,平常我们会陪小孩买书或者从图书馆借书。他看第一本,我看第二本。然后交叉阅读,还在一起讨论书中的剧情。同样的片段,会有不同的.解读。偶尔还会冒出些童言金句和独特观点,还是蛮诧异。如果家长在长期刷视频,玩游戏,又怎么苛求小朋友专心读书,不痴迷游戏呢?

  书中还把人生分为几个阶段。

  0-3岁,主要在于心理抚养,建议最好由爸爸妈妈亲自抚养。现在国家和部分省份多地出台了育儿假,最长可至婴幼儿满1岁。足见国家对这方面的重视。

  3-6岁,性格教养,规范和约束孩子,爱有底线。

  6-18岁,能力的培养。

  这几个阶段又让我联想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多为隔辈教育。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缺少父母的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值得家庭、社会和国家各方面的关爱与关注。

  做一个智慧的父母,除了责任外,还得保持学习成长的心态去接纳孩子,陪伴孩子成长。

一件难忘的事情作文400字3

  心理抚养是一种全新的孕育儿观念。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往往特别重视孩子是否吃饱穿暖,身高体重如何,是否活泼健康,把这些爱当成爱的全部,却疏于了解,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从而导致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难以逆转的.心理困境,尤其是进入青春期后,会出现拒绝交流、出走、顶撞、不合群、学习困难等问题。因此,这本书里给了我们很多新的观念。即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为重要。心理抚养主要包括情感、性格、观念、能力四个方面。父母必须参与心理抚养的全过程。

  通过陪伴和关爱,获得孩子的依赖感。进而获得管教孩子立规矩的资本。家长通过参与孩子成长,进行情感抚育,教他做人做事。这种心理抚养比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更重要。父母亲自陪伴孩子成长,比给孩子挣钱更有价值,我们不能错过塑造孩子未来人生的最佳和最关键的时期。

一件难忘的事情作文400字4

  近期和先生共读李玫瑾教授的这本《心理抚养》受益匪浅。在孩子的抚养上,我们都是新手,不断学习与摸索。

  李教授告诉我们家庭是人生的起点,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教育尤为重要。李教授曾研究犯罪心理,通过分析各种罪犯心理以及其相关的家庭背景总结出,很多社会问题其实都是人的问题,而那些犯罪者的问题都源于早年的养育,养育者不善养育将会对儿女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社会节奏加快,人们对物质追求越来越高,拼命追求更好工作更高收入,却忘了对孩子优质的陪伴,尤其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很多孩子成为了留守儿童。李教授研究发现问题青少年很多都是缺少健全的家庭结构,缺乏父母的陪伴与引导。

  我曾经也是抱有这种观念,觉得只有多挣钱以后才能让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到现在才明白亲自陪伴比给她挣钱更有价值。女儿至今三岁多,因为自己工作忙,前三年每一年都更换不同的亲人帮忙照顾女儿,虽然是放在身边养育,但真正的陪伴也只有周末。家里的`老人比较宠孩子,现在身上也宠出了不少毛病,到现在管教起来都有点不易了。这正是印证了李教授说的,前三年没有建立足够的情感依恋会相对来说更难管教孩子。已经错过养育的最佳时期,如今三到六岁阶段,希望能慢慢的弥补回来感情,当然,自己也要不断学习与进步,优秀的父母才能养育优秀的孩子。

  书里《心理抚养》在列举和分析众多研究过的案例后,李教授告诉我们心理教养重在“养心”,“养心”即认真养育孩子的心灵,首先刚出生时要给孩子的抚养接触,这是在建立孩子未来的心理资本。同时也要考虑到情感,脾气与语言等方面的心理抚养。情感的抚养是给孩子无假的爱,其中妈妈的爱不可戒断也无可替代;脾气的抚养是及时到位的照应,我们生活中那些脾气不好的人很多都是生命初期被亏待过;语言的心理抚养则是耳边人生丰富,书中李教授说“一个可爱的小话痨,意味着他从小就享受着多人的宠爱。”其实我们生活中那些生活在大家族里的人,一般社交能力也大都比小家庭里的人要强,大家族出来的孩子从小接收到的人生就很丰富。这三个方面给会给我们做父母的不少启示,我们对孩子的抚养方式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而我们父母一直强调的东西也会直接成为孩子的观念。

  另外,心理抚养同样也重在“品行”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古人所讲的道理到现在依然有学习价值,对孩子的教养最佳时期是人类社会行为的初始时期。好的性格会影响人的一生,性格不好会让人生的路越走越窄。在这里,李教授告诉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意锻炼孩子的忍耐力,同时也要培养耐搓之心。呵护孩子父母容易做到,但磨练孩子对于父母来说则需要更多的勇气与胆量。孩子的一生谁都无法预料以后会遇到什么挫折和磨难,我们要做有长远目光的父母,出来到位的情感抚养以外,一定要让孩子从身体上吃苦,到心理的耐苦,这是种更深远的爱与付出。

  同时适度的惩罚也是对孩子的一种保护,适度让孩子遭遇痛苦和畏惧,孩子内心才会理解“敬畏”的含义。而“敬畏”是人内心重要行为底线的“防火墙”。所以,父母理应为保护好自己的孩子做更长远的考虑。

  书篇最后,直接告诉我们每个孩子三岁之后父母都应该适时对她说“不”,与人沟通,要让孩子学会讲理,互动。父母应帮孩子练就延迟性满足,训练诱惑,教孩子自我管理。与人接触应该礼貌为先,与人相处时学会包容与分享,做体力之苦去练就坚韧意志,这里李教授教我们,孩子四岁之后就可以带着跑步和学游泳了。《心理抚养》让我受益良多,发现了自己很多抚养上的不足,希望未来路上不断学习精进自己的相关知识,做个合格的妈妈!

一件难忘的事情作文400字5

  这本书是在我读了李玫瑾老师《幽微的人性》后就加入了书单的,只因与她的三观太过契合。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看过几乎所有采访她的节目,她的所有讲座、视频、博客我都有听有看,她对于养育孩子的观点、理念,我都认可,并且在自己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落地生根、发芽长大。

  所以,对于她的感激,是发自内心的。

  这本《心理抚养》,依然是通过丰富的案例来说明一个主旨观点:在孩子小时候给他足够多的真正的爱,比赚多少钱、买多少他喜欢的东西重要得多。一个家庭,不管贫富,都要把陪伴孩子而不是用金钱表达爱,更能让他受益终生。

  以下这些李玫瑾老师说过的话,都对我有着至深的影响:

  她说,要从自己做起,建立一个良性的家庭传承模式。于是,我所经历过的原生家庭带来的负面的东西,我会有意识地把它们变成温暖的模样给孩子,比如欢迎孩子的小伙伴常来家里玩、过夜,每年过生日都请他自己决定请谁参加,名额不限;比如尽量不吵架、营造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比如遇事先自我反思,而不是相互埋怨,自己做错了就坦诚道歉;比如以自己的足够自律来身体力行地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比如在成长路上只把自己作为参照物,不以任何其他人为参照物;比如多多徒步,在丰富的社会交往中提升孩子与世界的联结……

  她说,你的.心胸有多宽阔,你的人生就有多宽阔,反之亦然。于是,我试着调整自己的心态,从原先封闭的、孤傲的、防备的、战斗的状态,慢慢转变为开放的、平和的、善意的、和谐的状态。这一转变是漫长的,先后历经若干年的时间,但它又是卓有成效的,它的成效并不是体现在我多赚了多少钱、升职有多快,而是体现在我与外界关系的一点一滴上,更加和谐美好了,更加圆融真实了,也让我更加真切地认识到:利他,最终还是会利己。

  她说,让孩子在幼年时走出家门,多接触人与社会,是一种有益的心理培养,千万不能以为学习成绩好就万事大吉。于是,从娃六岁开始就带他徒步,迄今为止累计徒步80+次,收获颇丰。关于徒步的好处,我想另外行文记录,在此特别想说的是,不管孩子学习成绩好坏,都要看见孩子,都要坚信他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

  这本书出版于20xx年6月,我在16个月后才读完了它,的确算不上早,但作者的教育理念,甚至是三观,早已在我多年关注她的过程中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体现在了我养育孩子的一点一滴中。或许书的语言略有重复,文采并不斐然,但其平实又真实的叙事方式,还是让我再一次领略了她的拳拳之心、殷殷之情。

一件难忘的事情作文400字6

  花了一周的时间读完了李玫瑾老师的《心理抚养》,感受颇深,这是一本值得每一个爸爸妈妈认真读的书。以前我也有听过李玫瑾老师的教育视频和音频,也学习过一些教育方面的知识。但是看完这本书会让人更加全面的了解孩子的抚养、教养、性格的形成与家庭和父母息息相关。

  全书共分为7个篇章,作者开篇用案例来讲述了家庭是人生的起点及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的重要性,接着用两个篇章来分析人的心理行为的形成、心理行为的发展与早期家庭养育和家庭养育方式有关;然后用两章告诉读者心理抚养重在养心教育,养心教育重在语言、情感、认知方式和父母的行为习惯等各个方面对孩子的影响;最后两章阐述了在养育的.过程中心理教养决定一个人的品行,一个人的性格决定着命运。全文用近几年来的犯罪案例来剖析了青少年犯罪行为发生的原因及产生行为的家庭背景,采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告诉我们在养育道路上的警示牌和正确的抚养应该是什么样……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看完《心理抚养》这本书才深刻的体会到这句话,一个优秀的孩子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父母长期的用心经营,并不断完善和改变自己来启发和引导逐步实现的。现在的社会普遍性的教育焦虑,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注重各种能力特长的培养,却忽视了孩子的情感和性格的培养。一个人对人间悲欢离合的感悟能力以及他带给别人和社会的感受将决定着他是否能够回馈家庭和社会的重要因素。其实初为父母时,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在社会上能生活得开心快乐,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能乐观面对,遇到困难能迎难而上……但是随着孩子上小学初中之后,更多的家长是焦虑的聚焦于孩子的分数和名次。焦虑是一个人对事物的认知不清晰所产生的一种情绪,作为父母看完这本书会明白孩子养育并不会止步于哪一次考试,哪一次犯错,而是一项伴随自己一生的成长的探索之路。

  为人父母,我们自己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从书中能从自己身上看到父母对我们早年抚养的痕迹,从而形成了现在的优点和缺点。对于这些我们应该坦然接受,从中学习并不断成长才能完善自己。也是在这种成长中不断的修正自己的养育之路才能引导孩子的成为你想要的样子。有人说“贵族是三代以上养出来的。”所以养人是人生的一种修行。

一件难忘的事情作文400字7

  “绝大多数父母都非常爱自己的孩子,为了孩子可以倾尽所有,辛苦照顾,投入钱财等,可就是这样,有些孩子大一些就‘不认账’,对父母不但不感恩,还一肚子的不满,这让许多父母非常痛苦,他们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其实这里有一个重要的事情被忽略了,他们只养大了孩子的身躯,却因为不懂而没有认真的养育孩子的心灵”。

  这是著名的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在《心理抚养》这本书里面的一段话,也是我看到感触最深的一段话。当一个生命呱呱坠地,家人关注的只是孩子的吃喝拉撒,也就是身体层面的抚养。因为绝大多数的人都认为一岁以内的婴幼儿除了哭闹、吃奶就是睡觉,这个时候根本就不存在教育,这恰恰是一个巨大的家庭教养误区。这个时期的婴幼儿从母体被紧紧的包裹的子宫中来到这个世上,周围没有了任何包裹,他顿时就失去了安全感,他会通过不停的伸手动脚来去触碰世界,感觉到边缘寻找安全。所以孩子只有在母亲的怀抱里面被紧紧的抱着的时候,听到母亲的心跳与哺育的时候他才是安静的,因为这个时候他觉得他是最安全的。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二战时期有很多遗留下来的孤儿,这些小婴儿被放在保育所里面,每天有固定的工作人员为他们吃奶,换尿布,但是这些孩子还是有很多死掉了,他们并没有生病,这是一直令很多保育员不解的地方,直到后来他们才发现,原来这些孩子是因为没有拥抱与抚摸,没有父母情感的交流,而产生了巨大的孤独与恐惧,而这种无助的'恐惧杀死了他们。所以,从出生后的每一天,除了身体的喂养以外,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心理养育,这也是他未来的心理资本。在孩子身体不断成长的过程当中,心理的抚育是时时刻刻伴随的,也是极为重要的,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养大了孩子的身体,却看不到没有长大的孩子的心灵。

  心理抚养这本书是一本非常非常值得读的书,是一本非常值得中国家长去仔细研读的书。希望所有的家长能够透过看到孩子90%的内在,从而养育一个身心健康的拥有美好未来的孩子。

一件难忘的事情作文400字8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人的育儿观已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但仍有太多的父母因观念、方式、时间、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而不得法。

  读完李玫瑾教授的《心理抚养》,我竟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本书为我们传递了一种全新的育儿理念:养育孩子,心理扶养比物质扶养更加重要。

  作者认为:心理扶养包括情感、性格、观念、能力四个方面。

  父母必须参与心理扶养的全过程,通过陪伴与关爱获得孩子的'依赖感,进而获得管教孩子、“立规矩”的资本。

  想想为什么有些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后拒绝交流、出走、顶撞、不合群、学习困难等问题。那是因为父母在孩子小时对她的心理疏于了解,同时也没有得到孩子的信任和尊重。

  所以在孩子还小时,当她还足够依恋家长时,父母通过参与孩子成长,进行情感扶育,教她做人做事。

  很多父母尽管陪着孩子,但是从来不会教孩子如何做人做事。以至于孩子长大后因不会做人做事而四处碰壁,或者在社会上无法立足。

  还有许多父母最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特别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确实很重要,可以影响一个人挣钱多少、地位高低等,但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它应该排在情感和性格之后。因为决定一个人有没有“人味”,要看他对人间悲欢离合的感悟,以及他带给别人和社会的感受。

  一个人能让身边的人感到舒服和幸福,能为社会做出贡献,这应该是父母最开心的事。能养育出这样的孩子就是父母最大的功德。

  最后,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句话来和所有的父母共勉之。只有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一件难忘的事情作文400字9

  读完李玫瑾老师的《心理抚养》,作为父母开心的是希望是养育出一个能让身边的人感到舒服和幸福,能为社会做贡献的人。但是从一个呱呱坠地婴儿到长大成人,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无知到博学,从无助到助人,从无心到有情。在这18年的成长中,父母的影响最大。所以很赞同李老师的观点:“孩子从身体到心灵,都是父母造就的。孩子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都跟父母的行为或教育方式有关。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的很多问题都可从父母身上找到影子。如果一个孩子心理有问题了,不是单单的让孩子做心理疏导而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去,否则,问题永远解决不了,只会恶性循环中”。3很多父母看不到自身的问题,因为绝大多数父母在找原因时,往往把好的行为和成功的行为归因于自己,而把不好的行为和失败的行为归因于外部。社会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归因偏差”。要克服这种人性的弱点,人们就要善于反思。可有的人从来不反思自己的问题在哪儿,只会怪罪社会,怪罪他人,这也是心理不成熟表现。

  1.自我反思

  真正的心理成熟是什么?就是在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时,人能够不把缘由归结于外部,而是从自身找原因。所以人要学会自我反思,先真正认识自己,再决定怎样作为。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改变不了别人。自我反思还可以让我们自我审视,明白独立的自我是有价值的,然后选择自强不息。所以希望自己做一颗向阳而生的`向阳花

  2.情感抚养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亲情陪伴比金钱重要得多。孩子早年最需要的不是家里有钱,而是一个温馨的家。只要有父母在身边陪着,哪怕家里并不富裕,孩子也会感到幸福。但是现实很多家庭做不到,所以小时候我们那一代很多都是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但只要关注孩子的情感,也可以弥补的。不要太关注孩子的成绩,那是老师关心的事情。你每次打电话要问他:‘你上学快不快乐?老师喜不喜欢你?你和同学关系怎样,有没有人欺负你?’做父母的要关心这些,而不是只问成绩。如果有人欺负他,你要给他出主意,要想办法解决。实在不行的话,你要回去陪伴他。成绩是次要的,这个才是最重要的。”父母是孩子天然的老师,其资格源于血缘,因血缘而对孩子产生责任感、爱、耐心和期待,并给予帮助。

  情感让人生变得丰富,让爱你的人增多。当一个人经历各种情感后就会知道,丰富的人生也会万般辛苦,生活实属不易,这时再看别人,哪怕是不认识的陌生人也会更有同理心。

  3.性格培养

  性格是一个人后天形成的社会行为方式。其中有三个关键点,后天形成、社会行为和行为方式。一个孩子养育中如果缺乏严格要求,没有规矩,没有界限,没有形成行为规范,一旦进入更大的自由空间,遇到更多的选择机会,就会因任性和肆意妄为而酿成大错。一步走错,就会让人生步步错位,这就是性格决定命运的原因。三岁之前有恩于他,从三岁开始立威于他。3~6岁是孩子的性格教养期。对3~6岁的孩子说不,用心说不,无言自威。父母有意地选择一个时机,坚决地对他说“不”,以这样的表现让他明白哭闹是最没用的一种表达方式,他应该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如果我们遇事产生情绪时,不以闹的方式,而是以沟通的方式取得彼此理解,这样才能有效地寻找共识。所以,好好说话,体现的是一个人的家教水平,也是父母用心培养的结果。当你对孩子狠一次心,以后会省很多心。让孩子在六岁前开始经历体力之苦,他会一生受益。要重视孩子的性格培养,一定要让孩子养成勤快、皮实、吃苦耐劳、经得住说、不轻易记恨的性格。

  读完《心理抚养》,了解到家庭教育的“天花板”是不教而善。父母能够自律,认真工作,顾及家庭,爱学习,爱思考,爱在家里讨论问题,孩子耳闻目睹就会潜移默化,不教而善。

  愿自己成为一颗向阳花,向阳而生。20xx,自律,阅读,和孩子一起成长。

一件难忘的事情作文400字10

  历时一周,读完了这本《心理抚养),看完后对于教育孩子还是有很多收获的。浅浅认识总结如下:

  一、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特别重要,每个孩子出生大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孩子在家庭这个环境的熏陶下长大,这个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在对孩子有着影响,在孩子的童年时期要给予孩子丰盈的爱,让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性格大多比较爽朗、乐观。

  二、孩子的早年抚养方式非常重要。李教授追溯那些犯罪分子的早年成长经历,大多是在童年时期就没有被关爱过,要不就是对于孩子的教养方式过于溺爱、放纵或者严格,造成孩子性格的缺陷。凶手缺少人情味或者约束感,这种早期的教养方式很容易造就孩子的性格,导致后期很难改变。

  三、培养孩子的亲社会行为。人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虽然以家庭为单位,但最终要走向社会、服务于社会,所以孩子要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和行为。也就是从小就要给孩子树立规矩,让孩子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是违法的,一定不能做。比如到别人家做客,不能看到人家桌子吃的就像自己家一样随便拿,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到了别人家不能乱动别人的东西,还要礼貌叫人。对于这些规矩我深有体会,我成长的过程中被这个深深的困扰着,村里有些长辈,我也不知道该叫哥还是叔、大爷、老爷,每次过年家里总会来很多的客人,我也不知道都是什么亲戚,那种场面就比较尴尬,家里长辈就会数落我,说我不知道叫人。有时候在村里为了避免叫人的尴尬,会宁愿多走点路绕开有人的地方回家。直到现在我也不是特別擅长亲热的叫人。家长从小就是应该培养孩子的这种亲社会的能力,不至于以后出现社交恐惧症。关于孩子礼貌待人,这点家长更是应该给孩子树立规矩。从刚会说话就要养成讲礼貌的好习惯,我发现我教的有些学生就不爱说谢谢,这段时间上网课,因为作业或者班级事务去联系孩子,有的孩子无论你怎么发消息都是不回,更过分的是我还出现了被拉黑的行为。我们可以说她是个孩子去原谅她,那么长大了到了社会上就会突然变得有礼貌了吗?很明显不会。有礼貌是刻在骨子里的一种教养。如果在公司上班,对上司、领导的话不回应,还拉黑,我想这个人一定会被炒鱿鱼。

  四、孩子的是非观念是在唠叨中形成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像是一张白纸,是非观念的形成是后期形成的。一个最可怕的就是没有是非观念。以前我总会觉得家长好烦,絮絮叨叨的,一句话说了一遍又一遍,但我现在明白正是在这种絮叨中,在孩子的心灵上刻印了正确的观念。当然除了絮叨之外,更重要是家长给孩子树立榜样,家长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身教大于言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都是强调榜样的作用。

  五、培养孩子的耐挫心理。现在的孩子动不动就想不开,这都是从小娇惯,家长从来不舍得吵孩子,一直顺着孩子心理造成的悲剧。没有一个人喜欢被批评,但批评的声音却有助于纠正我们的错误。在带班的过程中,我也经常批评我的学生。但我会告诉他们“敢说你是因为爱你,不怕得罪你,真心希望你更好。你是我的学生,你做错了.我现在批评你,以后你走入社会就不会再犯这类错。

  “总之,只有亲人,爱你的人才敢说你”。我比较赞同书中的育儿观念,书比较通俗易懂,所以读得有些快,也许某一天会回过头再看这本。读书,求的不是速度,更应该是质量。同时,把所学运用到生活中,所有的知识都是相同的。

一件难忘的事情作文400字11

  《心理抚养》这本书,给在看家长朋友们一点阅读建议。朋友们大家好,这个我的这次出版的这个心理抚养呢,我看到有些这个朋友们的留言啊,他就讲说这书呢,实际上比较有用的就是最后两张。

  我看到这一块儿呢,我就想一定我要说一说,就是如果你要这么认为的`话,那你就亏大了,因为这本书我认为真正的分量在前边,后边是操作性的。

  什么叫操作性的,操作性就是说照着这个账号,华股你照着做就行了,但是如果你原理不明白,你可能照猫画虎还不一定照的对,因此我特别。

  想呼吁就是我们的这个一些读过这书的这个家长呢,哈,你别把前边跳过去,只看后边儿,其实我认为前边更重要。

一件难忘的事情作文400字12

  1999年,李玫瑾教授就登上了央视《今日说法》栏目的舞台,解析各种犯罪心理问题,讲得最多的,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话题。

  人的心理问题和早年的养育密切相关。也因此提出了“家庭是人生的起点,要关注早年心理抚养”的观点。她强调,父母对孩子的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重要,人的性格比能力更加决定命运。

  所有的社会问题,无论是道德滑坡,还是贫富分化,归根到底,都是人的问题。同样是遭遇不公、感到绝望,有的人能熬过艰难、重新开始,有的人却以身试法、一毁俱毁。为什么同样的社会刺激,落在不同的人身上,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反应呢?

  人其实是“养育+教育”的产品。之所以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往往不是因为眼前的遭遇,而是根源于这个人早年的养育情况。

  如果一个人,童年时受到的养育和教育有重大缺陷,没有经历过“爱的抚养”,就会变得冷漠残忍,不仅会让自己的一生受到影响,也会让别人,让整个社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家庭是什么?是我们每个人的起点,是我们第一所学校。但是很多人觉得,工作和事业比家人重要,赚钱比陪伴孩子更有意义,正是这些错误的认识,让很多家庭看似结构完整,其实功能不全。

  一个好的家庭,不光是要结构完整,有家人在侧,给孩子提供照护和陪伴;还要具备应有的功能,关爱孩子,就要做到用心抚养。生育不是一拍脑门的决定,必须对下一代负起责任。

  首先,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不要急于责怪孩子,父母要先自我反省。

  父母希望孩子将来做个什么样的人,最好能自己先成为这样的人;言传身教的.力量,比物质奖励、身体惩罚来得更加直接有效。

  另外,事业再重要,也绝不能忽视家庭。

  不如多花时间陪伴孩子成长,以身作则,教会他们如何为人处世、如何用积极乐观地态度面对未来的挑战。因为这些心理资本才是父母留给孩子最好的财富。

  再有,珍惜和孩子相处的过程。

  同时,亲自陪伴孩子成长,也是父母自我成长和成熟的过程。在抚育孩子期间,父母会遇到很多以前没遇到过的问题,需要不断学习和扩充人生知识。

  最后,要想改变孩子,得先改变父母。

  重点不应该是孩子,而是孩子的家长。当孩子出了问题,一定是家庭教育有不到位的地方。所以,根儿在大人身上,得先教育大人。

  自己只是养大了孩子的身躯,却没有认真养育孩子的心灵。

  如果我们想让孩子有一个美好、健康、快乐的未来,就要在早年家庭养育中,注重对孩子的心理抚养和心理教养。这两种心理养育,将为孩子奠定一生的心理基础。其中,心理抚养主要侧重于情感关系的建立,是心理发展的第一个台阶。

  情感是缺失的,他们缺少对生命真实的感受。

  一个人的情感发展,最关键的就在于生命的第一年,是否得到了足够的情感营养,比如父母的拥抱、抚慰、笑容、声音,细心的对待和足够的宽容。

  联合国儿基会早就指出,孩子在一周岁之前被怎样抚养或者照料,会影响他们后半生的大脑功能。很多中国家长并没有重视这个问题,以为孩子小,除了哭闹、吃奶就是睡觉,就什么都不懂就更谈不上教育。

  人出生后的每一天,给他任何的抚养,都是他的心理营养,是他未来的心理资本。

  只有父母用辛苦付出建立了孩子对家的依恋,父母才能拥有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和约束力。

  这个约束力实质上是一种情感的力量,是父母通过良好的亲自抚养,使孩子依赖、信任自己,从而对父母产生的一种依恋情感,

  父母没把孩子带在身边,而是交给爷爷奶奶抚养,等到孩子大了,再接到身边上学时,就会发现,孩子见到父母就像见到了陌生人,会紧张、拘束、害怕,心理距离会持续很久。

  这时候,孩子即使能接受父母的管教,那也是一种“外部控制力”,是来自父母的硬性要求,绝不是来自我们说的父母的“心理约束力”。

  心理发展的第二个台阶,它是指在建立了初级情感的基础上,通过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让孩子的情感更加完整地发展。

  三岁这个关键的年龄段开始,父母就要花时间开始带孩子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比如串门,去公共场所玩耍等等,通过创造和他人接触的机会,给孩子立规矩,告诉他怎样才是恰当的做法,来奠定孩子未来行为教养的基础。

  第一,要培养孩子的耐挫心。

  如果犯了错误,一定不能护短,父母要该训就训、该批评就批评,就像给孩子打心理的疫苗一样,可以增加他们内心的抗压能力。这样,等孩子长大后,走到社会上,遇到更多的艰难,才能经得住风浪。

  第二,要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

  父母从小就要教会孩子怎么好好说话,这是对他非常重要的一种社会行为方式。

  第三,教孩子学会延迟满足。

  如果从小对孩子过于放纵,随时满足他们的要求,那等孩子过了3到6岁,上学后就会坐不住。

  生活里的东西都不是白来的,需要辛苦去挣。

  我们有意而为地让孩子学会等待和克制,逐渐培养他的耐性。只有做好眼前的节制,才能获得长远的满足。

  培养孩子,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加重要。她认为,很多犯罪行为的源头出在早年的家庭教养模式上,所以,要想让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有着完善的人格、健康的心理,走正路,过得踏实而幸福,那父母绝不能错过塑造孩子未来人生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孩子小时候,父母要亲自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通过陪伴、关爱和智慧的引导,对孩子进行情感抚育和性格培养,这个过程意义深远。

  ,它不仅可以帮助家长修正自己的育儿方式,也可以帮助成年人逐本溯源,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疗愈。书中有很多实用的育儿小方法,也能给成年人自律、自修提供启发。

一件难忘的事情作文400字13

  昨天浩浩妈问我一个问题,说孩子有唇腭裂,如何养育才不会让孩子会自卑,还有这个唇腭裂的事和孩子说还是不说好,孩子的爷爷奶奶说是不要和孩子说明事实。

  嗯,这是一个好问题,刚好我新买了一本书《心理抚养》,这是著名犯罪心理学家李玫谨教育写的,我看了几个章节,感觉不错,对于我们养育孩子提供挺好的方向。我决定和大家一起伴读这本书,这本书一共82个章节,一个晚上一个章节,我会抓一个点和大家聊聊心理抚养的这件事。

  现在相对于我们的父辈爷爷辈们来说,我们的孩子都不缺吃了,但不缺吃了,但却缺了心理营养,心理的抚养显得尤为重要。而我们的唇腭裂孩子的心理营养更缺少一点,好不容易出生啊,又大费金钱做手术,照顾,不求孩子有多么成功,只希望孩子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成长,但我们担心啊,万一孩子自卑呢!一个自卑就能让孩子难过了。

  那么我们来学习好了。

  第一章节,没有时间思维的人容易迷失。

  这个章节主要说是一个叫周全的杀人犯,李玫谨教授说,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没有一个叫时间思维的思考方式。用自己聪明才智犯罪,但忘记了自己其实可以把时间拉得长一点,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干正道也会取得财富的,而不是急着去犯罪得到钱而早早断送自己的前程,最后落下一个阶下囚下场。

  这一个章节,冰哥也看了,因为我放在桌面上,他也看了,我们聊了一下时间思维的事,他说,犯罪真不值得的,因为人的一生其实很短的,如果犯罪还会加快结束自己的寿命。冰哥是明白的。

  时间思维是什么?我们如何用这个时间思维来看待我们孩子的成长?

  我是怀孕21周得知冰哥是唇腭裂的,至今七年了。而群里还有不少妈妈正在孕期,或者出生正畸的,没做手术的。而冰哥都上一年级啦,开始有像大家所担心别人笑话孩子的情况了。冰哥就说过有同学说他太丑的事了。但冰哥说,没关系,把他的话当空气了。

  我经常和大家说,不用着急,这些所有的困难都会过去的,以终为始的思考问题也是我现在爱用的。孩子在孕期,我们可以想,这个只是一个暂时的过程,孩子在正畸,这个也只是一个过往而已,最终就是可以做手术的。七个月不长牙,一岁不长牙,如同邝院长说的,不会没有牙的。

  这些真的只是暂时的,想要的目的都会达到的',而我们要做的,平常心陪孩子,等孩子长到那个可以做手术的时刻就好了。

  孕期的不安,孩子出生的担心,手术的恐惧,术后的烦锁护理,这些都是暂时的。这些都过了之后就没有其他事了吗?不会!

  不知道大家看过《士兵突击》这部电视剧里连长说,生活就是问题叠着问题,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迎合这些问题。

  日子慢慢过,一天会比一天好,我们遇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就好了。冰哥上一年级了,也会有一年级的问题,老师打电话和我说冰哥跳绳不及格让我在家让孩子多练练,我们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每天都练上十来分钟,终于可以从每次1个跳到每次30个甚至40个了,但是,他的同学都能一次跳100个了,可是这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只和自己比,一天比一天好就是最大的进步了!

  今天的读书体会就聊到这,感谢大家与我共读,爱是共同成长,我们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我之前对唇腭裂也是一无所知的,养育唇腭裂是第一次,做妈妈也是第一次,冰哥说妈妈是50分的妈妈,希望妈妈多学习,做他的好妈妈!

一件难忘的事情作文400字14

  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说:不论你的孩子多么可爱,也无论你有多么爱他,终有一天他会走出你呵护的范围,所以心理营养也要多样化。一个12岁的男孩,晚上与同伴跑到网吧去玩,整夜都没有回家,妈妈因为找不到孩子而万分焦急。第二天孩子终于从外面回来了,妈妈愤怒地训斥了孩子,还用院子里的扫帚打了他两下。然后孩子进屋睡觉去了,妈妈以为这事就算过去了。可是等这个妈妈做好饭,进屋叫孩子吃饭时,才发现孩子已经死了,原来这个孩子进屋就找了一瓶农药喝下去自杀了。仅仅被妈妈训斥、打了两下就自杀了,是孩子的性格太脆弱、叛逆,还是妈妈的管教方式过于简单粗暴,才导致孩子出现自杀的心理。有人说可能是这个妈妈的管教方式过于简单粗暴,也有人持不同意见。其实,面对孩子死亡妈妈痛苦万分,这个妈妈平时从来不舍得打骂孩子,就是因为孩子一晚上没回家,在担心和焦虑的双重作用下打了孩子。对于孩子自杀的心理,李玫瑾教授给出的分析结果:导致这个男孩自杀的原因是家庭教育。

  孩子的爷爷奶奶对这个孩子非常宠爱,什么事都顺着、护着孩子,更不允父母说孩子。过分溺爱的结果是让孩子对家人的爱产生了错觉,认为他是这个家里最重要的人,并养成骄纵的性格,于是就产生:你敢打我,我就死给你看的报复心理。心理不成熟的孩子,哪里想到死亡的代价是惨痛的,就这样轻易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所以给孩子的爱里加点盐,就是要在孩子做错事时给予批评、纠正,再犯时可以适当体罚。孩子做错事,父母生气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如果我们不表明对犯错这件事的态度,孩子就不知道做事的原则与底线,也不知道家人对他不光是宠爱还有会责罚。有的父母不建议斥责孩子,更不建议打孩子,这样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没有原则地打骂孩子我当然不赞同,但孩子犯了错连父母的斥责都承受不了,成年后能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难关吗!止学时同学的欺负、嘲笑,老师的`严格要求、工作时面对上司或同事的刁难,打压,这些成长路上的绊脚石,孩子能应对吗!我们从小呵护大的孩子,不要指望别人也会像你一样爱护孩子,我们教育孩子的目的是让他们长大后能成为独挡一面的人,不是一个只有玻璃心、只会躲在父母身后的孩子。不骄纵孩子、锻炼他们的心理承受力,让他们体会生活的咸,感受多元化的父母之爱!

一件难忘的事情作文400字15

  这是我读的李玫瑾老师的第二本书,第一本是《幽微的人性》。《幽微的人性》主要讲李老师作为犯罪心理学家对人性的理解和剖析,让读者能更加立体地看到人性的复杂性。其中有提到一些子女教育的问题,因为人的品行和性格主要都是在童年时期受父母和环境影响形成的,犯罪行为的原因也往往可以追溯到犯罪分子童年的经历,但李老师在那本书中没有重点讲子女教育。所以当我看到她出了这本专门讲子女教育的《心理抚养》,便毫不犹豫买下来。

  读完之后收获很大,我觉得它是每一位父母都应该读的'指导书目之一。其实我不喜欢读关于教育孩子的书,因为我认为孩子不是机器,每个孩子都不一样,父母不可能也不应该像读说明书一样按照书上的内容去“教育”孩子。但李老师的书特别之处在于,她在书中并没有过多教我们具体如何教育子女,而是通过很多真实的例子让我们从一个更加宏观和长远的视角去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李老师的方法论讲得很少,主要在构建理念,不断地从各个角度让我们认识到做父母意味着什么,孩子的成长需要什么。

  摘取李老师书中讲的一段话:

  “我想告诉所有恋爱中或初入婚姻的年轻女性:无论你的生活多难,你要想好,你有没有时间和耐心去陪伴一个弱小的生命?若没有,我建议你要慎重!不要轻易地怀孕!如果孩子在早年对谁都没有形成依恋,那么发生心理异常的可能性就会增加。这种孩子容易出现冷漠、无情、残酷等表现。他们的智力发展可能完全正常,但社会性发展容易出现问题,比如在与他人交往等性格方面出现异常。犯罪心理学研究发现,许多杀人恶魔冷酷无情的心态,往往源于他们在幼年没有对抚养人形成依恋,或者在10岁前后失去了依恋对象。由此可见,母亲的亲自抚养是多么重要。”

  李老师的这段告诫不仅适用于所有的年轻女性,也适用于所有现在在国家政策的鼓励考虑是否生二胎三胎的女性。我个人认为,那些在催婚、催娃、催二胎的压力之下仍然坚持自己的立场不动摇的女性朋友们非常值得大家尊重和佩服,因为她们懂得李老师上面讲的那个道理,她们知道,如果自己没有办法给孩子最好的陪伴,那么就不要生孩子,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

【一件难忘的事情作文400字】相关文章:

一件难忘的事情作文09-23

一件难忘的事情作文08-15

一件难忘的事情10-04

一件令我难忘的事情作文10-07

记一件难忘的事情作文10-07

一件让我难忘的事情作文10-02

一件难忘的事情优秀作文10-07

一件令我难忘的事情作文03-23

难忘的一件事情作文10-06

难忘的一件小事情作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