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糕的作文

时间:2023-11-21 13:25:09 作文 投诉 投稿

年糕的作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年糕的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年糕的作文

年糕的作文1

  说起年糕,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快过年了,我们这里有几户人家聚集到一块,要开始打年糕啦!我和奶奶迫不及待地到邻居家看打年糕。

  那儿的人可多啦,大人、孩子、老人都簇拥在一起,有说有笑地聊着年糕。小朋友们蹦蹦跳跳,这里看看,那里看看,充满了好奇心。

  首先是搓粉。只见几位大妈把糯米粉放在扁里,加入一定量的水。这放水很有讲究,放太多不行,放太少也不行。究竟放多少,全凭老师傅们的手感了。原本一粒粒的小颗粒被“凝聚”在一起,真像一个个白白胖胖的雪娃娃。

  接下来,就要把粉倒进大木桶里蒸。一个大伯熟练地操纵着,周围的几位大叔忙上去帮忙。有几处粉可调皮了,赖在上面不肯下锅,但最后经不起地震似的摇拽,纷纷滚了下去。一位老爷爷负责把火。这时,人们纷纷转移“阵地”,跑去看老爷爷蒸粉,“年味”和粉混在一块儿,跑进木桶里啦!大约过了半个小时,粉就蒸好了。大伙儿把充满香味的粉放到一个大碗似的石臼里,准备打年糕了。

  终于等到这一刻了,旁边的大人和我连忙拿出手机记录下这难忘的一瞬间。

  只见大伯用手拨了拨粉团,拿起一把大锤子开始打。“咚!咚!咚!咚!”每一下都那么有力,带着浓浓的年味,仿佛是礼炮敲醒了“年”,迎接新年的到来。“咚咚!咚咚!……”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一刻!这声音敲进了每个人的`心房,告诉大家:新年要来了!

  打年糕是个力气活,每打会儿,就换得个人继续。换人的过程中,一个大叔就马上过去把粉团翻个身,生怕粉团硬了。轮了几个人后,粉团渐渐成型了,变得越来越糯了。大家又急忙把粉团搬到木板上,两人一拉线,粉团就切成了一块一块的。年糕诞生了,香气四溢!

  我们吃着又香又糯的年糕,心里开心极了!它预示着大家新的一年“步步高”!

年糕的作文2

  说起家乡宁波,可不能忘了年糕,一碗碗炒年糕,一块块炸年糕,还有年糕汤……不管怎么烧,都是我的最爱。

  年糕,年糕,寓意“年年高”。古时候,人们只有在过年时才吃年糕,为了祈求来年大人小孩都步步高升。关于年糕的来历,相传,吴王夫差赐伍子胥自刎。伍子胥料到吴国很快便会陷入包围,在临死前告诉百姓,如果城中缺粮,就到城墙下掘地三尺,会有救命之物,说完就一刀自尽了。果然不出伍子胥所料,吴国很快就被包围了。城中断粮,已经饿死了好几十人,人们这才想起了伍子胥的话,到城墙底下挖了三尺深,发现了似城砖的糕,就是现在所说的年糕。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伍子胥,家家都会烧年糕。

  现在的年糕,不只是过年才吃,平常也可以吃。放学回家,外婆会到厨房里,拿出提前泡过水的年糕,切成小片,放进有炒好青菜的锅里,加一点水,撒一些盐,翻炒几下,一晚青菜炒年糕就诞生了!上完培训班,爸爸有时会烧一碗香味四溢的桂花年糕汤,几朵金桂浮在汤中,闻一闻,疲劳一扫而空,喝一口,香甜溢满唇齿,吃一块,糯滑融于口中。这是何等之美味!

  除了炒、汤两种烧法,炸年糕更令我爱。拿多片年糕放入油锅中,炸至外皮微微焦黄,捞出来,用力撕下一块,细细嚼,只觉得年糕外酥里嫩。如果有酱料,蘸着吃,味道更是无法用言语来描述。

  年糕不仅好吃,做的时候还很好玩。宁波慈城的.水磨年糕可是一等一的有名,那么,它是怎么做的呢?当然是打出来的呀。首先要将大米粉和米和匀,放入蒸桶里蒸熟,蒸好后放火石雕大舀里。两个壮汉一人拿木锤,另一人负责在捶打的间隙翻动年糕。这两个人的配合真是天衣无缝,一锤、一翻,一锤、一翻……这样反复了好几十次,年糕就成形了。随即交给其他帮手将其揉成长条形,摆成四行四列的“井”字形,刚打出来的年糕十分软糯,还带有余热,可以直接吃。

  家乡的年糕,有家的味道,嘴里的年糕,有着无穷无尽的味道。

年糕的作文3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临近年关,村上每年都会打年糕,特别热闹,吃个年糕头,讨个好彩头!

  临近冬至,奶奶家到处洋溢着一股熟悉的味道,是马上到打年糕的日子了!

  到了冬至,寒风凛冽。我坐着车回到了奶奶家。奶奶早早地在门口等着,当然,来迎接我的不只奶奶一人,还有我儿时的宠物狗咪儿。一进奶奶家的院子,便能一声瞥到那巨大的石臼和常年放在里头的那根粗大的木锤。

  进了屋子,我异常兴奋,稍作休息,便和奶奶一起着手准备打年糕所需材料;先将清洗干净的糯米磨较细的.糯米粉,按一定比例加入水,边加水边搅拌,加的水不能多也不能少,略微多些少些,都会影响年糕的口感。然后不停的揉,和和面是相差无己,待糯米粉变为黏乎乎的一团时,便可进入第三步。将和好的糯米粉团,整个放到锅里,下面添一点柴禾,倒一点水,盖上锅盖,用小火蒸着,五分钟打开一次锅盖,待水全部蒸干亦被糯米粉团吸尽,便是出锅之时。刚蒸好的糯米粉团比方才更黏,好奇的我忍不住用手捏了一点。不想它却调皮的黏在我手上,任凭我如何拔,它就是不下来。没办法,我只好把拉出来的长长的一条丝都挑下来,然后用水洗掉。

  第四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那便是“打”!把糯米粉团放到石臼里,便该爷爷上场了:举起大锤头,用力往糯米粉团上砸,一次又一次,砸了大约五十下,用奶奶将糯米粉团翻个身,然后爷爷接着砸,砸了大约三十次,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跑上前去,让爷爷让我打一次。爷爷笑着说:“好,让你打。要用力打呀!”我接过大木锤,举过头顶,大叫一声:“呵!”使尽全身之力,向石臼里的糯米粉团砸去,然后再举起,再砸下,举起,砸下,举起,砸下……重复了近二十次,直至我筋疲力尽。可惜这二十次中,有七八次都砸在了石臼上,没砸到糯米粉团。看来这打年糕,也是讲究技巧的。我把木锤还给爷爷,在旁边静静地看着。又过了好一会儿,打年糕的“壮举”总算是完成了!

  我乘机拿了一小块,撒些糖,吃起来,味道还不错!美味!

  打年糕,年年高!

年糕的作文4

  年糕意寓着年年高升,在过去每到快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捣年糕。虽然现在年糕随处可见、随时能吃,早已不是什么稀罕物了,但是捣年糕我还是第一次见呢!在我的老家——象山新桥,至今还保留着这个习俗。

  一早,我和妈妈便带着捣年糕的主料——清洗干净的糯米来到了年糕作坊。作坊里等待捣年糕的人也不少,一层层水蒸气笼罩在作坊的上空,作坊里的工作人员分工有序。终于轮到我们了。只见一位师傅把米浸在了水里,我们默默地在一旁等待,过了10分钟,一位老爷爷把米袋拿了起来。原先一颗颗像小珍珠的糯米,吸收了生命源泉———自然水,变得水润润的。老爷爷把糯米倒入一个像漏斗一样的的机器里,懒洋洋的“大怪物”开始运动起来,它唱着快乐的歌“咯哒咯哒”。突然“咕”的一声白如颜料的米粉犹如瀑布一泻而下。

  师傅把白白的米粉装入一个个木桶里,放到锅上蒸。几分钟后蒸桶被好像牛奶的水蒸气围绕着,散发出阵阵米香。米粉被蒸熟后,师傅们马上把米粉从木桶里倒到捣年糕的机器上,用工具铺平。糕粉稍冷以后,一位师傅用一块板把粉团往一个大洞里压下去,不一会儿,年糕像牙膏一般被挤了出来。可是那么长的年糕怎么吃呢?正当我苦思冥想时,忽然看见年糕机露出了锋利而银光闪闪的“大板牙”————刀片。我看年糕都一样长,感到很好奇,就环视了一会儿周围,霎时间看见了一个计数器,原来计数和刀片同步进行的。我还看见有个水龙头一直在滴水而且刚好滴在年糕前方,等一块年糕运走后它才接着滴,这是为了防止年糕被粘住。我们把年糕整齐的摆放在竹床上,摆完了就抬起竹床来到了一个放竹床的位置,等它冷却。

  看着那白而软的'年糕,我早已口水“飞流三千尺”。我迫不及待地抓起一个,把它捏成圆饼形,在中间嵌上一些豆酥糖,再把年糕边包裹上,咬上一口,糯糯的年糕里混入了一丝甜甜的味道,豆酥糖的豆香味慢慢在唇齿间蔓延开来,香香的、糯糯的,入口即化。妈妈说这就是她儿时的味道,她们小时候条件不好,一年只能盼来吃一次,现在条件好了,想吃街上也能买到。

  年糕,年糕,年年高,这是多么美好的祝愿啊。我希望我们的生活也能一年比一年好。

年糕的作文5

  临近冬至,爸爸告诉我,龙港镇云岩社区金中村举行捣年糕活动,那边的叔叔邀请我们去参加。我满口答应,随即整装出发。

  来到金中村,村广场上早已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了。只见百来斤被泡过水的糯米倾倒在一个巨大的石槽里,长长的木槌子在打糕能手的手中挥起落下,“咚……咚……”大木锤敲击石槽的声音,如打雷般震耳欲聋,槽里的米粉和着米粒“飞舞”着。周围的村农民们谈笑风生,好不热闹。咚咚的响声如节日的鼓声,敲打在人们的心上,让人兴奋不已。过了一会儿,原先的糯米成了糊糊的米粉,被装进桶里,排列在边上,准备抬到灶上蒸。

  灶里燃起了旺旺大火。一位大伯伯往蒸笼里加米粉,一段时间过去了。我怀着好奇心,想让爸爸轻轻打开其中一个蒸笼。得到一位长者的同意后,爸爸把蒸笼一揭,一股白汽似潮水般涌来,米粉被平平地铺在蒸笼的纱布上,缕缕的热气白雾,夹杂着米香,迅速地裹住了每一个人。很快的爸爸又把蒸笼盖回了原处。炉下的火烧得更旺了,把我的脸蛋照得通红通红的。“出锅嘞!”一位叔叔大喊一声。人群中一片骚动,小孩更是迫不及待,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接着,热气腾腾的熟米粉被倒到米臼之中,孩子们一拥而上,你一棰,我一棒。年轻人也不甘示弱,拿起木锤不停地戳。广场上洋溢着喜庆和欢乐的气氛。有些小馋猫当场抠起熟的米粉团放进嘴里,狼吞虎咽起来。大人们异常慈祥,也不大声斥责。大家齐心协力,做起香香的'年糕。不一会儿功夫,年糕出来了,咬一口,好香!“是这个味!好多年没吃过这么地道的年糕了!”一位老奶奶边吃边说,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

  年糕有“年年高”的寓意,既是一个美好祝愿,也是每个村民美好的梦想!冬至那天打年糕的隆重,在全村人心里,将是一个多美的记忆!

年糕的作文6

  在我的记忆中,童年是在年糕的清香中度过的,外公外婆打年糕的身影早已定格为一幅画,印在我的脑海里。

  过年之前,乡下人家都要打年糕,储存到过年时和年后吃。我们家也不例外,外公外婆把米混合水,在石磨里磨成米浆,又蒸成了年糕粉,揉成团后就要开始打年糕了。我最喜欢这个时候了,因为年糕团热热的,韧韧的,既是散发着清香的玩具,又是美味的食物。外婆把年糕团放到一个石槽里,外公举起大木棰,开始往下打。“啪——啪——”每一次打下去,就会在年糕团上留下一个洞,这时,外婆就会马上把旁边的年糕团往洞里填。外公那富有节奏的动作把我迷住了,我的眼睛也不由自主地跟着木棰一上一下,一上一下……我看着那个年糕团,多想拿一团来玩啊!可是又怕被木棰砸到手,只好眼巴巴地盯着。

  外公有时候打累了,总有停下来歇一歇的时候,那时我便有机可趁了。我趁外公喝水的时候,飞快地伸出手去,揪下一大团年糕,拔腿就跑,手里捧着那一小团年糕,脸上绽开了忍不住的得意,仿佛是捡到了什么宝贝似的。

  找一个僻静地方坐下来,我开始用年糕团捏小动物。长长的鼻子,墙一般的身体,四条柱子似的腿……一头大象便做好了。我捏了许多动物:可爱的兔子、温顺的小羊、长脖子的长颈鹿……都可以开一个“动物”园了!我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成果。可年糕团已经用完了,先前捏的也快风干了,我连忙拿着这些东西跑回去。外公外婆早已打好了年糕,正在制作脚板年糕呢!我看见外婆差不多做完了,就缠着外婆要吃年糕。

  外婆笑着答应了,只见她切好年糕和雪菜,下进了锅里。过了几分钟,一碗喷香的`雪菜年糕汤就做好了。我咬着年糕,糯糯的,不黏牙,很好吃。

  可是这样的日子很快就结束了——我要上小学了。虽然我现在还能吃到手工年糕,但无忧无虑的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偷偷拿年糕捏动物的事我也不会做了。可是,在外公外婆家度过的童年犹如一部电影,在我的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地播放,使我难以忘记。

年糕的作文7

  年糕,客家人称之为甜。每逢过年,每家每户都有蒸甜的习俗。古时候就有“不蒸甜不过年,没有甜不成礼”的说法。

  小时候,爸爸妈妈因为工作忙,就把我交给外婆照看,这让我有机会领略外婆做甜的过程:到了腊月二十七,外婆就把早早准备好的糯米和粘米浸在水里。这糯米可不是一般的糯米,是外婆在当年晚稻中特意挑选的上好糯米。那浸泡的水,也不是普通的井水,是外婆专门去山里挑的山泉水。糯米泡软后,第二天一大早,外婆就起来磨粉了,对我们小孩子来说,这可是我们最喜欢玩的游戏了。外婆把浸好的糯米捞起来提到石磨旁,把石磨洗干净后,就把米倒进石磨里。外婆在最前头推着,我们这些小孩子就跟在外婆的.后面,使劲儿地推着,边推边催外婆:“快放米啦,快放米啦!”在石磨嘎吱嘎吱的转动声中,糯米磨成细腻的粉末。看着这辛苦努力的成果,外婆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米粉磨好后,外婆又把米粉放在粉筛上慢慢转圈,慢慢筛下细粉。粉筛好后,外婆把煮好的红糖水慢慢加入,边加入还要不停地搅拌,直到搅拌成浆状,再放置半小时。半小时过后,再把米浆倒入专门装甜浆的透明胶袋,用塑料绳系上,最后把装好的桨放入大锅里蒸四个小时。蒸好后,如果马上吃,那不是最美味的,因为它还是软的,不成形,切不成一块块的甜,真可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啊”。待它放置两三天后,方可切成片,蒸软吃,那才爽口滑腻呢。

  甜角,我最喜欢吃了。它的外表特别光滑,吃起来不仅光滑而且有嚼劲。外婆每次切甜的时候,都不忘把光滑的那部分留给我。年三十的晚上,我们吃完年夜饭,外婆就把煎好的甜端上来。煎好的甜外焦里嫩,金黄金黄的颜色让人看了就特别有食欲。全家人细细品尝着外婆做的甜,又尝到了久违的味道,让漂泊的心安定下来。

  就这样,每年我都和外婆一起磨粉,看外婆做甜,直到到外面去读书。每逢到了年底,我回到外婆家,外婆都会把香喷喷、外焦里软的甜放在我面前。我细细品尝着外婆做的甜,把它吃得干干净净。每次看着我吃完,外婆都很高兴。我愿年年吃到外婆的甜,看到外婆露出满意的笑容。

年糕的作文8

  我捧着手中软烂、不堪一握的年糕,顿失失去了品尝的兴致。便不由自主地怀念起在浙江吃到的柔韧、劲道的手工年糕,唇齿留香。

  走在长满青苔的青石板小巷中,路边小草伴着阵阵微风,发出沙沙的声响。路两旁的人家门扉半掩。透过门缝,传出阵阵欢声笑语。

  微风送来阵阵清香的味道,似是清淡的香气,但其中似乎又夹杂了丝丝的甜香。随之传来的是捶击的咚咚的声音。我寻声追去,是一家手工年糕的小作坊。

  作坊的门面与两边的民居并无两异,古朴的门扉,门上贴了两张门神画像。十分普通的一家作坊,若不是门内打年糕的咚咚声及年糕传出的清香,便极易被忽视了。

  我走进门去,门内放了几张长凳,凳子放了一张竹制的篾子,上面整整齐齐码好了一个又一个雪白如玉的年糕。一位六七十岁的.老汉正拿着一把木槌,棰击着木桶中的年糕,对面一位同等岁数的老奶奶不时得用手翻动那块年糕。

  我走上前去,他们停下了手中的活计,热情地招呼着我。奶奶取了一块年糕递给我,我握着手中温软的年糕,柔韧劲道的口感,香甜清致的味道让我立即爱上了它。

  “爷爷,这年糕这么劲道,有什么秘诀吗?”我问道。

  “也没有什么大的学问,”大爷指着那槌子与那木桶,“就是这棰一定要到位。”

  “是啊,这棰年糕啊看似简单,其实学问大着呢。只有经过反复捶打的年糕,才会有这样柔韧劲道的口感。如果不经过精敲细打,年糕就软的、烂的,没有这样劲道的口感。”奶奶解释说。

  “唉!只是现在做年糕啊,都不像我们这样精敲细打的,这简单的工序很容易就被忽略了,所以也就没有我们这年糕这样柔韧了。”

  说着,大爷又举起手中的木槌击打那桶中的年糕。在那样有节奏的棰击声中,我不禁想到:这不正如我们的人生一样吗?只有经过反复敲击、捶打、锻炼过的我们才会拥有柔韧、坚强的品质,才会在日后的人生路上散发清香。

  只有经过反复击打的年糕才会散发出它独特的清香,这样简单的事情中却蕴含着人生哲理,极易被忽视,但又极为深刻。

  棰击声中的年糕香,一直萦绕在我鼻间。

年糕的作文9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风俗,相同的节日,各家又有不同的庆祝方式。对于我们家来说,“冬至”这一天,自然是全家一起吃香软劲道的大头年糕了。

  冬至这天一早,爷爷就去菜地里拔了他亲手种下的大头菜,奶奶呢,则拿来了手工年糕。哎呀,光看看这些食材,我的肚子就唱起了“空城计”。

  爷爷洗净了大头菜,就开始熟练地削皮,要削掉那些坑坑洼洼的“月球表面”,菜叶当然也不能浪费,洗净沥干水分备用。我有点忍不住手痒,就迫不及待地拿了菜刀切片,薄薄的,一片两片,三四片……“筱雨!阿娘跟你说,不能切得太薄。太薄了容易煮烂,筷子夹不起来!”奶奶着急地提醒我。我看着奶奶示范切的大头菜形状,赶紧改变“刀锋”,厚,要大块而且要厚实些。“咱宁波人做人厚道,实诚,煮的大头菜也一样要厚道、实诚。”奶奶接着说。我似懂非懂,这和做人有关系吗?

  趁爷爷把年糕切成段的时间里,奶奶先在锅中倒入适量的清水和大头菜,焯一下水,舀起大头菜,倒掉水。热锅下油快速翻炒,接着倒入适量的酱油、料酒和水,放点糖提提鲜味,最后放入切好的年糕。煮到大头菜软烂,年糕软糯时再转文火,加上点盐,再收收烫汁就可以开锅了。

  我站在一旁,看着奶奶熟练地烹煮着,听着锅里的食材在大火中,唱响了一首“咕嘟咕嘟”的烧煮交响曲……光闻着那漂浮在空中的香甜味儿,我的口水已经开始泛滥成灾了……

  “真香!真香!”。奶奶看我这馋涎欲滴的.样子,就先给我盛了一小碗让我解解馋。

  只见那一块块雪白的大头菜,在酱油和菜油的润泽下,已经变红了,纹理清晰,有那么点像软糯的红烧肉,浑身透着诱人的光泽。我迫不及待地抓起筷子,一口大头菜塞进嘴里,把腮帮子塞得鼓鼓的,随意地嚼了几下就吞咽下去了,差点烫疼舌头,哎,我都还没尝出味儿来。

  终于稍稍解了我肚里的小馋虫,我开始慢慢品味,先小心地咬一口大头菜,只觉得软烂可口,菜香扑鼻,再嚼一口年糕,肉肉的,韧劲十足,鲜咸中带着大头菜特有的清甜。“好吃!好吃!太……好吃了……”我含糊不清地嘟囔着。奶奶看着我直乐呵。

  冬至夜,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围着大圆桌吃大头年糕,这就是我们家祈求的幸福。年糕,年糕,年年高哦!

年糕的作文10

  打年糕是我们桐乡的一个传统习俗,听爸爸说,过了腊月二十,在过年之前,家家户户都要打年糕,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现在有很多人家都偷懒了,直接到街上买年糕过年。但我们家还是喜欢自己打年糕。

  在打年糕之前,我们要先做好准备工作。奶奶很早就买好了糯米,将糯米在水里浸泡一段时间后,就拿去加工成糯米粉。

  到了约好要打年糕的那一天,我们家、三爷爷家、五爷爷家三家人就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忙活起来。摆放好一个铁灶台,上面放一个大镬子,里面倒满水,镬子上放上一个蒸笼,蒸笼里垫一块纱布,把准备好的糯米粉均匀地在纱布上铺上一层,盖上蒸笼。爷爷在灶里烧起火来,把火烧得旺旺的,直到把蒸笼里的糯米粉蒸熟。

  过了一会,奶奶说:“时间差不多了,该熟了。”爷爷站起身来,把蒸笼掀开,哇,只见一团热气冲天而起,糯米粉的香气也随着热气弥漫开来。爷爷用筷子在糯米粉里插两下,点点头说:“行了。”说完,爷爷就双手揪起纱布的四角,把糯米粉裹住拎起来,拎到早就摆放好的`木板上。

  奶奶开始指挥爸爸打年糕。奶奶说,以前都是她打的,现在她年纪大了,打不动了,就让爸爸继承这项工作。我们这里打年糕也不用工具的,爸爸用双手把糯米粉揉在一起,反复地揉按,挤压,拍打,慢慢地把原来松散的糯米粉揉成了软软的、韧韧的、很有弹性的一团。然后,他再把这一团揉好的糯米粉压扁,拉长,一块年糕就做好了。

  年糕白白的、香香的,很可爱的样子。我们把做好的年糕放进铺在地上的匾里。然后我和弟弟用筷子蘸了红色的颜料,在年糕上面点几朵梅花。白白的年糕,鲜红的梅花,看起来更漂亮了。

  外面北风呼呼,很冷,但是屋里热气腾腾,几家人聚在一起,欢声笑语不断,热热闹闹的,一点都不觉得冷。爸爸说:“这就是过年的味道。”

  我们把所有的年糕打好之后,剩下的一点糯米粉就搓成小圆子,放水里一煮,大家蘸着白糖吃了。那味道也很不错哦!

  听说北方过年要包饺子吃,我们这里没有这个习俗,我们就是吃年糕。打好的年糕浸在水缸里,可以放很久,过年的时候,祭祀要用。过完年,我们慢慢吃,可以一直吃到元宵节之后呢。

年糕的作文11

  穿过外婆家门口的那条长巷子。左拐,走个两三步,那块热闹的地方便是每年重阳我必去的地方。

  大大的白色蒸笼,经一双粗糙的大手掀开盖子,白色的蒸汽弥漫围绕在你身边,气散去后,便可以看见黑色的竹条编成的垫子,垫子上是含着水蒸汽的重阳糕。

  白色的糕底上撒着蜜料,红枣,赤豆,芝麻,密密麻麻,布满了整个糕面,色泽丰富,让人垂涎不已,底部用深绿色的香叶包着,凑近一闻,一股清新的花香夹杂着叶香扑面而来,轻轻撕开,淡黄色的底部悠悠地蔓延出好闻的桂香,淡淡的甜味,沁人心脾,纵使我闭着眼睛,也可以循着香从外婆家摸索到这里。

  重阳糕刚出炉时,最是好吃,热气腾腾的,在秋风萧瑟的秋天里,如一股暖流涌进喉口。有时,我愿站在旁边等上个15分钟,仅为了那一口刚出炉的,暖暖的.味道。布着深红色豆沙的白色米糕,咬起来糯糊糊的,比黏黏的橡皮糖软,比腻歪歪的甜点清甜,比软塌塌的糯米团有嚼劲。在喉口旋转着掉入时,有一点儿还会调皮的蹭在你的牙齿上,我总是用舌头费力地把所有糕块扫入口中,不肯遗漏了半点,吞入嘴后,还要用舌头满足地舔一下还带有桂香的手指,真真地余味十足……

  今年,又到了糕香遍街的时候,我定是不能省去那15块的。前一天晚上,我便买了回来。今年卖糕的是另一个老婆婆,但那满脸的笑容是一样的,三轮车上的蒸笼也是一样的,我用手偷偷撕了一小块,放入嘴里,软软糯糯,还带一点儿黏性,恩,味道也是一样的。第二天早晨,睡眼朦胧的我刚走出房间,便闻见了那股甜香,眼睛瞬间弹了开来,大半块重阳糕在桌上静等着我呢!我抓起筷子便是一大口,哇,幸福的简直想流泪,可是好像没有那么暖了,哎,终究蒸笼的味道与微波炉是不一样的呀!恐怕任何机器都烘不出蒸笼那股热腾腾的味道,那是暖的能钻入人心里的味道。

  又到了一年糕香飘的时候,那带着大音量喇叭的三轮车,载着寒秋里最暖的暖物来了,把那还带着温度的香味洒进重阳里……

年糕的作文12

  生活总有一段美景让你流连忘返;总有一段情令你牵肠挂肚,总有一股味道让你念念不忘。而最令我难忘的是家里的年糕。

  年糕,是我们家乡每年年末家家户户必须做一个糕点,为的是庆祝劳动者务农一年的收获成果。年糕的口味多种多样,有莲蓉馅,芝麻花生馅,杏仁红豆馅,还有熏香腊肉馅,桂花百合馅等等。熏香腊肉馅是我最喜欢吃的,轻轻咬一口,香油奔涌而出,经过特制的腊肉白里透红,很是晶莹剔透。吃到嘴里,即使在严寒的冬日,整个人也会变得很有精气神。

  漫长的一年临近尾声,家家户户又开始做年糕,我们家也不例外。我们开始挑年糕模子,有花好月圆模子,口福模子,双鱼戏珠模子等各式各样,应有尽有。我,姐姐,妹妹还有弟弟在奶奶的带领下争先恐后地抢着做糕点。把弄好的'馅料装到模子上,用手尽力压平,并用刀子刮平,然后再用汤勺磨润,把模子轻轻一翻过来,用力一敲,一个具有栩栩如生图案的糕点就基本完成了。每当这个时候,我们总会想出几个鬼点子进行做糕点大比拼,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糕点做好后,就到了蒸糕点的关键环节。蒸糕点是,必须得小心翼翼,因为糕点很容易破损。火候更是讲究,火候过大,蒸出的年糕就会硬邦邦的,火候小了,年糕就会很黏,如同莲藕般千丝万缕。奶奶在蒸糕点时,弟弟总是拿一个小板凳站在上面,睁着圆圆的眼睛看着锅里不住往外冒的水汽,嘴里还不是的问:“奶奶,快好了没?”奶奶总是笑着说:“这笑馋猫,总是那么心急。”的确,不光是弟弟,连我也摆脱不了奶奶所做的年糕的诱惑。

  年糕做好了,咬一口,又松又软,酥松酥松地,心里美滋滋。眼看马上就要过年了,仍未听到爸爸回家的消息,想必爸爸小时候也一定很喜欢吃奶奶做的糕点吧。在远方的他是否也正在想着奶奶做的糕点,想着做糕点的情形呢?但愿爸爸每年都能吃上奶奶亲手做的年糕。

  如今过年我依然可以吃到奶奶做的年糕,每每吃年糕我就会盼望着爸爸哪天回到家。我害怕,害怕有一天自己也会像爸爸那样奔走四方,更害怕再也吃不到奶奶亲手做的年糕。因此,我每吃一个年糕都会慢慢的嚼,细细的品味其中的味道。

  年糕,不管我以后身处何方我都会想起与奶奶做年糕的场景,忆起年糕的味道。

年糕的作文13

  春节在我国可以算做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了。全国各地过年的方式各不相同,我的家乡常州就有很多独特的过年风俗:做馒头、拉年糕、打扫卫生、一起吃年夜饭等等。我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拉年糕吧!

  年糕有年年高升的寓意,所以过年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制作年糕。年糕的口味因人而异,常见的是糯米味,考究的人家会加入红糖、核桃仁、葡萄干、花生做成微甜的口味。

  拉年糕从字面上就很有讲头:奶奶家门前就有加工年糕的铺子,听大人们说第一年来做时只能说是做年糕,第二年来做时才可以说是拉年糕,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加工师傅有了进步,做工不那么青涩,才能叫拉年糕呢!看来“拉”和“做”不能瞎用啊!

  在拉年糕之前有一道工序那就是做面粉,面粉比例很有讲究,这影响到最后的口感,一般用三分糯米七分粳米为佳。

  开做啦!只见一位加工师傅先麻利地将面粉放入木桶,然后再将适量的水倒入桶中,最后用木棍搅拌,盖上盖子,由另一位加工师傅拿起来放在火炉上,隔水蒸煮,只见加工师傅不紧不慢、有节奏地一点点添煤,一会儿掀起盖子看看,一会儿又低下头默默地添煤,令人激动又流口水的三十分钟终于过去了,秒针正好指向12,加工师傅赶快把木桶抬起,放到加工最后一道工序的师傅面前,只要将木桶熟练地翻了过来,拔出桶,一大块面团就在我的眼前,一团团白色云雾缭绕在四周,真让我直流口水啊!由于温度依然很高,加工师傅不得不手上裹上纱布,用他灵巧的手那边弄弄,这边弄弄,不一会儿,一个长条形的面团就出现在我的面前,像一条白色而又滚圆的长龙,憨厚可爱。为了防止面团粘在木板上,师傅用湿纱布在面团的.底部滚了一下,不可思议的是只要用上缝衣线,轻轻地往下一弹,就能够精准地划上分割线条,将长龙分成大小匀称的一条条。

  帮手将成型的年糕放到门外的木板上,时不时地翻来翻去,年糕变得越来越韧,越来越结实,散发出特有的光泽,点上点睛之笔——红印,犹如一张张笑脸在向我微笑,看着成品,加工师傅欣慰地笑了。

  这就是年味。

年糕的作文14

  年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食物,属于农历新年的应时食品。年糕是用黏性大的糯米或米粉蒸成的.糕。年糕有红、黄、白三色,象征金银,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小孩身高一年比一年提高。所以前人有诗称年糕:"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黄色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

  今天妈妈突然心血来潮要做些年糕,我就给妈妈打下手。我们说干就干,只见妈妈从袋子里倒出些黄面,放在盆子里,再加入凉水一直揉到面粉把水份吸收完,由于经验不足,越揉越稀,一定是水加多了,而且特别粘手。于是我们又加了一大勺黄面,还是揉不成形,我又加了一大勺黄面,可谁知面越揉越硬,于是我们一会儿加水,一会儿加面,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忙活了大半天,终于把面团弄好了。接下来把面块分成一个个大小均匀的剂子,再把它送进锅里蒸个“桑拿”,差不多蒸二十分钟左右就可以出锅了。可出乎意料的是这个面团变得更粘了,甚至比胶水还粘,妈妈一边向姥姥“求救”方法,一边指挥我给她加些干面粉。趁着面团还是热的撒上白糖,然后再一直揉,可我在旁边看妈妈都不敢使劲揉,于是不屑地说:“您使劲揉呗。”妈妈说:“那你过来感受一下”。

  于是我就把双手往面团里使劲一揉,手竟然拔不出来了,无论我多么使劲儿都拔不出来,双手被厚厚的面粉包裹着,像两个大粽子。妈妈边笑边用干面粉“解救”我的双手,“有什么好笑的?我嘟着嘴说。经过妈妈一点一点把我手上的面团剥离,我的手终于“得救”了,我是不敢在“逞能”了。然后妈妈继续揉面,终于好了,再把它们压成一个个小圆饼,发酵一晚上,第二天就能吃了。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比蜜还甜。

年糕的作文15

  年糕,客家人称之为甜粄。每逢过年,每家每户都有蒸甜粄的习俗。古时候就有“不蒸甜粄不过年,没有甜粄不成礼”的说法。

  小时候,爸爸妈妈因为工作忙,就把我交给外婆照看,这让我有机会领略外婆做甜粄的过程:到了腊月二十七,外婆就把早早准备好的糯米和粘米浸在水里。这糯米可不是一般的糯米,是外婆在当年晚稻中特意挑选的上好糯米。那浸泡的水,也不是普通的井水,是外婆专门去山里挑的山泉水。糯米泡软后,第二天一大早,外婆就起来磨粉了,对我们小孩子来说,这可是我们最喜欢玩的游戏了。外婆把浸好的糯米捞起来提到石磨旁,把石磨洗干净后,就把米倒进石磨里。外婆在最前头推着,我们这些小孩子就跟在外婆的后面,使劲儿地推着,边推边催外婆:“快放米啦,快放米啦!”在石磨嘎吱嘎吱的转动声中,糯米磨成细腻的粉末。看着这辛苦努力的成果,外婆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米粉磨好后,外婆又把米粉放在粉筛上慢慢转圈,慢慢筛下细粉。粉筛好后,外婆把煮好的`红糖水慢慢加入,边加入还要不停地搅拌,直到搅拌成浆状,再放置半小时。半小时过后,再把米浆倒入专门装甜粄浆的透明胶袋,用塑料绳系上,最后把装好的桨放入大锅里蒸四个小时。蒸好后,如果马上吃,那不是最美味的,因为它还是软的,不成形,切不成一块块的甜粄,真可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啊”。待它放置两三天后,方可切成片,蒸软吃,那才爽口滑腻呢。

  甜粄角,我最喜欢吃了。它的外表特别光滑,吃起来不仅光滑而且有嚼劲。外婆每次切甜粄的时候,都不忘把光滑的那部分留给我。年三十的晚上,我们吃完年夜饭,外婆就把煎好的甜粄端上来。煎好的甜粄外焦里嫩,金黄金黄的颜色让人看了就特别有食欲。全家人细细品尝着外婆做的甜粄,又尝到了久违的味道,让漂泊的心安定下来。

  就这样,每年我都和外婆一起磨粉,看外婆做甜粄,直到到外面去读书。每逢到了年底,我回到外婆家,外婆都会把香喷喷、外焦里软的甜粄放在我面前。我细细品尝着外婆做的甜粄,把它吃得干干净净。每次看着我吃完,外婆都很高兴。我愿年年吃到外婆的甜粄,看到外婆露出满意的笑容。

【年糕的作文】相关文章:

吃年糕作文05-14

年糕的乐趣作文05-14

家乡的年糕作文03-08

煨年糕作文11-19

悠悠年糕情作文05-24

年糕的作文300字08-30

家乡的美食年糕作文09-20

家乡的年糕作文600字09-30

年糕的作文300字[热]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