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古人不远作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人不远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古人不远作文1
“忆昔开元全盛世,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栗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豹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织[注: 封建社会中的小农经济,一家一户经营,男的种田,女的织布。指全家分工劳动。]不相失。”这是描写开元盛世的景象,选自杜甫的《忆昔》,文中的“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名字叫李隆基,诗中前四句反映了当时经济发展社会出现安定和谐,生机勃勃[注: 形容自然界充满生命力,或社会生活活跃。]的繁荣景象,唐朝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景象?是因为唐玄宗是一个很有才干的`政治家,即位后,他任用姚崇、宋璟等为相,励精图治[注: 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革除积弊,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首先是整顿吏治,裁剪官僚机构和多余人员。同时重视农业生产,在全国各地大兴沌田,加强对农田水利的管理。该府兵制为募兵制,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唐玄宗统治后期,政局稳定,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社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唐玄宗这一时期的年号是“开元”,因此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唐朝是繁荣的,为什么?接着我们就来看看长安的繁荣景象吧!
唐朝时,都城长安是一座繁华的大都市。整个城市建筑宏伟,布局严谨,规划合理。面积84平方千米,有东西向大街11条,街道笔直,绿树成荫。在城的中北部,是皇帝居住的宫城,宫城南边是皇城,为中央官员办公区,另外还有坊和市。方式官民居住区,东、西两市是商业区,市内店铺繁多,商业极其兴盛,有茶馆,酒店和工艺作坊等。
长安既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又是东方文化的中心,聚集着很多少数民族和外国人,总人口达百万以上,使唐朝逐渐进入了繁荣时期。各色人来来往往,很繁华。
唐朝前期,进入了鼎盛时期,唐玄宗统治后期,宠爱杨贵妃,沉湎酒色[注: 沉湎:沉迷。沉溺于酒和女人中间。形容对于美酒和女色过于放纵,毫无节制。],怠于政事,造成奸臣掌权,朝政混乱,此时唐朝又与吐蕃、南诏发生多次战争,国力日益消弱。
九世纪后期,又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唐朝受到了致命的打击。907年,大将朱温逼唐朝皇帝退位,唐朝灭亡。
在古老历史的长河中,李隆基是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虽然最后灭亡是因为他,但他所做的贡献远远比他所犯的错多,我敬佩他!!!
古人不远作文2
穿越厚重的历史,走过曲折的流年,回望这风风雨雨的几千年,有这样一位女子,被人们成为“千古第一才女”。她——就是李清照。
在秋风萧瑟,桂子飘香的时节,在她与她的丈夫即将分别之时,李清照在锦帛上为赵明诚写下了这样的离词“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占兰州。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她的丈夫身还未到泰山,心却早已在计算归期了。他们结婚二十六年,有着如胶似漆的感情,然而好景不长,由于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他们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
1277年,李清照夫妇随难民流落江南,在一次城中叛乱中,赵明诚缒城逃跑,李清照终于心灰意冷,完成了《夏日绝句》。她的词一直都那么悲伤,凄婉,忧郁。她再也没有了“沉醉不知归路”的生活,只剩下“人比黄花瘦”的感叹,说不尽的愁。她是脆弱的,她把她的惆怅融入了诗词中——“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她又是坚强的,在当时封建社会的压制下,她要承受怎样的质疑,受到多少敌对?但是,她杰出的艺术成就赢得了后世文人的高度赞扬,她的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她被称为“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所以,便有了“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李清照,坎坷的一生造就了她的不平凡,让她的词更有韵味,更有内涵。我没有资格来评价这样一位才女,我只能说,她是一位奇女子,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作出这些不俗的`诗词。“才藻非女子事”,陆游是这样说的。
但是,李清照用她的情感,用她的心血浇灌出了璀璨的诗词花朵,告诉了世人,告诉了那个时代,谁说女子不如男。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评价说:“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她不受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别的词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响。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的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于是,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她和她的词也就永远高悬在历史的星空。
当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古人不远作文3
我从小就爱读史书,特别是四大名著之中的《三国演义》。既为演义,则不一定是真史。我找寻《二十四史》中《三国志》。因此,可以说我对此有所研究。
将《三国演义》读完后,我不禁对书中的人物深思起来,脑子里全是那些人物。刘、关、张得义盖云天,孔明的才智过人,五虎上将的英勇无比,孙权的霸气,周瑜的才干,鲁肃的忠厚……
可是我最喜欢的却是那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让我言不清道不明他是豪杰还是好人。正想之间,忽然感到天旋地转,脑袋晕眩。
睁开眼,周围是古建筑,好似一座宫廷内院。离我不远处,有一个敞开大门的`宫殿。出于好奇,我走进了大殿。这儿有许多穿着古代服装的人围看一座龙床,我怕被别人发现,便躲在挂帘后面,待这群人哭哭啼啼地走出殿去。我一壮胆,走到龙床前,床上卧着一老人,似病了。我刚想开口,他说话了:“何人在此?”这是古代用语,莫非我到了古代。我说:“子是何人?”他乐道:“孤王乃魏王——曹操。”“啊!”我差点没晕过去,“我是距今一千七百多年后的学生。”
“子来何为?”他问。
“我想叩问您的身世。”
“孤王生于沛国谯县,灭黄巾军,伐董卓,战败袁绍,走南闯北打天下。于今日病重,遗嘱众谋臣与将士。”曹操言之而色悲戚。
“您曾言:‘宁可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您为之乎?”
“否也。天下负孤者多矣。刘备当年穷途末路投奔孤王,孤对其十分敬重。但其背叛孤,挟孤兵去也,与孤争天下,欲置孤于死地。此不为其负孤乎?想那关云长,孤甚受之,并予其厚遇。可其却降汉不降曹,挂印封金不领情,破我五关,斩我大员上将,其负孤之可见一斑矣!”
“大王,后人都言子是奸臣为三国之败类,可为如此否?”
“然亦不然。然,孤王挟天子以令诸侯,战豪杰以夺天下,乃孤精明也。但非孤王有伤天害理之为,于名为害之奸也。而刘备世人却视为汉室后裔,以其正统,天下称其奸。天下何其不公也?况天下乃人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姓之天下也,孤夺之何为奸乎?”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看那曹操,当年赤壁大败,但今日此枭雄却动了真情,失声痛哭。曹操其实并不像后人所写所说所认识的那样阴诈,那样无情无义。他是一代雄才,是一个大英雄的范例,他是有感情,是个有血有肉的大英雄。
一阵刺眼的阳光袭来,我睁开双眼。原来,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走访草擦。是这个梦让我深深喜爱了这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精明英雄——曹操。
古人不远作文4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五千年来,历史长河孕育了千千万万的人。有些人名垂青史,而有的则是为世人所憎恨。
东汉末年,天下乱,群雄起。曹操——一个被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之人。他超人的宽容,包裹的无数猜忌,他非凡的气概,掩盖着他无比的奸诈。他融君子与小人于一体。策马杨鞭,观沧海,高诵“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侧耳倾听,仿佛“青青子矜,悠悠我心”盈盈在耳。其实,曹操并非是奸雄”只是因为他敢于藐视王法,不守官场纪律,罢了。“汉贼,”“奸雄,”的骂名只不过是用来套住愚臣、愚民的缰锁。孟德亦聪明,亦奸诈。
庐山之下菊花盛开,远处隐约可见一人。他举锄背笠,正锄着地上的一株嫩黄菊花旁的草。汗水从两鬓滴下,他飘逸的长发随风轻轻飞舞。他就是“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他面对官场险恶,选择了宁静的田园。他追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山麓下,朵朵傲然开放的菊花是他美好的追求。
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官场的失意掩不住他的豪情,于黄州,歌赤壁;于杭州,游西湖。他豁达,坚强,孤独,豪放。
听,是谁在高呼“仰天大笑出门去?”他就是“斗酒百篇”的青莲居士。他曾令高力士脱靴,又使杨玉环研墨。一生浪漫、奔放“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饮酒,舞剑,他潇洒,欲上青天揽明月;他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他豪放,我辈岂是篷蒿人。他用酒来洗涤自己的本性,用诗来放牧自己的灵魂。
斟一淡酒,捧一卷书,看古人演绎着一个个故事,灵魂再次被震撼。淡淡酒香,涩涩酒味静听金戈铁马的铮铮回响,凝望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仿佛,此时,诗人的'心绪都化成了一曲经久不衰的歌。感慨曾经的一切已成沧桑。满心惆怅,在书中得到渲泄。而这一个个不朽传奇在历史长卷中相互交织。
历史长河仍在不断流淌。随时间的逝去,长卷篇章中的故事像一杯香茗,历久弥新。故事中的英雄仍然屹立,他们的精神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但我坚信“数天下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们新一代定会青出于蓝胜于蓝,继续续写中华民族的宏伟篇章。
古人不远作文5
三国时期,有个历史人物,《三国演义》中是这样形容他的:“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这人是谁呢?对,他就是张飞。张飞是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
有人可能会问我:张飞是那么莽撞的一个人,有什么地方值得你喜爱呢?我会肯定地告诉他:人无完人,莽撞只是张飞的一个弱点,可他还有更多可贵的优点:忠、义、勇、直,这些优秀品质不是人人都具备的。
忠
为人臣子,忠于主子那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张飞的忠却令人感动!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自古至今被传为美谈。从相识结义到三分天下,在刘备漫长的创业生涯中,关羽和张飞可谓功不可没,他们三人互相扶持,出生入死,结下了深深的兄弟情义。但即使这样,在关羽千里走单骑时,与张飞在古城相遇,张飞误以为关羽是叛徒,一怒之下,他竟然要大义灭亲,与关羽拼个你死我活。这足以看出张飞的忠心了。
义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掸。对于张飞这样一个莽汉来说,流泪更是可耻的事,但在关羽败走麦城不幸被害后,张飞听到这个消息,痛不欲生,日夜啼哭不至,他“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在他的两三请求下,三军披孝,出战东吴,为关羽报仇雪恨,张飞就是在这场战争不牺牲了自己,成全了当日结义时的誓言。这种同生死、共患难的兄弟情义,自古以来成了“义”的代名词。
勇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可见吕布的骁勇善战。可张飞见了吕布,一点也不害怕,一声高喝:“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便冲上前去和吕布单挑。虽然后来也有刘备和关羽的帮忙,才战胜了吕布,但这场战斗足可看出张飞的“勇”了。
智
长坂桥一战,刘备为了保护军民,一边躲避曹军的追击,一边逃带着众人逃跑。在这艰难的时刻,张飞这个粗人,能巧设妙计,率领二十几个骑兵砍树枝,扬尘土,伪造出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阵势,而他自己却镇定地往桥上一站,一声大喝竟然吓死曹军将领夏候杰,使曹军几十万大军自乱阵脚,四散逃跑。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智慧啊!可以说,长坂桥一战,是张飞的智与勇的最好体现。
我喜欢张飞,喜欢他的忠诚,喜欢他的仁义,喜欢他的勇敢,喜欢他的智慧,甚至——喜欢他的莽撞!
古人不远作文6
岁月在彷徨琐碎中暗自踱步,历史在一去不返中沧海桑田。它们带着神秘的面纱,站在暗处浅笑,它们身后的墙被磨出青灰色,旧色覆盖。它们永远是神秘的,因为它们是过去的,我们只看得到轮廓而已,看到星星点点的,它们的美丽。
书柜里陈放着一本厚实的历史书。它有淡黄色的封面,以及墨黑色,用草书所书写的,“中国历史”。翻开它,似乎能感受到浓浓的时光的香,比如诗情画意的江南水乡白莲一朵,比如大漠荒北的'烈酒一盏;那些古时淡妆浓抹的乖巧女人,那些骑在牛背上专注地捧书细读的书生……他们的命运被记载成作品,他们的笑泪变成那里的风景,他们是一首首歌。在那么一页,有个男人的画像。他有瘦削的身体,带着草帽,身后是高山流水,桃花开得正艳,勾出他一抹淡淡的笑。
他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国的文人里,又有谁能将心澄澈到如此境界,以至于只剩下南山的菊?陶渊明选择了归隐之路,脱离满是勾心斗角的朝廷,背影孤傲决裂,这一路走得潇洒,走得清明。“岂不惬意?何必以清白之身翻滚于污泥中?”他一定是这么想的,“何况置身乱世,举世混浊?既然无力回天,那就不如坚守心灵的一番净土,还自己一方自由。”五柳先生背负了百十年来最单纯的梦想,就这样,消失在历史的迷雾中。留下一曲悠悠扬扬的小调,是他哼的心情吗?饮酒采菊作诗,这样的生活羡煞多少后人,但历史的路若要向前,凭千万个陶渊明行吗?
岳飞,一条真正的汉子,为国捐躯,壮烈如同他身后被刻上的那几个字:精忠报国。他为南宋正与金激烈抗斗,黄沙席卷的战场,血流成河的场景,他用力刺入敌人身体的长矛,他大笑着对酒吼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情……而宋高宗与秦桧这一个庸君一个奸臣,居然迫害这样的忠臣血洒中原。可他的名声,一垂千史。而秦桧夫妇,永久地跪在他的坟前。不知为何,也许是我心里也有一腔热血吧,我喜爱一切灼热如血花的人,我看到他们的心在发光,他们的膝下有黄金,他们心中有不变方向的指向标,他们会不顾一切地捍卫和平与国家,尽管现实不是想象的那么美妙,也许最后还是牺牲。
他们是诗意的文人,或者炽热的英雄。他们用不同的方式,给后人拓宽成才之路。窗外传来几声鸟鸣。轻缓,带点缠绵。我合上书。心中百感交集。古人不远,只需回头相望。那么一眼,就有了会晤。
古人不远作文7
做为中国人我是挺自负的,古贤们替我们在文化上打好了底子,在中国这张宣纸上着好了底色,只让我们草草一笔,便“自吹自擂”:我们有五千年的沉淀文化,但,我们仅仅在需要她时,才吹嘘。也许,口头上的古贤已走远。
学者朱大可说:“孔子的治国主张,从来没有用于治国,反而用于治民,从古至今,中国一直都是外儒内法。”这也因古贤被统治者“束之高阁”脱离群众。如同宝座上虚构的观音——“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但古贤的真正思想精髓却深藏于浩如烟海的书籍中。
仍记得,一天深夜里,随手翻开一本杂志,有一句:“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我如同被电击了一般,这句话似乎孔子对准我的软肋,批评我的,“古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而现在的人是为了给别人看”。一时间我似乎热血上涌,脸颊羞红。那一天,头一次开始讨厌我的不负责任的学习态度,我知道孔子虽已逝去千年,但他精髓话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是我感觉到他不在遥远,平常如严厉的师长。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是震撼我心灵的伟大古典语句,但我最喜爱的却是李斯临死时:“牵犬东门,岂可得乎?”意思为:牵着黄犬,到东门打猎,还有没有可能啊?倒运的李斯被赵高诬陷谋反,被腰斩。但他看着与他同罪并死的儿子却设想以前最惬意的事,虽我不喜欢李斯的人品,他将自己比喻为鼠,并贪图富贵,极求名利。妒才,而杀同一师门但技高一筹的韩非子。但他临死时,终于顿悟,追求了一辈子的富贵名利竟抵不上一场有趣的打猎。这时的李斯在我眼中,便分外可怜与可亲。
最可爱的'是,那位在宋朝谈了一辈子理想的辛弃疾,给我留下最深刻的诗句却是:天凉好个秋。此句却道出了他一生的寂寞与忧愁。不远处的他,好似长叹一声,眼中的那汪湖水,如同秋天凉意无限。
当代有不少人称,想接近古人,熏陶文化。于是,不远千里,跋山涉水,来到古贤故居,满怀憧憬。但院内熙熙攘攘,忽有大妈喊道:
“茶叶蛋,一块五!”于是,勾起馋瘾——最后,回到起点,嘴里咂巴的茶叶蛋余香,大脑想的是,某某古贤的居所中茶叶蛋我吃过。
是当代人们将古贤商业化,甚至书籍的外包装镀金,镀银都屡见不鲜。
但,肯定有人摒弃书籍外包装的庸俗,在书籍内部寻找古贤。
在这些人看来,古贤远去,是无稽之谈。
而以商业利益为重,玷污古贤,欺骗群众。古贤远去,那是理所发 当然。
古人不远作文8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题记
自古以来,人们都赞赏文人墨客,而不看好军事家,即使偏爱军事家,又看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一类。就像《三国演义》一样,人们喜欢诸葛亮,喜欢刘备,而憎恨曹操。
但我不同意多数人的看法,我觉得像诸葛亮一样有才华,却无统治的魄力的人不可取,像刘备一样遇着点事就哭哭啼啼的人更不可取。在当今社会,需要的就是曹操这样的人。
曹操是一名政治家,他拥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勇气;也有着先见之明,他知道天下为定,不宜称帝,而要称王;他更擅长“ 攻心计”,当官渡之战后,袁绍败退,曹操收获了许多写给袁绍的信,其中不少是自己人的,他知道,给袁绍写信的人不止一两个,而是上百个,如果一一查清,只会动摇军心,于是他一封信都没有拆开,只是付之一炬,全部烧毁,从此他的兵卒都死心塌地的跟他了。曹操也是一位文学家。他“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在《龟虽寿》一文中更是写下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样的豪情壮语。
当然,曹操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有作为的军事家,在诸多战役中大获全胜,特别是官渡之战,至于赤壁之战,我想杜牧说得很对: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不过,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他也有一些缺点:他太多疑,以至于误杀吴伯奢;他太自私,“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但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他的功应大于过吧,他理所当然应是一位明君。
在当今社会,有谋略、有才华的人固然很多,但大多都是等待伯乐来发现,渴望像诸葛亮一样有人会赏识,会成就“三顾茅庐”的`佳话。但这是理想中的生活,现实毕竟是残酷的,是处于激烈竞争中的,这需要我们能像曹操一样,敢于勇立潮头,劈波斩棘,去开创自己的事业,成就人生的功绩。虽然,我们不能成为帝王将相,可努力了、付出了、奋斗了,可以让人生无憾。如果千里马只是骈死于槽枥之间,不自己尝试走出去,那人生的价值也就没有体现的舞台和机会了。
我欣赏曹操,欣赏他敢于冲破束缚,欣赏他有勇有谋,我更希望有更多的人像他一样,展现自己,最大限度的实现人生的价值,让自己的人生熠熠生辉。
古人不远作文9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一句充满雄心壮志与那霸绝天下的气概的语句,成就了一位雄霸一方,流传千载的君主——曹操。
要说历史上我最喜爱,最欣赏的人莫过于曹操了,此人胸怀天下,有胆识,有谋略,其性格更是老辣果断,令人敬佩。
话说东汉末年,曹操只是董卓手下的一位宠臣,而他胸怀大志,怎愿这样的度其一生?于是,他毅然选择顺民心、抚民意的刺杀董卓。由此可见,曹操那时就已知晓,民心是治世之根本这个道理。
刺杀失败后,曹操并未灰心表气,而是凭借其机智勇敢拜托了董卓的追杀,加入反董卓的袁绍大军中,最终一举斩杀董卓,功成名就,拥军20多万,成为一方诸侯,开始逐鹿天下。之后,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始了逐鹿天下。之后,“挟天子以令诸侯”、“官渡之战大败袁绍”等无一不显露出曹操那令人折服的军事才能。
俗话说,性格决定人的一生。而我最佩服的就是曹操的性格了。
赤壁之战,曹操由于骄傲轻敌而打败,80万大军毁于一旦,这对人来说可是毁灭性的打击。而曹操是如何做的呢?他坦然接受了这个事实,不仅没有气馁,还召集剩余的'几百残兵给所有人总结经验,并鼓励他们重拾信心,他说道:“这次失败可是个大好事!知道我们为什么失败吗?因为我们胜得太多,心生骄傲,这次正好给我们消消火!”“这次失败其实不算什么,我们还有北边的半壁江山,只要我们能回去,定能卷土重来,杀他个片甲不留……”最后士兵们终于信心大振,一举突破重重包围,回到了魏地。
还有一例,据说曹操赤壁大败后刚刚脱离危险,正在大殿与众人谋划时,突然来了一个急报,曹操看了后不动声色的将其放在一边,众人问之何事,曹操只是一笑:“没什么大事,只不过我的妃子要生孩子而已。”说完他大手一挥,“今日议事就到这吧,你们都退下。”于是众人纷纷向外走去,当殿内只剩数名亲信时,曹操突然惨叫一声,亲信们立马围过来,原来曹操旧疾发作,头痛欲裂中曹操大吼:“北方马腾竟在这是向我都城进攻,此时我等经历大战,国力空虚,叫我如何去援救啊!此事不可外传,否则必引起慌乱,违令者,斩!”说完曹操就一头昏了过去……
如此雄才大略,如此性格胆识,天下怎能不落他手?我喜爱曹操,不因为他野心多么庞大,手段多么阴险,就冲着他宏伟的志向,惊人的谋略,坚毅果断的性格,就值得我崇敬他!
古人不远作文10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很多永垂不朽的历史人物,有热情激昂的诗人,有妙笔生花的画家,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也有给人类奉献宝贵精神食粮的人民艺术家。他们像群星闪耀着光辉,点缀装扮了灿烂的历史长河,使中国五千年人类文明更加辉煌。如果有人问我最喜欢哪个历史人物,那就要属诸葛亮了。
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先生”,刘备三顾茅庐,以真诚感动诸葛亮,于是他成为蜀国的军师。我之所以喜欢诸葛亮,是因为他不但神机妙算、足智多谋,而且博学多识、谋划周密,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知天文,晓地理,识天象。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火烧博望坡”“草船借箭”“七擒孟获”和“空城计”等充分体现了他的深谋远虑。他知己知彼,用兵果断,善于发现敌将的弱点,攻其不备。
他根据自然现象,巧用大雾天,"草船借箭"就是成功的事例。他利用司马懿的多疑,巧施空城计,使10万魏军不敢轻易进攻。在临终前,他安排“木雕计”吓退了追赶蜀军的魏军。在这里,我对他的敬慕之情油然而生。诸葛亮不仅具有军事方面的才能,在发明方面也颇有成就。为了解决军粮的运输困难,他发明了“木牛流马”。相传他还革新弩机,能连发十箭。
诸葛亮也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身在茅庐”已知“三分天下”,他的“联刘抗曹”策略,使蜀军节节胜利。在“火烧赤壁”中大挫曹军,最终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他大力开展屯田,使蜀国有了比较雄厚的经济基础。他七擒七纵少数民族首领孟获,不但解除了蜀汉的'后顾之忧,而且促进了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对开发西南地区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诸葛亮还是一位文学家,刘备在“三顾茅庐”时,听到的农夫唱的歌词,就是他的作品。可惜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很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以稳定四川、入主中原为己任,率领蜀汉军队五次北伐曹魏。诸葛亮事务繁琐,每件事都亲力亲为,但不注意身体,积劳成疾,“出师未捷身先死”。
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终年54岁。我不禁为他感到惋惜。我要向他学习他坚毅勇敢的性格和善于思考善于探索的精神。诸葛亮,这位有杰出成就的军事家、政治家、发明家和文学家,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的一生是辉煌的,是值得我们颂扬的,他的精神永远照耀在后人前行的路上,我们永远记住他。
古人不远作文11
仰望明月,苏轼那首《水调歌头》呼之欲出,远观黄河,李白那首《将进酒》我们烂熟于心。有些人,有些事,有些记忆,即使尘封了几千年,即使那条名叫历史的长河,已经日夜不停的奔腾了千万个日月,但还是会被后人所铭记。
数不尽的千古风流人物中,我最欣赏,最不能忘怀的三个人,项羽,李白,李清照。
项羽,有人会说,他只不过是中国历史上多如牛毛的君王中的一位,而且还是为失败的君王。但我之所以欣赏项羽,是因为他那份“破釜沉舟”的胆识气魄;是他那句“彼可取而代之”得自信霸气;是他至死不肯过江东的决绝;是他高吟《亥下歌》时的傲然。
正因为如此,项羽即使在楚汉之战里败得一塌涂地,也依然被后世子孙敬仰,也依然会有“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诗句流传下来。
一壶酒,一轮月,一把剑,一路狂舞,一路高吟,舞出一颗盛世的利胆,舞出一位盛唐的诗仙。三人之中,我尤其敬仰李白那份豁达乐观的心境。
也曾有过“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孤独寂寞,但更多的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斤散尽还复来”的自信豪气;也曾有过“将登太行雪满山,欲渡黄河冰塞川”的失意茫然,但随之而来的就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潇洒达观。在宦海沉浮,官场险恶,重重礼教枷锁所束缚的封建王朝里,唯独李白能过高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仰天大笑出门去,唯独只有李白能够持赤子之心吟诵“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这般童趣盎然的诗句。
醉卧长安,天子难寻,不为粉饰,不为褒名,沧海一声笑,束发弄扁舟的李太白啊。即使时空岁月已隔千年但千年之后的我亦依然被你的人格伟力所折服。
李清照,你可谓是我心中的美神,词动京华。你于乱世中擎起一盏孤独的灯,照亮了一段孤独的历程,用绝世的孤独跳了一段完美的独舞,你的才气铸就了你的'孤独,你那绝世的孤独又成就了你冰冷凝绝的美丽。如同一朵摇曳的花,守护着中华史上那一座盛世空城。
21世纪最流行的词语是什么没错是个性。这三位古人他们的结局也许并不那么完美,但他们的人生绝对是精彩绝伦的。与现代人所追求的个性,不谋而合。历史长河之畔,我感慨万千…
古人不远作文12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总会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杰出的人才,他们正如东方升起的旭日,让神州大地凝聚万丈光芒,他们或而勇于为民请命,或而一心保家卫国,有的执着编撰著作,有的维持和平邦交,诚然,它们都是英雄,然而我最喜欢的还是那个高吟着“留取丹青照汗青”的文天祥。
少年英才,崭露头角:文天祥出生平民世家,家境清贫,但自幼受父亲教导,勤勉刻苦,为人正直而又淡泊名利,这就为他将来的人生打下了良好基础。他才华横溢,21岁就金榜题名,开始进入仕途,当时的主考官就是这样评价文天祥的试卷的这份卷子:议论卓绝,合乎古圣先贤之大道。文中表现出忠君爱国之心,坚如铁石。我想这就是文天祥当时的心境与理想。
不畏权贵,爱民如子:当时的宋朝政治昏暗腐朽,奸臣贾似道当权,文天祥身处逆流,发誓绝不同流合污。他不对贾似道歌功颂德,反而直言臣下要以国事为重,指出贾似道的行为是“惜其身、违朕心”。对于提出投降迁都的权臣董宋臣,他更是义不容辞地喊出“理应救百姓于水火,迁都之议是小人祸国之言,董宋臣恶贯满盈,应当斩首”的救国之言。文天祥还建议改革政治、扩充兵力、抗元救国。但都未得肯定,反而被贬至赣州这个不毛之地,可文天祥却依然勤政爱民,得到当地百姓的支持与热爱。
壮志未酬,以身殉国:元兵南下,宋朝君臣一味逃避现实,不敢正面对抗,由于敌众我寡,人心不齐,后备力量不足,文天祥抗元失败,宋朝投降。面对着这个山河破碎的事实,文天祥无比失望,但他的爱国心依然不改,面对元朝君臣的威逼利诱,他至始至终不肯变节,高唱着“山河顿即改色,日月为之韬光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自光岳气分,士无全节,君臣义缺,谁负刚肠”开赴刑场,视死如归,这是何等的从容!
是啊,文天祥象征着南宋末年最后的'一点良知、正直,他是时代的先驱,是拯救黎民于苦海的使者,他的精神更是流芳百世,影响着现代人民的爱国精神,道德涵养,在我心中,他是一个真正的跨世纪伟人。
古人不远作文13
一场大雨过后,夜阑人静,万物皆睡。乌云渐渐散去,天上的繁星便一个挨着一个蹦出来了。我从睡梦中醒来,躺在摇椅上,望着天空上那轮弯弯的明月,听着蛐蛐们开的音乐会。这时一阵微风拂面而过,只见一人拿着一把羽扇,端站在正前方,仔细一看,他就是我梦寐求之的偶像——诸葛孔明也。
只见他徐徐的道来:“夜深人静,明月当空,你我相遇,便是有缘,何不出来一同漫步?”句句出口如美妙动听的音乐传入耳中。于是我便和诸葛亮漫步在院中。望着他高大的身影,曰:“孔明先生,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一心只为报答刘备的三顾之邀,先生可曾后悔过?”他回过身来用温和的眼神看了我许久,回答道:“如你所言,人称“绝智”的我应在笼中安度余生,在战乱中保留生命,不想在各国诸侯中声名远达。后主刘备真心请我,我感到莫大的荣幸。与于是随先主刘备出山,用自己生平之力辅助先主刘备,此情此意,是我报答先主刘备的恩情。”
听后,我默默赞许,为诸葛亮淡泊明志,宁静至远的胸襟所折服,又为他的忠心而钦佩。
然后,我又想孔明讨教:“先生,您自从出山以来,收二川,排八阵,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孔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河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火烧新野,出使东吴,舌战群儒,借风借箭,智算华容,乐毅一筹。”
他只是微微一笑,道:“你过奖了,我只是报先帝刘备之职分也,何足挂齿。想我打拼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安居平五路,联吴抗曹,为收服人心,对抗孟获六纵七擒,六出祁山,可惜每次成功之时,因为我的'疏忽,与成功擦肩而过,真是可悲。”说完后,我见他的脸色黯淡下去,几分烦恼,几分忧伤,几分叹息,似乎在责备自己。
我便不忍观之,曰:“先生不必太过自责,皆因当时形势不和,后主刘禅乐不思蜀,不思进取谗言,亲奸远贤。先生纵有回天之术,也难堪挫折。先生的愁悔比之若何,望先生不可太过自怨。”他的脸色开始变得平静,渐渐好转,我的心才放松下来,意少舒。他走向我,轻柔的的抚摸着我,我望见他眼里的那股热血在沸腾。他对我说:“当真是后生可畏啊!与你交谈我的心宽悦了许多,情绪冷静了许多。谨记我的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相信你可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再回!”说完,他便离去了。
古人不远,诸葛亮就是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古人不远作文14
要说古人中我最崇敬的人,那一定要提到他,他是一名隐者,他是“田园文学”的创始人,他是只因一篇《桃花源记》一篇《归来去兮辞》就让我对他崇敬不已的陶渊明,先生是闲云野鹤,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先生有豪放旷达的胸襟,这些都如此的让我心怀敬意。
先生的诗最大的特点就是平淡自然,深厚醇美。他赞美田园风光,赞美农村纯朴劳动生活的诗更别具一格,先生向往这样的生活,自然诗中流露出的是对它的赞美之情,先生过着这样的生活,所以自知其中的乐趣。“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使我又想到这样一幅画面,先生在静谧的月光下,挥动着锄头,汗流浃背的工作,但即使是这样先生心里感到很快乐,很自由,很满足,这可算得上是真正的让人心服的“田园诗人”了。
先生曾不为五斗米折腰,这就能体现先生豪放旷达的胸襟。他执着于自己不懈追求的理想,执着于一个无法在污浊世界实现的理想,但他努力了,坚持了,所以为了理想他可以放弃功名利禄,放弃荣华富贵,放弃羁绊自己一切的东西,只要心安,只要不丧失自我,便是他追求理想的真正目的。
当先生丢掉官帽,回到山村时,我都高兴的欢呼,这样一个人,只适合闲云野鹤般的自由,怎能让世俗把他牵绊住,怎能在尘俗中流连呢,在高山流水中,先生发领飘动,临着风喝酒,借着月光作诗,笑看云卷云舒,这样的日子谁不向往,只是别人甘于流于世流罢了。先生也应是看不惯这世俗的污浊才退隐山林的吧,只有那里才是他的乐土。只有那里,陶渊明才是陶渊明,而不是腐败的`、堕落的世人。
先生虽然归隐山林,但自己的志向让人不会被丢失,所以才“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这样才有了宋代作家欧阳修说的:“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来兮》一篇而已”,先生大义凛然的精神,先生不会泯灭的志向,先生别具一格的才能,先生豪放旷达的胸襟,这样的人怎么能不让人崇敬,谁不觉亲近。
写完此文,在梦中我似乎看到先生的梦想终于实现,在那开满桃树的地方,人人安居乐业讲信修睦。先生生活在那里,先生向往的生活也不过如此吧,先生在笑,为理想而笑,为远离烦恼而笑,这样的生活,怎能不让他高兴。
古人不远作文15
他已经离开了两千余年,他的精神却存活了两千余年。
面对国家的生死存亡,他舍弃了一切。燕太子的请求他欣然应允,即使那可能是生命的终点也毫不畏惧,易水河边的和歌成为历史的绝唱。
他就是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有着虽然简单,却被世人铭记了两千年,传颂了两千年的名字:荆轲。
自从读完了《史记》中的《刺客列传》一篇后,我就无法忘记那个站在凌厉寒风中、独自远去的孤寂的背影,以及最后那个倒在血泊中、嘴角仍残留一丝笑容的身影。
剑客给人的感觉是很冷酷的,仿佛不食人间烟火一般的存在。他们通常身背一把长剑,在江湖的血雨腥风中成长。很少有剑客会在历史的书简上用剑刻下自己的名字,他们只是时代的过客。
但荆轲是一个例外。在史书中你会发现,他不像一般的剑客,只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劳模”。他武艺高强,但他也是一个性情中人,会在喝醉时东倒西歪地唱歌以致涕泪交加。这种形象与那些冷冰冰的剑客大相径庭,也因此更使“荆轲”这个人物更为真实。
在战国时代,实力决定一切。于是,在秦国日益疯狂的进攻下,已经被美酒和笙歌腐蚀的燕国根基终于开始动摇。昔日金台拜将的辉煌早已不复存在,北之娇燕与西之猛秦在寒冷的易水河边对峙。
昏庸的帝王却不一定会有昏庸的太子。燕太子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放手一搏,拯救自己的国家。在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历史老人安排荆轲作为主角出场。于是才会有接下来流传千古的易水送别。
不得不说悲剧的吸引力确实比喜剧的吸引力更大。也因此,荆轲才会因他的悲剧性而名流千古,用剑书写出一段带血的传奇。
他放弃了平日逍遥自在的生活,慢慢地走向历史已经预设好的结局。或许在别人眼里,他的决定堪称愚蠢。为了一个行将就木的政权而放弃了自己的生命。
但他一定会为找到了一个可以施展才华的舞台而兴奋不已,即使那个舞台将会被他自己的鲜血所染红。
想好了就去做,这是剑客一贯的信条。只是不知道在马车离开故土的一瞬间,心中是否会涌起一丝淡淡的乡愁?此生绝不会再次活着回到这里了。
于是在穷途末路时,英雄的豪情与游子的柔情并存。
我喜欢荆轲,并不只是因为那句“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千古传颂,更因为他生要活得自在、死要殆得壮烈,深深地震撼了我。一个能够笑着死的人,他的人生绝不是一张白纸,他真正做到了问心无愧。
这就是荆轲,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一个敢作敢当、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勇者!
【古人不远作文】相关文章:
古人不远作文10-07
古人不远作文04-04
古人不远孔子作文10-06
【合集】古人不远作文12-16
古人不远作文(精选10篇)10-07
古人不远作文15篇06-05
古人不远作文(常用15篇)12-15
道不远人的作文10-06
不远方美文10-06
不远不近美文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