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缘身在此山中作文

时间:2024-01-30 11:29:06 作文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只缘身在此山中作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只缘身在此山中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只缘身在此山中作文

只缘身在此山中作文1

  乌云无法遮挡太阳的光芒,风儿无法阻挡蒲公英的脚步,泥土无法抵挡溪水的冲刺,正如树叶无法阻拦我们明亮的双眼。不要被小小的障眼法蒙蔽的双眼。所谓一叶障目,要擦亮眼睛看清物质的本质。

  一位妇人总是嘲笑邻居家的女主人衣服洗不干净,总是向她的朋友们说这件事情。直到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拿着抹布走到她窗前,擦玻璃。原来不是邻居的衣服洗不干净,而是她自己家的玻璃脏。透过脏玻璃,自然看到了脏衣服。追其原因,不过是她被玻璃遮住了双目,而没看清事情的真相。

  千万不要被外表所迷惑,这样只会一点点走向失败,毁灭。越王勾践国灭之后,一心想要报仇,复国。他巧施“美人计”夺回江山。吴王夫差一下子便被西施的'美貌所迷惑,朝中大臣冒死劝谏,却被逼得自杀。他被勾践的顺从,西施的美貌所迷惑,最终众叛亲离,痛失国家。如果夫差不被美色迷惑,不被胜利的优越迷惑,那么将会是另外一番景象了。只有看透本质才有可能获得成功。所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被眼前的美好所迷惑。

  俗语说“五十步笑百步”,“乌鸦站在煤堆上,瞧见别人黑,瞧不见自己黑”,“守得云开见明月”……看清事情的本质才是关键。

  孔子在周游列国时,有一次十分困顿,只剩下一把米。孔子令颜回去做饭,饭熟的时候,有一块灰尘掉进了米饭。颜回心想:如果不管不顾,直接端给孔子则显得不敬,但如果将它扔掉,又十分浪费。一番思量后,他决定将米饭吃掉,将干净的端给孔子。但孔子却看到了。以为是颜回的偷吃。后来孔子在集会的时候讲及此事,颜回感到十分冤枉,遂将实情告诉孔子。孔子作为圣人,知错必改,在别的游会上说到这件事,说道即便是亲眼所见之事,也可能不是事实。只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发现其中的真谛。

  只有能在纷乱的现象中剔除芜杂,抓住本质,整理思绪的人,才有可能读懂古训,付之实践,取得成功。所谓能理乱丝,乃可读书。

  就算太阳被乌云遮蔽,才会散发光芒;就算蒲公英被风儿阻挡,才会奋勇向前;就算溪水被泥土抵挡,也会流向大海。只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不断向前。

只缘身在此山中作文2

  十二年匆匆而过,时光长河仍奔流不息,芸芸众生驾着一叶不复返的轻舟,飘荡在浩瀚又众多岔口的河流上。幼时板着指头数来的假日,殊不知那一秒的流逝,就飘过了一站风景地……

  自第一次踏进小学的校园,到不久的挥别,时隔六年。入学时大姐姐给我们系上的红领巾依然是那么火红,一般大小,而我们,却不知不觉的长大了。都说,成长是一件美妙的事,可幼时的无拘无束、天真烂漫却是我最想重新拥有的。成长,它就像一枚怪味糖。刚如嘴时是酸甜的,就像我们对陌生事物的好奇、渴望;接着,它变得酸涩了,让人不由眉头一紧。就如长大后繁重的`压力与不适;慢慢的,有些苦涩了,就是对磨难的无奈;一点一点,它还会……

  不是畏惧长大,而是留念过去。小时候,我扎着小辫,拿着零食,游览山川河流,欣赏美景;午后在小天地,迎着缕缕温暖的阳光,手里抱着可爱的娃娃,荡秋千,玩玩具;有时妈妈陪着我下跳棋,踢毽子……那一种惬意呀,可是我们享受不到的。小时候天天黏在一起玩的好友,也不得不穿梭在书山题海中。每每放学,我总是被银铃般的笑声吸引,那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三五成群地在广场上打闹着,跑着。真的留念啊,一去不复返的时光。

  “我不想不想长大……”这首歌真是嵌在了心坎上。啊,成长真是矛盾又让人困惑的,如果有时光倒流的大门,我会义无反顾地走进去,然后,定格在其中。

  仰天长啸,天惊地动。这时,一位智者看见了我,问:“你为什么困惑?”我情不自禁地答:“不解,只因成长。”“它是矛盾的啊,不经历,又怎铭记?”她循循善诱。“我不想长大,长大,就要与同窗六年的好友依依惜别。就不能像小时候一样自由自在。我怀念在花园树下,草坪操场,掷飞碟,捉迷藏的快乐时光;我怀念那自然的笑容,不作做的姿态;我怀念与朋友共同爬楼梯找玩伴,寒暑假窝在一起看电视,玩游戏……如果我长大了,这些美好的时光不是就会成为回忆吗?”我说。智者语重心长,道:“成长不是带刺的月季,接受它,你“不想长大”,也是美好的啊。”

  说罢,一阵清风过,刚才的偶遇与烟雨般短暂。空中的轻烟突然集在一起,“只缘身在此山中”……

只缘身在此山中作文3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诗人把毫无思想感情的桃花看作“笑春风”而发出感慨,恐怕缘于“人面桃花相映红”。诗人对于桃花的认识,也出于爱屋及乌而有所专属。由此观之,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是不乏感情因素的。

  人类的感情丰富,或憎或爱,或欣喜或悲伤,有丝丝的愉悦,也有淡淡的忧伤。于是

  ,伴随感情而获得的`认识总会绚丽多彩,但这正是人类所需要的。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卷帘人与李清照的认识为何悬殊,我想,应该归结为两人的经历、身份以及感情的把握不同。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悬殊,才得以造就伟大的词人。

  人类需要认知,认知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但人类也是感情动物,认知的过程也包含感情的表达。源于人心灵的精神血脉需要充满感情的认知!

  记叙时,有人说:“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但他不局限于对于事实的描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由此折射出作者的智慧与宽大的胸怀,这无疑是对事物更深层次的认知。取得这样的认知,需要感情,阅读这样的认知,又何尝不需要呢?

  议论时,认知更加丰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是何等的赞叹。“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又是何等的冷静与思辩。而当东坡先生再游于赤壁之时“盖将自其变者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又把思想提上了哲学的境界。

  由此观,感情是认知的血脉,使它生机盎然,使它娓娓动听,而感情也离不开认知,它要在一次次的认知中表达。

  感谢情感,是它丰富了认知的内涵,是它浇灌了认知的清泉,为了认知,就算“不识庐山真面目”,又有何妨?

【只缘身在此山中作文】相关文章:

作文的秘诀作文10-07

专题作文作文10-11

小狗作文作文10-24

爱护作文作文12-03

眺望作文作文01-27

等作文优秀作文12-25

敬畏作文|敬畏作文600字作文05-08

神奇作文之旅作文10-07

口头作文竞赛作文03-06

起点的作文高中作文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