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过年作文

时间:2023-05-23 13:39:21 过年作文 投诉 投稿

关于中国的过年作文合集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的过年作文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中国的过年作文合集5篇

中国的过年作文 篇1

  年,是365天的总括,是一年的结束,也是一年的开始。人们在这一天,共同祈祷,共同消愁,共同解忧。共同迎接新的一年,但在今年特殊的这一年,病魔不能让我们如愿以偿,纵使这样,纵使原地过年,纵使隔海相望,不能相聚,纵使千里望同月,纵使南风北吹,但热忱之心,不可泯灭。

  那么什么才是年呢?过年,是指过“年节”,即现在所称的“春节”。新春贺岁以除旧布新、拜神祭祖、驱邪攘灾、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浓郁,凝聚着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精华。

  春节集中诠释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孝道文化和尊老爱幼传统美德,又是文化传承的绝佳舞台,春节文化有多个方面的意义,我认为团圆和谐、辞旧迎新、传承孝道应该是春节文化意义中最为重要的三种。

  春节文化的重要特征,在于团圆与和谐。外出远门的的人无论离家多远都要回家过年,因此春运每年都是热点话题,春节是中华民族团圆的节日,几千年来已经融入了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脉中。春节文化内涵中的和谐,首先是每个人都要心情舒畅。我们常说:“新年快乐。”它不仅仅代表着祝福,更是中华民族集体人格的体现,这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只有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里,才是快乐的幸福的.。可以说,春节就是社会群体和谐团结的黏合剂。

  那么过年的习俗有什么呢?不同地区的文化习俗是不同的,自然而然,春节在不同地域,它的习俗就显然不同。每个地区都无限蓬发发着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因此每年的腊月二十三这天要祭灶,这天老人们通常会“请”灶王爷,也就是买一副灶王爷、灶王奶奶的画,挂在厨房。

  扫尘这一习俗大家肯定不陌生,毕竟已经变成了大家最为头痛的事了。每到年末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这一习俗沿袭至今,寄托着人们辞旧迎新的祈求!

  春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也叫门对、春贴、对联,桃符等,简洁明了,对仗工整,不论贫富贵贱,贴春联都是最受喜爱的春节传统习俗。与春联相似的习俗还有剪窗花、贴“福”字和年画。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在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赶跑驱走。

  小朋友过年最喜欢的节目应该就是拜年了,因为可以领到数目可观的压岁钱,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一岁。

  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人们会在这期间,一件一件的完成。来表示他们对春节的重视,

  虽然当下,千万同胞在与病魔斗争,他们无法再像往常一样,即使她们不能团聚,但中国人民的心是连在一起的。虽然原地过年,但是为了战胜病魔,我们别无选择,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以以许多方式表现出来,风只会让火愈加猛烈,我们只有万众一心,共同抗击病魔,才能将这份中华文化的蕴含,越传越远。

  春节,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熏陶的结果,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的热情,这是中华民族的里程碑上不可磨灭的利刃。

中国的过年作文 篇2

  中国人过春节讲究要年味足,可不,今年大年三十,我们家的年味可真是足透了。全家一起总动员,忙里忙外,虽然很累,却依然很开心,很兴奋,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气,每个人都沉浸在欢乐和喜悦之中。虽然忙,却忙中有乐。

  这天一大早,爸妈就把蜷缩在被窝中的我给拖了出来。爸爸说:“今天是大年三十,有很多事情要忙,你得早起,帮我们‘干活’”。吃完早饭,爸爸说:“今天的第一件事是贴春联。我们必须先做好浆糊。”只见爸爸先端来一个小锅,倒进了一些面粉,又加了一些水,在煤气灶上像煮面条似的煮着。过了一会儿,爸爸关上了煤气灶,找来一根小牙刷当刷子。先将春联在门上比一比,又让我看一看是否摆正了,待调整好后,才小心翼翼地用小牙刷蘸上一点浆糊,轻轻地刷在门上和春联上。再按照原来的位置粘好,接着用一只手按住春联的上端,用另一只手从上到下均匀地将春联抹一遍,以便春联能牢固的粘在门上。

  不一会儿,贴春联的任务完成了。接下来,我们要换门前的红灯笼了。爸爸先把买来的新灯笼拼接好,再上梯子,将新灯笼挂上门檐。同时,爸爸让我站在灯笼的底下,看看灯笼中的灯泡是否位于灯笼的正中间。经过一番调整,两只灯笼终于被高高地挂在门前。那两个火红的灯笼像两团吉祥的火焰,照耀着整个幸福之家。

  完成任务的我终于舒了一口气,正准备好好享受电视的.乐趣时,妈妈却又叫住了我:“现在没事了吧,来,帮我做饭,”我只好跟着妈妈来到厨房。妈妈便教我用豆腐皮包圆子,只见妈妈和大姨将豆腐皮剪成一块块正方形,再将菜馅放入豆腐皮中,接着将豆腐皮折成长方形放入盘中,最后放入锅中蒸熟。可是我不是把豆腐皮弄破,就是把馅撒得到处都是,没办法,妈妈只好放弃了让我包圆子的念头,便让我做鸡蛋皮。我将三个鸡蛋做成了三块蛋饼,再放到盘中切成条。这时,妈妈的三鲜锅原料已经准备好,只缺我的蛋皮了,加入蛋皮后,整个锅里有红黄绿三种颜色,又好看,又鲜香。这时,所有的菜都准备好了,大家欢聚一堂,门外响亮的爆竹声“噼里啪啦”地响起,仿佛在庆祝新年的到来,大家一起举起杯,欢呼着新年,互相祝福着,欢笑声、祝福声洋溢在新年的气氛中。

  过年,真忙!

  过年,真好!

中国的过年作文 篇3

  在我外婆家——安徽黄山的一个小山村里,流行着一种很特别的过年习俗——打火堆。今年我们在外婆家过年,我也亲自体验了这个有趣过年习俗。外公给我了一个废弃的盆子,先点着一根小柴,火势越来越大,火慢慢的烧旺了,我还时不时给盆子里加柴。开始只有一两个人,后来随着火势越来越旺,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一起围着火堆,聊聊天,烤烤火,吃吃零食,别提有多热闹了。

  春节的时候,外婆的山村里家家都打火堆,特别是有小孩的.人家,天天都打。小孩子们到处去找没用的草,或是路边废弃的树枝,抢着帮忙打火堆。有些人家火堆一天要打好几次,来一个客人就打一个火堆;还有些人家,一个火堆从早上开始打起,一直要打到晚上睡觉,才会把火熄灭。打火堆,多么令人温暖的习俗。

中国的过年作文 篇4

  “廿八糍、廿九粿,初一早免起火。”日历进入腊月,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人们赶完年集、清理完屋里屋外的蛛丝烟尘,家家户户便开始赶制过年吃的美食。

  我的家乡地处闽中,山区盛产稻米,乡亲们每日三餐以米制品丰富胃肠,却也有滋有味。

  我们家每逢廿八就要打糍粑,廿九要做米粿祭祖。吃过年夜饭,一家人还要围炉炸豆腐、炸糍丸。灶膛里的火种会留着慢慢烧到“第二年”,于是就有了“廿八糍、廿九粿,初一早免起火”这个童谣。

  米粿是用粳米打成的。把粳米蒸熟,再倒入石臼中捣烂,粳米色白如脂玉,嚼起来韧性十足。然后双手并用搓粿丸,动作像打太极拳,小时候我们跟着大人们学得不亦乐乎。

  如果在打米粿时,加入葱花以及被香油爆炒过的鼠曲草,那便成了咸香的绿粿。掺红糖一起捶打,叫甜粿。把粿团塞入锡模,拓出来的形状如铃铛,再叠成宝塔样子,名曰“蛮头粿”。

  山里起雾了,接着又下了霜,当太阳从阴霾里跳出,把天空的`底色烤成青花瓷色时,年近了。这时,母亲会跟伯母一起,把磨好的米浆压成团,然后在筛子里搓揉,那一颗颗珍珠粉粒,便落下了筛眼,晒满了院场。

  村里过年有互赠米粉的习俗,《清嘉录》谓之“送年盘”。苏轼在《馈岁》里写过:用春出的米磨出面,做一些米面之食送给邻里乡亲贺新年,这个米面就是米粉。米粉制作比米粿和珍珠粉复杂,米浆挤压成粉团,而后蒸熟了在石臼里捶打,再把粿团压出粿条来,需要入锅反反复复煮。

  民间“庆贺多尚彩联,宾宴不离红蛋”,那酒糟染红的鸡蛋,是年节饮食的标配。年夜饭五花八门,米粉上桌如玉缕金丝,在盘中交织缠绵。长长的细条,搭上葱叶和佐料,色彩明快,给喜庆的家宴增添了无限温暖。

  母亲在年夜饭后生火热油,我们兄弟姐妹围在灶台前,跟着炸糍丸。炸糍丸要用糯米粉拌上白糖捏成柱状,一段段掰下来放到油锅里,铜钱般大小的丸子炸熟后呈古铜色,寓意大富大贵。糍丸皮脆里酥,香甜可口,起锅后瓮藏,防止霉变。

  村人待客如同小说里的梁山好汉,崇尚大块吃肉与大碗喝酒。家家户户自酿红酒数缸,然后在过年时每人三碗,敬遍所有宾客,直至一屋子的人都面红耳赤。那红酒绵柔香醇,并且甘甜爽口,许多人饮后拍手叫绝。倘若有朋自远方来,性情豪爽的乡亲,就会忙不迭地开坛倒酒,那持久的凝香随即冲天而起。那白瓷碗中春光潋滟,火红的琼浆如江波映日,涤荡胸腔。酒未入肠,人便陶醉。

  生活的习惯形成了节日文化,一道道美食筑就一个个节日的内涵。时光在流逝,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变化,但传统的年味在老百姓们欢乐的笑声中继续拔节成长!

中国的过年作文 篇5

  春节是我们中国农历的新年,所以过年对我们中国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节前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规矩”太多了!有些习俗还很怪,无奈之下,我就去问正在贴春联的母亲。

  我看见母亲将“福”字倒着贴,我固然知道为什么要倒着贴,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问道:“过年有什么习俗和规矩啊?”母亲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谈起来。

  原来,以前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习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长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有一年一个老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但是现在广州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所以我们就不再进行这个活动了。

  除夕这一天对我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天晚上,我们全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年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全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人民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愉快的气氛,桌上有鸡、鹅、烧肉等等,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获太大了,知道了很多过年习俗的知识,不过我觉得有点迷信,但这又仿佛是一种乐趣,只要愉快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况这是传统的习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中国的过年作文】相关文章:

中国的过年作文3篇04-09

中国的过年作文四篇03-30

中国的过年作文三篇03-18

中国的过年作文6篇03-20

中国的过年作文7篇03-20

中国过年的作文九篇06-15

中国的过年作文9篇04-25

中国过年的作文五篇08-24

【精选】中国过年的作文三篇07-15

【精选】中国的过年作文三篇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