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5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1
我想,就是在大雪纷飞的时候,在红光的照耀下,与家人团聚,可能,这就是年味吧!
“桃符爆竹年将近,绣线书帷日间长。”走在大街上,地上的雪,瓦上的冰,与屋檐下挂的灯笼,门口的对联,交相辉映,烟花爆竹的燃放,便和着方回写的景象不离了吧!所谓年味,就是大街上火列的气氛吗?
而相比街上的冷清,家中则为欢乐,在互联网时代,刮起了一波扫福的潮流,十几个人坐在一起,聊天,玩耍,这便算是年味了吧,因为一年也没有什么很长的时间来见面,当然,肯定还会是有一些“不速之客”让你的心刚认为温馨、放松的.时候,将你狠狠地被拍到地上,就像现在,“老妹啊,你今年是不是胖了,好肥啊!”“考的这么差啊,怎么读高中啊!你看我儿子,可是门门都是九十分以上呢!”“看你这么胖,是不是要减减肥啊!”虽然说令人感觉很温暖,心里面也都明白,他们这样说都是好的。但难免也会有些伤心。
年夜饭,当然是过年中最有意义的一次,毕竟这么一个吃货而言,吃当然是最重要的年夜饭上的东西不仅多,而且很有意义,比如一道鱼,象征着年年有余。又比如一碗豆腐,象征着全家福。所以呀,年夜饭才能作为一个传统流传至今!所谓年味,就是亲人们坐在一起,吃饭吗?
过年最开心的,当然是我们了!可能的就是在那一天,无论干错了什么事情都不需要被父母责怪,还可以尽情玩耍,不用担心学业最重要的是可以拿压岁钱啊!正如苏轼所说的,“儿童强不睡,守夜须哗欢。”所谓年味,不就是和朋友们一起玩耍吗?
今年的橘子洲头在12点钟声敲响的时候,燃放的烟花依旧令人感到期待,虽然我想在12点钟声敲响的时候,自己放烟花,然后许下心愿,但转念一想似乎好像也没有说一定要自己燃放烟花,所以我就拖着我妹妹跑到楼下,站在橘子洲头的沿线风光带上,拖着她“说我们一起许个愿吧!”所谓年味,便是和自己的亲人一起观看烟花、许下吧!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睁开双眼,一旁的手机不停的振动,查看信息时,发现的,便是准点发来的那一句“新年快乐”。所谓年味,便是朋友的一句祝贺吧!
年味,不就是这样吗?这大雪纷飞的时候,在红光的照耀下,与家人朋友团聚,收到朋友的一句祝贺,和自己的亲人在一起干任何事!
我想,年味,便是这样!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2
“廿八糍、廿九粿,初一早免起火。”日历进入腊月,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人们赶完年集、清理完屋里屋外的蛛丝烟尘,家家户户便开始赶制过年吃的美食。
我的家乡地处闽中,山区盛产稻米,乡亲们每日三餐以米制品丰富胃肠,却也有滋有味。
我们家每逢廿八就要打糍粑,廿九要做米粿祭祖。吃过年夜饭,一家人还要围炉炸豆腐、炸糍丸。灶膛里的火种会留着慢慢烧到“第二年”,于是就有了“廿八糍、廿九粿,初一早免起火”这个童谣。
米粿是用粳米打成的。把粳米蒸熟,再倒入石臼中捣烂,粳米色白如脂玉,嚼起来韧性十足。然后双手并用搓粿丸,动作像打太极拳,小时候我们跟着大人们学得不亦乐乎。
如果在打米粿时,加入葱花以及被香油爆炒过的鼠曲草,那便成了咸香的绿粿。掺红糖一起捶打,叫甜粿。把粿团塞入锡模,拓出来的形状如铃铛,再叠成宝塔样子,名曰“蛮头粿”。
山里起雾了,接着又下了霜,当太阳从阴霾里跳出,把天空的底色烤成青花瓷色时,年近了。这时,母亲会跟伯母一起,把磨好的米浆压成团,然后在筛子里搓揉,那一颗颗珍珠粉粒,便落下了筛眼,晒满了院场。
村里过年有互赠米粉的习俗,《清嘉录》谓之“送年盘”。苏轼在《馈岁》里写过:用春出的米磨出面,做一些米面之食送给邻里乡亲贺新年,这个米面就是米粉。米粉制作比米粿和珍珠粉复杂,米浆挤压成粉团,而后蒸熟了在石臼里捶打,再把粿团压出粿条来,需要入锅反反复复煮。
民间“庆贺多尚彩联,宾宴不离红蛋”,那酒糟染红的鸡蛋,是年节饮食的'标配。年夜饭五花八门,米粉上桌如玉缕金丝,在盘中交织缠绵。长长的细条,搭上葱叶和佐料,色彩明快,给喜庆的家宴增添了无限温暖。
母亲在年夜饭后生火热油,我们兄弟姐妹围在灶台前,跟着炸糍丸。炸糍丸要用糯米粉拌上白糖捏成柱状,一段段掰下来放到油锅里,铜钱般大小的丸子炸熟后呈古铜色,寓意大富大贵。糍丸皮脆里酥,香甜可口,起锅后瓮藏,防止霉变。
村人待客如同小说里的梁山好汉,崇尚大块吃肉与大碗喝酒。家家户户自酿红酒数缸,然后在过年时每人三碗,敬遍所有宾客,直至一屋子的人都面红耳赤。那红酒绵柔香醇,并且甘甜爽口,许多人饮后拍手叫绝。倘若有朋自远方来,性情豪爽的乡亲,就会忙不迭地开坛倒酒,那持久的凝香随即冲天而起。那白瓷碗中春光潋滟,火红的琼浆如江波映日,涤荡胸腔。酒未入肠,人便陶醉。
生活的习惯形成了节日文化,一道道美食筑就一个个节日的内涵。时光在流逝,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变化,但传统的年味在老百姓们欢乐的笑声中继续拔节成长!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3
时光荏苒,眼看又要过新年了,但年味一点儿也不浓。这不禁让我想起小时候过新年的情景来,那真是记忆犹新,年味十足……
那时候,我记得每年的腊八过后,家乡的年味就渐渐地浓了起来。乡亲们便开始张罗着过年的事情,孩子们更是日日盼望着新年的到来。
大人们会早早地到集市上扯来花布,准备给孩子们缝制一身新衣服。因为那时候,生活条件艰苦,只有到了新年,孩子们才能拥有一人一身新衣服。并且,这身新衣服,只有到了大年初一才能穿在身上,以图个吉利。
我的母亲是位裁剪能手,我们姐弟三人的新衣服,都是母亲亲手缝制的。她还会做出许多花样来,比如,她会设计出样式新颖的小兜,还能用其它花布,缝成各样美观的图案,来装饰新衣服。
我兴的事情就是试穿新衣服了,因为,母亲缝制的新衣服总是那样合体。我穿上新衣服后,望着镜中的自己,心里乐滋滋的,别提有多美啦!
也就是腊月二十左右,村里的乡亲们便开始蒸白馍啦!平时,大家是不全吃白面馍的,只有到了新年,才全部换成白面馍。白面馍要蒸许多,还要蒸一些大馍,走亲戚时带上。另外,还要包一些肉包和素包等。
蒸白馍是很辛苦的事情,我记得,我们家蒸白馍时,还要请上几位大娘、婶子来帮忙,总是忙碌了一整天。到了晚上,房间里飘散着诱人的香气,那些雪白的大馍和小馍,滚落在用高粱杆编织成的“箔”上……我吃着热腾腾的'新馍,感到过年真好!
接着是“炸油菜”,也就是炸丸子、炸豆腐、炸鱼块等等,村子里到处飘散着浓浓的香味……那些刚从油锅里捞出来的“油菜”,金黄灿烂,让人看了垂涎三尺。这些“油菜”,就是过新年的美味佳肴啦!吃的时候,再配上一些白菜、芹菜、萝卜、粉条等,在锅里慢慢地炖,出锅后,盛了一大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得津津有味……等家里来了客人,又把这些“油菜”制作成一盘盘不同的菜肴,来招待客人。
到了腊月二十八的时候,就开始煮肉啦!平时,乡亲们是很少吃肉的,也只有到了过年,才能好好地解解馋。
我记得,父亲从集市上割了一大块猪肉,并把猪肉剁成许多的小块,放进大锅内,慢慢地煮,直到把肉煮得又烂又软……阵阵肉香逸散出来,直扑人的鼻腔……母亲会把那些带着肉的骨头,分给我们吃。真香呀!我总感觉,如今的猪肉没有那时的好吃。
蒸馍、炸油菜、煮肉,这些完成后,还要炒花生、煮荸荠、熬红薯糖等。所以说,过年,大人们是最辛苦的,而最幸福的是孩子们。
到了大年三十这天,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中午,还要煮汤圆和饺子。下午,就要包饺子啦!这些饺子,是用来大年初一早晨煮着吃的。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4
一年一度的除夕到了,家家户户都忙着贴春联、放鞭炮,到处充满着喜庆、欢快的氛围。除夕夜,我们一家三口也不例外,一边吃着年夜饭一边寻找中国的“年味”。
年三十为什么叫除夕呢?爸爸告诉我,版本有好多种,公认的说法是古时候有一个凶恶的怪兽叫做夕,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发现,夕最害怕红色和响声。于是年三十的晚上,每家每户贴大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逐夕兽,以求得新的一年安宁。从此,这种习俗流传下来,年三十就被称为除夕。
中国的有着独特的年俗文化,如包饺子、贴门神、耍花灯,饺子的形状像元宝,期盼来年财源滚滚,吃鸡寓意“吉利”,吃鱼就是“年年有余”……不过,听说过年不能吃酸菜,说是“辛酸”;白菜也不能碰,说是“白干”。但我觉得,不能光靠这些食物决定来年的好运或厄运,想要得到上天的眷顾,是要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得来的。
接着,爸爸妈妈聊起了自己的家乡过除夕的风俗。爸爸给我讲了湖南老家过年的习惯:在湖南,除夕的团圆饭是在除夕的`早晨或中午开始的,食物一般有腊鱼、腊肉、油炸豆腐等,还有地瓜干和花生等零食。而且,豆腐是一定要吃的,因为豆腐谐音“多福”或“斗富”,寓意着新的一年更加富有、幸福。爸爸说,他小时候最盼望的事就是除夕观看花灯,还有耍杂技、变魔术和原汁原味的湖南花鼓戏。
妈妈是江苏人,她也讲起了小时候除夕的情景:在江苏,每家每户的团圆饭都是在晚上吃的,“鱼米之乡”的年夜饭一定少不了鱼,当然和湖南一样,豆腐也是必不可少的。妈妈小时候的新衣服是自家买布料,请裁缝做的,新鞋子是外婆亲手纳的千层底布鞋;初一还会跟同龄小朋友结伴去拜年,一圈下来就会“大获丰收”,瓜子、花生、糖果等把衣服口袋塞得满满的……
听了爸爸妈妈的讲述,我又想到:像我这种在上海大都市“土生土长”的“00后”,和爸妈他们这一代的过年方式就不一样了,主要是使用各种电子产品,并通过网络和老家的亲戚“团聚”。想和远方的亲戚聊天,可以使用QQ、微信或微博私信的方式;如果想见到对方,还能用视频通话模式;想送给长辈一件礼物,能够先去网上挑选,再寄到对方家里;当然,压岁钱也不用给现金了,直接打入我的网上银行账户……于是,我把我的想法也说了一遍。“不过,”我又说,“这样过除夕,虽然省去了回老家时的旅途劳累,但总感觉缺少了家人团聚时的那种温馨味道,不如我们明年回老家过年吧!”爸爸妈妈齐声说“好”!
这时,我们仿佛闻听到了远方家乡的欢声笑语……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5
春节,是万家团圆之日。大家都围在一起看春晚,放鞭炮,吃团圆饭,抢红包。可今年的春节我们通过微信网络,让年过出了不同的味道。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照常坐在沙发上看春晚,拿手机坐等红包,感觉很无聊。突然,我们家庭微信群中的群主发起了消息:“我们所有群成员一起联欢,玩游戏:成语接龙。大朋友,小朋友都可以参加,谁接得多,就给谁发红包。”我先是一惊,接着又觉得应该会很有意思。果不其然,这个建议得到了老、中、青、少的支持。
很快,游戏开始了。刚开始,我只是看,感觉很热闹。因为群里有很多是妈妈的长辈和同辈,有的家在外地,我认不全甚至都没见过,不敢贸然进入。看着他们争分夺秒,兴高采烈地玩着,我也被这样高亢的气氛带着加入了。我的对手是一个家在武汉的哥哥,他目前接的最多。我有一些紧张,准备打一场硬仗。开始接的都是比较常见的成语,但我还是不敢放松。我们就这样一来一回大战“三百”回合。群里其他长辈和哥哥姐姐们不时的发表情为我们加油鼓劲。一下子这里成了我们的专场,群里的热闹气氛也被我们带到了巅峰。突然大哥哥接了一个“南辕北辙”。“辙”这个字开头的成语很少见,我呆了一下,不知如何是好。我心急如焚。群里也顿时静了下来,都被这个字给难住了,就连出这个成语的哥哥也不知道该接什么。眼看就要卡在这接不下去了,群主也开始了倒计时。我抓耳捞腮,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正当我要放弃时,我脑海里突然闪过曾在哪见过的一个成语“辙乱旗靡”,我赶紧用手机发出去。我又绝地逢生了。一时之间,长辈们点赞无数,也为我能接出这个成语发给我专属红包,鼓励我再接再厉。我最终也没有让他们失望,赢得了胜利。所有人都为我们精彩的表现给我们这对从没谋面的哥俩发红包,微信群里真的.下起了红包雨。
之后的活动是唱歌。我五音不全自然没想要参加。与我想想不同的是,大家唱的不是流行歌曲,而是各自所在地区的民谣,民歌。虽然有的地方方言我听不大懂,但丝毫不影响我为他们欢呼。我也大吼了一句长沙民谣《月亮粑粑》,没想到有人附和,引起了共鸣,大家建议一起唱。接着不管是在长沙,在上海,在武汉,在重庆,大家不约而同的用长沙方言唱了起来。此时此刻,没有了地域的界限,只有亲人们思乡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使年增添了家的味道。
不一样的团圆,不一样的年味。真好!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相关文章:
中国人过年的集体记忆作文900字05-24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范文09-02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15篇07-19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7篇)08-17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4篇10-19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7篇06-05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优秀作文范文09-26
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优秀小学生作文5篇05-23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六年级作文600字05-12
中国人过年作文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