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的家乡戏作文

时间:2023-03-09 19:34:39 写景作文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我爱我的家乡戏作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爱我的家乡戏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爱我的家乡戏作文

我爱我的家乡戏作文1

  古色古香的门窗,雕镂着各色花纹,庄重地立在一旁。“快开始了呢。”一语呢喃落下,一道绵远的声音便飘了过来。台上走来一个温婉的女子,清幽寡淡,亭亭玉立。悠扬的曲调,清远的声音和柔软的唱腔,空灵纯净,引人遐想。

  台上传来空远的声音,我仿佛回到了六百多年前的那天,看到了顾坚创立了昆曲的那一幕。那时的昆曲节奏悠扬,曲调柔和,听上去如沐春风。淡的,绵的,柔的,像一大片的淡水彩。在纸上缓然蔓延,在心里悄然生长着。

  嘉靖年间,改革后的昆曲唱腔华丽儒雅,比之前多了些韵味。此时的昆曲则更像一朵莲,虽是有了形,但骨子里还是淡的,绵的,柔的。它似乎也不像之前那片水彩,听后只在心头掠过,而是听后回味无穷,虽依旧是淡的,绵的,柔的,但里面多了些有韧性的东西。

  万历年间,《牡丹亭》纵然出世。曲调哀而不伤,情节动人,观者无不潸然泪下。它点破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情与理的冲突,打破了墨守成规的制度。江南雨落,牡丹花开,雨里含了些许愁思,而《牡丹亭》中则蕴着时代,它似乎真如一朵鲜而不艳,净而不妖的牡丹,在历史的沉重与纯粹中淡然开放,那香气似乎久久地停留在明朝,也停在古往今来人们永恒的心中。

  一直到400多年前的18世纪,昆曲还是温婉的保持着她独有的魅力。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而昆曲的.悠扬和老生常谈的故事渐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预示了它的下坡。

  台上的唱声渐渐下沉,若有若无的唱调悲伤地模糊地回荡。我想起了昆曲命运的重大转折——清。台上的声音越来越淡,里面含着彻骨的哀愁,也像极那时昆曲的处境。在一个并不开放的朝代采取了极不开明的政策后,昆曲也逐渐沦为了上层阶级赏玩的物品,逐渐华丽了外表,逐渐丧失了初心,变得平庸,僵化,死板,败落,此后一直延续了好多年。直到不久前的现在,昆曲才慢慢被重视和珍惜,入选了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一项古老的艺术。昆曲变得古老沉重了,也许是因为历史吧。

  唱声与乐声还在继续着,听着依旧温婉,依旧细腻,依旧如沐春风,可是里面到底是含了一些东西,也许是因为我想到了历史吧。

  声音渐渐消失,而我也回到了台前。那女子深深福礼,留下同样婉约的背影。若是昆曲,想必也是如此吧,想必也是一个温婉动人,如桃花般弱不禁风的女子吧。眼眸深深,笑得空灵,讲述了一段又一段凄美的故事,歌唱了一段又一段凄婉的曲子。

  透过岁月和历史的荣辱,兴衰。我好像看到了那个女子,唱得空灵彻骨,唱得哀转久绝。她从那段跌宕起伏的历史中袅袅走来,不慕名利,不争荣华,只是淡淡地笑着,温婉地唱着,她就是我最自豪的家乡戏——昆曲!

我爱我的家乡戏作文2

  我爱我的家乡戏。

  家乡,是心中一首唱不完的歌,家乡戏更是这首歌中最必要的曲调。每当我欣赏到如此精妙绝伦的家乡戏,对他的喜爱就像潮水一样一涌而上。

  川剧,不同其他戏曲,它种类繁多,保存了许多优秀的传统剧目、乐曲与表演艺术,是我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辉煌的明珠,它的每个部分都令我如痴如醉。

  在众多的戏曲表演中,我最喜欢《变脸》了。小时候,只要一听说有表演变脸的,村子里的人都会争先恐后地跑去观看。表演者刚一亮相就赢得了满场的喝彩。伴随着婉转悦耳的川剧音乐,在看似简单的舞蹈动作的掩护下,表演者只要一抬头,一转身,一挥袖子就可将脸谱变成各种颜色。十几张不同的脸谱,不停地变化着,真叫人眼花缭乱!观众都目不转睛地盯着看,仿佛是希望看出点破绽似的。每当演员变了一张脸谱,观众就都欢呼一声。我想,如此精彩的表演,就算是沉默寡言的人,也定会鼓掌夸赞起来吧。在表演结束后,有一位演员下台来和观众握手,在不知不觉间竟变了一张脸。更令人惊奇的是,就连那小小的木偶也可以变脸,只要举起那小木偶的手,它就立刻变了一张脸,这更是令我赞不绝口。我对家乡戏的喜爱之情也油然而生。

  再者,就是四川的绝活——吹灯。这个听起来十分简单,实则是个技术活儿,据说是要将放在额头上的油灯吹灭。那油灯不大不小,燃着小火苗,可想要在下面吹灭它也是不容易的。起初是放在头顶上的,但表演者慢慢地抬起头,轻轻地摇晃着脑袋,那油灯也像是听了谁的命令似的`,缓缓地、径直地滑到了额间。表演者停住了,台下也随之安静下来。我生怕那油灯会从表演者那平滑的额头间滑落到地上。随后,那表演者轻轻一吹,油灯便熄灭了。我想这会不会是巧合呢?还是被风给吹灭了呢?可后面几次竟都如此,我信服了。可我也百思不得其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更增加了我对川剧的喜爱与兴趣。

  还有很多节目都多姿多彩,精彩纷呈。有令人心惊胆战的《飞刀》表演,使人大惊失色的喷火表演,也有沁人心脾的四川茶道表演,等等。就连那单独唱川剧的表演,也令人觉得精妙绝伦,引人入胜,那是因为川剧的帮腔为领腔,合腔,合唱,伴唱,重唱等方式组合而成,意味隽永,幽默风趣。这些都使我不得不爱上了如此无与伦比的川剧。

  家乡戏寄托了我对家乡的思念。每当我欣赏到家乡戏,内心的亲切与对其的喜爱之情就情不自禁涌了上来。

  我爱我的家乡戏。

我爱我的家乡戏作文3

  我的家乡在盐城,这儿的农民是朴实的,他们在公鸡打鸣时奔向自己的土地,开始一天的工作;他们在家禽沉睡时回家,进行劳动后的休息。对于这儿的农民,汗水换来的丰收便是最大的胜利。也正是因为盐城人的勤劳与淳朴,才孕育出令时代人们所欣赏的灿烂辉煌的淮剧。

  淮剧又称江淮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源于盐城市和淮安市。淮剧与苏北民间的“香火戏”结合演出,带着淳朴的风气,让唱腔、表演以及剧目等方面渐渐丰富,也使淮剧更受当地人们的喜爱。淮剧的腔调富有韵味,发音纯正悦耳动听,真是百听不厌!

  去年寒假,我和我的家人们回老家过新年,村庄里有一户人家的院子里挤满了人,看上去好像有人在舞台上舞蹈着。到了爷爷家,不见爷爷踪影,左邻右舍的老头老太太们也都不在家。去哪儿了呢?

  我立即想到,会不会是去看人家跳舞了呢?我带着弟弟跑向刚才所看到的那个地方。原来,那是村长的屋子,围在这儿的人们都是受到村长邀请,来看淮剧的呢!

  我正巧赶上了《打金枝》的开始。男主人公叫郭暧,是一个倔强的人,是他父亲汾阳王郭子仪最小的儿子。女主人公是高贵娇气的升平公主,他的父亲便是唐朝的皇帝。从衣着来看,华丽精美的长袍和各种各样的玉佩足以体现他们地位的高;再来说说演员们的妆容,更是出神入化:将升平公主的高傲表现的淋漓尽致,将郭暧的愤怒完美的彰显了出来。升平公主以她的.凌波微步和柔韧的躯体上演着精妙绝伦的节目。

  《打金枝》这个故事很有意思:汾阳王七十岁大寿,儿女们纷纷成双拜寿,唯独郭暧独自拜寿,在宴席上失了颜面。郭暧认为公主自恃高贵而不去拜长辈,与公主产生了口角。夫妻两人一直吵闹不休,一个说要尊敬父母去拜寿,一个说金枝玉叶体不去拜,气得郭暧打了升平公主,公主便向父皇母后哭诉。汾阳王听说了此事,痛斥其子,并且将郭暧带去向皇帝请罪。皇帝是个明事理、顾大局、宽容大度的人,非常和气地劝说二人要和睦相处,还给郭暧加官三级呢!夫妻二人不计前嫌又和好如初了。由此可见,宽容大度是很有必要的。

  我鼓掌以表示对演员们的敬佩,却不慎打到了旁边的老太太。我赶紧致歉,因为有很多老太太似乎是很悠闲的,她们可以让你的丑事传到十万八千里。然而这位老太太却没有,她笑着向我问候。

  那笑,是和蔼的,蕴含着淳朴,跟淮剧一样,永远不会消失。

  我爱我的家乡,我爱我家乡的人,我更爱我家乡的淮剧!

我爱我的家乡戏作文4

  “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

  幼时闲暇时,常常穿梭于一个个隐于城市一隅的小村子,乐于寻找那些古朴自然的美妙声音:脚踩青石板的哒哒声、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妇人洗衣闲谈的轻语,还有那小唱昆曲的调子:大爷泡茶时的《长生殿》,老太晾衣时悠长的《牡丹亭》,一个一个小片段,组成了我对昆曲的初印象。

  后来,我在书里正式认识了昆曲,它是中国传统戏曲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是戏曲艺术的珍品。原来,我的家乡戏如此伟大。

  我曾走入亭林公园的昆曲博物馆,游人并不多,我站在建筑中间,高大宽敞的舞台坐落在南面,对面和两侧仿佛观众的包厢、看台。我闭上眼,回到了昆曲最兴盛的年代。完美的舞台置景,演员们衣着华丽,舞蹈飘逸,唱腔婉转,一颦一笑勾人心魄。看台上人头攒动,姑娘听戏入了迷,竟为戏里人的惨境不住地落泪,手拈着帕子却怎么也擦不完;汉子红着眼眶,握紧拳头,死死瞪着恶人,真令人怀疑下一秒他就要冲上舞台伸张正义……睁开眼睛,是一片空荡。

  我有些失落,古老的昆曲艺术难道走向生命尽头了吗,人们已经忘记它昔日的繁华与美丽了吗?

  我渐渐长大,城市发展越来越快,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新兴事物层出不穷,传统的影子似乎越来越少。我在人潮中快速穿行,厌弃了千篇一律的销售口号,突然一阵微弱的乐声传来,“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昆曲!是昆曲!我又惊又喜,抬起头四处张望,在街角处开了一家昆曲社!我跑过去挤进人群,几个演员穿着简单的服饰,在店门口若无旁人地唱着《惊梦》。我感动万分,原来昆曲不曾被遗忘。

  后来,我发觉,在生活的各处角落里,昆曲从未缺席。老人们都会哼上一两句家喻户晓的名句,青年的`父母们也会满怀自豪地告诉孩子昆曲是家乡的骄傲,是昆山人的骄傲,孩子的心中早早被种下了昆曲的种子。

  我走进学校,看见学校开展了昆曲兴趣班,学生们全神贯注地听着老师的讲解,不断调整着姿态,用稚嫩的嗓音模仿穿越百年而来的声音,明亮的眼神里是对昆曲的好奇与热爱。

  我又走进图书馆,每一年,图书馆都会开展各种关于昆曲的活动,昆曲知识竞赛、昆曲片段欣赏,活动现场也总是“人满为患”,每一位市民都用自己的方式去欣赏、了解、传承着我们昆山的传统文化。

  昆曲,我的家乡戏,你从初生的幼苗长成了参天大树,盛极一方;你也遇到过生命的冬季,冷冷清清;如今,你重又长出枝叶,不再张扬,选择细水长流,从生活的每一处缝隙流进昆山人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