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年味作文

时间:2024-07-19 15:14:59 写景作文 投诉 投稿

家乡的年味作文15篇(精品)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乡的年味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乡的年味作文15篇(精品)

家乡的年味作文1

  “5,4,3,2,1!过年啦!”全家人齐声欢呼,窗外的礼花和鞭炮齐刷刷地响起来,更增添许多热闹的气氛。第一次在北方过年,我的心情非常激动,更有着大大的好奇:北方是怎样过年的呢?

  “奕雯,快来,过来磕头!”我正想着,哥哥就用清亮的'嗓音叫我过去。“哥哥,为什么要磕头?给谁磕头?磕几个?”我边走边问。“奕雯小同学,又开始变成 ‘十万个为什么’?”哥哥一边说着一边哈哈大笑。“磕头呀,是北方过年的一大习俗。每逢过年,我们同姓氏的小一辈要给祖先磕头,还要给老辈磕头,感谢他 们给予我们生命。而磕几个则是最重要、最讲究的。一般在祭奠祖先时,我们要磕三个头;在给老辈磕头时,每人只需磕一个。”“噢,”我像明白什么大道理 似的,用力点点头,“原来是这样啊!”

  磕完头,已是一点多,大家都有点困。在放完除夕夜的鞭炮后,都回家美滋滋的睡上一觉。

  “呼——”我伸个懒腰,一看钟,才7点,再睡会吧!我又准备继续呼呼大睡。奶奶看看我,笑着说:“奕雯,别睡,你看,大家都到齐——”奶奶指指 门口。哇,这阵势可真大,我们五大家子都到齐,一共有21人之多。我利索地穿好衣服,跳下床和亲戚们热情地拥抱。大年初一,真热闹!“奕雯,快,你看 奶奶在做花馍呢!”大姑说。“花馍?”这次,我憋住一连串的问题,好奇地过去看奶奶做花馍。呀,原来是个大馒头!这个大馒头和盘子一般大小。奶奶在馒头 顶上用面捏一只美丽的花凤凰,那凤凰高贵优雅,栩栩如生,欲展翅高飞,仿佛在祝福我们。奶奶真不愧是做花馍的高手。奶奶告诉我,花馍是用来祭奠祖先的, 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会做一个大大的花馍。

  你看,我家乡的年味是不是很重呢?磕头,祭祀,做花馍……样样都无比新鲜。这次过年,可满足我这个“好奇宝宝”。

家乡的年味作文2

  浓浓的乡情伴随着年味儿越来越香醇暖磬,夹带丝丝寒意微稍缕缕春风在外风雨兼任、烈寒苦霜的一年多来只是心思切急的推开家门那一瞬间温情满满的说:爸、妈,我回来了。家乡的饭菜有很多很多童年的回忆,它牵不走多年漂泊在异地而又归心似箭眷恋乡土的情、带不来没有比那爷爷奶奶抚摸我脸颊、爸爸妈妈疼爱有佳、繁絮唠叨的爱。

  一家人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婶、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围着大圆桌吃着团年饭十分开心,每年春节过年的时候家里总是全家总动员忙里忙外,张灯结彩的布置很是喜气热闹惹人,不时我爸还使唤着我妈春联没贴好啊、福字贴歪了啊...,我咋的一看在旁偷偷乐呵呵的叽笑,飒然间我妈就不安泛滥的轻啪几下我的脑瓜,赶忙晕头转向的没晃过神儿来.....。

  从腊月初就已经进入了过年的月季,随着这几年城乡一体化不断深化改革,鞭炮似乎不再是很畅销了,有很多街道、小区周边都明令禁止不许放鞭炮了,自然就少了许多从小跟到大、一声震翻天刺激畅快的伴奏乐曲。还记得小时候小伙伴们过年的时候在一起玩儿,总是要比着看谁买的鞭炮多、种类多,这不话音儿还没落下就来了个孙悟空七十二般变化他就迫不及待的开始噼里啪啦的.东边烟火、西边纵歌、南北搭篝。

  家乡的变化很大,城区改造扩建使我对家乡的环境空然间一片盲白,经过黄帝故里才感觉到这是一场久别重逢的相遇,每一位炎黄子孙都会慕名而来寻根拜祖,随着春节将近,各种各样大小不异的中国结挂满整个炎黄广场,家乡的人们脸上洋溢着喜庆,而那不时打点着年货的老板嘴里清唱家乡戏的方言很是熟洱怡心。

  画面已经持续到深夜,当万家灯火通明到整宿是年老一岁寄托着新的一年如似往年一样祝福家里所有的亲人平平安安。在过去的一年里或心中还有难愈不平的各种委屈、或暂时相隔两地对恋人彼此牵挂的诀诀衷心、或故人已去墓前哀思痛悼的无比伤情、或不能抹去灾难带给家庭永世分离的阴影、或等不及老爸老妈年三十儿久别未见的孩儿依旧未归无以对语。

  当我们长大了,都变了,被世界改造了,不会在想着小孩子手心里的画笔还复有当年一条条画到海枯石烂彩色变黑白的思绪;不会在念着有没有一个人对你说的最记忆深刻的话语;不会在放着怎么也跑不出世界地平线放以蓝天无肆飞翔的风筝假期;不会在赶着时间来到教室弥补前一天未做完的习题。但我们会留着那只握满手纹的画笔、记着那段启蒙络绎的话语、存着那只幼少执手的风筝、盖着那本青岚别趣的笔记。

  而这酒香似扑鼻,烟火腾空升起,雄关从头越,万象更新。

家乡的年味作文3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漳州可谓是个人间天堂。这里有五香、腊肉、锅边糊,还有水仙,冬笋、兰花、巴戟天……

  一年一度的春节即将来临,我们一家高高兴兴地去买年货啰!我们来到了年货街,一看:哎呀,这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卖东西的吆喝声、喇叭声、欢笑声汇成了一首欢乐的乐曲。

  瞧,那水仙花如同亭亭玉立的水中仙子,特别惹人喜爱。这些水仙花有的含苞欲放,像羞羞答答的少女;有的出开放,散发出淡淡的香味;还有的盛开了在风中翩翩起舞。再走近一看,水仙花的每个花朵分为三层:最外层是六瓣洁白的、均匀的花叶;中间像一个黄色的木桶,直直的;内层是三根毛茸茸的纸条,还有一根是白色的花蕊。整个花朵就像一个精致的`小酒杯,金光闪闪。旁边还有个雕刻水仙花的师傅正专心致志地教大家雕刻呢!水仙花可是漳州的市花。每年的春节,漳州人都会在家里摆上一盆水仙花。我们精心挑选了几盆水仙花就继续往前走。

  我们来到了一家年货店。这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我迫不及待的挑了一些我最爱吃的枕头饼。这枕头饼是我们漳州的特产,因外形似枕头而得名。它又香又酥,咬一口,叫人回味无穷。爸爸则挑了一箱的芦柑。这芦柑又大又甜,而且包装得红红火火,很是喜庆。我挑了一粒芦柑,掰开一瓣放进嘴里,酸酸甜甜的,好吃极了。我们提着大包小包的年货走出店。看看大街,彩旗飘扬,大红灯笼高高挂,到处洋溢着过年的喜庆。

  漳州真是个好地方:兰花香来香蕉黄,竹笋尝鲜茶品茗。空气清新水碧绿,森林茂密高山青。我喜欢家乡的美食、特产。我爱你,漳州!

家乡的年味作文4

  鞭炮依旧是那么的响亮,震耳欲聋;烟花依旧是那么的绚烂,眼花缭乱。孩子还是那么盼望着过年,大人们还是那么忙碌,而我走在烟花灿烂的夜空下,却感觉年味儿这东西一点点的随年龄而去。

  从前,我们都不富,但过年却是那么的有味。我们放了寒假就开始盼望着过年,每一天都会翻着日历,数着日子。似乎那是个神圣的日子,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开开心心的玩,都能够开开心心的拿红包,虽然红包里的钱并不多,但那种感觉却是无比的好。我时常在想是否越贫穷的地方的年味儿越浓,是否该逃往哪个小村落去感受那里浓浓气氛的春节。

  从前,还没有此刻那么琳琅满目的糖果让你选取,也没有那么丰盛的饭菜让你挑剔,但大家一齐围在一桌吃得总是那么得有味,也许这饭菜,糖果的味道也会随着年龄慢慢的消失。此刻,生活好了,要吃什么全年都有,也不用天天拨着手指数日子等待过年。少了一种期盼,人也会懒惰很多吧。

  从前,孩子到了年关,都喜欢聚在一齐玩鞭炮。五毛钱一包,大家玩得不亦乐乎。而此刻,个个大年初一都睡懒觉,还得用手机反复的叫。吃饭的时候还拿着个手机玩qq,往嘴里塞几口饭就走人了,又不知躲在哪看起了手机小说。也不能说这是手机带来的害处,但这毕竟影响了此刻人们的生活,老人们还未好好和孩子们说会儿话,孩子的qq就滴滴滴的叫个不停,或是电话不断。老人们总是唉的叹气,也许这是时代的进步,必然吧。

  从前,没有电脑,没有这个那个的网络游戏,孩子们没处去,聚在一齐下下象棋,大人们旁边指导,一片欢声笑语。而此刻如何,整天泡在电脑前,各种游戏图标填充着桌面,隔着四五百度的镜片,紧紧盯着屏幕,一刻不离。许多孩子的`年大概就是这么过的吧!

  从前,大年三十,一家子聚在一齐边嗑着瓜子边看着春晚,一大家子和睦融融。此刻,我们的生活中多了许多的选取,大家思想也开放了许多。三十晚有泡网吧的,有k歌的,有街上闲逛的。也许是过去的技术过于落后,只能带给给大家那十几寸的黑白春晚,但为什么换了彩色的,换了更大的,却少了那么多的年味儿。

  此刻,新衣服还有,而且更新潮了;烟花还有,而且更加绚烂;饭菜还有,而且更加丰盛;年三十还有,为什么年味儿就淡了这么多。难道真的是自己的年龄缘故吗,那我宁愿不长大。我走在烟花灿烂下,想想过去,也许那是过去生活的标志吧,生活水平的改善,也许是该少些东西吧,也许年味儿就是这其中的牺牲品吧,起码在我眼中。

  此刻,越来越多的朋友聚在一齐讨论过年,都会不约而同的谈到年味儿渐渐变淡了。我想这是的成长的标志吧,这是我们思考身边变化的开始吧,也许我们不该只是一味的议论年味儿如何如何的淡,我们就应找回童年的纯真的心,用孩子的眼光再次的去发现身边的变化,去感受过年的气氛。

  此刻,我们有更先进的通讯工具,我们能够有更强大的传播媒体,让年味儿在那里传播,渐渐撒进我们这些年轻的心灵,但该用我们理智的眼光去遴选那些年味儿十足的悠久传统,让它们在我们的手里更好的传承,这该是我们的职责吧。

  天空烟花还在绽放,我捡起地上遗落的爆竹,用火点燃,想小时候一样抛向空中,“蹦”,一阵响亮的爆炸声散着浓浓的儿时年味儿。

家乡的年味作文5

  又是一个中国年,每年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备年货、贴对联、吃年夜饭、拜年等,到处都是年味儿。我家也不例外,在过年之前就把年货备好了,为了图个吉利,还买了几条小金鱼(因为“鱼”与“余”谐音,鱼是年年有余的象征)。

  到了大年三十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贴春联非常有讲究:对联要从左往右贴,“福”一般倒过来贴,因为这样象征着福“到”了。我们分好了工,我和爸爸就开始用糨糊贴了起来,我们忙活了一下午,春联终于贴完了。

  当我们走进餐厅的时候,看到一大桌年夜饭就在我们面前,看着这一大桌子的美食,我的口水都流出来了。我们聚在一起,吃起了年夜饭。每碗菜都是热腾腾的,我的心里暖洋洋的。在我的眼里,每碗菜里都蕴含着浓浓的爱。我们吃得热火朝天。过年,总不能漏看春节联欢晚会。吃完年夜饭,我们就守在电视机前,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一个个小品把我们逗人仰马翻,一个个相声让我们听得有滋有味,增加了不少过年的气氛。20xx年的最后几秒钟,我们一齐欢呼了起来,“五、四、三、二、一!”无数的'礼花腾空而起,又带着满身的光焰洒向大地,把大地辉映得光彩夺目。人们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纵情的欢呼、歌唱。变幻无穷的焰火映照着人们兴奋的笑脸。地上,是焰火的光彩,天上,是光彩的焰火。红的,似节日的灯笼;黄的,像成熟的稻谷;绿的,如茂盛的大树。瑰丽的火花在空中飞舞,把平日闪闪发光的星星羞得不敢露面,就连街上的路灯这时也没了用场。各色礼花在空中竞相开放,构成一幅花团锦簇的图画:绿花一层层,红花一重重,就像苹果园里庆大丰收;一群白色的火花,好似银河坠人间。一幅幅,一幕幕,繁花缤纷,绚丽夺目,好不壮观!

  大年初一那天,我一大早就起来了,这时候饺子已经弄好了,我一看到这是我最喜欢的饺子,就赶忙坐到了餐桌上。当我吃完第一个饺子的时候,我就深情地说:“啊,我又长大了一岁!”不一会儿饺子就被我吃完了,我给长辈磕完头之后,我们全家就一起去给亲朋好友拜年。

  我们走遍了大街小巷,见到每个人我们都热情地说“新年好”!在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里,有谁比孩子更幸福呢?因为孩子们可以获得压岁钱,用来买心爱的东西。大人们也可以把过去一年的辛劳忘掉,好好的放松一下。春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因为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儿。

家乡的年味作文6

  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灯火通明,平日里安静地出奇的小镇,在今天,却“活”了起来,洋溢着年的味道。

  镇子里,小巷里源源不断地传来爆竹声,使我想到了王安石的一首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看着隔壁的小朋友们手里放着烟花,不禁羡慕起来。我对正在吃年饭的大人们急切地喊着:“放烟花吧!隔壁的人都开始放了。”“急什么?饭都还没吃完。”奶奶在饭桌上嚷嚷着。

  终于到了放烟花的时候,哥哥们带着我来到门前的空地上,因为这儿宽敞,又没有易燃物品,由于我胆子小,所以只有看的份儿。哥哥们点燃了一只拿在手里的冲天炮,“吁……砰”随着一声声巨响,烟花在空中绽放了,好似一朵朵鲜花,那绽放开来的小火花向四周飞去,不一会儿,便在半空中消失了。

  随及他们又点燃了一个外形像极了圣诞帽似的烟花,烟火从帽子的顶端射出,像鲸喷出的水柱一般。烟火的颜色变化多端,时而是天空的蓝,时而是云朵的白;时而是树叶的绿;时而是西瓜的红。我和哥哥们玩得不亦乐忽,于是我作了个大胆的决定,想亲自放一次爆竹,感受一下过年的快乐。

  哥哥们挑了一个圆柱状的爆竹给我,开始,我也以为是个不会爆的.烟花,但我却被耍了。我把它稳稳地放在平地上,打算用火柴点燃之后就跑开,但我迟迟不敢下手,怕它的火花烧着我的手。眼看火柴快燃尽了,便鼓起勇气用火柴点着了爆竹,看着爆竹一点点冒烟,我便赶快撤离。只听见“嘭”的一声,爆竹炸了。我的心被吓得急速跳动着,哥哥们却在一旁得意的笑着,我又气又好笑,气的是他们故意耍我,好笑是为自己的举动好笑。

  那一晚,院子里飘着爆竹的硝烟,烟中是一群放爆竹的孩子,正因为我们,家里才有了年味儿。

家乡的年味作文7

  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过年的习俗不一样,所以年味也不一样。我们河南也有自己过年的习俗。

  春节前几天,大家就开始备年货,比如瓜子、花生、糖、蔬菜、鸡鸭肉等等。所以啊,南向店一到过年人就特别多,挤都挤不动。超市的话就更急了。但是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笑脸,因为马上就要——过年啦!

  除夕早上,天还没亮,爷爷奶奶就开始准备饭菜了(因为我们是中午吃团圆饭),切菜、炖肉、蒸排骨,煎蒸焖炸顿,各种做菜的方法都用上了。满屋的香味,可诱人了。

  在开饭前,爷爷现在神像前烧纸祭神,折求一家人平平安安。然后再放上饭、菜、肉。弄完之后才可以吃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扯家常,一片和睦的'景象。在吃饭的时候,还要燃放烟花鞭炮。

  在晚上睡觉前,要把家里所有的灯都打开,到晚上十二点,也就是刚好第二天,新的一年的开始。就要燃放烟花,放完后才可以睡觉。

  初一早上,孩子们早早起床,穿上新衣,准备和爸拜年,妈妈就留在家里,因为也有人到你那儿拜年啊。初一和初二一般都是附近的邻居朋友拜年,后几天就去亲人家拜年,吃饭。

  拜年对于小孩子来说,最高兴不过了,可以领红包,吃好吃的,玩好玩的。男孩子们就喜欢买烟花爆竹,女生就喜欢买扎头发的,或者洋娃娃。可以高兴好几天了。

  河南人的过年挺有年味的,但可能是时代的变化,年味比以前淡了很多。希望我们一些特有的习俗继续传承下去,这样年味就会更浓了。

家乡的年味作文8

  由于疫情,今年我们全家选择留在杭州过年,城里的春节是如此的安静祥和!原本繁华的街道稀疏了不少,店铺也都大门紧闭。小区里的年味儿相对重一些,张灯结彩颇为喜气。小区物业给我们小孩准备了很多糖果、邻居们见面都问:“新年好”,但即便如此,我还是怀念恩施老家过年的情景!

  家乡的年是质朴的农村人从腊月就开始互动忙活的幸福景象,在那里不管贫富,每家每户都会杀年猪准备很多很多腊肉!奶奶说年关不能提“杀”字,所以杀猪称为“捉猪”。之所以称为腊肉,是因为肉必须在腊月腌制,阴干的腊肉存放到第二年的腊月都腊味十足。各家各户腌制腊肉的方法也略有不同,风味自然也不一样,我最喜欢姑姑做的腊肉!

  最怀念的还是家乡腊月里家家户户自己做的各种传统食品,常见的`小食品有几种,一种为“金果”,就是将糯米舂成粉,煮熟后快速搅拌,趁热成型,切成条状,晒干后用沙子爆炒,炒熟的金果晶莹剔透,入口即化,香味悠长;另外一种称为“玉露片”,将红薯泥和蒸熟的大米粉混合,成型后切成片状,晒干后油炸或者沙炒……

  此外,打糍粑也是家乡春节的吉祥喜庆事儿。爷爷告诉我:打糍粑用的硬木棍叫“粑棍”,打糍粑的石臼叫“粑缸”。每户人家把糯米蒸熟后,主人站在门口喊一声“打粑喽”!于是,叔伯们就会蜂拥到场,因为糯米的粘性非常强,所以体力最好的人也很难坚持到5分钟,需要大家轮换上场,好不热闹!

  春节期间乡里乡亲会互相拜年,礼尚往来的不是收到多么贵重的礼物,而是分享一年来彼此的收获和牵挂,期待来年的平安顺遂!

  家乡的年味如今虽然有些传统也逐渐消失了,但家乡的春节还是很有年味儿的,特别是那一道道美食,只会越来越勾人啊!今年我们留杭过年,我就养一养这份回忆,明年回家,滋味肯定更浓!

家乡的年味作文9

  在我看来,家乡的年味是在家乡吃好的食物、拜年,和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我最爱的是在家里看着家人们做美食的年味。

  每当过年那天,家里总要烧一桌丰盛的晚餐。下午,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都在各自忙碌着。爷爷准备着挂过年的红灯笼,爸爸忙着贴对联,奶奶和妈妈在厨房开始准备年夜饭,我呢也不能错过,忙前忙后的.打打下手。

  年夜饭是一年当中最丰盛的美食,也是一年当中一家相聚的团圆饭。奶奶烧了她最拿手的红烧甲鱼和红烧带鱼。妈妈烧了皮蛋瘦肉粥和藕夹肉,这是我最喜欢吃的一道菜。只见妈妈把藕洗干净,再把肉末备好,接着把藕切成薄片,两片藕之间夹肉末,粘上淀粉,最后放入油锅里炸。啊!一盘外焦里嫩的藕夹肉就这样出锅了。藕夹肉金黄金黄的,好似一个个闪耀的黄金,咬一口真是又酥又脆,真是好吃啊!听着外面的鞭炮声噼里啪啦的响个不停,我们家的年夜饭也差不多准备了,看了一桌子的菜我心里美滋滋的。

  年夜饭象征着团圆、和睦、温暖和幸福,家乡的年味永不改变,这是美好的味道,是家的味道!年味温暖着家人,温暖着他人,温暖着生活中的每一个人。让我们传承家风,让年味永恒。

家乡的年味作文10

  过年回乡,去体验独特的年味,体验乡里人的热情洒脱。

  清晨,与爷爷一起,开车到乡下扫墓。过年扫墓,是我们那里必须要做的事情,所有人喜气洋洋,就更不能忘了祖先,谁家墓前糟乱,谁就没了脸面,可要被别人笑话。我们当然要紧跟传统,翻山越岭,从城里来到乡下扫墓。

  一路上,爷爷不断地和我讲述从前的年味,我在一边默默地听着。偶然望下窗外,许多人家都围坐在院子里,吃着果子,话着家常。院子很特别,没有围墙,没有大门,就这样完全开放,仿佛从未担心偷窃,因为纯真,所以无忧,因为真诚,所以信任,仔细一想,这样真好。

  许久,到达了熟悉的地方,碰上邻居熟人,爷爷赶紧打开窗户,一个劲地招手,大声地、热情地说道:“过个热闹年啊。”邻里之间相对一笑,互相祝福,热情问好,满满的年味。

  到了墓前,爷爷一丝不苟地清扫墓地,上好香火,烧好纸钱,忙活好久,看到那变得整齐有序,才肯放下心来,直到这时才注意旁边景象:山上树木郁郁葱葱,整齐划一,每个墓地都秩序井然,与山中景色融为一体,凸显出满满地对祖先的尊敬与感激,有种饮水思源的感觉,更是一道浓厚的.年味。

  扫墓完成,就要回去了,可是,乡下年味,热情好客。爷爷被那邻居,邀请到了院子里,摆好了果子:哈密瓜、板栗、橘子……满满一大桌,丰盛,显得那么大方,可一大桌就我爷爷和主人,怎么好意思呢?过一会儿,我才发现,完全不必担心。经过的熟人,都会被主人邀请来,乡里人也直爽,都坐在了一起,主人也笑盈盈地迎接,院子里热闹极了,到处是欢声笑语,那么轻松自然,这在城市看不到的。这也是乡里人的年味,独特的,热闹的年味。

  年味,人所营造,人所感受,体会的,也是一乡风土人情。

家乡的年味作文11

  日子丁冬丁冬过得好快,不觉间腊月已过了一半多。现在生活好了,日子不再难熬,一年年日子飞快消逝着,年关逼近了竟没“年”的感觉,不像小时候的家乡,一进腊月年味就浓浓的扑面而来。

  一喝腊八粥,年就一页页掀开了,闻到了年味。村里人重视年,年是乡村一年里最大的盛事。腊八之后的集日开始热闹起来,卖年画和春联的摊子摆满了街道两傍,让你感觉到年逼近了。买年画贴年画,是小孩子最高兴的事,在集市上买回年画,熬点面糊,我和哥哥拿着画在墙上比来比去,那个郑重啊,比拜堂的新郎官对衣服的要求还认真。

  腊月二十四是小年。这一天要送灶王爷上天,每家都会在灶间设一个供桌,摆上麻糖,贴上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供品麻糖就是让灶王爷吃了糖嘴甜点,回宫后少说凡间坏话,比如饭食浪费啥的',多说好话。其实呀就是贿赂灶王爷,让灶王爷向玉帝报喜不报忧,玉帝一高兴,来年就会风调雨顺,有个好年头。

  腊月二十五,是填仓的日子,填仓是对丰收的期盼与向往。用炉灰在院子中间围两个圆,撒上一些小麦、玉米、稻谷等,象征粮仓,以示五谷丰登。在朝向外门的方向画上梯子,直通粮仓。我家院子大,爷爷会围好几个粮仓,哥哥踩着梯子,弯着腰,做背粮食状,一步步走向粮仓,嘴里学着老年人的腔调说,我送粮食来了。引得家人大笑。兄妹几个在各个粮仓间跑来跳去,欢笑声溢出院落。自从住进市里的楼房,填仓的欢笑再也找不到了。

  家乡过年“规矩”多,比如正月初十之前不能动“生面”,也就是不能蒸馒头,所以要在腊月里就把明年正月里的馒头备好。所以蒸馒头是过年一大项工作。

  母亲手巧,母亲蒸的过年花糕好吃又好看,还有菜团子、包子、供香馍、黏窝窝等等。这时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帮母亲烧火,看着红彤彤的炉火,想着锅内的美味,看着母亲被火光映红的脸,喜悦与满足在心里盘旋升腾,那种心情,那种感触,在现在的“好日子”里是体会不到的。那几天里,天天能吃到新花样,那真是贫穷日子里的饕餮盛宴,所以口舌之欢也是那时孩子们盼过年的最大由头。

  除夕,一家人围着面板包饺子,小孩子们屋里屋外穿来穿去,一会到屋外点燃一个小炮,啪一声清脆悦耳,幸福的气氛暖融融。

  初一早上被“噼噼啪啪”的鞭炮惊醒,穿上新衣随着父母和叔伯两家子给爷爷奶奶磕头。爷爷奶奶看着一大家子后辈们,喜得合不拢嘴,高兴地给我们发压岁钱。虽然一人也就几毛钱,却比现在的孩子拿到百元大抄来得高兴。

  想起家乡的年,心里暖暖的,有种喜悦的涌动;也涩涩的,有种逝去的失落。家乡浓浓的年味,只有在记忆里再现,也在记忆里被尘封了。

家乡的年味作文12

  老家在宁静美好的乡下,是那种平淡得如同白水一样的农村。在淡雅幽静的夜晚,或是寂寞无聊的白天,倚着床头无法入睡的时候,总会想起老家的一草一木,一颦一笑。那种难以名状的幸福,便如同咽下一口口绵软悠长的老酒后,又缠缠绵绵地从腹中升起,将一股股清香皴擦在喉咙里,继而弥漫到身体的每一个角落。

  印象最深的当然还是老家的年味,那才是真真正正属于老百姓自己的味道。忙碌了一年辛辛苦苦获得的收成,仿佛都要在这短短的几天内挥霍殆尽。没有什么能让老百姓过年更感觉快乐的了,不管是富得流油还是穷得叮当响,都要在这几天里尽情地释放。那才是真真正正的年味,不掺杂任何功利色彩,从里到外都充满了真挚和透明。从家家户户忙碌而又幸福的眼神里,根本无法读出贫困和自卑,那是发自内心的快乐和满足。

  农村的年味从小年前就已经开始了。首先要蒸年糕和豆包,家家户户买米磨面,生产队的碾道,成了年前最热闹的场所,左邻右舍之间互相帮忙,热闹的气氛足以冲破碾房的房顶。蒸年糕、豆包的热气,从各家各户的厨房里冲出来,飘满了村子的每一个角落。金灿灿香喷喷的干粮蒸出后,主人都会请亲朋好友亲自品尝,就着二两烧酒和一大盆杀猪菜,呼天喝地地大吃一顿。那种浓浓的乡情啊,不知有多少次在梦里笑醒。

  年前购买年货是免不了的,吃的和穿的当然要放在主要地位。尤其是一定要给孩子们做一身新衣裳,漂漂亮亮地打扮起来。男孩子们无所谓,女孩子们是穿得越鲜艳越好。过年的大件孩子们买不了,都是家里的大人们去忙活。年前的 集市,也是空前的火爆,人山人海,用摩肩接踵这个词形容绝不过分。买不买东西不重要,最主要的是凑个热闹,感受感受过年的气氛。那种在人群中穿来穿去的感觉的确是爽极了。碰到人多的地方,挤在人群里,被挤过来挤过去,有种飘飘荡荡驾云的味道。整个集市就是一个人间万象图,干什么的都有,甚至是去即使的四面八方的道路上,也熙熙攘攘涌动着快乐的人流。

  过年赶集可以说是我一年中最快乐的时候,除了欣赏天南地北的风土人情之外,顺便购买些年货,完全可以在集市上逛一上午。由于我是家里的男孩子,鞭炮、红黄纸、年画挂钱等等之类的都由我负责购买。通常情况下,我都会买一挂两千响的大鞭和一圈二踢脚,另外,我还会单独再买上一挂一百响的小鞭,可以再和伙伴们玩游戏的时候一个个揪下来单独放。拿香点着,往人群里扔,看着人们惊慌地笑骂,得意之中有着自豪,另外还有些恶作剧的意思。有一些熄灭的小鞭,也不会浪费的。攒到一把后,可以从中间折断,露出中间的火药,聚成一圈,用香点着一个,所有的小鞭都会被引着,瞬间燃起一个火球,煞是壮观。那时的'孩子,在贫困中挖掘着各种快乐,是现在泡在营养缸里的孩子所不能比拟和想象的。

  最热闹的是大年三十,是充分体现年味民俗的时候。现代的社会不只是物质过于富裕还是精神过于贫穷的缘故,很多老祖宗留下的说道早已经弃之脑后,或者是干脆不明白或不知道了。不知这是不是民族的悲哀,看看其他国家大力提倡传统文化的热情,不知我们这个自诩有几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是否汗颜。没有什么比丢掉传统更可怕的了,过多的盲目崇外,只会更多的使我们的宝贵遗产流失。白天需要做的工作是劈木头,接上各处的灯线,准备好挂鞭炮的长杆子,铺地的谷草,晚上的年夜饺子,要给各种牌位上香,摆上供品,主要是三个牌位,观音、灶王爷、天地爷。我的任务则是各个地方的春联和挂钱,这一切一般都在上午完成。各家的对子、挂钱贴好后,满街飞红流翠,确实是壮观的一景。

  到了晚上,年味才算真正漂浮出来。父亲要在当院打下一个五谷囤,满院洒上一层谷草,还要在大门口、屋门口用红黄纸条裹住木棍当做拦门杠。小时候不明白也不理解,甚至觉得有点不可思议,现在想来,那些做法应该全是为了祈祷来年的风调雨顺,是老祖宗几千年来传下来的祭祀习俗。生生不息的炎黄子孙,就是靠着这些才得以与自然、与社会抗衡。最隆重的时候应该是发旨的时候,一般都从十点左右开始,一直持续到零点。鞭炮声此起彼伏,远近相闻,一道道闪光划破夜空,发出声声沉闷难点钝响。这个时候是我最兴奋的时候,点鞭炮几乎成了我的专利。父亲把一堆堆木柴在火盆里点着,在天地爷排位下摆上供桌,烧完纸后,就可以点鞭炮了。其他人则在厨房里忙忙碌碌地包饺子,煮饺子。火光熊熊中,父亲从容地一只一只放着二踢脚,我也偶尔放几个,但是心里却一直充满着快乐和紧张。

  鞭炮放完之后,还要进屋给祖父、祖母、父亲、母亲磕头拜年,同时接受他们事先预备好的压岁钱。拜完年后,就要吃年夜饭了。在北方,年夜饭通常都是饺子,其中要有几个饺子里包上硬币,谁若是吃着了表示一年有福。记得不错的话,我应该是年年都会迟到包有硬币的饺子,都要受到长辈们的一致祝福。现在想想,应该是大人们早已知道那个饺子有硬币,故意把那碗饺子盛给我。现在,每吃年夜饭的时候,我也会事先把包有硬币的饺子事先打上记号,然后盛给孩子,看着孩子惊喜的样子,心里也同样是甜蜜蜜的。吃完年夜饭后,大人们就可以睡觉了,孩子们打打扑克,或者串串门,大人们都不会和平时一样进行干涉。当院、外屋、厢房的灯也要一直点到天亮,疲倦的一宿才算过去。农村所谓的忙年,或许就是这个缘故吧。

  祖父、祖母、父亲、母亲都已经离我而去了,老家我也很少回去。对于家乡的许多风土人情,也只能在记忆里慢慢地搜寻。有很多风俗,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但没有弱化,反而愈加清晰起来。可惜现在我已经不会再像小时候那样,毕恭毕敬地遵循着祖先传下来的风俗,尽管那些风俗曾经被幼稚的我否定过,反抗过。现在想来,当时的我是犯了多么低级的错误啊。辜负了那些风俗里所蕴含的文化精华,需要我们甚至是我们以后多少代人重新解读,才会不断地捡起那弯消失的河岸上散落的点点珍珠。

家乡的年味作文13

  来了来了,年来到的日子更近了。此时,年味儿也越来越浓。

  每一个超市门前都堆积起了一座座小山。那是一箱又一箱的点心、水果、饮料……人群就在这一座座“山”中穿梭着,挑选着要买的年货。而且每个超市都播放着喜庆的乐曲:《好运来》《恭喜发财》《恭喜恭喜》……年味十足。

  路两旁的树上也挂满了美丽的彩灯,尤其是距我家很近的人民路上。树干上缠满了黄色的灯带。树冠中的灯五颜六色,变化多端。树枝上挂了一些篮子状的装饰品,从远处看极为壮观。绚烂夺目的彩灯让年味更浓了,路两旁的树,有种“大红大紫”的.年味。

  年味儿更能从门上看出来,撕下了去年贴的春联,换上今天我新写的对联。赏一赏字体,闻一闻墨香,品一品含义,看着自己一笔一画写的“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除此之外,年味还可以闻出来。家中弥漫着一股肉香。尽管还没到该吃年夜饭的时候,但我家的炖肉锅可一直没闲着,开心地唱着“咕咚”歌,而我一看到锅中的肘子,就不禁“口水直下三千尺”。

  年离我们只有两天了,在我看来,空气中的年味也越来越浓了。

  快来吧,年!我们都盼望着你快快来。

家乡的年味作文14

  穿新衣,蒸馒头、贴对联、拜年------这些记录了我们祖先礼貌的一个个符号,不仅仅是我们民族的文化胎记,更是每一个人记忆中的“年味儿”。这天,就让我们一齐走进牛年春节,感受一下那赋予了现代情感、充满了书香情调的新“年味儿”------

  购书狂

  也许受爸爸爱看书的影响,我这个“小书虫”有先天爱看书的遗传,每年大部分压岁钱都被我用来买书了,这不,大年初四,我已准备选购新学期的教铺资料了。

  我来到南京新街口书城,店里红红的中国结和大灯笼衬托出浓浓的“年味儿”。书城内人来人往,很是热闹,为读者准备的座位已座无虚席,找不到位置的我只好站在书架前看书。一些“小书虫”干脆就席地而坐,地面虽然很冷,但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看书的热情。

  听旁边的工作人员说,今年春节每一天来书城的人都很多,早晨书城还没开门,就有不少孩子等着进场了,不少像我这样的“小书虫”在书城一呆就是半天。等我精心挑选了几本自己喜欢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繁星春水》、《鲁宾逊漂流记》,结账的队伍已经排成了一条长龙。我惊喜地发现其中不少孩子是爸妈陪同来购书的,手里拿的是沉甸甸的新书。

  新春的“年味儿”里融入了书城暖暖情调的书香味!

  出游乐

  大年初五,我和老爸、老妈一齐出游,首选景点秦淮河。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秦淮八艳、乌衣巷、王谢故居、六朝烟雨------旧时的`秦淮曾让那些文人墨客留念不已。

  在石头城公园外秦淮河游船码头上,已经是人山人海,聚集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人们。码头上停靠8艘张灯结彩的画舫,聚光灯巨大的光束游移在水面上、游船上、岸上、灯影桨上一片辉煌。我迫不及待地用数码相机摄下一个个美丽的瞬间,处处是景、移步换景,最后连自己也融入了这个美丽的画卷中。

  忘不了秦淮河上的万盏荷花灯竞艳的美妙夜景,忘不了精美的仿古“秦淮画舫”群众亮相的美丽瞬间,忘不了大人们喜笑颜开、小孩们欢欣鼓舞的激动场面-------

  “嘭、嘭、嘭”天空中不时绽放出五彩缤纷的烟花,火树银花不夜天,更是增加了春节的喜庆氛围,就连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似乎都融入了“年味儿”!

  新春的“年味儿”里融入了夜游秦淮、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火药味!

  当春节的脚步离我们渐行渐远的时候,我们依然深深的保留对亲人对朋友的祝福。新的一年,让我们在遐想的时候,感受春节的快乐;新的一年,让我们走向期望,感受春节美丽的梦幻;新的一年,让我们走向成功,更多的感受春节文化带给我们的新“年味儿”。

家乡的年味作文15

  山清水秀、风景迷人、物产丰富的普宁是我的家乡。过年时,不论你身在何处,都要回去与家人团聚。

  天气虽然寒冷,却挡不住春节的喜庆。树梢上的红气球,屋檐下的红灯笼,地面火红的鞭炮屑,还有家家户户门口贴的红春联等,见证了春节给大家带来的喜悦。

  按老家的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下旬就开始了。小孩子们欢喜,大人们忙乱。大人们总会备上大量的祭神物品(鸡鸭鱼肉、大米、饮料、香、等),因为过节时商铺都不开门(除饭店外),都回家过年了。家中都会摆上“摇钱树”,寓意财源滚滚。

  往年过年,少不了五彩缤纷的礼花,有的像钢花飞溅,有的似麦浪滚滚,有的好比金雨阵阵,有的仿佛银花朵朵,有的恰似红燕飞舞,有的宛如孔雀开屏。受阴霾天气的影响,今年过了个无烟(花)春节。虽是少了烟花的伴奏,但笑声足以弥补。

  正月初一时,爸爸带着大家到亲戚、朋友家拜年。拜年不仅带礼物,还必须带上潮汕柑去。因柑比桔大,所以叫大桔,而桔与吉同音,用谐音会意法,就成了“大吉”。妈妈则留在家中接待客人,大家小孩等客人来,拿到红包,也就是得到祝愿后,也出去玩了,大多数的'小孩子放风筝去了,寓意放飞梦想和希望。

  这天晚上人群必经的路线一定是人山人海,当走到迎春桥时,桥头和桥尾的两对小石头狮子更是被围得水泄不通,据老人们说只要摸到石狮的任一部分,就能在新的一年里实现相应的愿望。

  普宁的春节往往是热闹繁华的。祝愿自己在新的一年中做到四样:接纳、耐心、豁达、爱。

【家乡的年味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的年味作文10-06

家乡的年味作文【经典】10-27

【精选】家乡的年味作文12-07

家乡的年味作文11-02

家乡年味作文09-29

家乡年味作文03-08

家乡的年味作文10-31

(精选)家乡的年味作文11-02

[经典]家乡的年味作文03-07

家乡的年味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