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1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1
我家乡四面就是美丽宽阔的武山湖,人们每年端午节都要举行龙舟比赛和包粽子。这个传统习俗不知道延续了多少年。
去年端午节那天,天空晴朗,艳阳高照,天气很是炎热,可是我们依然心致勃勃。我早早吃过早饭,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湖坝上。没想到,湖坝上早已挤满前来欢看赛龙舟的人们,他们有的撑着花伞,有的戴着太阳帽……远远望去就好像一条婉蜒舞动的花龙。
我好不容易从人缝中钻进去,找到一个有利的位置坐下来,放眼望去,湖面上早就停泊着许多参赛的龙舟,每条龙舟都有十米多长。龙头形态各异;有的长着犄角,睁着眼睛,有的口含珍珠,有的龙头高昂,黑须长飘,龙舟一字排开,龙舟上的队员整装待发,都穿着红色救生衣,好像是等待冲向战场的战士。
只听一声令下,龙舟比赛开始啦!一只只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向前冲去,顿时,锣鼓声、呐喊声、鞭炮声混成一片,好热闹。那些龙舟你追我赶,争先恐后,谁也不肯让谁。“咚锵……咚锵……”随着急促的鼓点,队员们一起有节奏地划动着船桨,他们的'身姿那么矫健,动作那么整齐,随着队员身体一俯一仰,航桨入水,激起了片片水花,龙舟就飞一样向前冲去。这时只听见“咳嗬,咳嗬”的呐喊声响起,一条十二半长的E龙冲在最前面,你瞧,那指挥的人,用力击打着鼓面,身体一蹲一起,鼓声咚咚,鼓点越来越急,指挥的人还用力大喊“加油!加油!”队员们航桨入水的节奏也在加快……湘坝上的人们使劲鼓着掌,高声呐喊“加油!加油……”龙舟飞一般地冲到了终点,这是我们村“猛虎”队的龙舟,他们获得了比赛的第一名,队员们高声欢呼着,喊叫着。平静的湖面好像被激起了一圈一圈的波纹。
龙舟比赛结来了,湖坎上的人们陆续离开,参赛的龙舟也回到了各自村,湖面上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我也依依不舍地回了家。
就是我们家乡的家乡风俗活动,你们的家乡风俗又是怎么样的呢?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2
家乡的春节风俗宛如夜空中的群星般数不胜数,但最璀璨的那一颗星,要属英歌舞了。
英歌舞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始创于清朝年间,根据宋朝梁山伯英雄攻打大名府的故事创编,一般由108人参演,代表108位英雄好汉,是潮汕地区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节目。每年春节,我都会在家门前观看英歌舞表演。
“嘭嘭嘭……”随着震天动地的鞭炮声响起,锣鼓声敲了起来,早在一旁等待的人们也发岀了强烈的欢呼声。一位穿着精致服饰的花脸演员扛着一面绣着“英歌队”的大旗,从一个小巷子里缓步走岀。紧接着,梁山好汉中的时迁登场了。时迁手执布制长蛇,穿梭腾跃,调整队形,交流舞姿动作,引出身后的队伍。时迁站在队伍的最前头,舞动着手中栩栩如生的蛇。那条蛇仿佛化成了一条祥蛇,在云间穿梭,为人间撒下好运,驱鬼避邪。这也正印证了英歌舞的精神内涵,扬正压邪,给人民带来吉祥平安。
英歌舞其主要表演形式为大型集体舞,舞者双手各持一根短木棒,上下左右互相对击。
当英歌队的演员们经过我家门前,外公急忙鸣炮邀请,这时舞者们便多停留一会,这也意味着我们家今年可以顺风顺水,好运连连。
在鞭炮燃放发出的烟的缠绕下,英歌舞显得更加神秘。英雄好汉们排着整齐的队伍,穿着各式各样的衣服。当中,有挂红须的扬志,有挂黑须的李逵,也有和尚打扮的鲁智深,男扮女装的孙二娘等等,他们拿着表演道具,表演着各自独特的'武功。拳攻腿踢,棍击枪刺,刀光剑影,让一旁观看的人们不禁大声叫好,身体不自觉地跟着锣鼓律动起来。
英歌队走过的街上,火红的灯笼悬挂着,鞭炮的碎屑静静地躺在地上。孩子们随着歌舞跳起来,拿着新买的玩具打闹着,随手捡起鞭炮屑甩在空中。整个世界充斥着红色。应和着人们的欢声笑语,英歌队走向了远方,但我们的心仍旧无法平静,内心被过节的喜悦笼罩着。
家乡的春节风俗还有很多,比如拜灶神,做糕粿,酸醋鱼等,每一样都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们流芳百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让春节丰富多彩,享誉世界!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3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上海人偏爱甜食是出了名的。在我的家乡,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就有吃重阳糕的风俗。每当提起重阳糕,我自然会联想到重阳节以及王维的那首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就是以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为背景,写出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据记载,吃重阳糕的习俗源自于唐朝并一直沿袭至今。传说九月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更祝曰:“愿儿百事俱高。”这便是古人九月做糕之意。明朝的状元康海曾用糕来庆祝自己中了状元。
对于小孩子而言,美食的诱惑力自然是无法抗拒的,更何况是甜食。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长辈们忙碌地打算着制作重阳糕的食材:糯米粉,米粉,玉米粉,白糖,各种干果等。我也蠢蠢欲动,打算届时敞开肚子大吃一顿。望着摆在桌上的各色的果仁,馋虫便被勾了起来。
可是制作重阳糕偏偏是一项耗时耗力的活儿,我实在等不及了,便也来帮忙一起和面。两只小手上沾满了白色的糯米粉和米粉,粘粘的甩都甩不掉,可还是照样卖力地揉捏着,宛如要把这和谐欢愉及祝福也一同揉进面团里。可是,妈妈却每每对我说:“快去玩吧,别把粉弄得一身都是。”我听到这话,便匆忙跑到镜子跟前,望着镜子里一头一脸一手的白色,对着镜子扮起了鬼脸。
玩了一阵子,又来看看做糕的进度,此时我发明白色的糕胚被装进了模具里,最下层的是白色,中间夹着一层红色的豆沙,最上面的那层似乎最吸引人:有红色的'大枣,金黄色的板栗,绿色的果脯,还有浅黄色的核桃仁,光是看这颜色就使人直咽唾沫。
过不了多久,就闻到了从厨房里飘出的阵阵香味,我就知道已经在蒸糕了,不多会儿就能把它装进饿得咕咕叫的肚子里,心里不断盘算着到底要吃几块。重阳糕最终出笼了,冒着阵阵的白气,夹杂着果仁的香味,我恨不得爬上桌来,把肚里的馋虫给压下去,再也顾不得妈妈在一旁的劝阻,挑了一块果仁多的,对着它狠狠地咬了一大口,烫得直吐舌头,呼呼地往外吹气。
“别净顾着自己吃,快给外公送一块去。”我赶紧奔向外公的房间:“外公,外公,快来吃重阳糕吧,我今天也一起参与做糕了,您快来尝尝好不好吃。”
传承至今,重阳节又添加了敬老的内涵。在这一天,全家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这充满美好祝福的重阳糕,小辈们往往会为长辈们做一件事,以表示自己对长辈的一片孝心,这也非常符合我们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兴许我们应当珍惜和牢记这份经历了几千年的华夏历史文明的产物,因为这是专属于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与荣耀。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4
说起习俗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过年的习俗了,在过年期间,我们会做很多好吃的零食和食物,而且基本上每一样都是需要自己亲手做的。所以在春节的时候我们都飞车的忙碌。几乎从小年开始就要洗刷家里的东西,而且要准备食材,尤其是过年送礼的一些食品,比如说萝卜糕和煎堆,是需要提前准备好的。
虽然店铺里有的是糕点可以买,不过人们似乎更喜欢自己做。我最喜欢和外婆一起做萝卜糕。每次,我都会帮着外婆把萝卜磨成丝,看着外婆准备好腊肉、虾米,还有粘米粉,我的味蕾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了。外婆熟练地把磨成丝的萝卜炒香,放调味料,然后用粘米粉和起来。最后把切成一粒粒的腊肉和虾米放进去,就可以开始蒸了。一会儿,整个房子都会被萝卜糕的香味溢满,我也迫不及待准备大饱口福了。妈妈说,春节吃萝卜糕寓意着快高长大,平安富贵。这天晚上,如果你回了乡下,走出门,就会听到一阵阵炸蛋散的声音。这声音夹带着各家各户团圆的`味道和喜庆从四面八方赶到你身旁,向你诉说那团圆的幸福。蛋散在锅里起起伏伏,从白色慢慢变成漂亮的金黄色,这寓意着家肥屋润的灿烂颜色,在北风呼号的寒冬温暖着人们的心。
当然每个地方都有自己一些独特的食物,我们这边还有很多很多的过年小吃,不过都是需要自己动手做的。过年是一个一家人团员的日子,自己动手做东西不仅能够增加团聚的氛围,还能够彼此之间交流一年的感情,或许这些习俗就是为了能够增加彼此之间的友谊吧。不过自从我们去市里面住以后就没有了这种习俗,只有每年回老家的时候还会动手做东西,或许这也是为什么称之为习俗的原因吧。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5
大年初一,春节之际。宅在家里的我,隔窗遥望,想感受一下新春的气息。可是,小区里,除了门口的对联、红灯,周围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寂静,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过年的“开门炮仗”。
开门炮仗,是中国春节的传统风俗。记得那时,即使除夕熬了大半夜,大年初一早晨,谁也不会赖床。天刚蒙蒙亮,我们就起床了,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吃过香喷喷的饺子,就开始准备放开门炮仗。我好奇地问爸爸:“为什么要放开门炮仗呀?”爸爸笑着说:“开门炮仗,就是开门大吉,驱逐瘟神,迎接新春,吉祥如意!”原来如此。怪不得,家家户户在大年初一早上,都放开门炮仗呢!还说要比一比:看谁家的炮仗品种多,看谁家的响声大、响的时间长。
我们家准备的炮仗可全了!最少的几十响,最多的几万响,一捆一捆的,用红纸包着,还有很多成盒的礼花。一个人拿不动,我们就两个人抬。好不容易把炮仗抬到胡同口,可是,我们谁都不敢放,大人们也不让我们放。爸爸出来了,把一捆炮仗打开,我们把炮排一直抻出十几米。“要放开门炮仗了!”在爸爸的喊声中,姐姐赶紧拉着我,跑得远远的,姐姐还用双手捂住了我的耳朵。“噼里啪啦噼里啪啦”,一连串的响声,惊天动地,震耳欲聋。“爆竹声中一岁除”的诗句,就是这样来的吧?接着,我们小孩上阵了,放小鞭的,放礼花的,放窜天猴的,放二踢脚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顷刻之间,满地都是红色的'外壳纸,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爸爸说这叫“满堂红”,预示着新的一年大吉大利、红红火火。
后来,我上网查阅才知道:开门炮仗,上古时代,就有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用以驱逐瘟神的传说。烟花鞭炮,起始于隋朝,发展于唐宋,兴盛于明清。现在,中国的烟花鞭炮,花样各异,品种繁多,质量过硬,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远销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的40多个国家呢!成捆的、几万响的开门炮仗,气势雄伟,响声震天,更是抢手货。如今的开门炮仗,已不仅是在大年初一早晨燃放,只要是做生意的店铺,不论哪天开门营业,大多都燃放“开门炮仗”,意为喜庆,以图吉利。
随着环保的呼声,烟花炮仗,如今在大城市的中心城区,已经禁放。但是,这并不会阻挡我们对新年充满美好的祈愿,对未来充满坚定的信心。热闹的开门炮仗声,永远一声声地响在街头,响在胡同,响在我心,响在你心,响在我们童年时美好的回忆中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6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新年里,我的家乡一陆丰,也有不一样的习俗。
在我的家乡准备过年时,家家到几十里买年货,要准备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号在新年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八就开始大扫除了,家家都忙得不亦乐乎。将垃圾、灰尘扫走后,就把买的吃的摆上桌,让客人和家人吃。在这一天,已经渐渐会有客人来做客了,无论是隔一面墙的邻家亲戚,无论是百里相隔的朋友,都会赶来做客。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海鲜与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这一夜,在广场上会演“潮剧”,会有很多人前往观看。不仅如此,在广场上还会有人在赌“鱼虾蟹”,时不时连孩童子也会拿着十块、五块前往去赌一赌,因为过年开心。此时此刻,大部分店铺已经关门,因为都去看戏了。
正月初一与除夕截然不同。这一天,大人们都在家中看看电视什么的,只有孩童偶尔去找朋友一起玩。
元宵到临,有一个高潮到了,许多的人都蜂拥而至、三五成群到自己的亲戚家拜年,孩童子都应接不暇,嘴里不停说着“新年快乐”等吉言,然后不停收着红包,到下午时会有舞狮不断进入一户户人家,舞狮代表吉祥,意味福气来了,大家都十分乐意它们进入自己家中。
一眨眼,新年就要过去了。在正月十七过去,家乡的新年也就算过去了。学生们该去上学,大人们又去照常工作了。虽然新年过去了,但孩童还会放放鞭炮,还有零零散散的客人前来做客,大家都不舍得新年过去。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7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屋外传来了爆竹的声音,正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过年了,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定南有许多的风俗,我觉得最开心的那还是贴对联了。
走出房间,看见了桌子上的对联。于是,我对爷爷说:“爷爷,这个对联现在贴吗?”“对呀,过来一起贴。”我开心地应道:“行呀!”我与爷爷拿了一把剪刀,一卷胶布,一把椅子。我们先把门的两边贴好对联,我对爷爷说:“爷爷,你往左一点,别往太过,再往右一点……不,往左……往上一点,好,就这个位置,很好。”贴好两边,贴门的.上面,贴好后,有一只金鱼蹦了起来,我压了压,压了怎么又起来了?
爷爷对我说来贴阳台门,我对爷爷说:“要不我来帮您贴吧?”爷爷对我说:“你居然嫌弃我贴的慢,你来。”贴了之后我才觉得贴对联真的好累,头一直抬着,可真累呀!早知道我就让爷爷来完成这下面几个了。我们又开始比划了起来,我们吵呀吵呀!终于把对联都贴好啦!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个意思是,天刚亮起,家家户户都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迎接新年。
我们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在新的一年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加油!
愿我们家在新的一年里,幸福美满,万事如意,四季平安、快乐。大人们工作顺利,小孩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8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端午节在中国历史上,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端午节有着许多习俗,比如: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草……
在我的印象中,以往的端午节,都会吃粽子、插艾草。
在端午节前一天,奶奶会先到街上去买糯米、猪肉、粽叶、大枣……先将猪肉用酱油和盐腌制好,再煮熟,再将糯米进行同步操作,之后,奶奶用漏斗把糯米和猪肉块放进去,然后加上一颗大枣,把粽子用丝线缠绕,放入水中小火煮一夜,再向艾草插入门前,在我很小的时候是听奶奶说这样可以避邪,防止鬼怪入侵,也能让插艾草的这家人百毒不侵,我听了觉得很新奇。
端午节到了,还在床上的我就能闻到楼下的粽子的阵阵清香,我赶忙洗漱完走到楼下,大锅上热气腾腾,白烟袅袅,绿油油的粽子映入我的眼帘,使得我不得不大口称赞,我急忙拨开粽叶,软软的`糯米便透了出来,咬的第一口我便吃到了肉,肉旁边的糯米十分鲜甜,我终于意识到了,肉旁边的糯米就是这个粽子的好吃的所在,这糯米进入了我的味蕾,慢慢的滑入了食道……
我细细品尝着这一口,仿佛回味到屈原所在的战乱时期,想到了那个时候的人们一点粮食都吃不到的样子,这粽子的味道好像有点凄惨而悲凉,我又想到赵国战败,屈原那痛苦的样子,我不禁感到惋惜。
今天我们的一切都来之不易,请大家珍惜现在的时光。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9
中秋节就只仅限于吃月饼和赏月吗?我想并不是这样,今天我就来介绍一下我老家的奇特风俗——烧塔。
烧塔这个风俗习惯早在元朝时就有了。相传在元朝末年,蒙古贵族采取种族歧视,对汉族人非常刻薄,还经常把汉族人送来的马匹和金银全没收了。这就引起了汉人的不满,但蒙古贵族觉得还不够,就把五户人家分给一个蒙古贵族管制。蒙古人还做贼心虚,只允许五户人家共用一把菜刀。这就让汉族公民们感到非常气愤,于是就秘密地把八月十五起义的消息传给了其他公民,其他公民们纷纷表示同意,有人还建议用烧塔为号。虽然这次起义并不成功,但烧塔这个习俗却流传至今。
在烧塔前先搭塔,塔是由石头、瓦片、木头等物品搭建而成的。搭建烧塔是有讲究的:一是需要注意合理的架构,以免塔会倒下来。瓦塔累砌也是有讲究,大瓦塔的塔基要用红砖条和灰砖条砌,然后按品字形的格局构建。为了使塔身通风透气和造型美观,大的瓦塔常常是两片瓦片合在一起按品字形架放。塔下留出两个门,一个用于投放燃料,另一个用来则掏木灰。塔的上端留出空口,供吐火舌、火炯之用。砌建瓦塔的地方大都在旷埕与广场上。
在八月十五那天,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搭建烧塔。在那一天,人们起得早早的',为的是道路边或到老房屋上捡瓦片。我看着勤劳的人们起的那么早,我也跟随着他们一起起来。他们有的弯着腰在地上早树枝,有的爬上房屋去找瓦片,还有的去坍塌了的老房子上找红砖条和灰砖条。
我饶有兴趣地跟在爸爸后面,左顾右盼,爸爸冲我笑了笑然后对我道:“是不是看着眼馋啦,走,咋们自己去找材料!”我大叫几声:“万岁,万岁!”就跟着爸爸到林子里去捡树枝和瓦片了。准备这些东西为的是晚上烧塔用的。我和爸爸越走越深,材料也是越捡越多。我兴奋不已,时不时高呼几声:“呜呼,呜呼!”捡完以后我就回去睡午觉了,但我却听见了悦耳的歌声,我奇怪地从床上跳下来,好奇地探出头咋一看:原来人群从林子里回来了!他们一边走一边大声唱着歌:“捡完喽,回家喽!”人们就在这欢快的气氛里度过了一上午。到了下午,我睡过午觉跳下床对老爸道:“爸,现在我们要干什么呀”“我们要搭塔啦!”爸爸对我说。我大步流星地跑出去说:“那我们就开始搭塔吧!”
到了晚上,人们将自己下午搭建的烧塔搬出来,又将上午捡的树枝拿过来围观的人群见了先是欢呼再是鼓掌搞得像是迎接主席一样!又过了一会儿人们就将木头投放到烧塔里,然后高呼:“一、二、三、放!”霎时间烧塔的底层瓦片就已经烧的火红了!火花伴随着风烧的越来越高,越来越猛!霎时间,火光冲天,仿佛一朵怒放的红杏!围观的群众激动不已,有的高呼“壮观!”,有的高举手机拍照,还有的踮起脚尖想看得更清楚。
不一会儿烧塔里的火渐渐熄灭,人们的心也从激动变为不舍。临走前人们还向烧塔投去不舍的一瞥,然后才恋恋不舍地走回家睡觉。我跟在爸爸的身后,回望着那已被火花烧的只剩下木灰的烧塔,心里以有些不舍。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就对我说:“来年我们再来看,可能比这个更漂亮,更精致呢!”火红的火在人们的梦里燃烧,他们会永远记住这壮观的一幕!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10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热闹团圆的元宵节,当然少不了主角之———汤圆啦!一颗颗圆滚滚、胖乎乎的汤圆,在家家户户的热锅中翻腾着,恰如一群白天鹅在水中优雅地畅游着,舞蹈着。煮熟后,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小汤圆,轻咬一口,满满的豆沙从中流出。咬在嘴里软软糯糯的,QQ弹弹,富有嚼劲!
当然我最喜欢的风俗是闹花灯。花灯,它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物质上的快乐,还带来了精神上的兴奋。之前我特别好奇,为什么元宵节要闹花灯呢?妈妈告诉我: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人们便组织起来打,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意外地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便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将人畜和财物通通烧光。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让百姓无辜受难,便冒着生命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件事告诉了人们。众人听后,吓得不知如何是好。当时,有个老人想出个法子:“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在门前挂起红灯,燃放爆竹、烟火。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大家听了都点头称好,便分头准备。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晚上,天兵往凡界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火光,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就禀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天帝听后,心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和财产。为感激天帝之女的善心,为纪念这个事件,从此每年的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家家户户都要张灯结彩,点烟火,放爆竹,来祈求安宁幸福。
大街上车水马龙,张灯结彩,各式各样的花灯使人目不暇接!与其说这是花灯会,还不如说是赏花会。一朵朵盛开的金莲花围绕在我四周,牵牛花似五十六个民族一样友好的连接在一起;一串串杜鹃花如同国旗一般,红艳艳的;但最经典的',莫属经典的红灯笼啦!再加上那金黄的流苏,好像是来赴约的大户小姐。猜灯谜的人也多。你看这盏灯上写着”圆溜溜的大眼睛,睡觉睁着眼,吃鱼食。——打一水声动物”谜底肯定是金鱼了!金鱼灯笼有着黑溜溜的眼睛,肥肥的身体,金灿灿的,可爱极了,真是既简单又栩栩如生啊!
眼花缭乱、目不转睛……
时代在不停的变化,但家乡的风俗是优良的传统,它一如既往,韵味长存!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11
不同地方的人,不同的乡音,不同地方的生活,不同的习俗。今天,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家乡——东北的风俗习惯。
都说“北方人爱吃饺子”,东北自然也不例外。常常吃着美味可口的水饺,但你可知这一块小小的水饺,包起来可是费工夫呢。
包饺子,首先要把面揉好。我对这个可是不在行,要么就是水放得太多,或者就是面粉撒得太多。即便你误打误撞和好面了,粘在你手上的湿面、洒在你衣服上的面粉和卡在你头发上的小面块儿也足够你清理二十分钟。
下面就到了一个饺子的“精髓”——饺子馅儿。听奶奶说,饺子有韭菜鸡蛋馅儿的,胡萝卜羊肉馅儿的,青椒牛肉馅儿的……不同的味道,各有其特色与美味,而我今天,要为大家介绍一个“猪肉大葱”馅儿。
首先,我先将猪肉剁碎,这可是需要很大的'力气和功夫;家门口的那些饭店里的“剁馅儿师傅”如何拾掇得又快又细腻,真不知道人家是熟能生巧还是有什么独家秘诀呢?
剁好了馅儿,接下来就是拌饺子馅儿。先将葱花和蒜沫撒进肉馅中,再用筷子顺时针迅速搅拌,在搅拌的同时,还要相继倒入用葱、姜、蒜炒好的油和鲜酱油,盐也不得不谨慎地洒入。实不相瞒,我在进行这项程序时,拿筷子搅馅儿的右手手腕又酸又胀,用来填料的左手更不争气了,不是一会儿抖一下,放多了,就是一会儿抽搐了一秒,搁少了;良久,终于闻到了一股独特的香味——虽不像玫瑰花香那般甜蜜,也不像古龙尼香水那般玄妙,但这香味是独一无二的,在其他地方根本不可能闻到。但在这里,就万万不可“以味取馅”了,你若是现在就情不自禁地尝了一口,恐怕就只剩满嘴的咸油了呢!
进行到了这个地步,那就“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啦!包饺子呵,可是项技术活儿,得先把皮儿擀好,再论其他。
擀皮儿时,要先把面板上扬一些面粉,这是为了防止揪好的面团被擀时粘到面板上。先用手按压得扁一些,再用两根手指轻轻捏着,用擀面杖一边擀,还要一边捏它转圈。我第一次擀时,左手总是要打不过来弯儿,所以我擀出的皮不是太厚,就是太薄,甚至有时还擀出了心形、三角形和许多不规则图形,真可谓“惨不忍睹”。
下面,迎来了最令人激动的环节——包饺子!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手指微弯,将饺子皮儿铺在掌心上,舀一些馅儿放在上面,再封了口儿,轻轻卷一下……呀,又露馅儿啦!唉,真是不熟根本不会生巧,从此我再也不敢小瞧饭馆里的厨子了,真不知道他们是下了多少功夫,才可以包得那样无瑕!
“咕噜噜……”水灵灵的大饺子出锅了!关于饺子的说法也有很多,饺子象征金元宝、冬至吃饺子耳朵不会被冻掉……虽然传说故事千奇百怪,但饺子也是我国传统的美食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包饺子学下去,也算是传承文化了。
这不仅是一盘盘香喷喷的饺子,更是千家万户浓浓的团圆之情。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12
金黄金黄的外皮,猪肉糜剁成馅儿,包成一个弯弯的半月型――哈哈,大家应该都猜到了吧?这就是我们家乡上海的美食――蛋饺。
说到蛋饺,不得不提到它的起源。上海吃蛋饺的传统由来已久,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张爱玲就在小说[半生缘]里提到过:“饺子蛋饺都是元宝。”到了大年三十,上海人年夜饭的最后一道重头菜,都会是“全家福”,“全家福”可以是暖锅,也可以是砂锅,一般以高汤打底。讲究的,再加上几只虾,进一步调出鲜味儿。食材很丰富,但唯一不能缺少的`就是这个蛋饺了。
做蛋饺的过程非常难!所以外婆和妈妈经常连夜一起做蛋饺。做蛋饺呢,要先用一小块肥膘或者猪油在圆勺里转一圈,以免粘住勺底(上海话,叫做“?底”)。然后倒入一勺打好的蛋液,再将勺子逆时针轻轻转上一圈,使蛋液均匀铺满整个勺子,成为一张圆形的蛋皮。蛋皮一定要厚薄均匀,这是最考验手艺的时刻。之后在蛋皮中放入一小团事先调制好加入葱花的肉馅儿。等到边上的蛋液刚刚凝固,立即用筷子尖儿小心地挑起来一边的蛋皮,慢慢地把圆形蛋皮一折为二,让两面合拢完全包盖住肉馅。最后在蛋皮周边,略微压那么两下,封口――一个半圆形的蛋饺就大功告成了!
因为蛋饺的形状像元宝的样子,而且颜色金黄,所以有招财进宝的寓意,而且,外婆和妈妈对蛋饺也有一番别样的回忆。
对他们来说,蛋饺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家人相聚在一起吃“全家福”的幸福感。妈妈虽然此刻很瘦,但她小时候也是一个十足的“小馋猫”。在她外公外婆做蛋饺的时候,经常期盼做出失败的蛋皮,这样妈妈就可以把做坏了的蛋皮一个个吃掉,那叫一个嗲啊!
可此刻,蛋饺早已在市场上非常普遍。有新奇现做的,也有速冻的,想什么时候吃就可以什么时候吃。可却缺少了一点什么……大概是那么一点过去的味道和快乐吧?所以我也要学会做蛋饺,以后在过年的时候也能亲手为家人亲手制作这份美味,和家人一起分享这种快乐,更是补上这一点属于过去的回忆。
小小的蛋饺,也是我们上海的老味道!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13
“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贺大家新年好……”新年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春节我老家——潮汕有很多节俗以及活动,特别有趣。
回老家虽然坐了四小时的车,晕死人了,但我一下车,就闻到一股不一般的年味儿,让我晕意全无。原来我奶奶和爷爷在烧纸,形状各式各样,金元宝、纸钱等,我听大人说这是烧给天上神仙的,真神奇。再看看屋内,桌上摆着卤鹅、猪肉、鱿鱼干来拜天上的神仙。我知道其实晚上才最好玩。
终于到了晚上了,我们开始吃年夜饭,大鱼大肉,山珍海味,都上来,我愿称之为“满汉全席”。
随着十点钟声敲响,我听到锣鼓喇叭齐响,那声音如雷贯耳,原来是游行队伍来了,他们是抬老爷的,老爷就是天上的神,詹厝村的人都很迷信老爷,我们是很激动,特别是年纪小的.孩子,提着灯笼就跟着队伍走,我也是。我发现大人的灯笼都十分古典,我们小孩的灯笼就不一样,有老虎的,蝴蝶的,蜈蚣的,五颜六色,造型各异,看着活泼有趣。我用灯笼照着旁边的人的脸,大家的脸都洋溢着笑脸,谈着一年的收获和趣事。我们小孩互送糖果,大人还送我们红包。红红火火的游戏队伍,犹如一条火龙。我在龙头的位置,看到龙头的人都拿一面锦旗。旗子上绣着一对龙凤,代表祥瑞、吉祥。锦旗上面还绣着一些吉祥祝福的话,那是大家对新一年的祈盼和期望。突然人群中小孩们开始骚动,原来是老爷来了。这眉毛、嘴巴,真带点神仙的气。一大群人跟在后面,人山人海,鞭炮声、锣鼓声、人群的喧闹声响彻云霄,顿时整个村子灯火通明。我们沿着村子最外围的道路转了一圈回到村子的祠堂。老爷们在祠堂前刚威武坐定,大家就开始上香拜老爷了。我们都要上前,跪在地上的垫子,向老爷许愿,报平安。走之前我发现祠堂大门上倒着贴的福字和两个门神,我问大人:“这么粗心,为什么把福贴倒了呢?”大人们解释说:“其实不然,福倒了的意思是福‘到’了。”至于门神,一定是神将秦琼和尉迟恭了,他们两位可以驱走不好的事情和妖魔鬼怪。
到了深夜,邻居还在放鞭炮,整个村子都能听见。大家就开始接二连三地放鞭炮,这种盛大的场面让人常常睡不着,可能你想进入梦乡,一个鞭炮就能把你吓醒。但是如果没有鞭炮声,这年味就淡了不少,你说是吗?
这就是我老家潮汕的过年风俗,虽然有些迷信,不过非常热闹,让人开心。如果你想来潮汕,热情好客的潮汕人欢迎您的到来!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14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俗。”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节日风俗和多姿多彩的风俗习惯。我们可以不断地从中感受到和吸收到民俗文化中的智慧和营养,从而受益匪浅,了解颇有深刻。
八月十五中秋节是一个鲜为人知的节日,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三秋之中。这一天天上的圆月分外明亮,特别大特别圆,所以这一天象征着家好月圆人团圆的美好日子。说起中秋的来源,坊间一直流传着多个不同的神话和传说。其中嫦娥奔月就是家喻户晓的,最具代表性的关于月亮的故事。话说以前天上有十个太阳,把大地照得寸草不生,人们的生活苦不堪言,叫苦连天。有一个叫后羿的勇士,箭法奇准,他体恤民情,挺身而出决心要拯救苍生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让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拯救了万代苍生。后羿的妻子嫦娥是个绝代美人,夫妻俩十分恩爱,有一次后羿向王母讨得了灵药,一吃就能立即升天成为神仙,但他舍不得妻子只好保存着灵药,一天后羿去打猎,之身嫦娥一个人在家,一个心术不正的下人起了坏心,企图夺取灵药,嫦娥没办法只好当机立断吃下灵药,突然间立刻飞奔到了月宫,从此开始了寂寞的生活。后羿回来后件大事不妙悲痛欲绝,仰望天空长叹见月亮上的人就使自己思念的妻子。于是他将妻子最爱吃的饼摆在院子里,许多人见了纷纷效仿于此来祈求平安、健康,久而久之代代相传就形成了今天的中秋节。
“嫦娥奔月”真是一个美丽的神话,我的`家乡壮族人过中秋节的习俗更具特色。首先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团圆饭,饭菜特别的丰盛仅次于春节。饭后将月饼供奉给祖先,孝敬祖先,希望祖先保佑一家人团团圆圆、健康快乐。祭拜完祖先接下来精彩的时刻即将到来,把圆圆的大月饼切成每人一份,预示着一家人永远团圆,缺一不可。一边吃月饼一边悠哉悠哉的赏月,听着老人讲述关于月亮的趣事,还举行成语接龙或讲谜语,猜对了就奖赏月饼,在皎洁的月光下,欢声笑语下吃着香甜的月饼,真是人生一大乐事,令人流连忘返。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来自全归各地的朋友们,我们虽不曾相识,但在这美好的中秋之夜我们能普天同庆,伴着一样的圆月,共同在月亮下,共同交心,望着圆月,陷入沉思,是它牵引着我们的思绪,进入畅想……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15
元宵时,在我们那总能看到家家户户都挂着美丽炫彩的灯,各式各样的,而在农历正月十五日的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诛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
我最喜欢元宵节的夜晚,那让人激动、兴奋的场景,使我念念不忘……
元宵节那天晚上,灯火通明,抬头望去,不仅能看到皎洁的月亮,还有那一排排挂着的炫丽的彩灯。那天我和妈妈走在街上,我笑着对妈妈说:“妈妈看那边有好多漂亮的灯呀!”,我蹦蹦跳跳跑了过去,好多呀!挂着的有宫灯、马灯、……。有些灯上贴有丰富有趣图案的纸特别引人注目,这些灯不仅街上有,房屋的两边和树上都挂满了,在灯光的照耀下,树的魅力无限绽放了出来,每个灯都别出心裁,在风中飘荡着,灯中图案仿佛活了起来,更加动人,城市也变得更加亮丽,色彩斑澜,城市也更热闹,人越来越多起来。
不久我发现有一家卖花灯,朝着那边店,快步跑了过去,哇!这里有各种各样的花灯;我向妈妈挥了挥手喊到:“妈妈,你看这边这也有花灯”,我能买一个吗?妈妈点了点头,卖花灯老板说还可以免费让我自己动手做一个,真好呀!我马上动手,按照做灯的步骤,一步一步地做了起来,慢慢地一个粉嫩的荷花形灯就做好了,还在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和一名关于元宵节的'诗句,大家都夸我心灵手巧。我把那盏花灯挂在树上,增添了一份色彩,大家都目光注视着我,让我感到满意又自豪,望着那盏灯,美丽的灯光悄悄地印照进我的心里……
在元宵节时,也会吃元宵,元宵是由糯米制作而成的,有花生、芝麻、山楂的等等,在吃时加点白糖,口感会更加香甜,是小孩子们最喜欢的美食,吃元宵象征团团圆圆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寄托。
街上还有卖花炮、猜灯谜和卖元宵等,到处张灯结彩。大约晚上八点的时候,人们就会放花炮来庆祝,到处炮声如雷,天空也变得炫丽多彩。
每一盏在元宵节上的灯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些花灯也成为我心里最夺彩的一颗星,让我的生活更加明亮,更加丰富多彩。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的风俗作文优秀04-27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10-05
(优秀)家乡的风俗作文07-04
(优秀)家乡的风俗作文07-31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03-19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02-25
[优秀]家乡的风俗作文08-09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优秀04-29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精华)01-03
家乡的风俗作文优秀(集合)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