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年糕作文

时间:2024-02-07 18:21:00 专题作文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优]打年糕作文11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打年糕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优]打年糕作文11篇

打年糕作文1

  过年了,大家都喜气洋洋的,家家门上都贴上了"福"字,贴上了对联.我们大家都急匆匆地排着队去打年糕.刚进门,一阵喧闹地声音进入了我的耳朵中,原来呀,是师傅们在敲打年糕呀,人虽少,只有两三个人,可热闹地气氛一直飘浮在我的眼前,走到灶头旁能感受到那温暖,那是年糕正在蒸了.我们的米粉已经准备做年糕了.

  第一步是揉,这揉的程度不能太大,大了便成了面团,而要小一些,轻轻地将米粉分成一个个像像皮悄那般大小才行.开始了,两位婆婆先将米粉放入盆中,一边用手揉,一边加水.这米粉十分细腻,用手触摸一下仿佛是轻柔、滑嫩的水。过了5分钟,米粉己大部分成为小球状了。我拿了一颗,用水捏了一下,发现这小米粉一点也不团结,仿佛一粒粒米粉都结了仇似的。

  第二步是蒸。蒸是先将米粉倒放木桶中,接着点起火,等待着它熟了。开始蒸了,火一直燃烧着。过了十几分钟,一位爷爷将一些又一些的米粉放木桶中,烧火的公公婆婆一直不停地拆柴。在后来的.十几分钟之间,大家都各忙各地。不久,又有许多人家来打年糕了。

  第三步是打。打是由两个师傅轮换着用一个重10千克的木捶朝石缸中的年糕打去。刚倒出的年糕一点也不团结,一粒粒都分着,开打了,其中一位强壮的师傅拿着捶子使出了吃奶的劲打,在打的时候,这调皮的小年糕经过了那么久,便不安分起来了,想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也要去欣赏一下外面的世界。可它们的坏脾气没改,依旧那样不团结一心,纷纷扬扬地往外跳。经过了5分钟的敲打后,年糕焕然一新,团结了起来,紧紧拥抱在一起,从仇人变成了朋友,从仇恨转化成友谊。在打的过程中,我们将他们捶的数一一记下来。叔叔阿姨们笑哈哈地对我说:“小朋友,现在你成我们的监督员了!”

  第四步是整形,切割,两位师傅用力将年糕用布抬起来放在桌上,用手搓揉,形成一条好像蛇的年糕,身上滑溜溜的。然后,他们用一条线来切割年糕,将切好的年糕装上车运回家。

  我拿了一小块年糕粘上糖放入嘴里,十分有嚼劲,十分地柔软,吃完后,依旧回味这味道.

打年糕作文2

  春节是中国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在春节的民俗中,有“二十八、打年糕”的习俗。今年在湖南农村,我第一次看到手工打年糕,亲身体验了一把充满浓浓乡情的年味。

  听外公说打年糕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技术。光米的选择就是大学问,打年糕的米不能全是糯米,全是糯米蒸不好,一般是糯米和粳米按一定的比例掺和着。接下来就是淘米,淘米也非常讲究,既要把米淘洗干净,又不能让米含水过高,这就需要经验了。等到米的水沥干,就可以开始磨粉了。

  农村里面的石磨盘用来磨粉是最好的了。外公先把米放在磨盘上,套上磨芯子,均匀的用力,一遍遍地把米磨成细粉,再用筛子筛选,如此重复,不一会儿一盆白白的米粉就磨好了。

  等外公把粉磨好,外婆也已经把灶准备好了。只见灶上放着一口大铁锅,灶底下烧的是柴火,锅里放满了水,锅上架着一只大木蒸桶,粉已经均匀的铺在桶底的蒸架上。烧火的柴是松木,烧起来噼噼啪啪的响,像极了鞭炮。不一会儿,蒸汽就弥漫在整个厨房里了,一时间松木的.气味夹杂着米粉的香味,馋的我口水都下来了……

  外婆把粉蒸熟的时候,外公刚把石捣臼洗干净。这个石捣臼是用一整块的石头凿成的,像一只超级大的石碗。蒸好的粉放在臼中间,打年糕一般是两个人一组,一个人负责用木锤子打年糕,另外一个负责为年糕翻身,并且要时不时给石捣臼和年糕加点开水,防止粘在一起。

  打年糕是力气活,而且要配合的相当默契。打年糕的人会边打边喊着号子,一来是喊着号子给自己加油鼓劲,二来在强烈节奏感中体现着一种仪式感。打年糕的时候会吸引来很多很多人围观,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言语中充满着对年糕的赞美。更有几个像我一样大小的小孩子,时不时的在人前穿梭,索要着一块刚刚打好的年糕,瞧着他们吃着热腾腾的年糕开心的模样,我也忍不住上前去要了一块,立马放在嘴里咬一口,真香啊。

  不一会儿,人群中传来一阵欢呼,一大块年糕就打好了。外公麻利的在年糕上印上了一个红红的“福”字。外婆把年糕一块块切开,分给大家,后来我才知道这是村里的习俗,凡是谁家打年糕,第一尊年糕要和大家一起分享。

  年糕年糕,寓意着年年登高。这小小的年糕寄托了大家对美好生活的期望,我希望年糕一年年的甜下去,日子一年年的美下去。

打年糕作文3

  “吃年糕了!”爸爸一声令下,我们全家人围坐在桌子旁一起吃年糕。爷爷夹起一块年糕,放入嘴里说:“好久没有吃过这样的年糕了,嗯,有我们当时自己做的味道!”

  爷爷边嚼边向我们讲起了年轻时自己打年糕的欢快场面。

  做年糕可是需要准备很多东西的呢。首先把100斤晚米和10斤糯米拌到一起,浸上个天,然后把浸泡过的米淘洗干净并沥干。

  做年糕的当天,是最最最欢乐的一天。邻居的大人小孩都会聚在那户做年糕的人家里,欢声笑语充满了整座房子。那些经验丰富的大人把准备好的米放到石磨上,开始水磨。磨好后,用一块布把湿面粉包起来,用大石头等重物压在上面,把水份挤压出来。压干后的面料成了面团,人们还得把它一点点地揉开,再变成粉状。最后把这些粉放在蒸笼上蒸个分钟,这时粉又变成了面团,用手捏一下,又粘又有韧性,有几个迫不及待地小孩子会偷偷摘下一小团放入嘴,只见他们“哇哇”跳脚直叫,真是性急吃不了热豆腐啊,引得大人们哄笑起来。

  大人们把下了蒸笼的面团放入大石臼里,一人用大木锤敲打面团,在木锤举起的`空档,另一人则连忙用手把面团往中间一推,一起一落,配合得异常默契。妇女孩子们或站或坐,聊着笑着。

  大人们喊着“嗨哟嗨哟”的口号,大伙也被感染了,一起喊起来。这样一直要敲打20分钟左右,,直到面团变得非常粘并且有劲道。敲打完后的面团放到了桌上,一人趁热把面团搓成一长条,再一小团一小团地摘下来,这时大伙一齐动手,用自制的木印板一压,就做成了最常见的年糕。小孩子们就像玩橡皮泥一样,捏着自己喜欢的各种模样。瞧,那条大鲤鱼,活灵活现的,似要跃龙门。“年年有余”更是朴实的劳动人民对来年的莫大希望。还有那些鸡,鸭等造型,在祝福的时候可能派上大用场。这时候孩子们不用再担心被烫着,也顾不得再做什么造型了,揪一点下来就往嘴里送。有些大人也没能忍住,边吃边做,好不热闹。

  爷爷回味着儿时的味道,我们也好像回到了过去,加入到其中,幸福,满足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打年糕作文4

  一提起过年,我就高兴,这不只是因为可以得到压岁钱,我因为还可以吃到香而韧的年糕。

  年糕虽然不是我最爱吃的食物,但是我也很喜欢吃年糕——因为它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儿……吃年糕有很多种方法,不同的吃却带来了同样的滋味。

  鱼肉可以蘸着吃出大海的味道,鸡鸭肉可以蘸着吃出谷子的味道,白萝卜可以蘸着吃出绿叶的味道,而年糕蘸着吃却有一番风味哦!

  先在那桌子上摆了两个碟子——一碟红糖,一碟白糖然后在那洁白的瓷碗中夹出赛白玉般的年糕——那年糕闪着白光,光滑润泽,就像蒙古人民代表友谊的白哈达一样。我轻轻夹着它,就好像夹着一块稀世宝玉似的,异常的珍贵。

  蒸过的年糕好像没什么香味,但要是仔细闻,就会发现它有一股淡淡的清香——这香没有栀子花香那么浓烈,没有茉莉花香那么淡雅,更没有夜来香那么沁人心脾,但它却有一种纯纯的香,在空气中飘荡,飘荡……看着这年糕,怎不使人垂涎三尺呢?但谁又是年糕最好的搭档呢,是似天边红霞的红糖,还是赛腊月冬雪的白糖——我左右为难。最后我还是选择了红糖。我将年糕放在红糖堆里翻滚,就像一个野孩子开心的在泥堆里翻跟斗,又像一头白似雪的猪仔在享受天然的泥浴。一件奢华的裘皮大衣将年糕包裹的严严实实的,打扮得十分阔绰的“年糕夫人”搭上了飞往人体王国的飞机,去人体旅游喽!一进口,年糕的味儿就释放出来了:香、甜、淡这三个小精灵全力以赴的满足各种味蕾的要求。我拼命地嚼着这韧度极好的年糕,牙齿似乎都要咬地快松掉了一般。嚼着嚼着,顺着清香,我突然间想起了往事……

  那时我们还只是个四年级的学生,全班组织去旅游。旅游时大都是爬山,等到爬上山,人已经“焉”了,但一听导游说要举行捣年糕这活动,个个都精神抖擞。他们争先恐后的拿起捣年糕的器具,分成几个小组在一起比赛。我们卖力的干哪!“嗨哟,嗨哟!”的`声响如同火山爆发的声浪,劳动后我们就发出欢悦的笑声——嘴里吃那热乎乎的年糕,心里就暖暖的。

  秋天来了,冬天还会远吗?新年也快来了,空气中又会融入一种淡淡的年糕味儿,从家家户户的窗户中飘出来,一直飘一直飘,带来浓浓的,淡淡的清香,醉了我们,也醉了这壮丽的山河。

打年糕作文5

  一对用黄槿木做成的槌,一个用青石凿成的槽,两个用竹蔑编织的匾,一群乡下男女老少……一切都是原生态的,这就是乡下打年糕的场景。

  腊月廿四,在老家尧坊,我正好赶上了打年糕。

  年糕的原料是糯米,这种糯米是用草木灰过滤出来的水浸泡过的,呈金黄色,蒸熟后灿若黄金,芳香扑鼻。我进厨房时,母亲已经把糯米蒸熟了。母亲蒸米的蒸笼是木制的,自打我懂事起就知道有这个蒸笼,它曾经给我蒸过许多美食,现在一看见它又唤起了我的美好的回忆。

  打年糕总是相对固定在某户人家,一来石槽沉重,有二百来斤,扛来扛去不方便;二来打年糕断年糕是个“劳动密集型”工作,不是两三个人能够完成得了的。往年打年糕总是落脚在我家, 今年打年糕落脚在邻居家,父亲把蒸好的糯米搬到邻居家,我也兴冲冲地跟了去。一见面,邻里乡亲纷纷跟我打招呼,非常欢迎我加入他们的队伍,屋子里更加热闹起来。

  既然入了伍,我该干什么呢?断年糕(就是把大块的年糕搓揉成一个一个的`圆圆的小年糕)粘手,要是沾油又腻腻的,我可受不了。调年糕太烫,也不是我辈能胜任的。那就打年糕吧。乡亲们见我接过槌子,不无担心地议论,天天坐办公室的人,有力气打得起吗?他们的担心不无道理:一个槌子重三四十斤,高高地举过头顶,挥手而下,“咚”地一声打在石槽中,深深地陷进年糕里。年糕粘稠得很,要拔出槌子可比举起槌子还艰难。如此周而复始,不停地举起落下,拔出举起,没有充足的气力,根本不要尝试。

  然而乡亲们的担心可是多余的。为了打年糕,平时我就注重锻炼呢,拉单杠,举哑铃,玩拉力器,都是我的爱好,上场打年糕自然是胸有成竹了。见我把式不错,大家夸赞不已,似乎对我更亲近了些。见我持续不断地劳作,又夸赞我气力不小,经过一致认定,还把我推上了第二把交椅。在一群长年从事体力劳动的庄稼汉中,我这个书呆子排名第二,可真是一种荣耀呢,呵呵……

  早些年村里有了机器,有人尝试用机器机年糕。但年糕一出来,大家就失望了,这机出来的年糕色泽差,不经煮,一放进祸里就松散,和稀泥似的,既没口感又没味道。打出来的年糕呢,表面柔嫩细腻,光泽烁烁,像金元宝似的。放进锅里煮,越煮越软,软而不散,吃在嘴里,可以拉得老长老长的,甚是有趣。

打年糕作文6

  每到农历十二月下半月,我们老家桐乡乡下,除了购置年货,还必定要打年糕。

  说起年糕,有这样一个传说:

  在春秋战国时,吴王夫差建都苏州之后,整日沉湎酒色,大将伍子胥预感必有后患。因此伍子胥在建苏州城墙时,以糯米制砖,埋在地下。当吴王赐剑逼其自刎前,他对自己的亲人说:“我死后,如果遇到饥荒,可在地下掘地三尺觅食”。伍子胥死后,吴越战火又起,城内没有粮食了,此时又是新年来临,乡亲们想到伍子胥的话,往下掘地,果真有糯米砖。这就是最初的年糕。伍子胥救了全城百姓的命。人们为了纪念伍子胥,从那以后,每年过年时都要做年糕。

  臼打年糕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前一天,人们把糯米浸泡在水中,然后磨成米粉备用;把闲置了一年的石臼、石锤和蒸桶拿出来清洗干净,还要洗干净一块面板……

  打年糕是技术活。首先是上粉。灶上用大锅大火烧水,锅上架一个木制蒸桶 ,蒸桶上尖下圆,底是通的,桶里底部有活动的竹蒸架,盖上蒸布。一人用大碗盛好粉,把粉均匀地撒入桶中,哪里蒸气大往哪里撒。没一会儿,整个屋子便热气腾腾了。慢慢地,粉上到了桶口。等最后一层粉熟了,两个身强力壮又富有经验的男人抬着蒸布,“砰”地一声把熟粉倾倒在石臼里。接下来便是锤粉团了,这得两人配合才能做好。“咚!”一个人抡起石锤砸下去,当石锤抬起来的间隙,另一个人迅速在手上揉点粉,把石臼中的粉团翻一个面,一手在石臼里撒点水,那人刚把手缩回,石锤又砸下来了……两人配合十分默契。锤粉团,翻粉团,这要有经验的人才能干好,石锤不能砸在石臼上,否则石臼会碎掉的。石锤越砸,粉团越黏,渐渐地变成了一个Q弹的大粉团,伸手朝大粉团按下去,如果按下的地方能恢复原样,说明已经锤好了。

  最后一步就是切糕。锤好粉团,两个人把大粉团搬到面板上,把大粉团按扁拍平,抹上蜂蜜水。最后,拿一根铁丝,把大粉团割成一条条年糕,为了增加过节的喜庆气氛,还会拿红颜料点几个红点或写上“喜”字。

  看到我们走过去,爷爷会揪一截给我们吃。放进嘴里,既有蜂蜜的甜味,又有年糕的'清香,甜而不腻,糯而不粘,Q弹Q弹的,回味无穷!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的早餐变成了:糖炒年糕、油炸年糕,烤年糕……

  虽然现在超市里一年四季都有年糕,可在我看来,怎么也比不上我们桐乡乡下的臼打年糕!

打年糕作文7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临近年关,村上每年都会打年糕,特别热闹,吃个年糕头,讨个好彩头!

  临近冬至,奶奶家到处洋溢着一股熟悉的味道,是马上到打年糕的日子了!

  到了冬至,寒风凛冽。我坐着车回到了奶奶家。奶奶早早地在门口等着,当然,来迎接我的不只奶奶一人,还有我儿时的宠物狗咪儿。一进奶奶家的'院子,便能一声瞥到那巨大的石臼和常年放在里头的那根粗大的木锤。

  进了屋子,我异常兴奋,稍作休息,便和奶奶一起着手准备打年糕所需材料;先将清洗干净的糯米磨较细的糯米粉,按一定比例加入水,边加水边搅拌,加的水不能多也不能少,略微多些少些,都会影响年糕的口感。然后不停的揉,和和面是相差无己,待糯米粉变为黏乎乎的一团时,便可进入第三步。将和好的糯米粉团,整个放到锅里,下面添一点柴禾,倒一点水,盖上锅盖,用小火蒸着,五分钟打开一次锅盖,待水全部蒸干亦被糯米粉团吸尽,便是出锅之时。刚蒸好的糯米粉团比方才更黏,好奇的我忍不住用手捏了一点。不想它却调皮的黏在我手上,任凭我如何拔,它就是不下来。没办法,我只好把拉出来的长长的一条丝都挑下来,然后用水洗掉。

  第四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那便是“打”!把糯米粉团放到石臼里,便该爷爷上场了:举起大锤头,用力往糯米粉团上砸,一次又一次,砸了大约五十下,用奶奶将糯米粉团翻个身,然后爷爷接着砸,砸了大约三十次,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跑上前去,让爷爷让我打一次。爷爷笑着说:“好,让你打。要用力打呀!”我接过大木锤,举过头顶,大叫一声:“呵!”使尽全身之力,向石臼里的糯米粉团砸去,然后再举起,再砸下,举起,砸下,举起,砸下……重复了近二十次,直至我筋疲力尽。可惜这二十次中,有七八次都砸在了石臼上,没砸到糯米粉团。看来这打年糕,也是讲究技巧的。我把木锤还给爷爷,在旁边静静地看着。又过了好一会儿,打年糕的“壮举”总算是完成了!

  我乘机拿了一小块,撒些糖,吃起来,味道还不错!美味!

  打年糕,年年高!

打年糕作文8

  春节到了,大家都开始贴春联、写福字、买各种年货……

  我也准备去体验一把过年一般都要吃的东西——年糕。所以,我和爸爸妈妈周末一起去了富阳的龙门古镇,观看打年糕。

  刚下了车子,我就看见有一大群人正围着一张桌子,桌子上的盆子里有很多像白色粉笔灰一样的粉末状物体。我向人一问,才知道这是做年糕的糯米粉。糯米粉被伯伯们从盆子里倒入一个很大的木桶里,然后他们又把桶抬进一口大锅,底下不断地加水蒸,还有伯伯把柴不断添进土炤里,使底下的火始终很旺。经过隔水蒸一阵子之后,糯米粉经过蒸发和伯伯们的不断揉捏,就变成了像橡皮泥一样的大块不规则形状的年糕。

  我们把这块年糕放在一张滑滑的长条桌子上,桌面上铺上纱布,然后一位穿蓝色衣服的伯伯,用一块抹布沾了点水,轻轻地来回擦动桌面,使纱布始终保持湿润,这样年糕就不容易粘到桌子上,可以来回翻动。

  两位伯伯拿来了一根近三米长的竹竿,有碗口粗细,他们分别站在桌子的两侧,然后把竹竿用力地在年糕上来回地压,一下一个长条的印子,等压的中间薄两边厚的'时候,再把两边的往中间垒,继续压,这块年糕被压得像一块白玉一样,让人看着流口水。

  打年糕打年糕,还不如叫做“压年糕”,我原以为打年糕就是拿着锄头或木头墩子在年糕上你敲一下、我敲一下,敲着敲着年糕就会慢慢地成形了。没想到原来是这样压出来的。

  我正想着,轮到我打年糕了,我握着粗粗的竹竿一头,我其他三个小朋友一起打年糕,这架势就像是参加拔河的选手。一开始,我因为力气太小,被别人一直带动着,节奏也不对,后来我掌握了小窍门,就双脚前后站成弓步,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双手分开。手呈拳头形,紧紧地握在那粗粗的竹竿上,然后双脚起跳,像兔子一样,接着顺势把竹竿压在年糕上,双脚轻轻地落地,这样年糕就算被我压了一次。

  然后我又借着竹子的韧性,再次起跳,如此反复,还真是个力气活呢!我都不知道自己跳了多少次,感觉比跳绳还要累,年糕终于压好了,算是大功告成,我也在这个阳光明媚的冬日里被累得满头大汗。

  被压好的年糕拿去被伯伯切成了厚厚的长方体,我拿了一块切好的热乎的年糕尝了一口,有点糯糯的,不粘牙,又有点嚼劲,蘸着红糖真是太好吃了!因为这是我自己压出来的年糕,我不仅觉得甜,还尝到了自己劳动的味道。

打年糕作文9

  随着时间的消逝,延续至今的习俗很多都已不在了,但也有些人为了怀旧重新将先前的习俗重温一遍,“打年糕”的习俗仍在,但也并不常见,父母便商量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重温一次“打年糕”。

  年糕有年高之意,意味着年年高升。我看着父母准备“打年糕”的工具,首先是将未成形的年糕制作好,虽然是未成形的,却也需要十余条工序。先将糯米用水浸几天。把淘净的米挑回,放进一个大木桶,在一口大锅的.沸水里开始蒸,蒸成米饭后,把水份少许沥干。然后倒入石舀內,再准备一个榔头状的东西,就可以开始打年糕了。我握紧檀木榔头,尝试着掂量了下重量,发现比我想象中的要重很多,怪不得能用来捶打年糕。

  到了春节,挂春联,贴倒福等习俗无不体现出这个节日的喜庆和特殊性,然而我一直期待的只有准备已久的“打年糕”,好不容易盼到吃完年夜饭,还没等父母提起,我便直接去将檀木榔头拖了出来,父母也从我脸上掩盖不住的兴奋得知了我的目的,于是期待已久的打年糕开始了。

  我自告奋勇,第一个上前抓住檀木榔头。当用力的时候才想起它的重量,我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局面,只能背水一战。奋力举起,还没举过胸前,便只能放下。我又转头看看父母鼓励的目光,就明白了,破釜沉舟,即使没有前进,也没有退路。于是慢慢举起,感觉到了极限高度之后,微微放下一点,用尽力气猛的举起,举到头顶,然后轻松放下。坚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困难总能迎刃而解的。

  “打年糕”的习俗是因为当时制作年糕需要应运而生的工序,因为有了机器,无需人工,现在已经不怎么能看见“打年糕”了,这也正好说明了我国现代的科技发展速度之快,让我们感到自豪与骄傲。打糕机,洗衣机等机器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最主要的还是享受习俗带给我们的乐趣,同时学到更多,知道更多。

  欢乐的氛围依然笼罩着我们,在进入梦乡的同时也会明白:这一年已经过去,新的一年便是新的开始,“打年糕”的习俗既给这一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又给了新的一年完美的开头。

  哦,打年糕!

打年糕作文10

  打年糕是我们桐乡的一个传统习俗,听爸爸说,过了腊月二十,在过年之前,家家户户都要打年糕,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现在有很多人家都偷懒了,直接到街上买年糕过年。但我们家还是喜欢自己打年糕。

  在打年糕之前,我们要先做好准备工作。奶奶很早就买好了糯米,将糯米在水里浸泡一段时间后,就拿去加工成糯米粉。

  到了约好要打年糕的那一天,我们家、三爷爷家、五爷爷家三家人就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忙活起来。摆放好一个铁灶台,上面放一个大镬子,里面倒满水,镬子上放上一个蒸笼,蒸笼里垫一块纱布,把准备好的糯米粉均匀地在纱布上铺上一层,盖上蒸笼。爷爷在灶里烧起火来,把火烧得旺旺的,直到把蒸笼里的糯米粉蒸熟。

  过了一会,奶奶说:“时间差不多了,该熟了。”爷爷站起身来,把蒸笼掀开,哇,只见一团热气冲天而起,糯米粉的香气也随着热气弥漫开来。爷爷用筷子在糯米粉里插两下,点点头说:“行了。”说完,爷爷就双手揪起纱布的四角,把糯米粉裹住拎起来,拎到早就摆放好的木板上。

  奶奶开始指挥爸爸打年糕。奶奶说,以前都是她打的,现在她年纪大了,打不动了,就让爸爸继承这项工作。我们这里打年糕也不用工具的,爸爸用双手把糯米粉揉在一起,反复地揉按,挤压,拍打,慢慢地把原来松散的糯米粉揉成了软软的、韧韧的、很有弹性的一团。然后,他再把这一团揉好的糯米粉压扁,拉长,一块年糕就做好了。

  年糕白白的、香香的,很可爱的样子。我们把做好的年糕放进铺在地上的匾里。然后我和弟弟用筷子蘸了红色的`颜料,在年糕上面点几朵梅花。白白的年糕,鲜红的梅花,看起来更漂亮了。

  外面北风呼呼,很冷,但是屋里热气腾腾,几家人聚在一起,欢声笑语不断,热热闹闹的,一点都不觉得冷。爸爸说:“这就是过年的味道。”

  我们把所有的年糕打好之后,剩下的一点糯米粉就搓成小圆子,放水里一煮,大家蘸着白糖吃了。那味道也很不错哦!

  听说北方过年要包饺子吃,我们这里没有这个习俗,我们就是吃年糕。打好的年糕浸在水缸里,可以放很久,过年的时候,祭祀要用。过完年,我们慢慢吃,可以一直吃到元宵节之后呢。

打年糕作文11

  听妈妈描述过她小时候打年糕、吃年糕的传统,我一直想体验一下。

  这天,我和爸爸妈妈去文溪坞玩。那里的房子都是白墙黑瓦,有着古色古香的味道,周围还有清澈的河流环绕,特别幽静。弄堂上方挂满鲜艳的红灯笼,家家户户门口贴上了春联,特别有过年的气氛。

  走着走着,一个场景吸引了我,一个木头做成的槌子,一个青石凿成的臼,两个竹篾编织的匾,一群乡下男女老少……一切都是原生态的。妈妈告诉我,这就是打年糕的场景。我们围在旁边饶有兴致地看了起来。

  妈妈说打年糕必不可少的就是年糕粉,要先将糯米浸水晒干后碾成粉,然后加水放进蒸笼蒸。我走近看,只见房间里冒着热腾腾的雾气,几个蒸笼放在灶上。后面的火正烧得旺,把烧火人的脸映得通红。

  蒸完糯米粉,叔叔们把米粉放进石臼里,一个强壮的叔叔双手握住槌子捣年糕,一下一下,我感觉很轻松啊!我也想捣年糕,可是我没想到这木头做的`槌子这么沉重,根本拿不起来。大人们看到我的囧样哈哈大笑。

  年糕粉已经被叔叔捣得很柔软,也不再那么毛糙。接着,他双脚分开,稳稳踏地,用力抡起重槌,高高举过头顶。我惊呆了,他竟然把这么重的槌子举这么高,他的样子就像一位巨人,就像双手托天的盘古。接着,叔叔狠狠地将槌子砸向年糕,年糕的中间立刻出现了一个大坑。叔叔毫不费力地抬起槌子,年糕被拉出好多条长长的丝,叔叔不停地重复这个动作,嘴里喊着“嘿哟嘿哟”的口号,很快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却感觉干得特别有劲。旁边的一位妇女也不闲着,每次等叔叔举起槌子的刹那将散开的年糕拢起来或翻一个面,她的动作是那么熟练,我真害怕她的手被槌子砸中,但从不失手。终于,年糕打好了。

  叔叔把一大块白白胖胖的年糕从石臼里捧了出来,放在匾里,那年糕就像一块大大的羊脂玉,又光滑又圆润。很多人拥过来了,我也挤进去,拿到了一块挺大的年糕头,蘸了旁边的红糖,放入口中。嘿!又甜又软又糯,顿时一股暖流涌入心中。妈妈说自己小时候也是这样抢吃年糕头,吃年糕头是海盐人过年的记忆。

  打年糕真有趣,年糕头真好吃,希望大家打了年糕,吃了年糕,年年高升。

【打年糕作文】相关文章:

打年糕作文550字10-07

打年糕作文500字六篇05-27

打年糕作文500字7篇08-06

有年味的事——打年糕作文450字10-08

打年糕作文500字(通用24篇)10-27

精选打年糕作文500字(通用94篇)02-20

有关打年糕作文500字四篇04-12

年糕的乐趣作文05-14

吃年糕作文05-14

年糕的味道作文10-07